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完整解读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动态课件PPT模板
国务院关于有效减轻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促进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情况的报告

国务院关于有效减轻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促进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情况的报告文章属性•【公布机关】国务院,国务院,国务院•【公布日期】2022.10.28•【分类】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正文国务院关于有效减轻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促进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情况的报告——2022年10月28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上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受国务院委托,我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有效减轻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以下称“双减”)、促进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情况,请予审议。
“双减”是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的重大教育改革,是落实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实际举措,事关基础教育体系、教育生态和育人格局,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已写入《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双减”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2021年5月21日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称《“双减”意见》),为“双减”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李克强总理在去年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提出明确要求,强调要规范校外培训,继续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减负工作。
一年多来,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双减”工作扎实推进。
下面,我汇报三个方面的情况。
一、工作开展情况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强力统筹推进。
“双减”工作事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事关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事关人民群众小康生活成色。
国务院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把“双减”作为践行“两个维护”的重大政治任务,作为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重大民生工程,坚持依法治理、综合施策、标本兼治,全面系统抓、区分阶段抓、突出重点抓,坚决打好“双减”攻坚战,全力推动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整治社会事务加重中小学师生负担问题营造良好教育教学环境工作方案的通知

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整治社会事务加重中小学师生负担问题营造良好教育教学环境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福建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24.04.30•【字号】闽教综〔2024〕8号•【施行日期】2024.04.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其他规定正文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整治社会事务加重中小学师生负担问题营造良好教育教学环境工作方案的通知闽教综〔2024〕8号各市、县(区)教育局,平潭综合实验区社会事业局,省属中小学:根据省纪委监委2024年“点题整治”有关工作要求,我厅制定了《关于整治社会事务加重中小学师生负担问题营造良好教育教学环境的工作方案》。
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抓好工作落实,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严格清理规范与中小学教育教学无关事项,切实减轻中小学师生负担,进一步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和校园氛围。
福建省教育厅2024年4月30日关于整治社会事务加重中小学师生负担问题营造良好教育教学环境的工作方案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为中小学师生减负的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按照省纪委监委2024年度“点题整治”工作安排,经研究,决定在全省教育系统开展社会事务加重中小学师生负担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整治目标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和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福建省中小学教师减负清单》等文件精神,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严格清理规范与中小学教育教学无关事项,切实减轻中小学师生负担,进一步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和校园氛围。
力争到2024年10月底,各市、县(区)建立社会事务进校园统筹规划制度,向社会公布准入清单,清理一批与教育教学无实质关联的任务,压减或合并一批面向中小学师生的检查、评比、考核事项,压减合并率力争达到20%,持续营造良好教书育人环境,着力打造民生治理品牌。
教育部双减政策文件解读

中小学生负担太重是义务教育最突出问题之一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各地深入开展“双减”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但现在义务教育最突出的问题之一还是中小学生负担太重,短视化、功利性问题没有根本解决。
一方面是学生作业负担仍然较重,作业管理不够完善;另一方面是校外培训仍然过热,超前超标培训问题尚未根本解决,一些校外培训项目收费居高,资本过度涌入存在较大风险隐患,培训机构“退费难”“卷钱跑路”等违法违规行为时有发生。
这些问题导致学生作业和校外培训负担过重,家长经济和精力负担过重,严重对冲了教育改革发展成果,社会反响强烈。
据介绍,针对以上问题,将按照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等思路推进“双减”工作。
充分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坚持应教尽教,着力提高教学质量、作业管理水平和课后服务水平,让学生学习更好回归校园,在校内“吃饱”“吃好”,减少参加校外培训需求。
同时,在加强课后服务、减轻考试压力、完善质量评价、营造良好生态等方面作出部署,系统推进、全链条推进“双减”工作。
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目前,一些学校存在作业数量过多、质量不高、功能异化等问题,既达不到温故知新的效果,又占用了学生正常的锻炼、休息、娱乐时间。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双减”工作之一就是要减轻学生不合理的作业负担。
此次意见提出健全作业管理机制、分类明确作业总量、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加强作业完成指导等明确要求,旨在有效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
意见还对加强课后服务提出保证服务时间、提高服务质量、拓展服务渠道等明确要求。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长期以来,义务教育学校特别是小学“三点半”放学现象,带来了家长因未到下班时间接孩子难问题,有的还因此把孩子送到校外培训机构,增加了过重校外负担,造成了“校内减负、校外增负”,已经成为了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
学校开展课后服务,可以有效解决家长接送难、孩子没地方去的问题;可以充分利用课后时间,提供丰富多彩的服务内容,为学生提供学习和发展空间;还有助于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中共江苏省委办公厅、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通知

中共江苏省委办公厅、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共江苏省委办公厅,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0.11.22•【字号】•【施行日期】2020.11.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党内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教育正文中共江苏省委办公厅、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通知各市、县(市、区)党委和人民政府,省委各部委,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和全省教育大会精神,现就我省减轻中小学(含幼儿园,下同)教师负担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集中整治与教育无关的各类事项。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按照中央关于持续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决策部署,严格清理规范与中小学教育教学无关事项,切实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
对督查检查评比考核创建、调研统计报表填写、社会事务进校园活动、抽调借用中小学教师行为等现有涉及中小学和教师的事项开展专项清理,做到“四能”:能取消的坚决取消,能合并的一律合并,能简化的尽量简化,能信息共享的不重复进行。
其中,省级机关部门督查检查评比考核创建事项在现有基础上减少50%以上,设区市、县级机关部门督查检查评比考核创建事项减少幅度不低于省级机关部门。
二、建立清单,依法依规开展督评考创等工作。
省级机关部门建立涉及中小学和教师的督查检查评比考核创建事项清单,教育业务性质的资质评定、等级评定、技术考核等不适用于该清单。
对教育业务性质以外未纳入清单管理的督查检查评比考核创建事项,无论以前是否有文件依据,一律不得开展;确需新增的,由省有关部门商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按程序报省委、省政府批准后实施。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结合本地实际,同步实施清单管理,每年更新发布,做到动态调整、总量不增,并及时向上级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备案。
中小学教师减负措施清单【最新版】

中小学教师减负措施清单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的通知》精神,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为教师安心、静心、舒心从教创造更加良好环境,现结合我省实际,就减轻我省中小学教师负担提出如下措施。
一、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一)各部门现有涉及中小学校和教师的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过多,计划性不强、随意性大,缺少统筹管理的机制,影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减负措施:1.全面开展一次“中小学校和教师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专项清理行动”,对各类校园创建活动,以及与教育教学工作无关或关系不紧密的,或教育部门不属于实施主体的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进行一次集中清理和精简,确保对中小学校和教师的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在现有基础上减少50%以上,保留事项实行清单管理。
清理结果由教育部门报同级党委、政府审批,并向社会公布。
(责任单位:省教育厅、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省委宣传部、省委政法委、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省科技厅、省卫生健康委、省公安厅、省民宗委、省交通运输厅、省应急管理厅省市场监管局、省消防救援总队、省地震局、团省委、省妇联,各市县)2.各部门开展涉及中小学校和教师的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按归口管理原则,实行年度计划和审批报备制度。
已列入保留清单的,各相关主管部门应于年初将本年度计划实施的时间报同级教育部门,教育部门汇总后分别报同级党委办公厅(室)、政府办公厅(室)备案后按计划实施;未列入保留清单的,各相关主管部门应将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报同级教育部门,教育部门研究后提出拟办意见分别报同级党委办公厅(室)、政府办公厅(室)研究审核,由党委办公厅(室)统一报党委审批。
未经同级党委审批同意的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一律不得开展。
实施面向中小学校和教师的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时,由教育部门统筹协调开展,同类事项要合并进行,不得层层加码、扩大范围、增加环节、延长时间,坚决避免对学校和教师随意提出要求。
教育热点解读2020.01

一、教师实施惩戒权应注意哪些问题?
中小学校学生违规行为惩戒实施暂行办法(立法建议稿)
• 第二条 惩戒是教师和学校依据一定的规范,以不损害学生身心健康为前提, 以制止和消除学生的不当行为、帮助学生改正错误为目的,以惩罚为特征的 教育方式。
• 第三条 实施惩戒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自尊心、承受力,适时、适度、适机 地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方法,避免因惩戒产生对立和怨恨情绪,增强惩戒质 效。
他行为。
二、具体措施有哪些?
•第十条 实施惩戒的方式 •(一)批评教育。属于轻微的错误,用语言对 学生进行批评教育。 •(二)背诵。根据学生的错误原因,选择相关 的经典名篇背诵,达到积累和潜移默化的教育 目的。 •(三)体育。做一定数目的仰卧起坐、俯卧撑、 跑步等,达到惩戒和锻炼身体相结合的目的。 •(四)劳动。承担一定时间的某一项值日、负 责清扫分担区等卫生打扫任务。
具体进展:
• 10月25日教育部专项整治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推进会召开以 来,分管部领导带队赴陕西、新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调研督 导减轻中小学教师不合理工作负担专项整治。
• 陕西省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基础上,梳理出“各类评估检查督 导考核多、各种社会事务进校园多、要教师填报各类事项多、 各级党政部门抽调教师随意、要求教师参加的各类培训多”等 5大类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严格控制涉及学校的检查评估 项目、实行社会事务进校园审核制、规范各类教师培训等16项 整改工作措施。
• 广东省将现有的18项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压减至2项,将原有的80项 省级教育类行政权力事项压减至42项,124万教师受益。
• 浙江省印发《关于规范中小学进校园活动的实施意见》,规定每学期选 择进校园活动不超过5项。
• 湖南省明确规定严格控制义务教育学校的各类审批、检查验收、创建评 比等活动,未经当地教育部门同意,任何单位不得到学校开展有关活动。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日期】2019.12.15•【文号】•【施行日期】2019.12.15•【效力等级】党内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师队伍建设正文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2019年12月15日)为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精神,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为教师安心、静心、舒心从教创造更加良好环境,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要求,现就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提出如下意见。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1.重要意义。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承载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时代重任。
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让教师全身心投入教书育人工作,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职责所在,是全社会尊师重教的基本体现。
2.主要问题。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师工作,在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进程中,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来抓,在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推进教师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落实教师待遇保障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政策举措,取得显著成效。
同时要看到,由于一些历史的和体制机制方面的原因,目前教师特别是中小学教师还存在负担较重的问题,主要表现是:各种督查检查评比考核等事项名目多、频率高;各类调研、统计、信息采集等活动交叉重复,有的布置随意;一些地方和部门在落实安全稳定、扫黑除恶、创优评先等工作时,经常向学校和教师摊派任务。
这极大地干扰了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给教师增加了额外负担。
对此,必须牢固树立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的理念,切实减少对中小学校和教师不必要的干扰,把宁静还给学校,把时间还给教师。
中共海南省委办公厅、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海南省中小学教师减负措施清单》的通知

中共海南省委办公厅、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海南省中小学教师减负措施清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共海南省委办公厅,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0.08.14•【字号】琼厅字〔2020〕45号•【施行日期】2020.08.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党内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教育,中等教育正文中共海南省委办公厅、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海南省中小学教师减负措施清单》的通知琼厅字〔2020〕45号各市、县、自治县党委和人民政府,省委各部门,省级国家机关各部门,各人民团体:《海南省中小学教师减负措施清单》已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各市县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为中小学教师减负工作,切实履行责任,把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严格落实审批和报备制度,逐步建立中小学教师减负工作长效机制,确保各项减负措施落到实处。
各级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要在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加强统筹协调、宣传引导、督促落实。
各级教育部门要在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制定具体贯彻措施并牵头抓好组织实施。
省直各有关部门要严格按照本措施清单,落实减负工作责任制,厘清不同层级、部门、岗位职责,对与教育教学无关的事项坚决予以清理和规范。
省政府教育督导部门要将中小学教师减负工作纳入对市县政府履行教育职责情况的督导中,把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工作作为教育督导和开学检查的重要内容,并将督导结果作为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有关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奖惩任免的重要参考,对于执行不力、落实不到位的要严肃问责。
中共海南省委办公厅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20年8月14日海南省中小学教师减负措施清单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厅字〔2019〕54号)精神,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为教师安心、静心、舒心从教创造更加良好环境,现结合我省实际,就减轻我省中小学教师负担提出如下措施。
国家关于双减政策的文件

国家关于双减政策的文件2020年11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财政部共同发布关于进一步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与减少学生超编的《关于深化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减轻中小学生负担的意见》,通称为“双减政策”。
该政策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善中小学教学环境,提高教育质量。
文件的具体要求和政策内容如下所述。
一、课程安排:加强素质教育文件指出,学校要全面贯彻素质教育,将学生的发展需求放在首位。
要求学校加强课程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为了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文件要求减少学科的学时数目,并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减少学生的学习内容。
此外,学校应合理安排学生的课外活动,鼓励他们参加各类实践和创新活动。
二、作业布置:合理适量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文件明确规定了作业布置的原则。
首先,作业应该合理适量,不得过多地占用学生的课余时间。
其次,作业应当贯彻素质教育的理念,注重启发式教学和学生的自主学习。
此外,作业内容应与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相适应,不再套用标准答案,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和创新。
三、考试评价:多元化评价文件强调,考试评价要从单一的知识考核向综合能力评价转变。
学校应当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包括考试、课堂表现、学科竞赛等多种方式。
特别是对小学生,在评价中要更多地注重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兴趣培养,减少对成绩的过度追求。
四、减少超编:合理规划资源文件要求各级政府要加大对中小学的支持力度,合理规划教育资源,减少学生超编问题。
一方面,应加大对教师的培养力度,提高教学水平,确保教育资源能被充分利用。
另一方面,要加强学校的管理能力,提高教育质量,切实保障学生的受教育权益。
五、家长参与:积极配合学校文件指出家庭教育是学生教育的重要环节。
家长应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学校共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文件强调,家长要正确引导孩子的学习态度,不以成绩论英雄,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结起来,这份关于双减政策的文件明确了多个方面的要求:加强素质教育、合理安排课程、适量布置作业、多元化评价、减少超编问题和家长参与。
《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网评六篇

《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意见》网评六篇【篇一】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请就重大意义和意见内容以及希望建议报反映。
(新华社 12月18日)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指出,“现在教师负担很重,各种填表、考评、比赛、评估,各种与教育教学科研无关的社会性事务,压得教师喘不过气来。
今年要把减轻教师负担当做一件大事来抓。
教育部将专门出台中小学教师减负策。
”这个消息真的是让教师们振奋,毕竟国家层面已意识到中小学教师负担过重,并将采取措施进行治理。
各种填表、检查、评比、考核,与教学无关的社会性事务进校园是导致中小学教师负担重的主要原因。
教育系统内部为了加强各项管理,搞填表、检查、评比、考核,从开学初到学期末几乎就是不间断。
压得教师整天喘不过气来,挤占了教师大量备课上课时间。
再说现在很多与教学无关的社会性事务,大量进入校园摊派在教师身上,给教师又增加了一项项额外负担。
如:建设卫生城市宣传活动、包保下乡扶贫、各种与教学毫无关系的学习活动等等。
升学压力是导致中学小学教师负担过重的重要原因。
虽然现在实施素质教育,但一直也没有抛开应试教育,初中上高中还是要靠分数决定能不能上,上什么样的高中。
所以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学校能努力学习,考上个好高中,将来考个好大学。
学校希望每年能有更多的学生考上重点高中,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得到家长的认可。
这样教师迫于家长舆论和学校升学指标的压力,只能是拼命的加班加点上课,另一方面心理还要承受考不好挨学校批评和受家长舆论的谴责。
【篇二】教育部对《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解读,教师的权益受到关注,困扰中小学老师多年来的负担终于可以减轻。
负担的减轻会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相信《意见》的落实,会让教师全身心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工作中,为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做贡献。
教师的工作表面看每天只是上几节课而已,然而备课、批改作业、制作课件、撰写论文、教研进修、管理学生、处置突发事件等,要让他们花费极多的时间和精力。
学习《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心得体会 6篇

学习《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心得体会 6篇【篇一】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要求将教师督察评比考核事项减少一半以上,坚决杜绝向教师强制摊派无关社会事务,并对教师借调、表格填写等事项作出安排。
学生减负说过N次了,终于说到教师减负了,这对于基层教师来说,是个福音,终于可以不再做与教书育人无关的事了。
从今往后,被强加在教师肩上不必要的负担,得以实现“令行禁止”。
《意见》对中小学教师减负共提出约四方面共20条要求。
首先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各种督查、检查、评比、考核等事项名目过多过频,是中小学教师负担的主要之一。
因此要依法依规开展督查检查评比考核,坚决避免对学校和教师随意提出要求;省级党委和政府对现有涉及中小学校和教师的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进行一次集中清理,清理事项50%以上,清理后保留的事项实行清单管理;改进督查检查评比考核方式方法,避免干扰正常教育教学活动。
其次是统筹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
教育部明确,中小学教师减负文件中的社会事务,指的是面对社会,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基本目标,直接或间接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服务或创造条件,不以营利为主要目的的社会活动。
合理安排专项任务,不得安排中小学教师到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场所开展相关工作;合理安排城市创优评先任务,未经教育部门同意,有关部门不得擅自进校园指导教师开展相关工作;合理安排街道社区事务;科学安排有关教育宣传活动;坚决杜绝强制摊派无关事务。
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和企业等单位开展的如庆典、招商、拆迁等活动不属于此类社会事务的范畴,要坚决杜绝。
再次是统筹规范精简相关报表填写工作。
规范精简各类报表填写,坚决杜绝多头填报、重复填报;提升数据采集和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建立健全各类教育信息数据库,进一步规范基本信息的采集和管理,明确管理方责任;严格规范教育统计和调研工作,针对中小学教师开展的调研活动须经教育部门同意并由教育部门部署开展。
学习《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心得体会

教师减负一直是当今社会教育所面临的复杂问题。
多年来,过重课业和迎接各种与教师业务无关督导、检查、验收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学生,家长和教师。
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为广大中小学教师的减负提供了政治保障。
在我几年的教学经验中,可以感受到,每个学生之间都存在差异,想要教师自己减负,先要从学生入手,用对方法,学生不走弯路,教师自然就减轻了负担。
这就需要提升教师本身的业务能力,所以教师要不断的学习,不断地给自己充电,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创造条件。
上好每一节课是关键,想要真正的做到减负增效要从课堂入手,如果真正的把握好课堂上的每一分钟,在课下教师和学生就会特别累。
教师要努力营造好课堂的氛围,让学生轻松快乐的学习。
备课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条件,教师准备充分,教学目标明确,是高效率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
上好一堂课是减负增效的关键。
但教师如果没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去研究教学,而是把主要精力和时间用在应付各种与教学无关的检查验收上,教师又怎能备好课,上好课呢!
以前,我们总是说,要给学生减负,让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其实,学生能不能成长成才,很重要的一点,取决于教师。
要聚焦教师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主责主业,如果教师被事务缠身,自然会干扰
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使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得不到充分保障。
教师就是要潜心教书、静心育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让老师心无杂念,潜心教书、静心育人。
国家已高度重视,强有力的政策做保障,彻底解决中小学教师的负担就会成为现实。
这是英明之举。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日期】2021.07.24•【文号】•【施行日期】2021.07.24•【效力等级】党内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教育正文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2021年7月24日)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持续规范校外培训(包括线上培训和线下培训),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以下简称“双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1.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眼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坚决防止侵害群众利益行为,构建教育良好生态,有效缓解家长焦虑情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2.工作原则。
坚持学生为本、回应关切,遵循教育规律,着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保障学生休息权利,整体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积极回应社会关切与期盼,减轻家长负担;坚持依法治理、标本兼治,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规定,加强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坚持政府主导、多方联动,强化政府统筹,落实部门职责,发挥学校主体作用,健全保障政策,明确家校社协同责任;坚持统筹推进、稳步实施,全面落实国家关于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有关规定,对重点难点问题先行试点,积极推广典型经验,确保“双减”工作平稳有序。
3.工作目标。
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作业布置更加科学合理,学校课后服务基本满足学生需要,学生学习更好回归校园,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行为全面规范。
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相应精力负担1年内有效减轻、3年内成效显著,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明显提升。
邯郸市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具体措施

邯郸市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具体措施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邯郸市•【公布日期】2020.10.25•【字号】•【施行日期】2020.10.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师队伍建设正文邯郸市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具体措施为切实解决当前我市中小学教师额外负担较重问题,进一步营造教师安心、静心、舒心从教良好环境,落实教师立德树人、教书育人主责主业,根据《中共河北省委办公厅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冀办传〔2020〕27号)精神,现结合实际制定如下具体措施。
一、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一)全面清理精简现有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
各县(市、区)党委(党工委)和政府(管委会)、市直各有关单位要组织完成对现有涉及中小学校和教师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的集中清理工作,严格控制总量、层级、规模和频次,能取消的坚决取消,能合并的一律合并,确保对中小学校和教师的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在现有基础上减少50%以上,清理后保留的事项实行清单管理。
(责任单位:各县<市、区>党委<党工委>、政府<管委会>,市直各有关单位)(二)建立督查检查评比考核审批报备制度。
各县(市、区)党委(党工委)和政府(管委会)、市直各有关单位开展涉及中小学校和教师的各项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要逐项明确设立依据、责任主体、工作内容、完成时限,按照归口管理原则,于上一年度12月份报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研究,经分管市领导同意后,由市委办公室将审核保留事项报市委审批。
市委审批同意后,以年度计划的形式印发执行。
年度计划之外确需开展的临时性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需经分管市领导签批同意后,报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准后方可实施。
上述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由同级教育部门统筹协调开展,同类事项合并进行,检查结果部门之间共享、互认。
“双减”背景下减轻教师负担的应对之策

“双减”背景下减轻教师负担的应对之策作者:王越群来源:《陕西教育·综合版》2024年第05期据2023年3月教育部发布的全国“双减”成效调查报告显示,有60.3%的受访教师认为课后服务工作量加大,影响到他们的身心健康和职业幸福感。
就此,笔者想谈几点看法。
一是正确落实“双减”政策。
在政策执行过程中,要将“一刀切”的落实变成“一刀一刀切”的正确落实。
要按照“双减”政策关于“拓展课后服务渠道”的要求,加大课后服务模式多元化创新,教育部门要出台关于社会专业人员等参与课后服务的资质标准及聘用办法,尽快解决“将学校课后服务只压在教师身上”的现象,以减轻广大教师的劳动强度。
另外,要在加快配足配齐缺编专业教师上下功夫,加快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编制改革,出台教师编制调整的新政策,配足配齐专任教师,最大限度地减轻教师工作负担过重、压力过大等问题。
二是扎实落实“两办”意见。
要充分认识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的极端重要性。
特别是要加大督导检查问责力度,真正发挥督导“长牙齿”的作用,将教师减负政策文件落实的成效纳入各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评价体系,督促各地真正落实减负清单,对落实不力的地区严肃查处,特别是要大量减少教师所承担的社会事务,把大量时间更多地留给教师用以教书育人,巩固并扩大“双减”来之不易的改革成效,悉心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三是加快教師素养提升。
能力不强就会显得很忙。
教师工作负担重除了客观原因外,自身能力不足也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对此,各级教育部门要在建立健全减轻教师非教学负担的长效机制下功夫,特别是在进一步优化课后服务的形式和内容、杜绝给教师承担额外的社会性事务、合理增加教师数量的基础上,为教师提供更多赋能提升的机会。
同时,广大教师要进一步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要充分认识人工智能、教育数字化等对教师职业带来的巨大挑战,要把“减负”腾出来的时间,用于加快自身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以高素质专业化的水平减轻其他干扰带来过重负担的困扰。
减轻教师非教学负担,关键在于建立现代学校制度

减轻教师非教学负担,关键在于建立现代学校制度作者:熊丙奇来源:《陕西教育·综合版》2024年第05期给中小学教师减负,我国国家层面历来高度重视。
2019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下文简称《意见》);2021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21年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有关工作的通知》;2022年,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发布《关于禁止向学校摊派与教育教学无关的“涨粉”“评比”“推销”等指令性任务的通知》;2023年,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提出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并出台了一系列文件,直指教师承担的非教学任务之重。
然而,这么多《意见》《通知》,依旧没有管住教师负担沉重这一问题。
在今年两会上,有多位代表委员再次提出给教师减负的建议。
这表明,给教师减负不能只下发文件,而必须改革教师管理与评价体系。
如果对教师的管理与评价由行政部门主导,那减轻教师的非教学负担,便会是难以完成的任务。
警惕形式主义减负2019年下发的《意见》要求,各地要制定教师减负清单,实行清单管理。
然而,有的地方把制定清单视为减负,以为公布了给教师减负的清单,就完成了减负任务。
这就是给教师进行形式主义减负。
而且,有些地方那些所谓的给教师减负,本身却是给教师增加了负担,如组织教师开减负大会,会议结束让教师点赞、转发减负大会的新闻报道,談参加减负大会的收获等。
笔者到多地进行调研发现,在给中小学教师减负20条发布后,教师的负担并未有效减轻。
一名中学校长告诉笔者,当前中小学教师普遍感到“疲惫”“分裂”。
所谓“疲惫”,就是疲于应对各种检查、评比、考核,相比减负20条发布之前,教师用于检查评比、考核的时间、精力却一点儿也没有减少。
所谓“分裂”,就是教师的非教学负担没有减轻,可是教师却要在各种场合表态称“负担已经减轻了”。
今年两会上,民进中央带来“关于减轻教师负担,让教师潜心教书育人的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