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雨衣》公开课课后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充气雨衣》公开课课后反思
本文是由语文教案工作室上传的:把握教材特点放飞学生思维──
《充气雨衣》第二轮公开课课后反思。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第16课《充气雨衣》是一篇科普性较强的略
读课文,情节清晰,但识字任务较重,共要认识14个生字,有些字存在
识记难点,如“旋”、“囊”等。
识字教学是低段教学的重点,因此,在
教学本文时,我将识字教学放在显要的位子。
执教后,我的总体体会是:
由于本文“科普性”和“略读”的特点,教学时应注重学生的自读自悟,
探究相关问题,感悟其中所折射出的道理,朗读以默读为主,轻声朗读为辅。
教学中,需把握的一个主方向是,这是一篇语文教学的文本,而非科
普材料,因此应竭力克服科学课的影子,突出语文性。
为了抓住低段识字教学的重点,我有意突出了识字教学的成分,占了
一定的教学时间,由于识字任务较重,如果按个个教学、分别强调的方式,不但会占用过多的教学时间,还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劳感,因此我设计了闯
三关的识字环节,同时交流记字方法。
由生字到生词再到课文中的句子,
指明学生当小老师带读生字,课件进行检查,同桌合作“你读我来纠正”,课件出示有一定识记难点的'六个生字集中交流。
在此基础上,将单个生
字放入词语个句子中,给学生提供具体的识字环境,同时又能达成记词读
句的目标,从课后反馈可以看出,识字教学还是收到了应有的成效。
学生
的参与面也较广,大多数学生在识字环节中得到了展示的机会,学生的积
极性也很高,我还在理解课文内容适时指导朗读,如“换好游泳裤,他拿
出塑料救生圈开始吹气,叠起来的救生圈渐渐变成了圆环形的塑料气囊。
”,学生很容易读破句,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学生能有效克服难点。
通过一系列的环节落实,学生在字词句的收效是明显的,但我忽视了课堂
效率问题,也即所花费的时间与相应成效之间的比例关系,这一点对提高效率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课后,经同事点评,我觉得在字词句方面应该加以整合,节约时间,提高效率,比如,在学生充分地自主识字的基础上,通过读句的方式检查字音和朗读,可以节约很多教学时间,不至于仓促地进行后来的环节。
这一课的教学带给我很多思考,最重要的一点是应该在把握文本重点的前提下,大胆处理教材,大气地进行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