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走进文言文第7单元译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走进,文言文,第,单元,译文,【,第七,【第七单元】
何岳两次还金秀才何岳,号畏斋。

曾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令留金也。

次早携至拾银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zh ì),封存的标记]皆合,遂以还之。

其人欲分数金为谢,畏斋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贪图]此数金乎?”其人感谢而去。

又尝教书于宦官家[做官人家],宦官有事入京,寄一箱于畏斋,中有数百金,曰:“俟他日来取。

”去数年,绝无音信,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

因托以寄去。

夫畏斋一穷秀才也,拾金而还,暂犹可勉[短时间内还可以克制(不起贪心)];寄金数年,略不[一点也不]动心,此其过人也远矣!(节选自《金陵琐事》)
【译文】秀才何岳,号畏斋。

(他)曾经在夜间赶路时拾到二百多两银子,不敢跟家里的人说这件事,恐怕(说出之后)劝他留下这笔银子。

第二天一早携带着(银子)到拾银的地方,看见一个人寻找(银子)到那里,(何岳)问他遗失银子的数量以及包裹银子的记号,结果都符合,就把银子还给了他。

那人想分数两银子(给何岳)作为酬谢,何岳说:“拾到银子谁也不知道,(要是我私自收藏)都是我的财物了,(我)怎么会贪这几两银子呢?”那人感谢后离去。

何岳又曾经在某个当官的人家教书,那官家有事去京城了,(临走时)把一只箱子寄存在他那里,其中有好几百两银子,(对方)说:“等待往后有一天来取。

” 官家离去好几年,一点也没音讯,(后来何岳)听说官家的侄子有别的事情到南方来,并非为了取存银的箱子。

(何岳)便托他把银箱带去。

何岳是一个穷秀才,那次夜间拾银而还,短时间内还可以克制(贪心);(而官家)寄存银箱好几年,一点也不动心,这表明(他的品质)远远超过一般的。

1、甄彬还金
甄彬[zhēn南北朝时齐朝人]尝以一束苎[zhù指苎麻]于长沙西库[指典当]质(抵押)钱。

后赎苎,于束中得金五两。

彬得金,送还西库。

库人大惊曰:“向(早先)有人以金质钱,时遽(jù匆忙)未之录(未录之),尔(你)乃(竟)能见归,恐古今未之有(未有之)也。

”辄(就)以金之半酬(答谢),往复十余,坚决不受。

彬后为郫[pí古地名,今四川境内]令,辞(告辞)太祖(指齐太祖萧道成),时同列五人,上诫以廉慎。

至于彬,独曰:“卿(你)昔者有还金之美,故不复以此诫也。


【译文】甄彬曾经把一束苎麻做抵押,在长沙的当铺里借钱。

后来赎回苎麻时,发现这束苎麻内有五两金子,甄彬(把)得到的金子送还给当铺。

典当铺的人非常吃惊地说:“先前有人用金子来作抵押借钱,当时匆忙之间没有记录下这件事。

你竟然能归还,这种行为恐怕从古到今都没有过。

”就用金子的一半酬谢(他),(典当铺的人)来回去了他十多次,(甄彬)坚决不肯接受。

甄彬做郫县的县令。

向太祖辞行时,一同上任的共有五个人。

皇上用廉洁谨慎告诫(他们)。

轮到了甄彬时,(皇上)独对他说道:“你从前有归还金子的美德,所以我不再用这样的话告诫你了。


2.安重霸黩货无厌
简州[古地名,今四川境内]刺史安重霸,黩[dú,贪]货无厌(满足)。

民有油客子[年轻的油商],姓邓,能棋(下围棋)。

安辄召与之对敌,但(只)令侍立,每落一子,俾[bǐ,使]其退立于牖(yǒu,,窗)下,俟(sì,等候)我算路,然后可落子,竟(终)日不下十数子而已。

邓生
倦且馁(něi,饥饿),殆(dài,几乎)不可堪。

次日又召,或有讽(劝说)邓生者:“是(这)人好货,固(本)不为棋,何不献效而求退。

”邓生然之(以之为然,即“认为他的话对”),以中金十锭[成色中等的金子十块]获免。

【译文】简州刺史安重霸,对钱财的贪婪不会满足。

有一位姓邓的年轻油商,能弈棋。

安重霸就召来与他对弈,(对弈时)只让(邓生)站着侍候下棋,(邓生)每布下一个棋子,安重霸立即使他退后站在窗户下,等待自己盘算好棋路,这以后(邓生)才能再下棋子。

一整天不过只布下十几个棋子罢了。

邓生又累又饿,几乎不能承受。

第二天,安重霸又派人召(邓生继续弈棋)。

有人劝告邓生说:"这个人喜爱钱财,(他找你)本来不是为了弈棋,何不向他献送(钱财)来求得脱身呢?"邓生认为(他说得)对,用十块中等的金子获得免去弈棋的折磨。

3.陆元方卖宅
陆少保[字元方,唐朝人,曾任少保(太子的老师),故又名陆少保],字元方,曾于东都卖一小宅。

家人将受直(同“值”,此指钱)矣,买者求见。

元方因告其人曰:“此宅子甚好,但(只是)无出水处耳。

”买者闻之,遽(立刻)辞(拒绝)不买。

子侄以为言,元方曰:“不尔(这样),是欺之也。


【译文】陆少保,字元方,曾经在京城以东出卖一栋小宅院,家里的人将要接受付款了,买房的人要求(与卖主)见面。

元方就告诉买房的人说:”这房子很好,只是没有排水的地方罢了.”买房的人听了这情况后,马上告辞不买了.儿子侄儿们认为(陆元方的)话(不妥当),元方说:”不是这样(说),这是欺骗买房的人啊.”
4.张孝基仁爱
许昌[古地名,在今河南境内]士人张孝基,取(同“娶”)同里(乡)富人女。

富人唯(只有)一子,不肖(不成才),斥逐之。

富人病且(将)死,尽以家财付孝基。

孝基与治后事如礼[按规定礼节]。

久之,其子丐于途,孝基见之,恻然(同情的样子)谓曰:“汝(你)能灌园乎?”答曰:“如得灌园以就[本义为“接近”,此指“得到”]食,甚幸!”孝基使灌园。

其子稍(渐渐地)自力,孝基怪之(以之为怪,即“对此感到惊讶”),复谓曰:“汝能管库乎?”答曰:“得灌园,已出望外,况管库乎?又甚幸也。

”孝基使管库。

其子颇(很)驯谨[服从而谨慎],无他过。

孝基徐(慢慢地)察之,知其能自新,不复有故态,遂以其父所委财产归之。

【译文】许昌的读书人张孝基,娶了同乡一个富人的女儿。

富人只有一个儿子,不成才,被斥骂驱逐出(家门)。

富人生病将死时,把家产全部交付给孝基。

孝基按规定礼节给富人办了后事。

过了好久,富人的儿子在路上乞讨,孝基遇见了他,同情地对(他)说:“你会灌溉田园吗?”(富人的儿子)回答说:“如果能让我灌溉田园得到吃的,(这是)很幸运(的事)!”孝基便让他去灌溉田园。

富人的儿子渐渐能自食其力了,孝基对这感到惊讶,又问(他)说:“你能管理仓库吗?”回答说:“让我灌溉田园,已喜出望外,何况管理仓库呢?(那)更幸运了。

”孝基让他管理仓库。

富人的儿子非常服从并谨慎,没犯别的过错。

孝基慢慢观察他,知道他能改过自新,不再有旧时的坏习惯,就把他父亲所托付的财产归还给他。

5.冻儿
艾子有孙,年十许(左右),顽劣不学,每杖而不悛[(quān),改变]。

其子但有是儿,恒恐儿之不胜杖而死,责必涕泣以请。

艾子曰:“吾为(认为)若(你)教子不善(好,对)!”杖之益峻(严厉)。

其子无奈。

一日大雪,孙戏雪于外,艾子见之,去其衣,令跪雪中,寒战之色可掬[(jū),本指两手捧着,此指见得到]。

其子不敢复言,亦脱其衣跪其旁。

艾子惊问曰:“汝(你)儿有过(错),应受此罚,汝何罪之有(有何罪,即“有什么罪”)?”其子泣曰:“汝冻吾儿,吾亦冻汝儿。

”艾子止。

【译文】艾子有个孙子,年龄十多岁,顽皮不顺从管教不肯学习,(艾子)常常打他但没有改变。

艾子的儿子只有这个孩子,常常怕儿子经受不起挨打而死,(当儿子)受惩罚时一定哭着(替儿子)求情。

艾子说:“我认为你教育儿子(的方法)不对!”拷打孙子更严厉。

艾子的儿子没有办法。

一天,下了大雪,孙子在屋外玩雪,艾子见他在玩雪,便脱去他的衣服,令他跪在雪中,(孩子)冻得发抖的情况可见得到。

他的儿子不敢再说话(求情),也脱掉自己的衣服跪在孩子旁边。

艾子惊讶地问道:“你儿子有错,应当受到这样的体罚,你有什么过错呢?”他的儿子哭着说:“你冻我的儿子,我也要冻你的儿子。

”艾子停止了(对孙子的体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