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及护理p55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脾、胃病辨证与护理 脾病辨证: 脾阳虚:温中健脾 脾气虚:补气健脾 脾气下陷:益气举陷,补中健脾 脾不统血:健脾摄血 寒湿困脾:健脾化湿 湿热蕴脾:清热利湿
脾病护理: 1、病情观察 2、生活起居护理。 3、饮食调护:避免不良的饮食习惯,注意营养,宜
清淡、细软易消化。 4、用药护理:按时服药,温服。 5、对症处理。
临床表现:恶寒,发热,头身疼痛,脉浮,苔薄白, 常兼有鼻塞流涕、喷嚏、咽痛、咳嗽等症状。
护治原则:辛散解表 护理措施:
1、病情观察 2、生活起居护理 3、饮食调护 4、用药护理 5、对症处理
里证: 泛指病位在里的病症。 临床表现:据寒、热、虚、实各自表现多种多样。 护理原则:和里 护理措施: 1、病情观察 2、生活起居护理 3、情志护理 4、饮食调护 5、对症处理
护治原则:救阴敛阳 治疗措施:
1、病情观察 2、生活起居护理 3、对症处理
亡阳证:
体内阳气极度衰微,表现出阳气欲脱的危 重证候。
临床表现:
冷汗淋漓,汗质稀薄,神情淡漠,肌肤 不温,手足厥冷,呼吸气微,面色苍白,舌淡 而润,脉微欲绝。
护治原则:回阳救逆 护理措施:
1、病情观察 2、生活起居护理:注意保温 3、用药护理: 4、对症处理:
虚证: 正气虚弱为主所产生的各种虚弱证候的概括。反映人
体正气弱而邪气不足的证候。 临床表现: 气、血、阴、阳亏虚等不同。 护治原则:补虚护正 护理措施: 1、病情观察 2、生活起居护理。 3、情志护理。乐观开朗,心情舒畅 4、饮食调护。加强营养 5、用药护理。药当浓煎,少量多服。 6、对症处理。
实证 人体感受外邪,或体内病理产物蓄积所形成的各种临床证
寒热辨证及护理
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纲领。
寒证: 寒证是指感受寒邪,或阴盛阳虚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 恶寒、畏冷、肢凉冷痛,喜暖,口淡不渴,倦卧,
痰、涎、涕清稀,小便清长,大便稀溏,面色白,舌 淡苔白而润,脉迟或紧等。 护理原则:温以祛寒 护理措施:1、病情观察
2、生活起居护理。 3、情志护理 4、饮食护理:宜温热,忌生冷。 5、用药护理 6、对症处理
肺病辨证及护理: 辨证:
肺气虚:补益肺气 肺阴虚:滋阴清肺 风寒犯肺:宣肺解表 风热犯肺:疏风清热 燥邪犯肺:清肺润燥 淡热壅肺:清泻肺热,止咳定喘 寒痰阻肺:燥温化痰 肺病护理: 1、病情观察。患者的症状、体征等。 2、生活起居护理:慎起居,避风寒,保持空气清 新,加强锻炼。 3、饮食调护:清淡饮食 4、情志护理:避免情志刺激,保持开朗和平。 5、对症处理:
热证: 感受热邪,或阳盛阴虚,人体功能活动亢进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 护治原则:清热泻火 护理措施:
1、病情观察 2、生活起居护理 3、情志护理。安定情绪 4、饮食护理。宜新鲜清凉,忌辛辣、滋腻之品。 5、用药护理。凉服或微温服,煎煮方法 6、对症护理。
虚实证与护理 是辨别邪正盛衰的两个纲领。
肾、膀胱病辨证与护理
肾病辨证: 肾阳虚:温补肾阳 肾阴虚:滋养肾阴 肾不纳气:补肾纳气 肾气不固:固摄肾气 肾虚水泛:温肾化水
肾病护理 1、病情观察: 2、生活起居护理:注意卫生、保暖,注意休息, 3、饮食调护:血肉有情之品补养为佳。阳虚宜温补,
肾阴虚宜补肾填精。 4、情志护理 5、用药护理:文火久煎,饭前空腹温服 6、对症处理
候。 邪气充盛,正气未衰 临床表现: 病因和病邪停积部位的不同而不同。 护理原则:泻实祛邪 护理措施: 1、病情观察。 2、生活起居护理。 3、情志护理。解除思想顾虑,使其情绪安定。 4、饮食护理。清淡、易消化,忌辛辣刺激肥腻之品 5、用药护理。用药后加强观察。 6、对症处理。
阴阳辨证与护理
是概括病证类别的一对纲领。 阳证:表证、热证、实证 阴证:里证、虚证、寒证
阴虚证: 体内津液精血等阴亏液少而无以制阳,滋润濡养作 用减退所表现。 临床表现: 护治原则:养阴清热 护理措施:
1、病情观察 2、生活起居护理 3、情志护理:安定情绪、消除顾虑。 4、饮食调护:富有营养、多食新鲜蔬菜水果, 忌辛辣伤阴动火之品。 5、对症处理:
阳虚证 体内阳气亏损,机能活动减退所表现的虚寒证候。
临床表现: 护治原则:温补阳气 护理措施:
1、病情观察 2、生活起居护理。通风向阳、空气清新。 3、情志护理。疏导 4、饮食护理。温养饮食,忌寒冷、生冷之食。 5、对症处理。
亡阴证:
体内阴液大量耗伤,严重亏乏欲竭而表现出 的危重证候。
临床表现:汗热味咸而粘,如珠如油,身灼 肢温,虚烦躁扰,恶热,口渴欲饮,皮肤皱瘪, 小便极少,面色赤,唇舌干燥,脉细数。
肝病辨证及护理: 辨证:
肝气郁结:疏肝解郁 肝火上炎:清肝泻火 肝血不足:养血熄风。 肝阳上亢:平肝潜阳。
肝阳化风:滋阴潜阳,平肝熄风。 肝风内动: 热极生风:清热熄火。
阴虚动风:滋阴熄风。 血虚生风:养血熄风。 寒滞肝脉:温经暖肝 肝胆湿热:清泄肝胆湿热。 肝病护理: 1、病情观察。 2、生活起居环境护理 3、饮食调摄:宜清淡,忌油腻,辛辣刺激及动火食物。 4、情志调护:忌抑郁恼怒 5、对症处理。
第六章
辨证与护理
八纲辨证与护理
八纲:表、里、寒、热、虚、实、阴、阳,是辨证的纲领 是辨证分类方法中最基本的方法。 从各种具体证候的个性中抽象出来的带有普遍规律的共性。 阴阳是八纲中的总纲,可以概括其他六纲。 八纲之间可有兼夹、错杂,可有中间状态及相互转化。
表里辨证及护理 辨别病位内外深浅。
表证:
膀胱病辨证: 膀胱湿热:清热利湿
膀胱病护理: 1、病情观察:小便情况 2、生活起居护理 3、饮食调护:多饮水饮,食清淡富有营养 4、用药护理:汤剂水量应偏大,偏凉服。
脏腑辨证及护理
在认识脏腑的生理活动、病理特 点的基础上,通过四诊所收集的资料 进行综合分析,从而推断疾病所在的 脏腑病位、病理性质的一种辨证方法。
是中医临床各科实施辨证护理的 基础。
心病辨证及护理 心病辨证:
心气虚:补气安神 心血虚:养血安神 心阴虚:滋阴养血安神 心火亢盛:清心泻火 心脉痹阻:活血通络化瘀 痰迷心窍:涤痰开窍 痰火扰心:清心豁痰泻火 心病护理: 1、病情观察:症状、体征,神志改变情况 2、生活起居护理:安静、注意休息、注意寒温、保持 大便通畅。 3、情志护理:调摄情志 4、饮食护理:定时定量,加强营养。清淡为主。 5、用药护理:及时服药。
胃病辨证: 胃寒:温胃散寒 胃热:清胃泄热` 胃虚:滋阴益胃 胃实:消食导滞
胃病护理:
1、病情观察:疼痛的性质、时间、程度、部 位等,进食及二便情况。 对出血患者的观察。
2、饮食调护: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 清淡易消化饮食。
3、用药护理:健胃药、通便药餐前服,消导 药、止酸药餐后服。
4、对症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