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时代旅行写作与身份认同——E.M.福斯特《印度之行》的跨文化解读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殖民时代旅行写作与身份认同——E.M.福斯特《印度之行》
的跨文化解读
岳峰
【期刊名称】《河南社会科学》
【年(卷),期】2007(015)002
【摘要】E.M.福斯特(Edward Morgan Forster,1879~1970)的《印度之行》(A Passage to India,1924)属于殖民时代的旅行写作.在这部描写东西方文化冲突的小说中,福斯特以其深刻的社会良知和清醒的理智关注英国人"发育不良的心"这一主题,进而提出改变"逻辑"的"联结".福斯特希冀通过不同语境下的"批判"以及不同文化之间的"联结"以拯救英国人冷漠自私、情感麻木的灵魂,但这种福斯特式的"批判"和"联结"在表层上是非政治的、乌托邦式的,其隐性层面上则最终折射出英国中心论、欧洲中心论.
【总页数】3页(P135-137)
【作者】岳峰
【作者单位】盐城师范学院,中文系,江苏,盐城,224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106
【相关文献】
1.旅行写作与身份认同——E.M.福斯特小说中"联结"的最终尴尬 [J], 岳峰
2.E.M.福斯特小说《莫瑞斯》同性恋身份认同过程解读 [J], 骆文琳
3.E.M.福斯特《印度之行》的原型研究 [J], 刘琪
4.从《印度之行》的多主题呈现看E.M.福斯特的现代性 [J], 刘蔚
5.E.M.福斯特《印度之行》中的法庭审判 [J], 张立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