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味乡情,诗意境界——澄子国画近作印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潮味乡情,诗意境界——澄子国画近作印象
[展览回顾] 2016年10月29日~11月15日,由汕头市美术家协会、汕头中国画院主办的“澄境和风——赵澄襄中国画展”在述古堂美术馆(汕头分馆)隆重举办。

画展展出汕头女画家赵澄襄近作60幅,作品共分“雅舍和风”、“乡思如茶”、“旧日情愫”、“纸上怀古”四个系列。

赵澄襄
笔名澄子、雅舍和风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女画家协会理事
《中国书画》杂志社书画院工笔重彩创作
研究员
广东省中国画学会理事
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
汕头画院画师、汕头中国画院画师
文 | 阿里
在当今热闹纷纭的画坛上,赵澄襄(笔名澄子)的作品总能卓尔不群地呈现出独家面貌,让人一眼可辨。

她是个勤奋的实力派个性画家。

观其近作,发现依然是浓郁的潮汕乡土味,但从题材到艺术手法
都有令人惊喜的变化。

惠风和畅
自上世纪80年代后期起,我与澄子是十几年的报社同事,对她的画作向有关注。

澄子爱好广泛,编辑工作之余擅长剪纸国画散文,佳作频出。

其国画创作属工细清丽雅逸一路,用线独到,随类赋彩,以装饰元素营造氛围。

内容多取材于家乡风物,潮汕庭院寻常可见的屏风、窗棂、木雕、竹椅、花篮、缸莲、瓷盘、风筝、酸枝椅、八仙桌、工夫茶,乃至女孩与猫等等,信手拈来,经巧妙组合,乡土情怀和东方情调便飘荡画中,雅俗共赏,耐人寻味。

雅舍闲在图
澄子作品的个人语言和面貌形成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

找准自己的艺术定位后,她2001年远赴京城深造,在王明明工作室学习和创作,画风得到深化并臻于完善。

多年来,澄子以极大的热情,创作了“雅舍和风”系列作品,有小品扇面也有大幅作品,有写意也有重彩。

澄子作画不拘泥于写实,重在情感抒发与精神表达,善于从凡俗的生活中撷取美的元素重叠咏唱,融入中国传统艺术养分,笔墨形象妙在“不似而似”,充满了一种灵动雅逸之气。

她本人在创作手记中谈到五个关键词,即“民间”、“东方”、“现代”、“空间”、“构成”,她的画正是体现了这些特点。

暄和图
读书与游历、写作与思考滋养了澄子的创作。

近年澄子先后在北
京、上海、广州、厦门、苏州等地和香港、澳门、马来西亚举办画展和潮汕乡情剪纸展。

2012年,澄子创作的国画《斑斓和声》入选奥林匹克美术大会,她也于当年奥运会期间随代表团赴伦敦出席大会,得以与艺术大家交流并请教,开阔视野,得益匪浅。

小院芳菲
近日看澄子的一批新作,在构图和用色上更为大胆,充满新意,有《夏日荷风》的丰富厚重,也有《杂花有意》的轻灵写意,一些画作如《书房物事》《旧日情思》等则更多地引入书法元素。

尤为可贵的是,澄子不局限于休闲怀旧的诗意小品,而尝试以大幅作品表现重大历史题材。

雅舍和风
今年澄子参加了汕头中国画院的“海丝”采风活动,归来后又寻觅历史资料,阅读有关文献,创作了《海水和时间的咏叹》与《红头船之忆》两幅作品,发掘汕头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的历史文化内涵。

其创作构思突破常规框架,采用象征手法,令人耳目一新并引发共鸣。

澄子的画,很潮汕,很民族,很有味,很闲适,很诗意,很有文化自信和人文情怀,可谓常读常新,回味无穷。

[本文原载《汕头特区晚报》]
青花世界
名家艺术点评:
杨之光(原广州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
赵澄襄的国画个人风格鲜明,她用细腻的诗心、真挚的情感描写民间生活场景,抒发品茗读书的情趣。

她在创作中汲取民间剪纸的特色,融进自己的思考,同时重视文学修养和生活积累,锤炼出自己的视觉语言。

其作品格调清新高雅、文化气息浓郁,具有东方传统精神和现代感。

闲情(扇面)
林墉(原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观赏赵澄襄的作品,总会觉察一颗细腻的诗意的心在,文学意味强烈地散发在她的作品中。

夏日清风
冯今松(原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委员):
澄子的作品堪称物华天趣,她的创作是剪纸、绘画、写作三者结合,平易、质朴、感人,是传统文化、民俗文化、潮汕文化和现代审美的统一。

中国椅子
陈延(原汕头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
她恰到好处地把近乎民俗的怀旧主题与非常民俗化的艺术形式糅合在一起,使艺术形式和表现的内容水乳交融,结合得天衣无缝完美无缺,从而造就了一种新颖的绘画艺术品类。

悠然图
赵丽宏(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文学》社长):
在中国的画家中澄子或许可算是异帜独树的一位。

她的国画从她的剪纸脱胎而来,然而将剪纸转化为国画,需要技巧也需要想象力,更需要创造力。

她的作品主要描绘室内的环境,没有阔大的场面,如以音乐作比,这是弦乐独奏,是温文尔雅的室内乐。

杂花有意
刘梓封(美术评论家、策展人):
澄子老师的画多色彩绚丽,但绝不俗艳,画面中反倒具足素雅的气质。

所构之图皆取材于居家物景,取法于民俗图式,格调上则追求淳朴雅致……澄子老师的画是澄净的美,是过往岁月里积淀下的淳美与恬淡生活中感受到的真美。

(本文刊于《名楼雅居》2016第三期,文/阿里,作品图由艺术家提供,转载请务注明出处。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