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小题狂练《铝及其化合物》含答案及详细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密★启用前
2020届高三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小题狂练《铝及其化合物》
1.有MgCl2和Al2(SO4)3的混合溶液,向其中不断加入NaOH溶液,得到的沉淀量与加入的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则原溶液中MgCl2和Al2(SO4)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A. 1∶2
B. 2∶1
C. 1∶1
D. 2∶3
2.向100 mL 1.0 mol•L﹣1的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0.5 mol•L﹣1的NaOH溶液至过量,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NaOH的量的理论曲线图正确的是()
A..
B..
C..
D..
3.有MgCl2、Al2(SO4)3的混合溶液,向其中不断加入NaOH溶液,得到的沉淀量与加入的NaOH溶液的关系如图所示,则溶液中Cl﹣与之比为()
A. 2∶3
B. 1∶3
C. 3∶2
D. 2∶1
4.某溶液中含MgCl2和AlCl3各0.01 mol,向其中逐滴加入1 mol·L-1的NaOH溶液至过量,下列
关系图正确的是()
A.
B.
C.
D.
5.Be(OH)2是两性的,跟强酸反应时生成Be2+,跟强碱反应时生成。

现有三份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BeCl2、MgCl2、AlCl3溶液(配制时均加入少量盐酸),现将一定浓度的NaOH 溶液分别滴入三种溶液中至过量,NaOH溶液的体积x(mL)与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y(mol)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与BeCl2、MgCl2、AlCl3三种溶液对应的图像正确的是()
A.⑤③①
B.②③④
C.③⑤④
D.③②①
6.在实验室里,要想使AlCl3溶液中的Al3+全部沉淀出来,应选用下列试剂中的()
A. Ba(OH)2溶液
B. NaOH溶液
C.氨水
D.硫酸
7.双羟基铝碳酸钠是医疗上常用的一种抑酸剂,其化学式是NaAl(OH)2CO3。

关于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属于两性氢氧化物
B.该物质是Al(OH)3和Na2CO3的混合物
C. 1 mol NaAl(OH)2CO3最多可消耗3 mol H+
D.该药剂不适合于胃溃疡患者服用
8.下列物质中,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A. AlCl3
B. Al(OH)3
C. Al2(SO4)3
D. NaAlO2
9.工业上用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含Fe2O3杂质)为原料冶炼铝的工艺流程如下: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试剂X可以是氢氧化钠溶液
B.反应①过滤后所得沉淀为氧化铁
C.图中所示转化反应包含氧化还原反应
D.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2NaAlO2+3H2O+CO2===2Al(OH)3↓+Na2CO3
10.有一块镁铝合金,其中镁与铝的质量比是8∶9。

加入足量稀硫酸使其完全溶解后,再加入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随NaOH溶液体积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11.下列物质的稀溶液相互反应,无论是前者滴入后者,还是后者滴入前者,反应现象都相同的是()
A.NaHSO4 和Ba(OH) 2 B.AlCl 3 和NaOH
C.NaAlO2和H 2 SO 4 D.Na 2 CO 3 和H 2 SO 4
12.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铝片放入氢氧化钠溶液中:Al+2OH-===AlO+H2↑
B.新制的氧化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Al2O3+OH-===2AlO+H2O
C.向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Al3++3OH-===Al(OH)3↓
D. AlCl3溶液中滴入过量的氨水:Al3++3NH3·H2O===Al(OH)3↓+3NH
13.有关铝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铁易生锈,而铝在空气中较稳定,所以铁比铝活泼
B.可用铝壶烧开水,不可用其长期存放食醋、碱水
C.氧化铝是一种较好的耐火材料,但不可用氧化铝坩埚熔化NaOH
D.氢氧化铝能中和胃酸,可用于制胃药
14.准确称取6.0 g铝土矿样品(含Fe2O3),加入100 mL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向滤液中加入10 mol·L-1NaOH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和加入NaOH溶液体积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则所用硫酸物质的量浓度为()
A. 1.75 mol·L-1
B. 3.5 mol·L-1
C. 0.85 mol·L-1
D.无法确定
15.某溶液中可能含有大量的Mg2+、Al3+、H+、Cl-和少量OH-,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0.5 mol·L-1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和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则可判断原溶液中()
A.有Mg2+,没有Al3+
B.有Al3+,没有Mg2+
C.有Mg2+和Al3+
D.有大量的H+、Mg2+和Al3+
16.向用HCl酸化过的AlCl3溶液中逐滴滴入NaOH溶液,图中能正确表示这个反应的是()
17.如图表示AlCl3溶液与NaOH溶液相互滴加过程中微粒数量的关系曲线。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线表示Al3+的物质的量的变化
B.x表示NaOH的物质的量
C.C线表示Al(OH)3的物质的量的变化
D.D线表示Al(OH)3的物质的量的变化
18.镁、铝合金粉末10.2 g溶于500 mL 4 mol·L-1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

若加入2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使得沉淀达到最大量,则需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
A. 100 mL
B. 500 mL
C. 1 000 mL
D. 1 500 mL
19.有200 mL氯化镁和氯化铝的混合溶液,其中c(Mg2+)为0.2 mol·L-1,c(Cl-)为1.3 mol·L-1。

要使Mg2+全部转化为沉淀分离出来,至少需加4 mol·L-1NaOH溶液的体积为()
A. 40 mL
B. 72 mL
C. 80 mL
D. 128 mL
20.相同质量的下列物质分别与等浓度的NaOH溶液反应,至体系中均无固体物质,消耗碱的物质的量最多的是()
A. Al
B. Al(OH)3
C. AlCl3
D. Al2O3
21.下列各组溶液混合时,相互滴加的顺序不同,反应现象仍相同的是()
A.氯化铝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
B.碳酸氢钡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
C.偏铝酸钠溶液与硫酸溶液
D.碳酸钠溶液与盐酸溶液
22.现有100 mL 3 mol·L-1氢氧化钠溶液和 100 mL 1 mol·L-1氯化铝溶液,若进行以下两种操作:
①将氢氧化钠溶液分多次加入氯化铝溶液中;②将氯化铝溶液分多次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这两种操作结果正确的是()
A.现象相同,沉淀质量不同
B.现象相同,沉淀质量也相同
C.现象不同,沉淀质量相同
D.现象不同,沉淀质量不同
23.必须通过加入其他试剂才能鉴别的一组无色溶液是()
A.氯化铝溶液和氢氧化钾溶液
B.碳酸氢钠和稀盐酸
C.偏铝酸钠溶液和稀硝酸
D.碳酸钠和稀硫酸
24.不用试剂,只用试管和滴管不能鉴别下列无色溶液的是()
A.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
B.氯化铝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
C.偏铝酸钠溶液和稀盐酸
D.氯化钙溶液和碳酸钠溶液
25.选用1种试剂一次鉴别氯化铝、偏铝酸钠、硝酸银、碳酸钠四种无色溶液,这种试剂是() A.盐酸
B.稀硝酸
C.氢氧化钠溶液
D.氯化钡溶液
答案解析
1.【答案】C
【解析】MgCl2和Al2(SO4)3先与NaOH生成Mg(OH)2与Al(OH)3沉淀,沉淀最大时,再加NaOH,Al(OH)3溶于NaOH溶液,沉淀减少,Al(OH)3溶解消耗0.25V的NaOH溶液,设NaOH浓度为c,根据方程式Al(OH)3+NaOH NaAlO2+2H2O,
Al(OH)3的物质的量为0.25Vc,又根据Al2(SO4)3+6NaOH2Al(OH)3↓+3Na2SO4可知:Al2(SO4)3的物质的量为0.125Vc,消耗NaOH的量为0.125×6Vc=0.75Vc,MgCl2和Al2(SO4)3总共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为Vc,MgCl2消耗NaOH的量为Vc-0.75Vc=
0.25Vc,根据MgCl 2+2NaOH Mg(OH)2↓+2NaCl知MgCl2的物质的量为0.25Vc/2=
0.125Vc,则原溶液中MgCl2和Al2(SO4)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0.125Vc/0.125Vc=1∶1,C正确,正确答案为C。

2.【答案】D
【解析】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化学反应:AlCl 3+3NaOH Al(OH)
↓+3NaCl,Al(OH)3+NaOH NaAlO2+2H2O,当铝离子恰好和氢氧化钠完全反应生成氢氧化3
铝时,沉淀的物质的量最大,当氢氧化铝完全转化为偏铝酸钠时,沉淀完全消失;
根据方程式AlCl 3+3NaOH Al(OH)3↓+3NaCl、Al(OH)3+NaOH NaAlO2+2H2O知,铝离子完全转化为沉淀和沉淀完全消失需要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n(AlCl3)=1.0 mol·L-1×0.1 L=0.1 mol,完全沉淀时需要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600 mL,根据原子守恒得n [Al(OH)3]=n(AlCl3)=0.1 mol,
故选D。

3.【答案】B
【解析】根据离子方程式Al3++3OH﹣Al(OH)3、Mg2++2OH﹣Mg(OH)2、Al(OH)
+OH﹣AlO2﹣+2H2O并结合图像可知,溶解氢氧化铝消耗氢氧化钠的体积是0.2 mL,则生成氢3
氧化铝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为0.6 mL,所以生成氢氧化镁消耗的氢氧化钠是0.1 mL,铝离子
和镁离子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1,
则Al3+和Mg2+的物质的量之比:(6×)∶(1×)=4∶1,
结合化学式MgCl2、Al2(SO4)3可知,溶液中Cl﹣与的物质的量之比:(1×2)∶(4×)=1∶3,
故选B。

4.【答案】C
【解析】含MgCl2和AlCl3各0.01 mol,向其中逐滴加入1 mol·L-1的NaOH溶液至过量,发生反应Al3++3OH﹣Al(OH)3↓,得到沉淀0.01 mol,消耗氢氧化钠0.03 mol,即30 mL;Mg2++2OH﹣Mg(OH)2↓,得到沉淀0.01 mol,消耗氢氧化钠0.02 mol,即20 mL。

随反应进行沉淀量增大,共消耗氢氧化钠50 mL;0.01 mol氢氧化铝会溶于过量的氢氧化钠中,Al (OH)3↓+OH﹣+2H2O,消耗氢氧化钠10 mL;沉淀达最大后再加氢氧化钠,沉淀量减小,直到最后剩余的是氢氧化镁沉淀0.01 mol。

故选C。

5.【答案】A
【解析】向氯化镁中加入氢氧化钠,开始先中和其中的少量盐酸,然后生成白色沉淀氢氧化镁,当氢氧化钠过量时,沉淀也不会溶解,量保持不变,故对应的是图像③;
向氯化铍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开始先中和其中的少量盐酸,然后生成白色沉淀氢氧化铍,当氢氧化钠过量时,沉淀会溶解,依次发生反应BeCl 2+2NaOH Be(OH)2↓+2NaCl,Be(OH)
↓+2NaOH Na2BeO2+2H2O,沉淀量达到最大和沉淀完全消失所消耗的氢氧化钠是相等的,故2
图像⑤是正确的;
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开始先中和其中的少量盐酸,然后生成白色沉淀氢氧化铝,当氢氧化钠过量时,沉淀会溶解,依次发生反应:
AlCl 3+3NaOH Al(OH)3↓+3NaCl,Al(OH)3↓+NaOH NaAlO2+2H2O,沉淀量达到最大和沉淀完全消失所消耗的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之比是3∶1,故图像①是正确的。

则与BeCl2、MgCl2、AlCl3三种溶液对应的图像正确的是⑤③①;故A正确;
故选A。

6.【答案】C
【解析】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钡溶液都是强碱溶液,氢氧化铝能溶解在过量的强碱溶液中,所以Al3+不能全部沉淀出来,A、B不符合;
稀硫酸不与氯化铝反应,D不符合;
氨水是弱碱溶液,可以全部沉淀Al3+,且Al(OH)3不溶于弱碱溶液,C符合。

7.【答案】D
【解析】NaAl(OH)2CO3中的阴离子为OH-和,不全是OH-,该物质不属于碱,是碱式复盐,不是氢氧化物,A错误,NaAl(OH)2CO3属于纯净物,不是混合物,B错误;NaAl(OH)
CO3和酸发生反应:NaAl(OH)2CO3+4HCl NaCl+AlCl3+3H2O+CO2↑,1 mol NaAl(OH)2
CO3最多可消耗4 mol H+,C错误;NaAl(OH)2CO3能与盐酸反应,所以能治疗胃酸过多的胃2
病患者,但胃溃疡患者不能服用此药物,因为产生的CO2对胃壁有刺激作用,胃溃疡患者病情会加重,D正确,答案选D。

8.【答案】B
【解析】AlCl3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得到氢氧化铝沉淀,但不能与盐酸反应,故A不符合;
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与水,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与水,故B符合;
Al2(SO4)3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得到氢氧化铝沉淀,但不能与盐酸反应,故C不符合;NaAlO2与盐酸反应得到氢氧化铝或氯化铝,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故D不符合。

9.【答案】D
【解析】试剂X为强碱溶液,可以是NaOH溶液;反应①过滤后得沉淀Fe2O3;电解Al2O3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反应②为NaAlO2+CO2+2H2O===Al(OH)3↓+NaHCO3(CO2过量)。

10.【答案】A
【解析】镁与铝的质量比是8∶9,则其物质的量之比是1∶1,加入过量NaOH溶液后Al(OH)3沉淀完全溶解,只剩余Mg(OH)2沉淀,B项错误;等物质的量的Mg(OH)2与Al(OH)3的质量比是58∶78,即加入过量NaOH后剩余Mg(OH)2的质量小于沉淀最大质量的1/2,C、D项错误。

11.【答案】A
【解析】A、NaHSO 4和Ba(OH) 2反应,前者滴入后者,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氢氧化钠和水。

后者滴入前者,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硫酸钠和水,实验现象相同,A正确;B、氯化铝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开始生成偏铝酸钠和水,随着氯化铝的加入开始生成白色沉淀氢氧化铝。

如果是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到氯化铝溶液中开始立即生成氢氧化铝白色沉淀,当氢氧化钠过量时白色沉淀又溶解,实验现象不同,B不正确;C、偏铝酸钠滴入到稀硫酸中开始生成硫酸铝。

继续加入偏铝酸钠,硫酸铝与偏铝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铝白色沉淀。

如果稀硫酸滴入到偏铝酸钠溶液中立即是白色沉淀氢氧化铝。

当稀硫酸过量时又溶解氢氧化铝,实验现象不同,C不正确;D、碳酸钠滴入到稀硫酸中开始生成碳酸氢钠和硫酸钠,继续加入稀硫酸碳酸氢钠与稀硫酸反应生成CO2气体。

如果稀硫酸滴入到碳酸钠溶液中立即出现气体CO2,实验现象不同,D不正确,答案选A。

12.【答案】D
【解析】电荷不守恒,A错误;原子及电荷都不守恒,B错误;NaOH过量,产物应为AlO,C 错误。

13.【答案】A
【解析】铝在空气中稳定存在是由于其表面生成的氧化膜抗腐蚀能力比较强,起到了保护的作用。

14.【答案】A
【解析】由题意可知,沉淀量最大时溶质为Na2SO4,此时NaOH的物质的量为10 mol·L-1×0.035 L=0.35 mol,则n(H2SO4)=0.175 mol,硫酸物质的量浓度为0.175 mol÷0.1 L=1.75 mol·L-1。

15.【答案】C
【解析】由图可以看出,当加入NaOH溶液时,马上就有沉淀产生(由原点开始),可确定溶液中无大量H+;产生的沉淀有部分可以溶解,可证明溶液中一定有Mg2+和Al3+。

16.【答案】D
【解析】向AlCl3溶液中逐滴滴入NaOH溶液,先生成白色沉淀,再加入NaOH溶液,沉淀逐渐
溶解,最后完全消失,生成1 mol Al(OH)3需3 mol NaOH,溶解1 mol Al(OH)3需1 mol NaOH。

NaOH的用量应是3∶1,A、B错误,用盐酸酸化过的AlCl3溶液中含有酸,加入NaOH溶液先中和溶液中的酸,然后才生成Al(OH)3沉淀,故C也是错误的。

17.【答案】D
【解析】AlCl3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有两种方式:向AlCl3溶液中缓慢滴加NaOH溶液,开始有沉淀生成,后沉淀溶解,且生成沉淀与沉淀溶解消耗的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对比本题中图像,则x表示NaOH的物质的量,B项正确;另一种方式是向NaOH溶液中缓慢滴加AlCl3溶液,开始没有沉淀,后有沉淀生成,与本题图示情况不符。

18.【答案】C
【解析】当沉淀量达到最大时,溶液中的溶质为NaCl,根据Na、Cl原子个数比为1∶1可知需NaOH溶液的体积为1 000 mL。

19.【答案】C
【解析】由溶液呈电中性,得2×c(Mg2+)+3×c(Al3+)=c(Cl-)=1.3 mol·L-1,c(Al3+)=0.3 mol·L-1,使Mg2+全部转化为沉淀分离出来,反应产物为Mg(OH)2、NaAlO2、NaCl,由Al3+~NaAlO2~NaOH和Cl-~NaCl~NaOH,得: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
c(Al3+)×0.2 L+c(Cl-)×0.2 L=0.32 mol,其溶液的体积为=0.08 L=80 mL。

20.【答案】A
【解析】假设上述四种物质均为 1 g,则物质的量分别为mol,mol,mol,mol,完全溶解转化为NaAlO2时,所需NaOH的物质的量分别为mol,mol,×4 mol≈mol,
×2 mol=mol,对比可知A项正确。

21.【答案】B
【解析】铝盐溶液(如氯化铝溶液)与强碱溶液(如氢氧化钠溶液)、偏铝酸盐溶液(如偏铝酸钠溶液)与强酸(如硫酸)、碳酸盐溶液(如碳酸钠溶液)与强酸(如盐酸)等,它们相互滴加的顺序不同,其反应与现象不同。

22.【答案】C
【解析】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0.3 mol,氯化铝的物质的量为0.1 mol。

氢氧化钠溶液与氯化铝溶液滴加顺序不同,反应与现象不同,生成氢氧化铝沉淀的量相同。

①若将氢氧化钠溶液分多次加到氯化铝溶液中:Al3++3OH-===Al(OH)3↓,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并不断增多。

②若将氯化铝溶液分多次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Al3++4OH-===AlO2−+2H2O、Al3++3AlO2−+6H2O===4Al(OH)3↓,观察到的现象是开始生成沉淀并立即溶解,最后生成沉淀不溶解。

23.【答案】B
【解析】铝盐溶液(如氯化铝溶液)与强碱溶液(如氢氧化钾溶液)、偏铝酸盐溶液(如偏铝酸钠溶液)与强酸(如稀硝酸)、碳酸盐溶液(如碳酸钠溶液)与强酸(如稀硫酸)等,它们相互滴加的顺序不同,其反应与现象不同,不用其他试剂就可以鉴别它们。

24.【答案】D
【解析】铝盐溶液(如氯化铝溶液)与强碱溶液(如氢氧化钠溶液)、偏铝酸盐溶液(如偏铝酸钠溶液)与强酸(如稀盐酸)、碳酸盐溶液(如碳酸钠溶液)与强酸(如稀盐酸)等,它们相互滴加的顺序不同,其反应与现象不同,不用其他试剂就可以鉴别它们。

25.【答案】A
【解析】盐酸与氯化铝溶液(不反应)、偏铝酸钠溶液(先沉淀后溶解)、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不溶解)、碳酸钠溶液(产生气泡),选用盐酸可一次鉴别它们。

硝酸与氯化铝溶液、硝酸银溶液不反应;氢氧化钠溶液与偏铝酸钠溶液、碳酸钠溶液不反应;氯化钡溶液与硝酸银溶液、碳酸钠溶液都能生成白色沉淀。

硝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不能一次鉴别它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