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兴趣培养之我见
小学生数学兴趣培养之我见

新课 程 的核 心 理 念 是 全 面 实施 素 质 教 育 ,强 调 进每个学生充分 、 全面、 多元 的终身发展和最优 发 新课 程 背 景 下 的英 语 教 学设 计 要 既 能 有 效地 达 预定的教学 目标 , 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 调动学生 积极性 。 笔者结合教学实践 , 谈谈教学设计上的几 体 会 和感 受 。
四、 巧设问题 。 引 发 兴趣
、
以情 导入 。 激 发 兴趣
新课程标准给老师 的教学建议 中指 出: “ 要让学 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 中学 习数学 ,让学生在现实情 景体验 中理解数学。” 显然 , 创设情境有利于激发学 生学 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调动学 生学 习数学 的积极性 ; 有利于学生认识 数学知识 , 体 验和理解数 学, 感受数学 的力量 。因此 , 要充分挖掘教材 中的趣 味因素 , 设计 能吸引学生的问题 , 创设直观形象 、 生 动有趣 、 学生 能接受 、 爱观看 、 喜参与 的学习情境。 二、 切入生活 。 诱发兴趣
教学 中平铺直叙地讲解 ,一般是不会 引起 学生 学 习兴趣 的。如果我们 能够根据教学 内容 ,设 置悬 念, 引起学生认知上 的矛盾与冲突 , 便能激发起 学生 要求解疑 的心理需求。 如教学 “ 有余数 的除法” 时, 笔 者让学生用 1 3 根小棒摆 自己喜欢 的图案 ,要求 重复 摆这个 图案 ,看看用这1 3 根小棒最多可以摆几个这 样的图案 。 有的用3 根小棒摆三角形 , 有的用4 根小棒 摆正方形 , 有的用5 根小棒摆 五角星等 。并让学生说 说 摆小棒 的过程 , 提 问: 你能根据小棒 的总数和每个
。
一
础, 紧 紧 围绕 “ 5 W” ( 即: w h e n , w h e r e , w h a t , w h o , w h v )
在数学实践活动中培养学习兴趣之我见

在数学实践活动中培养学习兴趣之我见我国古代教育心理学家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确,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强化剂,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活动中,起着巨大的推动和内驱作用,它能集中注意力,鲜明观察,亢奋思维,活跃联想,强化记忆,使各种智力因素处于全面的竞技状态,它又能调度情感,坚定意志,使人积极地寻求满足认识需要的途径和方法。
数学实践活动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应用性和活动性。
开展数学实践活动符合小学生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那么如何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一、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兴趣并不在于认识一眼就能看见的东西,而在于认识深藏的奥秘。
”这就要“在学生面前提示一种新的东西激发他们的惊奇感。
这种惊奇感能抓住学生的心,使他们更加迫切地想知道、思考和理解。
”好奇心强,求知欲强是小学生的一个重要心理特点。
这就需要我们善于用新颖有趣的教学方法,引导他们对学习内容的好奇心从而神情专注、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
例如:在四年级实践活动《三角形内角和》中,教师可用“猜”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各自准备一个任意三角形,并量出每个内角的度数。
课上,当学生说两个内角的度数后,教师一一猜出第三个内角的度数,学生惊讶之余急切的想探寻其中的奥秘,遂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
二、显示数学内在美,引起学习兴趣。
数学知识严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使各种数学材料之间有机联系;解决数学问题时,思路开阔、简捷;数学思维的各种特殊而巧妙的形式……在学生面前展示出一个“快乐的数学王国”。
所以,教学中要注意运用恰当的过程,努力把数学的这种内在力量显示出来,使学生潜移默化的对数学产生深刻的兴趣。
例如:在实践活动《探索数的奥秘》让学生从0到9中抽出两个数字,组成一个两位数再相加,如14+41=55、26+62=88、13+31=44……这种数字组合美大大调动了学生积极性,让学生探索其中的奥秘,学生的兴趣很浓,激情很高。
培养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之我见

培 养 低 年 级 学 生 数 学 学 习兴 之 我 见 趣
◆ 刘 树 枫
( 河北省唐山市乐亭 县闫各庄镇罔仙院小学 )
【 摘要】从创设情景 、 实际操作 、 游戏融入 练习、 结合实际、 当评价五个方面, 讨 了在低 年级数 学教 学 中, 适 探 如何通过 对学生兴趣 的培养 ,
动 中学 习 , 但 没 有感 到 学 习 的辛 苦 , 且 大 大 的 发 展 了他 们 的 学 习兴 趣 , 定还有 更好 的见解 ” 你是老师的骄傲 ! 表 扬优 生但也 不能责 骂较差的学 不 而 “ ” 创 造 潜 能 、 作 意识 也 得 到 了较 好 的 培 养 。 合 生 , 反 , 抓 住 其 闪 光 点 , 时 给 予 鼓 励 。 如 “ 样 的 , 进 步 , 续 努 相 应 适 好 有 继
力 !“ ” 看到你在进步, 师真 为你高兴 。 老 因为你付 出了劳动。 “ ” 你准行 , 老师 游戏、 乐, 玩 是儿童的天性。低年级 的学生注意 力容 易分散 , 对每 一个 相 信 你 ! 这 样 带 感 情 色 彩 的 评 语 , 学 生 感 到 了老 师 对 他 的 关 心 , 满 了 ” 使 充 有针对性的练 习时 间一长 , 学生就会觉得枯燥无 味, 要使学生随 时都积极 、 希望 , 从而逐步产生浓厚的兴趣。
四 、 合 实 际 。 发 兴趣 结 激
忙吗?生 : 听见让 自己来当裁 判, ( 个个兴高采烈 ) 齐声说 : 乐意 !通 过创设 数 学 源 于 生 活 , 于 生 活 , 于 生 活 , 任 何 知 识 的 学 习 , 提 是 感 到 寓 用 对 前 这样的情境 , 很好地激发了学生 的学 习兴 趣 , 使学 生进入 了最佳 的学 习状 有 用 , 会 有 学 的 兴 趣 。 教 师 若 能 从 生 活 中 抽 象 出 数 学 问 题 , 实 际 问题 才 将 态, 这节课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由此可见 , 数学是充满乐趣 的“ 学问”, 情 和数学问题紧密联系起来 , 在 使学 生确 信生产 生活 离不开 数学 , 可进一步 便
小学数学思维与兴趣培养之我见论文

小学数学思维与兴趣培养之我见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教育家赞可夫也指出:“在各科教学中要始终注意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造性。
”这些都是站在各自的立场上来阐明思维与兴趣的重要性。
如果把思维与兴趣结合起来,将会更加完美,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生只有对学习有兴趣,对学习材料的反映也就最清晰。
我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前提下,对激发学生兴趣谈几点体会。
一、培养观察能力,激发学习的兴趣观察能力是认识事物,增长知识的重要能力,是智力因素构成的重要部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观察方法,学会在观察时透过事物表象,抓住事物本质,发现规律,达到不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目的。
我认为人们对知识的认识和积累都是通过观察实践而得到的。
没有观察就没有丰富的想象力,也不可能有正确的推理、概括和创造性,所以有意识地安排学生去观察思考,逐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既增加了数学的趣味性,又创造了良好的课堂气氛。
1、直观教学,培养学生的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单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直观”上下功夫,还是远远不够的。
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形象性的矛盾,还应该充分利用直观教学的各种手段。
“直观”具有看得见,摸得着的优点,“直观”有时能直接说明问题,有时能帮助理解问题,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学生从学习中得到无穷的乐趣。
由直观感知上升到抽象的理解。
2、重视操作,培养动手操作能力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
许多事实证明科学是动手“做”出来的。
我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也要学会“做”数学,比如量身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米和厘米等长度单位的概念,对其有具体的感知;走一段路程,可以帮助我们正确理解“千米”的含义;称称一两块砖和一两枚硬币,可以帮助我们弄清“千克”和“克”的区别;剪几个对等的三角形拼成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又可让我们得出并掌握三角度面积的计算方法。
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之我见(1)

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之我见作者:王光祥来源:《考试周刊》2013年第82期摘要:数学学习兴趣是学生积极学习数学知识和创新探索新知的心理倾向,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合理创设情境,使用学具,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等举措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兴趣培养培养方法“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语)。
这里的“好”即喜好,这里的“乐”即兴趣。
教数学,重要的是把学生的心抓住,使学生对数学感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感情、求知欲不是天生的,也不会自然而然产生的,而是靠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长期地、耐心地、细致地启发诱导、培养形成的。
如何利用学生好奇好胜的心理特点,培养他们数学学习的探求动机,激发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是每位数学教师必须探究的问题。
笔者结合教学实践,略抒己见。
一、合理创设情境,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1.创设故事性情境,唤起学习兴趣。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这正是教学的本质所在。
在数学教学中适当地给学生创设故事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获取知识。
2.创设探索性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现代教育理论曾提出“三主”的观点:课堂教学应以学生的发展为主线,以学生探索性的学为主体,以教师创造性的教为主导。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探索性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各个侧面、不同方向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3.创设游戏性情境,提高学习兴趣。
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和小学生好动、好新、好奇、好胜的思维特点,创设游戏性情境,把数学新知寓于游戏活动中,通过游戏使学生对获得新知产生求知欲望,让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状态,在游戏中习得知识,发展能力,提高学习兴趣。
例如,在课堂训练时,组织60秒抢答游戏。
教师准备若干组数学口答题,把全班学生分为几组,每组选3名学生作代表。
然后由教师提出问题,让每组参赛的学生抢答,以积分多为优胜,或每答对一题奖励一面小红旗,多得为优胜。
浅谈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培养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需要从教学内容上做文章。
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以公式、定理为主,缺乏趣味性,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情绪。
老师和家长们需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内容,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借助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来引导学生学习,让他们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比如用日常生活中的购物、游戏等情景来引导学生学习加减乘除。
又或者通过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来进行学习,比如数独、方格填色等,这样既能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趣味性,又能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培养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需要注重学习氛围的营造。
良好的学习氛围对于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学校,老师应该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而在家庭中,家长们也应该主动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孩子在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中学习。
老师和家长要关心孩子的学习心理,及时发现他们的学习烦躁情绪并给予关心和帮助。
培养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需要采用适当的激励机制。
适当的激励机制可以帮助小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积极心态,进而培养学习的兴趣。
可以设定一些小的学习目标,并给予相应的奖励,激励学生不断进步。
又或者在学习过程中,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自信,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
培养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的共同努力。
我们需要多角度、多途径地帮助小学生建立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态度。
只有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才能让小学生真正喜欢数学,主动积极地学习数学。
希望这篇文章可以对大家在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方面有所帮助。
培养小学生学习兴趣之我见

培养小学生学习兴趣之我见内容提要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是求知欲的源泉,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
要想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积极性、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的思维进入最佳状态,必须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一、创设“悬念”情境,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二、体验喜悦,持续学习兴趣。
三、三、注意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四、创设故事情境,唤起学习兴趣。
五、五、创设操作性情境,调动学习兴趣。
主题词:培养学习兴趣培养小学生学习兴趣之我见宁车沽小学周宝民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是求知欲的源泉,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要想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积极性,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的思维进入最佳状态,必须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数学教学的实践中,我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努力进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创设“悬念”情境,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
如果说问题是探索的材料,那么悬念便是促使探索的动力与“调味剂”。
教师不但要提出可供学生思考的问题,更应该在每节课的开始创设悬念情境,设置教学内容和学生内在需要的“不平衡”,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我是这样导课的:“同学们喜欢过生日吗?”学生们都高兴地回答:“喜欢!”接着又提问了几个学生:“你几岁了?过了几个生日?”学生依次回答后,我说:“同学们,一般一个人有几岁,就会过几个生日,可是小强满12岁的时候,只过了3个生日,这是为什么呢?你们想不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学生们听了,个个情绪高涨,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油然而生。
这时,老师抓住学生迫切求知的心情,及时地导入新课,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贯穿整节课的始终。
二、体验喜悦,持续学习兴趣一、创设“悬念”情境,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
如果说问题是探索的材料,那么悬念便是促使探索的动力与“调味剂”。
教师不但要提出可供学生思考的问题,更应该在每节课的开始创设悬念情境,设置教学内容和学生内在需要的“不平衡”,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
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之我见

X O U I I JOH I XE H A ’I SI A SD A
⑧⑧⑩⑨⑧⑨◎@⑨ @②⑧
福建省漳州市龙 山中心小学 3 3 0 王宝华 66 0
兴趣是人们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 向。学习也一样 , 只
要有兴趣 , 才能爱学 , 才能学好。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 学 习的 内在动力 , 是影响学生学 习 自觉性和积极性 的直接 因 素 。因此 , 在教学 中要让学生轻松 主动 , 深入持久地去学习 , 关键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现就小学数学如何培养
板 上 画 了一 个 关 于 小汽 车 的 简 笔 画 , 问 : 同 学们 , 们 知 并 “ 你 道 我 画 的是 什 么吗 ?” 小 汽 车 !” 生们 瞪 大 了眼 睛 , 亮 地 “ 学 响 回答 。“ 同学们 , 现在 这辆 小汽 车 上 有 4个人 , 路 上 有 2个 半 人 下了车, 那么这辆 车上还有几个人 ?” 问题一出, 学生们 齐
画 出 了 5 小 鸡 的 图样 。学 生 毫 不犹 豫 地 回 答 :像 !”请 大 只 “ “ 家数 一数 , 画 了几 只 小鸡 呀? “ 。 “ 。 我 用神 秘 的语 我 ” 5只 ”对 ” 气告诉 他 们 :这 时 , “ 又跑 来 了 3只 小鸡 。” 生 用疑 惑的 目光 学
流 , 的学生用两个数 组成 7 还有的用三个数、 有 , 四个数…… 直至 7个 1 组成 7 学生欣喜若狂 , 。 看到 了 7这个数 可以有这
注视 着黑板 , 一眨眼功夫, 黑板上 出现 了3只奔跑的小鸡。我 适时问:现在, “ 看谁能迅速说 出这里共有几只小鸡。 “ ”8只 ! ”
学 生们 兴 奋 而 迅速 地 回答 。
法有多种多样 的。只要不断尝试 、 大
培养和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之我见

浅谈培养和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之我见【摘要】兴趣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发展起来的,此文将从明确学习目的、变换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师生情感、创设学习环境等方面来论述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关键词】培养;数学;兴趣;方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谁都知道小学生天真活泼、好奇心强。
只要孩子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就会无止境地去追求、去实践、去发展。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体会到,凡是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获取知识过程的学生,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浓厚,求知愿望强烈,数学素质会得到较快发展。
因此数学教学必须从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情感人手,使学生由机械、被动学习转变为创造、主动学习。
然而在长期应试教育的引导下,我们有些时候心里不免急功近利的片面认为,只要习题答案正确,学生记住,考试就没问题。
于是在课堂上,学生一旦回答出错,我们就很难沉得住气,不免训斥几句。
久而久之,造成课堂乏味,气氛沉闷,学习数学的兴趣荡然无存。
为了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现代教育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他们自主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具备各方面能力的需要。
如果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合作交流的兴趣、热情,谈何发展和创新呢?下面我谈谈我是怎样努力去做的。
一、教学过程应创设现实生动的情境。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我们知道由于大量的题海战术,使得很多学生认为数学是枯燥无味的,一提起数学课仿佛就是无休止的计算、做题。
其实,数学应该是最吸引小学生最有趣的学科,它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还要较强的人文性,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
在教学中。
我就灵活运用各种手段,有形体语言、挂图、录音等再现教学内容。
如在教学《体积和体积单位》和《分数的基本性质》课时,我借助挂图,分别以生动的小故事、有趣的小游戏导人新课,孩子们在娱乐的同时复习了旧知识,产生了新问题,接下来便主动的投入到探究学习中,学习效率很高。
二、以“合作交流”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每个学生是个不相同的个体,十个读者有十个读者心中的《西游记》。
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之我见

操 作 情 境 可 以使 学 生 从 问题 解 决 的 过 程 中 体 会 到 学 习与
创 造 的乐趣 。心理 学研 究 也表 明 ,根据 小学 生 的年 龄特 点 与认 知 规律 ,数 学 要进 行 直观 操作 。学 生 在学 习中参 与操 作 应 使其 外 部 活 动 逐渐 转 化 为 自身 内部 的智 力 活 动 , 从 而 获取 知 识 , 发 展能 力提 高素质 。在 教 学 “ 平行 四 边形 面积 公
师又 问 : “ 为 什 么造 成 圆形 呢 ? 不能 造 成三 角形 、 四边 形 吗? ”
四、 因材施 教 , 全 面增 强数 学兴 趣
数学 课 程标 准 中提 出“ 人人 学有 价 值 的数 学, 人人 都 能 获得 必 需 的数 学, 不 同的 人在 数 学上 得 到不 同 的发 展 。 ” 为
二、 创 设 操作 情境 , 引发 数 学兴 趣
教 师精 心设 计 的教 学 过程 ,不 只是 让 学生 知道 一 个科 学 的 结 论 ,而 是使 学 生 领 略 到科 学 家 发 明 与创 造 的 过程 。
验证 , 丰 富 了学 生 的 感性 认 识 , 积 累了生 动 的 表 象 , 使 学 生 独立 思考 、 自由探 究有 了基 础 。 ② 再现 。 让 学生 再现 平行 四 边形 、三 角形 面积 计 算公 式的 推导 过程 。数 学 的结构 有利 于学 生 自己策 划 学 习活 动 , 自觉运 用 旧 知识 去 探求 梯 形 面
了全 面 增 强学 生 学 习数 学 的 兴趣 , 我 们 每一 堂 课要 努 力 做 到: 面 向全 体 , 实 现 差 异教 学 , 以 求 人人 有 兴 趣 。通 过 学 生
学 生们 纷纷 回答 : “ 不能 , 这样 车轮 就 无法 转动 。” 老 师 随手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之我见_王野鹤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之我见◆王野鹤(吉林省公主岭市怀德镇和气小学校)数学工具性很强,转变观念,教师以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从而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可以让小学的数学课堂充满活力。
小学数学自主性学习兴趣数学教学必须从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学习习惯入手,改变过去“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由机械、被动的学习转变为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让学生爱数学,乐于学数学,感受数学课堂的魅力,应该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入手。
一、充分信任学生,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数学心理学家指出:胆怯和过分自我批评的心理状态是妨碍创造的最危险的敌人,而勇敢和自信是创造个性中最重要的特征。
新课改要求,教师应该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以参与者的角色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
对学生充分的尊重和信任,把他们看成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创造和谐的氛围,这是每一位教师应该做到的。
在我的实际教学中经常积极鼓励他们进行独立思考,经常用赞赏的态度评价学生。
作为教师,要有一双关于发现的眼睛,及时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适当且适时的赏识教育,让学生感觉到自己的长处,使他们充满信心。
例如,我在教学《圆的周长》时,引导学生总结圆周率这个知识点时,在学生小组交流后,我发现班里学习成绩较差、课上从不举手发言的李想把手举了起来。
我说:“同学们,虽然你们都举起了后,但是我们把机会留给李想,好吗?”李想用颤抖的声音虽然不太流利但讲明了自己的观点,在同学们赞许的目光中,我适时引导同学们一起向李想祝贺,他能够战胜自己,就是最大的胜利。
教室里立刻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我在心中默默地告诉自己:关注每一个学生,把信心还给每一个孩子,一定会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
二、创设情境,让数学课生动起来传统的数学教学,使很多学生感觉数学这门课程是枯燥乏味的。
仿佛数学课就是永不停息的计算。
其实,数学应该是小学阶段最容易吸引学生的有趣的一门课程。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培养之我见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培养之我见摘要:兴趣是一种带有情感色彩的认识倾向。
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
有了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很大的积极性,从而产生某种肯定的、积极的情感体验。
关键词:兴趣;培养;激发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3-243-01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
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
”教师只有善于激发学习兴趣,才能达到获取知识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发展智力的目标。
一、创设良好的开端,引发兴趣教师首先要把微笑带进课堂,以教师良好的情趣去感染学生,促使学生形成一种良好的心理态势,为一节课的学习作好必要的心理铺垫。
导入新课要在“求奇、求趣、求妙、求新”上下功夫。
数学是最为神奇的世界,面对数学世界,孩子有着我们无法想象的好奇。
在中小学学科中,数学是最富有魅力的,其原始的吸引力几乎是无以复加的。
特别是数学对问题解决的巨大功能,使学生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数学是最为神奇的世界。
遗憾的是,我们的中小学数学教育并没有很好地珍惜这一宝贵财富,自从孩子学习数学的那一天起,数学就变成枯燥无味的计算、练习,把最为神奇的数学世界变成折磨孩子的简单的重复劳动。
简单的重复劳动最容易伤害成长中孩子好奇的天性。
二、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对于小学生而言,教师把教材中的问题编成生动形象的童话故事,富有趣味性的问题情境,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教师发问:“同学们喜欢过生日吗?”学生们都高兴地回答:“喜欢!”接着又问了几个学生:“你几岁了?过了几个生日?”学生依次回答后,教师说:“同学们,一般情况下,一个人有几岁,就过了几个生日?可是小明满12岁的时候,只过了3个生日。
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欲——数学学习,兴趣先行之我见

教学反思新课程NEW CURRICULUM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欲———数学学习,兴趣先行之我见许洁(山西省晋中市祁县第三中学)古语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是与其传授给人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
结合我们的实际数学教学,我们也强调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但教学实践却告诉一线教学同仁,数学已经成为部分学生的头号畏难学科,也经常听到大家感慨:“数学学科真的是越来越难教了!”其实是我们在迎接各种教改的混乱中,在应对各种考试的忙碌中迷失了方向。
反思我们的教学实践,我觉得“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而“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欲”,数学学习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可见,兴趣是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和逻辑性都很强的学科,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兴趣,那么他就会自觉地、热心地、专心致志地去接受新知识,会千方百计地想办法解决数学问题。
反之,丧失了这种兴趣,对于求知将是味同嚼蜡,不会有优异的成绩。
可见,兴趣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它是求知欲的外在表现,它能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
所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在教学活动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并使兴趣得以持久,进而转化成学习的动力呢?一、晓之以理的目的教育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工具学科,无论将来从事何种专业学习,良好的数学学习能力与素养都是必不可少的。
所以,每学期开学第一课不要着急讲新课,而是一定要结合本学期内容讲为什么要学数学,学习过程中也可以开展与数学有关的讨论课或主题班会,如,“数学与生活”“数学与航天”“数学之魅力”等,课堂教学中要合理利用教材设计中的问题情境,总之,要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与未来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认识到学习数学的目的,从而坚定信念,好好学习。
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之我见

一
1
整 数表 示 , 用 “ ” 示 , 下来 让学 生 自己动 手 将 长 方 形 分 应 表 接
2
、
别 折 成 三份 、 份 、 份 。在 动 手折 的过 程 , 他 们 说 一 说 、 四 五 让 想 想 每 份 是 整 个 图形 的 几 分 之 几 。 数 一 数 , 个 图 形 中 有 几 并 整 个 这 样 的几 分 之 几 ? 样 在 学 生 充 分 动 手 、 脑 、 口的 同 时 , 这 动 动 使 学 生 对 “ 分 之 一 ” 体 含义 的理 解不 只 停 留 在 抽 象 的 说 理 几 具 上 , 是 在 直 观 的 教 学 中得 以巩 固 。这 样 教 学 , 生 的 学 习 兴 而 学
一
习兴趣 。
例 如 : 学 习 能 被 2 3 5 除 的 数 的 特 征 时 , 就 告 诉 学 在 、、 整 我 生 :今 天 , 们 来 做 个 游 戏 , 要 你 们 随 便 说 出 一 个 数 , 管 “ 我 只 不
趣 浓厚 、 极 性 高 、 象 深 刻 。 积 印 又如 . 在认 识 长 方 体 的 教 学 中 。 不 只让 学 生 记 住 它 有 几 我 个 面 、 条棱 、 几 几个 顶 点 , 对 棱 、 对 面 的 关 系 , 让 学 生 自 相 相 还 己动手数一数 , 手量一量 各棱长度 , 一 算相对 面的面积 , 亲 算 让 他们 自己得 出结 论 。这 样 , 生 通 过 动 手 操 作 , 握 了 长 方 学 掌
培养和激发学习数学兴趣之我见

培养和激发学习数学兴趣之我见响水县八墩小学戴维章邮编 224633【论文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会积极产主动的参与学习。
因此,在学习新知识之前要精心的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动机,使学生学习情绪达到最佳境界。
本文从突破旧的教学方式,建立快乐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模式,让学生以快乐的形式追求知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让学生在评价中快乐成长等三个方面,论述了激发学习兴趣是学好数学的关键。
【关键词】:兴趣;学习;数学【正文】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会积极产主动的参与学习。
因此,在学习新知识之前要精心的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动机,使学生学习情绪达到最佳境界。
例如,在教学“10的认识时”教师用一个有趣的故事调动学生的兴趣:有一天,0--9几个数字娃娃做起了排队游戏。
9最大当上了队长,就骄傲起来,看不起别的数字娃娃。
他神气的对0说:“你呀,表示一个物体没有和我比起来真是太小了。
”0听了圆圆的眼睛里流出了眼泪,悄悄的走掉了。
看到9这样欺负0,1很不高兴。
他牵着1的手走过来对0说:“你看,如果我和0站在一起比你还要大。
”9听了非常吃惊。
那么1说的话到底对不对呢?这样创设出学习情境课堂显得生动有趣,学生的积极性大大的调动起来,老师也不用担心学生一上课就走神。
学习效果自然很好。
一、突破旧的教学方式,建立快乐教学观念。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他们的主体意识、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发展。
也就是说,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应有服务意识,要想尽一切办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达到使学生乐而思学的目的。
(一)教师要转变观念,创设和谐的学习环境。
过去,数学给学生的感觉似乎枯燥多于生动,深奥多于有趣,数学教师都给学生严肃、刻板的印象,这些都让学生望而生畏,敬而远之。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之我见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之我见数学是一门具有挑战性和创造性的学科,它不仅仅是一门知识,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而小学是数学学科的开始阶段,良好的数学学习基础将对孩子未来数学学习和思维方式产生深远的影响。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数学学科的态度和兴趣。
在我看来,小学数学课堂导入应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导入要简洁清晰。
小学生的注意力是非常短暂的,导入部分不能太过冗长,否则会造成学生的乏味和丢失兴趣。
导入部分要力求简洁,清晰地引入本堂课的主题和内容。
导入部分不宜过长,一般10分钟左右为宜。
导入要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有限,他们对于抽象的概念理解能力较低。
导入部分要力求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实际经验,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引入数学知识,让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和接受。
导入要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好的导入部分应该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
通过一些有趣的情景、问题或者小游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愿意去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而不是无动于衷地坐在座位上。
导入要引出学习目标和意义。
导入部分应该能够引出本堂课的学习目标和意义,让学生清楚地知道这堂课要学什么,学到了之后能够做什么,给学生一个学习的目标和动力。
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提高学习效果。
在实际的教学中,我认为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方式来进行数学课堂导入。
可以通过教师讲故事、提出问题、展示实物、利用多媒体等方式引入课堂内容。
例如在教学小学生学习加减法的时候,可以通过教师讲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入加法和减法的概念,让学生在趣味中理解和接受这些知识。
又比如在教学几何图形的时候,可以通过展示一些实物,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图形的特点,激发他们对几何图形的兴趣。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个好的导入部分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引出学习目标和意义,让学生清晰地知道接下来要学什么,为什么要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数学兴趣培养之我见
新课标指出:“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而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影响学习过程的重要变量。
由于学科本身的特点,对于理解力和想象力尚未成熟的小学生来说有时会难以理解,甚至望而却步。
久而久之�е卵�生的学习热情逐步衰减,日积月累数学学习成为他们的负担。
于是逃避数学,讨厌数学,排斥数学。
这样学生就陷入一个恶性循环之中。
要改变学生数学学习的这种状况,就必须从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开始。
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使我感到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以兴趣为核心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以下,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谈几点体会。
中国论文网/7/view-12930323.htm
一、注重情感效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亲其师,信其道”,构建良好的,真挚的师生情感,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如果喜欢他们的老师,那么自然会对这个老师所教的学科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发展下去,相信他们的学习成绩一定会提高。
因此,教师就需要有一颗博爱和宽大的心,去体贴和关心他们的学生。
特别是成绩较差的学生,他们往往很自卑,对学习没有兴趣,上课无精打采、灰心丧气。
为了消除他们这种强烈的自卑感,教师就需要在教学中努力去寻找他们的优点,并及时对他们进行表扬和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努力学习。
“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终身的,教师形象的树立直接影响学生对这门学科的态度。
“爱屋及乌”你爱学
生,学生就会爱你,学生爱你就会爱上你所教的这门课程。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爱上这门课程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对这门课程产生兴趣。
这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
二、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教学情境是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教师能否利用好这个环节,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学生熟悉的、乐于接受并参与的情境,能够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学习状态和课堂教学中,使得教学活动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创设教学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发现、探究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时,其基本方法是通过剪和拼,使新学习的图形转化为已学过的图形。
学生一旦掌握了这种基本方法,就能举一反三,很容易学会这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了。
所以可以特意安
排一节课,专门让学生动手剪拼图形,观察剪拼成的图形与原图形的关系。
这样,学习以上三种图形的面积公式时,就“水到渠成”,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动手操作”这种学习方式由于能吸引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所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开展动手操作,引发兴趣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上课时,小学生集中精力的时间一般能维持15--25分钟,时间一长,注意力便会分散。
低年级学生集中注意的时间则更短。
根据儿童的这种心理特点,在教学中要想持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必须间隔一段时间激发学生的兴奋点。
动手操作能引起小学生的兴趣。
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设计相关的动手操作练习。
使所有的学生都有动手操作,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感知知识。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上课时,小学生集中精力的时间一般能维持15--25分钟,时间一长,注意力便会分散。
教
师应该让位于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让学生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主动掌握知识,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生动局面。
学生亲自动手,是一种主动的学习活动。
他具体形象,便于认识,易于促进兴趣,有利于理解掌握知识。
例如:教学《认识立体图形》时,我给学生提供了大量实物素材(乒乓球、皮球、魔方、茶叶筒、积木块、各种包装盒等)。
先让学生观察这些物体,摸一摸,玩一玩。
然后问学生:“这些东西你们认识吗?那这些东西里有没有形状相同的呢?”随即对学生提出要求:“那请你们每个小组的同学共同合作,把形状相同的物品放在一起。
”学生马上动手操作,进行分类。
各组分完后,组织学生交流:“你们小组把物品分为几类?是怎么分的?”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所分物体的不同形状给它们起名字(球、圆柱、正方体、长方体)。
然后让学生说一说喜欢哪种形状的物品,它长什么样?引导学生动手摸一摸、滚一滚,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它们的特
征,帮助了学生在直观的基础上建立球、圆柱、正方体、长方体的表象。
动手操作,既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又使学生享受到通过动手操作自己获取知识的乐趣,从而更乐于学习数学新知识。
四、游戏教学,提起兴趣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老先生曾指出:“游戏是人生不可缺少的活动,不管年龄性别,人们总是喜欢游戏的,假如在读书的时代,我们也能化读书的活动为游戏,那么读书不是会变得更有趣,更快乐,更有进步了吗?”低年级儿童往往继续表现出学前儿童所具有的那种对游戏的兴趣和运动的要求,他们能一连几小时地玩,却不能长时间地、一动不动地坐在一个地方。
在教学中,我经常组织学生通过灵活多变的游戏活动来学习数学知识,让他们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把注意力长时间地稳定在学习对象上来,使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如:在教学《立体图形》时,我先后设计了猜一猜、摸物体等游戏。
学生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对长、正方体的认识是一个难点,由于长方体的的形状种类较多,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困难,于是我设计了猜一猜的游戏,让一部分学生闭上眼睛,另一部分学生把眼睛睁开,然后同时翻动长方体和正方体,让学生说出有什么变化?通过这个游戏,使学生明确了,正方体不论怎么翻动,我们看到的结果是一样的,我们可以利用正方体的这个特点,来区分长方体和正方体。
通过游戏活动,学生较容易地学到了这个知识。
又如:在学习了“10的分与合”后,为了避免学生枯燥,机械的读背。
我运用了《找朋友》这种游戏的方式来帮助学生记忆。
我首先让每个学生在1――10中选择一个自己最喜欢的数贴在自己的胸前,然后请他们去找能和自己合成10的同学做朋友,并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会了一首儿歌“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亲密,四六四六一起走,五五凑成一双手”既帮助学生巩
固了所学的知识,又让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我经常采用的游戏活动有猜谜、夺红旗、开数学医院、摘苹果、开火车、接力赛等。
学生们在感性直观、轻松自如的游戏中,感知了抽象的数学的理念,其乐融融,教师又何乐而不为。
总之,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的兴趣因素和知识本身的魅力,适当地调整教学过程,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时时注意激发学生沉睡的兴趣,做到“课开始,趣已生;课进行,趣正浓;课结束,趣犹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