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标志物诊断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的研究进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清标志物诊断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的研究进展
摘要】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associated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CTD-ILD)是结缔组织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较高、预后欠佳,及早诊断并治疗意义重大。
传统的诊断方法临床应用率较低,应用安全、简便的血清学检测对于及早干预CTD-ILD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就血清标志物
诊断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的研究进展进行论述。
【关键词】结缔组织病;血清学生物标志;间质性肺疾病
【中图分类号】R4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20)15-0221-02
结缔组织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CTD)是累及全身的一组自身免疫性疾病,CTD-ILD是CTD最主要的并发症之一,目前诊断CTD-ILD主要依靠高分辨率CT(high-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HRCT)、肺活检以及肺功能评估等[1]。
HRCT敏感性高,但价格昂贵,具有放射性,而肺活检作为有创操作,临床利用率低,同样不作为诊断CTD-ILD的首选。
因此,寻找及运用简单、安全的方法诊断CTD-ILD具有可观的应用价值。
本文就血清标志物诊
断CTD-ILD的研究进展作论述。
1.肺泡表面活性蛋白A和D(Surfactant protein A/D,SP-A/D)
SP-A/D是由肺泡Ⅱ型上皮细胞产生,与肺纤维化的形成、发展密切相关,有研究显示,SP-A可以帮助预测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病死率,并且用于评
估肺纤维化。
马芹等[2]研究发现CTD-ILD患者血清SP-A、SP-D水平明显升高,SP-D水平与肺
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负相关。
2.涎液化糖链抗原6(Krebs vonden lungen-6,KL-6)
KL-6是由增殖、受损的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分泌,肺组织增生、损伤后分泌增加。
吴雪[3]
等的研究发现,CTD患者血清KL-6水平与FVC、FEV1等呈负相关,提示KL-6能够帮助检测CTD-LID的活动性并预测患者的预后。
由于KL-6具有较高的敏感度、特异度,有研究提出其
诊断CTD-ILD的价值高于SP-A/D。
3.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as,TIMPs)
MMPs是一组Zn2+依赖的蛋白酶,TIMPs是MMPs的抑制剂,两者与肺纤维化时细胞外
基质(extra cellular matrix,ECM)的重塑密切相关。
徐晓萍[4]的研究显示,CTD-ILD患者血
清MMP-3水平明显升高,阳性率达到84.7%。
有多项研究表明,MMPs在CTD-ILD患者血清
中有高表达,与FVC、DLCO呈负相关,并对患者的病情评估具有一定价值。
4.B细胞活化因子(B-cell activating factor,BAFF)
BAFF属于肿瘤坏死因子家族,与B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抗体分泌以及效应性T细
胞的免疫应答密切相关。
Hamada[5]的研究表明,CTD-ILD患者的血清BAFF水平显着高于健
康对照组,血清BAFF水平与患者肺功能呈负相关,故表明了CTD-ILD患者血清BAFF水平与
疾病严重程度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
5.白细胞介素家族(interleukins,ILs)
白介素在炎症反应中能够起到非特异性免疫调节作用。
有研究表明,CTD-ILD患者血清
IL-4、IL-9水平均高于单纯CTD患者及健康对照组。
另有研究显示SSc-ILD患者血清IL-21水平
升高,IL-17、IL-23降低,IL-17水平与HRCT评分正相关,与病程负相关,IL-23与肺总量呈负相关,提示这些细胞因子能够早期预测SSc-ILD的肺功能下降。
6.趋化因子CCL及CXCL家族
CCL及CXCL对T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具有较强的趋化作用,在CTD患者受损肺组织的
修复、重构过程中发挥作用。
有研究表明,SSc-ILD患者血清CCL18水平升高,并可能与ILD
的活动度有关。
另一项研究提示,SSc-ILD患者血清CXCL10水平显著高于肺脏尚未受累的患者,CXCL10对SSc-ILD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意义。
除上述血清学生物标志物,另有研究证实,抗氨酰tRNA合成酶、抗Scl-70等自身抗体、热休克蛋白90、TGF-β1、几丁质酶、糖蛋白YKL-40等与CTD-ILD的发病机制可能有关。
联合
临床表现、血清学检测、影像学发现及病理是未来诊断CTD-ILD的趋势,尽管KL-6、SP-A/D
等血清学标志物已经逐渐应用于临床,但大多数血清学标志物尚处于实验研究阶段,相信越
来越多的血清学标志物能够被证实用于CTD-ILD的诊断及预测,为CTD-ILD的诊断、治疗提供有力证据。
【参考文献】
[1]刘家莉,唐小葵.结缔组织疾病相关性间质性肺疾病的研究进展[J].黑龙江医学,2017,41(3):283-285.
[2]马芹,徐建华,王芬,等.结缔组织病间质性肺病血清涎液化糖链蛋白-6、肺泡表面活性蛋白A和D及白细胞介素-6的变化及意义[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7,21(1):46-49.
[3]吴雪,罗采南,石亚妹,等.KL-6在结缔组织病合并间质性肺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免疫学杂志,2018,34(11):1716-1719.
[4]徐晓萍,徐磊,秦慧,等.间质性肺病相关特异性血清标志物的分析[J].检验医学,2018,33(9):819-822.
[5]Hamada T,Samukawa T,Kumamoto T,et al.Serum B cell-activating factor (BAFF) level
in 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 associated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J].BMC Pulmonary Medicine,2015,15: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