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过敏及输液反应 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合格的一次性注射器和一次性输液器也 是造成热原污染的途径,临床上必须使用 合格的一次性用品。
8
配药环境
治疗室空气消毒不合规定,工作人员不遵 守操作规程
9
输液速度
静滴含K + 、Ca 2+ 、Mg 2+ 等离子的 药物时,如滴速过快、敏感患者可引起输液 反应。特殊药物未按照规定滴速进行输液, 对体质较弱或敏感患者一定要控制滴速。
青霉素所致过敏性休克是药物反应中最严重 的一种,是由血清中IgE介导的第Ⅰ型变态反 应,发生率占用药人数的0.004%~ 0.015%,青壮年女性发病率较男性为高,病 死率高达14%~21%,约70%在注射青霉 素5min后发生,个别高敏患者在青霉素皮试 后发生
30
抢救五联方案
1、吸氧 遵医嘱执行用药 2、静注地塞米松10—15mg(小儿0.5—
1mg/kg/次)或氢化可的松100mg(小儿515mg/kg/次) 3、肌注苯海拉明20-40mg(小儿0.5— mg/kg/次)或非那根25mg(小儿0.5— mg/kg/次) 4、肌注复方氨基比林2ml(小儿0.5ml/kg/次)
症状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红、 肿、灼热、疼痛,有时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 状。
防治方法 以避免感染,减少对血管壁的刺激为原 则。
27
空气栓塞
原因由于输液管内空气未排尽,导管连接不紧, 有漏缝;加压输液、输血无人在旁看守,均有发 生气栓的危险。进入静脉的空气,首先被带到右 心房,再进入右心室。如空气量少,则被右心室 压入肺动脉,并分散到肺小动脉内,最后到毛细 血管,因而损害较少,如空气量大,则空气在右 心室内将阻塞动脉入口,使血液不能进入肺内进 行气体交换,引起严重缺氧,而致病人死亡。
10
输液环境
一般在夏季气温炎热,空气湿度偏高时, 药液易被微生物污染而引发输液反应。药液 应现配现用,配药者签署名字及时间。气候 寒冷季节,对高龄患者或者体质较弱者,也 可引发输液反应。输液时一定要注意环境温 度。
11
患者因素
疾病:病人有炎症、发热性疾病或体质虚弱、免疫 力失调等患者,可使反应率升高。排除药物及操作 方面的因素后,判断为病情发展变化所致。
33
在实际处理中必须要注意的四个问题
3、“正确”回答病人和家属提出的问题,发生输液 反应处理完后,肯定会有家属提出这样的问题: 这是咋回事,是不是用错药了?碰到这样的问题 应该这样回答:不是用错药,这样的反应是个别 现象,跟病人的体质和原发病有关。如果是发热 病人可以说恰好是体温上升期。如果是病人擅自 调快输液速度,告诉病人:输液太快,病人一下 子受不了,很危险的。总之你不要在医生下诊断 前随意评论,不然就麻烦。
的反应,主要受生产、贮存、输液器具、 输液操作过程及输液环境等污染。
15
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 除表现有皮肤瘙痒、红斑样皮疹等一般
过敏反应外,临床常见有类似热原反应的 严重过敏反应,难与热原反应区别。
16
细胞污染引起
细胞污染引起 被细胞、活细菌或真菌污染的液体进入
体内而引起的一种比热原反应更为严重的 急性细菌性感染反应,如严重的菌血症或 败血症。
31
抢救五联方案
5、如果出现肢端发凉或皮肤苍白,可肌注或 静注654-2针5mg(小儿0.5—1mg/kg/ 次),SBP<90mmHg时快速补液同时静 注654-2针10mg。由于输液反应不是速 发型变态反应,慎用肾上腺素,但如果 输液反应并血压急速下降时用肾上腺素 0.5—1mg皮下注射
32
在实际处理中必须要注意的四个问题
13
热原反应
热原反应 主要是细菌内毒素、死菌、游离的菌
体蛋白等致热原经过静脉输液剂进入体内 累积量超过人体的耐受量时,便发生热原 反应。临床症状是高热、寒颤、皮肤苍白、 瞳孔散大、血压升高、白细胞减少;严重 者伴有恶心、呕吐、头痛以至于昏迷,甚 至休克、死亡。
14
热原样反应
热原样反应 由于输液中不溶性微粒引起的类似热原
症状病人感觉胸部异常不适,濒死感,随即出现 呼吸困难,严重紫绀,心电图可表现心肌缺血和 急性肺心病的改变。
28
输液反应的预防
严把药物及输液器具关 改善治疗室环境 严格操作规程 合理用药
29
输液反应的处理(三步曲)
(主要学习发热反应的处理)
不要拔掉静脉针头 更换一套新的输液管道及更换液体 采用五联抢救方案
22
输液是抢救和治疗多种疾病时经常采用的用 药手段之一,输液可在医院的病房、观察室、 临时输液室进行。然而,无论在何处输液, 医护人员都不可能自始至终都在病人身旁观 察,因此,学习和了解一些观察输液时药物 反应的常识,对病人安全大有裨益。那么, 在一般情况下,输液时究竟该观察些什么呢?
23
输液反应的主要常见症状
药物因素 输液器材的质量 配药环境 输液速度 输液环境 患者因素
5
药物的因素
溶媒体的质量不合格 添加的药物:①添加的药物质量不合格。②添加药物
剂量过大,浓度过高。③添加药物与输液发生物理变 化或分解、聚合等。药物之间存在配伍禁忌。④大容 量注射液选择不当,中草药针剂存在大分子物质或与 溶媒酸硷度不附。 热原累加:静脉给药时,当进入体内热原质、细菌内 毒素达到一定量,患者即发生热原反应。 微粒累加:配液顺序不当也可使微粒增加、甚至超标。 配药受空气污染,尘埃微粒较多,配药针头过大,致 使输液胶塞橡皮进入输液中,导致输液微粒增加。
输液反应 药物过敏反应
的临床表现及急救
.
1Hale Waihona Puke 输液反应护士在静脉输注抗菌药物过程存在问题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 药物不良反应
2
输液反应 的临床表现及急救
3
什么是输液反应?
输液反应包括发热反应,系静脉输液时由致 热源、药物、杂质、药液温度过低、药液浓 度过高及输液速度过快等因素引起的
4
引起输液反应的原因
37
输液反应与过敏反应的鉴别
输液反应的参考诊断标准如下:在输液后 15分钟至1小时内,发生冷感、寒战,发热 38℃以上,于停止输液后数小时内体温恢复 正常,可伴有恶心、呕吐、头痛,腰部及四 肢关节剧痛,皮肤苍白、湿冷、血压下降, 休克甚至死亡。
38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 的临床表现
39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
6
资料显示
在输液开始后20分钟出现反应 或体内受细菌、毒素污染所致
药物变质
在输液开始后2小时,输入 量为400ml时出 现反应 药物中含有一般性质的致热源
在输液开始后5小时,输入 量为1000ml时出 现反应 输液时间过长药物暴露过久,反 复加药引起
联合用药致热源累加超过人体耐受量
7
输液器材质量
18
查体:T 39.8℃,P 106次/min,R 32次/min, BP 210/110mmHg。口唇和四肢发绀,两肺呼吸 音粗糙、可闻少许干性啰音,心律齐,心音低钝, 各瓣膜区未闻杂音,病理反射(-)。考虑为输液 反应所致的高血压、急性左心衰。给予吸氧,地塞 米松5mg肌注、肾上腺素1mg肌注、氨茶碱 0.5+50%葡萄糖40ml静注、利血平1mg肌注。 20分钟后,紫绀消失、呼吸平稳、血压恢复正常, 心肺检查无异常。随后转入上级医院治疗。
20
查体:T 39℃,P 96次/min,R 28/min, BP180/110mmHg。颈软,心肺(-), 未引出病理反射。考虑为输液反应所致的高 血压。给予异丙嗪25mg肌注,密切观察血 压变化。近半小时,血压降至 140/78mmHg,后以右腕关节炎收入住院。 输液反应引起发热临床上很常见,而输液反 应致血压升高者较少见。
17
【案例分析】
例l男,77岁,因风湿病及高血压在我院门诊治疗。 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300ml+氨苄西林5.0g,5 %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丹参注射液20ml、曲克 芦丁(维脑路通)20ml,5%葡萄糖300ml+肌苷 0.5g、维生素C 2.5g、黄芪注射液40ml,每日1 次静滴治疗。经治疗,关节疼痛好转,血压控制在 正常范围。连续治疗第4日,第3组液体输入约 100ml时,患者出现寒战、发热、出汗、面色苍白、 呼吸困难,无头痛、咯痰。留心观察输液反应
21
例l在输液中随着寒战、高热、紫绀、呼吸困难等 表现而发现血压急剧升高达210/110mmHg。 例2在输液中突然寒战、高热,患者精神紧张, 会诊时发现高血压180/110mmHg,心肺正常。 推测其血压升高是短暂的,原因多系应激反应。 因高血压可并发心脑意外,故老年、尤其是可能 存在心脑血管疾患的高龄患者,出现输液反应时, 应及时测血压和心肺等相关检查,必要时作及时 处理,以防意外。
原因由于滴速过快,在短期内输入过 多液体,使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心脏负 担过重所致。
症状病人突然感到胸闷、气短、咳泡 沫样血性痰;严重时稀痰液可由口鼻涌出, 肺部出现湿罗音,心率快。
26
静脉炎
原因由于长期输注浓度较高、刺激性较强的药物, 或静脉内放置刺激性强的塑料管时间过长而引起 局部静脉壁的化学炎性反应;也可因输液过程中 无菌操作不严引起局部静脉感染。
患者年龄:老年患者、幼儿免疫功能低下或不健全, 对细菌内毒素敏感性增强,输液反应发生比例偏高, 输液时应注意年老体弱和幼儿患者。
个体差异:不同患者对细菌内毒素有不同的耐受阈 值,所以对敏感体质患者输液时要特别注意。
12
常见的输液反应类型
常见的输液反应类型 1、 热原反应 2、 热原样反应 3、 过敏反应 4 、 细胞污染引起
1、发热反应(最多见占90%以上) 2、心力衰竭、肺水肿 3、静脉炎 4、空气栓塞
24
发热反应
原因是输入致热物质(致热原、死菌、游离的菌体蛋白 或药物成分不纯)、输液瓶清洁消毒不完善或再次被污 染;输入液体消毒、保管不善变质;输液管表层附着硫 化物等所致。
其机理是致热物质作用于体温中枢使体温调节中枢调定 点升高,从而使体温升高
1、要注意控制周围人群的情绪,在发生输液反应时家属和病 人都比较惊慌,情绪比较激动,此时应一边治疗一边安慰 病人和家属,如果生命体征平稳,则可大胆安慰,以减小 不必要的麻烦
2、必须保持静脉通道,病人和家属都有这样一个毛病,发生 反应时他们都很惊慌,会即时要求护土终止输液,拔除针 头,如果定力不足的护士会按家属的要求抜除针头。正确 的处理方法是:不能抜除针头,必须保持静脉通道方便抢 救用药,立即将补液更换成生理盐水,更换一副新的输液 器。
36
输液反应与过敏反应的鉴别
输液反应为临床采用输液疗法治疗疾病的各种非治 疗效应,为医源性不良反应。由于输液反应所涵指 的临床反应症状较多,导致输液反应的因素也较多, 而这些因素如个体差异等的变异性较大,因此,输 液反应无可预见的规律性。由此而导致的医患纠纷 也时有发生,严重损害了医患双方的利益,现在特 别关于处置医疗纠纷“举证倒置”的办法。因此, 充分认知、分析临床输液反应发生的原因,多环节 控制、预防输液反应的发生,对医护人员避免此类 医患纠纷是十分必要的。
发热反应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发冷、寒战、面部和四肢 发绀,继而发热,体温可达41~42℃。可伴恶心、呕吐、 头痛、头昏、烦躁不安、谵妄等,严重者可有昏迷、血 压下降,出现休克和呼吸衰竭等症状而导致死亡。发热 反应发生的早晚,视致热源进入机体内的量、致热源的 性质及患者的个体耐受性而异。
25
心力衰竭、肺水肿
34
在实际处理中必须要注意的四个问题
4、要做好平时的业务培训,要熟练掌握过敏 性休克输液反应的抢救程序
35
输液反应与过敏反应的鉴别
1 输液反应是由于输液所引起的不良反应的总称, 因药物引起的属药物不良反应。输液反应一般可以 预防和减少,但不能完全避免。常说的输液反应是 由热源引起的反应,轻者有发冷、寒战、发热、出 汗,体温常在38.5℃左右,停止输液后数小时体 温恢复正常。严重者体温可达40℃~42℃,头痛、 恶心、呕吐、意识不清、昏迷、低血压休克,有的 出现多脏器损害、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循环呼吸衰 竭而死亡。严重输液反应多数预后很差,可因脑损 坏致残成痴呆或植物人。
19
例2女,76岁。因右腕关节疼痛10天,加重 2天,到我院门诊治疗,曾服复方雪莲胶囊 治疗无效。查体:右腕关节肿胀,皮肤不红, 皮温不高,关节活动受限,局部有压痛,其 余均(-)。化验:血沉40mm·h-1,抗链O (-),类风湿因子RF(+)。给予生理盐 水300ml+青霉素800万u静滴,0.9%氯化 钠注射液200ml+地塞米松10mg静滴。当 输入第2组约3分钟时,患者出现寒战、发热、 无头痛、呕吐。
8
配药环境
治疗室空气消毒不合规定,工作人员不遵 守操作规程
9
输液速度
静滴含K + 、Ca 2+ 、Mg 2+ 等离子的 药物时,如滴速过快、敏感患者可引起输液 反应。特殊药物未按照规定滴速进行输液, 对体质较弱或敏感患者一定要控制滴速。
青霉素所致过敏性休克是药物反应中最严重 的一种,是由血清中IgE介导的第Ⅰ型变态反 应,发生率占用药人数的0.004%~ 0.015%,青壮年女性发病率较男性为高,病 死率高达14%~21%,约70%在注射青霉 素5min后发生,个别高敏患者在青霉素皮试 后发生
30
抢救五联方案
1、吸氧 遵医嘱执行用药 2、静注地塞米松10—15mg(小儿0.5—
1mg/kg/次)或氢化可的松100mg(小儿515mg/kg/次) 3、肌注苯海拉明20-40mg(小儿0.5— mg/kg/次)或非那根25mg(小儿0.5— mg/kg/次) 4、肌注复方氨基比林2ml(小儿0.5ml/kg/次)
症状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红、 肿、灼热、疼痛,有时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 状。
防治方法 以避免感染,减少对血管壁的刺激为原 则。
27
空气栓塞
原因由于输液管内空气未排尽,导管连接不紧, 有漏缝;加压输液、输血无人在旁看守,均有发 生气栓的危险。进入静脉的空气,首先被带到右 心房,再进入右心室。如空气量少,则被右心室 压入肺动脉,并分散到肺小动脉内,最后到毛细 血管,因而损害较少,如空气量大,则空气在右 心室内将阻塞动脉入口,使血液不能进入肺内进 行气体交换,引起严重缺氧,而致病人死亡。
10
输液环境
一般在夏季气温炎热,空气湿度偏高时, 药液易被微生物污染而引发输液反应。药液 应现配现用,配药者签署名字及时间。气候 寒冷季节,对高龄患者或者体质较弱者,也 可引发输液反应。输液时一定要注意环境温 度。
11
患者因素
疾病:病人有炎症、发热性疾病或体质虚弱、免疫 力失调等患者,可使反应率升高。排除药物及操作 方面的因素后,判断为病情发展变化所致。
33
在实际处理中必须要注意的四个问题
3、“正确”回答病人和家属提出的问题,发生输液 反应处理完后,肯定会有家属提出这样的问题: 这是咋回事,是不是用错药了?碰到这样的问题 应该这样回答:不是用错药,这样的反应是个别 现象,跟病人的体质和原发病有关。如果是发热 病人可以说恰好是体温上升期。如果是病人擅自 调快输液速度,告诉病人:输液太快,病人一下 子受不了,很危险的。总之你不要在医生下诊断 前随意评论,不然就麻烦。
的反应,主要受生产、贮存、输液器具、 输液操作过程及输液环境等污染。
15
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 除表现有皮肤瘙痒、红斑样皮疹等一般
过敏反应外,临床常见有类似热原反应的 严重过敏反应,难与热原反应区别。
16
细胞污染引起
细胞污染引起 被细胞、活细菌或真菌污染的液体进入
体内而引起的一种比热原反应更为严重的 急性细菌性感染反应,如严重的菌血症或 败血症。
31
抢救五联方案
5、如果出现肢端发凉或皮肤苍白,可肌注或 静注654-2针5mg(小儿0.5—1mg/kg/ 次),SBP<90mmHg时快速补液同时静 注654-2针10mg。由于输液反应不是速 发型变态反应,慎用肾上腺素,但如果 输液反应并血压急速下降时用肾上腺素 0.5—1mg皮下注射
32
在实际处理中必须要注意的四个问题
13
热原反应
热原反应 主要是细菌内毒素、死菌、游离的菌
体蛋白等致热原经过静脉输液剂进入体内 累积量超过人体的耐受量时,便发生热原 反应。临床症状是高热、寒颤、皮肤苍白、 瞳孔散大、血压升高、白细胞减少;严重 者伴有恶心、呕吐、头痛以至于昏迷,甚 至休克、死亡。
14
热原样反应
热原样反应 由于输液中不溶性微粒引起的类似热原
症状病人感觉胸部异常不适,濒死感,随即出现 呼吸困难,严重紫绀,心电图可表现心肌缺血和 急性肺心病的改变。
28
输液反应的预防
严把药物及输液器具关 改善治疗室环境 严格操作规程 合理用药
29
输液反应的处理(三步曲)
(主要学习发热反应的处理)
不要拔掉静脉针头 更换一套新的输液管道及更换液体 采用五联抢救方案
22
输液是抢救和治疗多种疾病时经常采用的用 药手段之一,输液可在医院的病房、观察室、 临时输液室进行。然而,无论在何处输液, 医护人员都不可能自始至终都在病人身旁观 察,因此,学习和了解一些观察输液时药物 反应的常识,对病人安全大有裨益。那么, 在一般情况下,输液时究竟该观察些什么呢?
23
输液反应的主要常见症状
药物因素 输液器材的质量 配药环境 输液速度 输液环境 患者因素
5
药物的因素
溶媒体的质量不合格 添加的药物:①添加的药物质量不合格。②添加药物
剂量过大,浓度过高。③添加药物与输液发生物理变 化或分解、聚合等。药物之间存在配伍禁忌。④大容 量注射液选择不当,中草药针剂存在大分子物质或与 溶媒酸硷度不附。 热原累加:静脉给药时,当进入体内热原质、细菌内 毒素达到一定量,患者即发生热原反应。 微粒累加:配液顺序不当也可使微粒增加、甚至超标。 配药受空气污染,尘埃微粒较多,配药针头过大,致 使输液胶塞橡皮进入输液中,导致输液微粒增加。
输液反应 药物过敏反应
的临床表现及急救
.
1Hale Waihona Puke 输液反应护士在静脉输注抗菌药物过程存在问题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 药物不良反应
2
输液反应 的临床表现及急救
3
什么是输液反应?
输液反应包括发热反应,系静脉输液时由致 热源、药物、杂质、药液温度过低、药液浓 度过高及输液速度过快等因素引起的
4
引起输液反应的原因
37
输液反应与过敏反应的鉴别
输液反应的参考诊断标准如下:在输液后 15分钟至1小时内,发生冷感、寒战,发热 38℃以上,于停止输液后数小时内体温恢复 正常,可伴有恶心、呕吐、头痛,腰部及四 肢关节剧痛,皮肤苍白、湿冷、血压下降, 休克甚至死亡。
38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 的临床表现
39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
6
资料显示
在输液开始后20分钟出现反应 或体内受细菌、毒素污染所致
药物变质
在输液开始后2小时,输入 量为400ml时出 现反应 药物中含有一般性质的致热源
在输液开始后5小时,输入 量为1000ml时出 现反应 输液时间过长药物暴露过久,反 复加药引起
联合用药致热源累加超过人体耐受量
7
输液器材质量
18
查体:T 39.8℃,P 106次/min,R 32次/min, BP 210/110mmHg。口唇和四肢发绀,两肺呼吸 音粗糙、可闻少许干性啰音,心律齐,心音低钝, 各瓣膜区未闻杂音,病理反射(-)。考虑为输液 反应所致的高血压、急性左心衰。给予吸氧,地塞 米松5mg肌注、肾上腺素1mg肌注、氨茶碱 0.5+50%葡萄糖40ml静注、利血平1mg肌注。 20分钟后,紫绀消失、呼吸平稳、血压恢复正常, 心肺检查无异常。随后转入上级医院治疗。
20
查体:T 39℃,P 96次/min,R 28/min, BP180/110mmHg。颈软,心肺(-), 未引出病理反射。考虑为输液反应所致的高 血压。给予异丙嗪25mg肌注,密切观察血 压变化。近半小时,血压降至 140/78mmHg,后以右腕关节炎收入住院。 输液反应引起发热临床上很常见,而输液反 应致血压升高者较少见。
17
【案例分析】
例l男,77岁,因风湿病及高血压在我院门诊治疗。 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300ml+氨苄西林5.0g,5 %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丹参注射液20ml、曲克 芦丁(维脑路通)20ml,5%葡萄糖300ml+肌苷 0.5g、维生素C 2.5g、黄芪注射液40ml,每日1 次静滴治疗。经治疗,关节疼痛好转,血压控制在 正常范围。连续治疗第4日,第3组液体输入约 100ml时,患者出现寒战、发热、出汗、面色苍白、 呼吸困难,无头痛、咯痰。留心观察输液反应
21
例l在输液中随着寒战、高热、紫绀、呼吸困难等 表现而发现血压急剧升高达210/110mmHg。 例2在输液中突然寒战、高热,患者精神紧张, 会诊时发现高血压180/110mmHg,心肺正常。 推测其血压升高是短暂的,原因多系应激反应。 因高血压可并发心脑意外,故老年、尤其是可能 存在心脑血管疾患的高龄患者,出现输液反应时, 应及时测血压和心肺等相关检查,必要时作及时 处理,以防意外。
原因由于滴速过快,在短期内输入过 多液体,使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心脏负 担过重所致。
症状病人突然感到胸闷、气短、咳泡 沫样血性痰;严重时稀痰液可由口鼻涌出, 肺部出现湿罗音,心率快。
26
静脉炎
原因由于长期输注浓度较高、刺激性较强的药物, 或静脉内放置刺激性强的塑料管时间过长而引起 局部静脉壁的化学炎性反应;也可因输液过程中 无菌操作不严引起局部静脉感染。
患者年龄:老年患者、幼儿免疫功能低下或不健全, 对细菌内毒素敏感性增强,输液反应发生比例偏高, 输液时应注意年老体弱和幼儿患者。
个体差异:不同患者对细菌内毒素有不同的耐受阈 值,所以对敏感体质患者输液时要特别注意。
12
常见的输液反应类型
常见的输液反应类型 1、 热原反应 2、 热原样反应 3、 过敏反应 4 、 细胞污染引起
1、发热反应(最多见占90%以上) 2、心力衰竭、肺水肿 3、静脉炎 4、空气栓塞
24
发热反应
原因是输入致热物质(致热原、死菌、游离的菌体蛋白 或药物成分不纯)、输液瓶清洁消毒不完善或再次被污 染;输入液体消毒、保管不善变质;输液管表层附着硫 化物等所致。
其机理是致热物质作用于体温中枢使体温调节中枢调定 点升高,从而使体温升高
1、要注意控制周围人群的情绪,在发生输液反应时家属和病 人都比较惊慌,情绪比较激动,此时应一边治疗一边安慰 病人和家属,如果生命体征平稳,则可大胆安慰,以减小 不必要的麻烦
2、必须保持静脉通道,病人和家属都有这样一个毛病,发生 反应时他们都很惊慌,会即时要求护土终止输液,拔除针 头,如果定力不足的护士会按家属的要求抜除针头。正确 的处理方法是:不能抜除针头,必须保持静脉通道方便抢 救用药,立即将补液更换成生理盐水,更换一副新的输液 器。
36
输液反应与过敏反应的鉴别
输液反应为临床采用输液疗法治疗疾病的各种非治 疗效应,为医源性不良反应。由于输液反应所涵指 的临床反应症状较多,导致输液反应的因素也较多, 而这些因素如个体差异等的变异性较大,因此,输 液反应无可预见的规律性。由此而导致的医患纠纷 也时有发生,严重损害了医患双方的利益,现在特 别关于处置医疗纠纷“举证倒置”的办法。因此, 充分认知、分析临床输液反应发生的原因,多环节 控制、预防输液反应的发生,对医护人员避免此类 医患纠纷是十分必要的。
发热反应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发冷、寒战、面部和四肢 发绀,继而发热,体温可达41~42℃。可伴恶心、呕吐、 头痛、头昏、烦躁不安、谵妄等,严重者可有昏迷、血 压下降,出现休克和呼吸衰竭等症状而导致死亡。发热 反应发生的早晚,视致热源进入机体内的量、致热源的 性质及患者的个体耐受性而异。
25
心力衰竭、肺水肿
34
在实际处理中必须要注意的四个问题
4、要做好平时的业务培训,要熟练掌握过敏 性休克输液反应的抢救程序
35
输液反应与过敏反应的鉴别
1 输液反应是由于输液所引起的不良反应的总称, 因药物引起的属药物不良反应。输液反应一般可以 预防和减少,但不能完全避免。常说的输液反应是 由热源引起的反应,轻者有发冷、寒战、发热、出 汗,体温常在38.5℃左右,停止输液后数小时体 温恢复正常。严重者体温可达40℃~42℃,头痛、 恶心、呕吐、意识不清、昏迷、低血压休克,有的 出现多脏器损害、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循环呼吸衰 竭而死亡。严重输液反应多数预后很差,可因脑损 坏致残成痴呆或植物人。
19
例2女,76岁。因右腕关节疼痛10天,加重 2天,到我院门诊治疗,曾服复方雪莲胶囊 治疗无效。查体:右腕关节肿胀,皮肤不红, 皮温不高,关节活动受限,局部有压痛,其 余均(-)。化验:血沉40mm·h-1,抗链O (-),类风湿因子RF(+)。给予生理盐 水300ml+青霉素800万u静滴,0.9%氯化 钠注射液200ml+地塞米松10mg静滴。当 输入第2组约3分钟时,患者出现寒战、发热、 无头痛、呕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