大班社会——哪里需要“安静”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社会活动:哪里需要“安静”
活动目标:
1.感受社会行为规范的重要性,增强遵守社会行为规范的意识。
2.认识“安静”标志,知道“安静”标志的含义。
3.大胆分享自己关于“安静”标志的意见和想法,能够在看见“安静”标志时候保持安静。
活动准备:
各种场合下的“安静”标志图。
活动过程:
1.教师提问导人活动。
(1)师:“小朋友,想象一下,我们在午睡的时候,有个小朋友在大声地说话,这时候你感觉怎么样?”
(2)教师小结:我们在睡觉休息的时候,希望周围环境是安静的;当我们正在阅读一本有意思的图书的时候也希望周围环境是安静的。
可见,在很多场合下,我们都需要保持安静,不能打扰到别人。
2.认识“安静”标志。
(1)教师出示各种场景下的“安静”标志图。
参考提问:这是什么标志?看到这个标志我们要怎么做?你在哪些地方还见过类似的标志?这些地方为什么要设立“安静”标志呢?
(2)教师小结:“安静”标志表示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应该保持安静。
3.组织幼儿讨论。
(1)班级中的哪些地方需要设立“安静”标志?
(2)为什么要在这些地方设立“安静”标志?设立“安静”标志后我们应该怎么做?
4.设计“安静”标志。
幼儿分小组设计“安静”标志,教师巡回指导,支持幼儿的创作。
5.评价幼儿作品。
展示幼儿的作品,师幼进行讨论评价,并将优秀作品张贴在班级中需要安静的地方。
活动延伸:
教师布置亲子任务,让家长在生活中引导幼儿认识一种社会行为规范的标志。
幼儿来园后和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