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JI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ojta姿势反射
简介
•Vojta姿势反射是西德学者Vojta首先提出的用于诊断早期脑瘫的七种姿势反射的总称。
所谓姿势反射是指婴儿在空间体位发生变化时所采取的应答反应和自发动作,它实际上也是一种婴儿反射,随着月龄增长和神经系统的发育,有着明显的消长规律,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着不同的表现。
异常的姿势反射是指除正常反射以外的,刻板的或较正常反应相延长3个月以上的反应。
一、Vojta七种姿势检查法
•拉起反射
•俯卧位悬垂反射
•立位悬垂反射
•侧位悬垂反射
•Collis水平反射
•倒位悬垂反射
•Collis倒位垂直反射
•1)拉起反射(Vojta-Tr)
•6W内
7W-3M 4-6M 7-
•
出发姿势:仰卧位、头正中诱发:检查者以拇指伸入婴儿手掌,其余4指握住腕部,将小儿从床上拉起,使躯干与床面呈45°
9M 9-12M
•拉起反射
出发姿势仰卧位\头正中.
诱发方法检查者的拇指从尺侧插入小儿手中,其余四指握住小儿腕部,注意不要触到手背,以防止对固有感受器的刺激而使小儿手张开.在引起握持反射的同时拉起小儿身体,在躯干与床面呈45度状态下观察头\躯干与四肢.
•分为五项
1项小儿头背屈,两下肢轻度屈曲外展;
2a项拉起时,头在躯干延长线上,双下肢屈曲;
2b、拉起时头颈前屈,下肢抵胸,躯干屈曲,下肢屈曲抵腹部,标志着第二屈曲区发育成熟;
3、躯干伸展,肩外展,上肢被拉起时有用力的表现,下肢半屈曲半伸展状态;
4、躯干伸展,上肢用力主动拉起,下肢轻度外展、伸展,足背屈,足跟贴床。
•异常反应
•1)头过度背曲,角弓反张;
•2)两下肢过度伸展或强直性伸展.两下肢强直性伸展伴内收\内旋和尖
•足;
•3)头背屈、下肢屈曲;
•4)躯干与两下肢发育水平不平衡. 可疑小脑失调症时,常见躯干的震颤\两下肢外展位上伸展并抬高。
•2)俯卧位悬垂反射
(Vojta-L)
•0-6W 7W-6M •出发姿势:俯卧位诱发:以手掌支撑婴儿胸部将婴儿水平托起。
7-8M
❖俯卧位悬垂反射(landau)
●初发肢位俯卧位
●诱发方法以手掌托住患儿胸腹部到空间位,头居中\身体水平位.观察头颈与
四肢.分三相。
●1、头、躯干与四肢依重力呈自然下垂及轻度屈曲状态。
●2、头颈伸展达躯干延长线上,脊柱也较前伸展,四肢呈轻度屈曲状态。
●3、抬头,躯干伸展,6个月可伸展到骶尾部,上肢自由伸展,下肢轻度屈曲
或伸展。
●异常反应
●1、手握拳,上肢屈曲紧贴胸部,下肢硬性伸展;
●2、上、下肢均呈伸展状态,受紧张性颈反射的影响;
●3、头与四肢下垂,脊柱上凸,呈倒U字形,多为肌张力低下型脑瘫或脊髓型
肌营养不良的特点;
●4、头背屈,脊柱与下肢呈硬性伸展,下肢交叉尖足,呈角弓反张状态,多为
痉挛型脑瘫或强直型脑瘫的特点。
•3)立位悬垂反射(Vojta-Ax)•0-3M 4-7M 8-12M
出发姿势:垂直位或俯卧位诱发:检查者在小儿背后,用两手支持腋下将婴儿垂直提起。
❖立位悬垂反射
●初发姿势俯卧位,双足向检查者.
●诱发方法: 两手握持患儿腋下躯干侧部,将患儿垂直提起,观察两下肢.分三相。
●1a:双下肢呈弛缓性半屈曲、半伸展状态;
●1b:双下肢主动屈曲向腹部;
●2:双下肢主动的自由伸展。
●异常反应
●1、伴有尖足及内旋的两下肢硬性伸展,多见于痉挛型脑瘫;
●2、不对称姿势,一侧行伸展、一侧屈曲,是受紧张性颈反射影响;
●3、下肢屈曲,上肢伸展或上下肢呈痉挛性屈曲状态。
•4)斜位悬垂反射(Vojta-Vo)
•0-10W 11-20W 4-7M 7-9M 9-10M
出发姿势:侧卧位诱发:用两手支撑婴儿躯干迅速提起并向
侧方倾斜于水位。
❖侧位悬垂反应
●初发姿势俯卧位.
●诱发方法两手握持小儿胸腹侧壁,将小儿垂直提起后倾斜至水平位,左右两侧交替观
察四肢. 注意提起前使小儿手张开.分5相:
●1相:上肢呈拥抱反射样动作,上侧下肢屈曲,足背屈、内旋、趾张开,下侧下肢伸展,
脊柱侧弯上凸,足背屈,趾屈曲。
●1U相:是1相与2相的过度相,表现为上肢呈拥抱样,下肢屈曲,头颈部比1相有伸展。
●2相:上、下肢对称性屈曲,手指伸展,下肢屈曲略外展,足呈中间位有时外旋;
●2U相:为2相与3相的过渡相,上肢稍外展,下肢缓慢的屈曲或伸展。
●3相:头立直,上侧上、下肢充分伸展外展,下肢上、下肢轻度屈曲。
●异常反应
●1、上肢呈拥抱样反射姿势,下肢呈硬性伸展状态;
●2、手紧握拳,紧贴胸部,下肢伸展;
●3、上肢屈曲,吃手,下肢伸展;
●4、头背屈,肩后伸,四肢伸展,下肢内收、内旋,交叉,尖足;
●5、头下垂,脊柱上凸,上、下肢呈弛缓性伸展状态。
•5)Collis水平反射(Vojta-Cn)
•0-6W 7W-3M 4-8M 8-9M 诱发:握一侧上、下肢将婴儿从床上水平提起
•Collis初发姿势仰卧或侧卧位.
●诱发方法小儿仰卧位或侧卧位,手指伸开,检查者位于小儿身后
或一侧,一手握住上臂,另一手握住小儿下肢大腿根部,从检查台上向上水平提起,观察另一侧上、下肢体的姿势变化。
反应份四项。
●1a项:上肢突然伸展,手指张开呈拥抱反射样,下肢呈屈曲状态,头
部下垂。
时期:0——6周。
●1b项:手指张开但不呈拥抱样,上肢轻度屈曲或伸展,下肢轻度屈曲,
头与躯干几乎平行状态。
时期:7周~3个月。
●2项:手指张开,支撑在检查台上,下肢屈曲或略伸展。
时期:3~8个
月。
●3项:上、下肢对检查台侧呈支撑动作。
时期:6~12个月。
●异常反应
●1、头背屈,手握拳紧贴胸部,上肢呈屈曲状态。
●2、上肢呈拥抱反射样动作,上肢伸展,下肢呈硬性伸展。
●3、上肢与下肢无支撑动作,均呈伸展状态。
•6)倒位悬垂反射(Vojta-P)
•0-6W 7W-3M 4-6M 7-12M 9-14M 出发姿势:5个月前婴儿仰卧位、5个月以后俯卧位。
诱发:用两手握住婴儿大腿急速倒立提起。
●初发姿势5个月以前仰卧位,5个月后俯卧位,多数检查者取俯卧位,
使小儿足底对着检查者,头在远端,躯干与检查者成垂直状态,检查者双手握住小儿两侧大腿上提倒立悬垂状态,观察头、颈、躯干的伸展状态,观察上肢与躯干所成角度。
反应分5项。
●1a项:小儿头朝下呈倒位悬垂后,上肢出现拥抱样反射,头颈部无伸
展动作。
时期:0~6周。
●1b项:两上肢呈拥抱反射伸展相动作,上臂与躯干成90°,颈部正中
位稍有伸展,骨盆稍屈曲。
时期:7周~3个月。
●2项:头颈伸展到胸腰部,骨盆也有伸展,上臂与躯干成135°。
时期:
4~6个月。
●3项:头、颈、躯干均伸展到骶尾部,上肢向下方伸展,有保护性伸
展动作,上肢与躯干成170°。
时期:6个月。
●3项:自发的随意运动,当小儿头朝下呈倒位悬垂后,小儿躯干屈曲
有主动抓住检查者的抓人动作。
时期:9~12个月。
●异常姿势
●1、手紧握拳,上肢屈曲紧贴胸部,头颈部、躯干无伸展动作。
●2、双手伸展,肩后伸,上肢向后或呈非对称性姿势。
●3、上肢屈曲于胸前或呈吃手姿势。
•7)Collis倒位垂直反射(Vojta-Cv)
•0-6W 6-12M
•Collis垂直反射
•诱发方法:小儿仰卧位,头部对着检查者,足部远端使身体与检查者成直线,检查者用手握住小儿一侧大腿,待肌紧张发生后,向上提起,使小儿呈垂直倒立姿势,观察自由侧下肢的状态。
反应分两项。
•1项:自由侧下肢屈髋、屈膝呈90°的姿势。
时期:0~6个月。
•2项:髋关节屈曲,膝关节伸展,上肢呈保护性伸展,反射样出现双手支撑动作。
时期:6~12个月。
•异常姿势
•1、自由侧下肢呈硬性伸直姿势,尖足,上肢呈屈曲或伸展姿势,这种异常的Colis垂直反射最常见,多为痉挛型脑瘫;
•2、自由侧下肢呈屈曲状态;
•3、肌张力低下时,患儿呈倒垂状,无头颈躯干的伸展及双手的支撑动作,自由侧下肢无力的伸展状态。
二、Vijta姿势反射特点
•1、vojta姿势反射与婴儿反射相同,是随神经系统的发育而逐渐发育完善,表现出的明显规律性;•2、是用于早期诊断脑瘫或朝早期诊断脑瘫最重要的方法;
•3、vojta反射与月龄关系密切。
1~2个月运动反应由皮质下控制受反射支配,表现在原始反射的特点。
4~6个月是全身躯躯姿势优势。
7~9个月是由屈曲优势过度到伸展优势。
10个月以后下肢可以支撑体重,上肢与下肢共同完成平衡及各种保护性防御机能。
三、注意事项
•1、检查时小儿应处于清醒、非饥饿状态,动作要轻,尽量不使小儿哭闹,因哭叫时发生既紧张,影响检查结果。
•2、检查前,对小儿姿势、反射、肌张力、精神状态、视听功能等进行全面了解。
•3、早产儿要减去早产的月份,然后再与同月龄儿进行比较判定。
•4、婴儿早期在正常状态下,也可见到下肢呈伸展状态,但检查拉起反射时,出现下肢伸展则为异常,如在伴有下肢的内收、内旋,则可以肯定为异常。
•5、很多小儿在发育过程中往往上半身发育差,遇到这种情况,要结合其他方法。
•6、检查时要注意身体左右侧的差异,偏身瘫常表现左右的不一致。
•7、vojta姿势反射,不仅用于健康检查、脑瘫的早期诊断,也用于治疗后对治疗效果的判定。
–中枢协调障碍的诊断
•主要根据姿势反射检查结果判断:
•异常结果分度CP发生率处理方法•1~3项极轻度8%每4周随访•4~5项轻度22%每4周随访•6~7项中度80%立即治疗•7项重度100%立即治疗
总结:
婴幼儿姿势发育的分期:据发育规律,将婴儿姿势发育分4期.第一屈曲期:0-6周; 第一伸展期:6周-4个月;第二屈曲期: 5-8个月;第二伸展期:9-12个月.
0-3个月以原始反射支配为主,除了拥抱和紧张性颈反射外多数是依重力下垂而无明确反应.4-6个月姿势反应才明确反应.,以屈曲的应答反应为主.7个月以后,以伸展应答反应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