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日语N2长篇阅读翻译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7月长篇阅读译文
努力程度可以通过所花费的时间来衡量
这个说法是我的原创。

悟出这一点是在我38岁的时候,从那时起对于努力的抵触感也消失了,人生也变得更加轻松。

不知为什么,我们在中学、高中时代不愿意把“努力的样子”展示给别人。

考试前埋头苦读和运动会前拼命练习赛跑等等,这些情景一旦被人知晓会觉得羞耻。

这种心境是复杂的。

首先,当努力没有成果的时候,会担心被别人笑话“那家伙,那么努力了结果还是不行”。

即使取得了一定成绩也会担心在别人眼里的评价会走低“那么努力准备,当然会成功啦”。

一旦开始介意他人的评价,不管哪种情况,都会尽力掩饰自己的努力。

这一意识即使步入社会依然同样。

对于自己擅长的领域,即便被夸奖“你真的非常努力啊”,也会故意否定自己的努力,说“没太做什么努力”。

但是,这种“谦逊地掩饰自己的努力的态度”是非常危险的。

原因在于,这样做很容易演变成不需要那么努力的托词,同时也会形成(一种)潜意识障碍——努力?那可“不够酷!”。

当然,并不是只要努力了,一切都会变好,但是不努力则一切都无从谈起。

因此,生活中必须积极引入“努力”这个词汇,并构建享受努力过程的机制。

而且,客观审视努力程度的衡量方法就是“时间”。

努力与否说到底都是主观的,但是引入了将努力程度换算成时间的机制,就能够轻松了解和管理自己努力到什么程度了,而且可以坦言“关于○○我已经持续做了很多年了”。

例如,常有人夸我“写文章很快”,这时候我就会这样回答,“从大学毕业到成为独立作者的16年里,我从事的工作是要以书面形式向客户作汇报,所以不快是不行的”。

这个充满魔幻色彩的词语能够给人带来这样一种心情:如果努力可以用时间来衡量,那么正因为时间是有限的,所以必须由自己去独立思考,并决定努力的内容。

这样一来,好的结果才会接踵而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