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中心静脉导管溶栓效果观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液透析中心静脉导管溶栓效果观察
徐兆萍,韩华,王柠
郑州市第五人民医院血液净化室 郑州市 450003
关键词 血液透析;中心静脉导管;溶栓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3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23422(2008)0120080202
中心静脉置管(CVT)是近年来血液净化中建立临时性血管通路常用的一项技术,适用于需要紧急或短期进行血液净化治疗而又没有永久血管通路的患者。

但导管的长期放置会使并发症增多,其中血栓形成是影响血液净化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之一。

我院透析室对近期CVT放置并发症进行回顾分析,现将有关CVT血栓形成机制及防治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2006年1月-2007年6月,均采用局麻下Seldinger技术,共行中心静脉插管术145例次,其中颈内静脉置管117例,股静脉置管17例,锁骨下静脉11例,导管型号为美国A rr ow12F及广东ABLE艾贝尔1115F均为多侧孔双腔导管。

1.2 导管处理 护理人员上机操作前戴帽子、手套,碘伏消毒创口、周围皮肤、整根导管及管帽,铺治疗巾。

然后打开管帽,用20m l注射器抽吸导管内封管的肝素盐水及血凝块,直至无血凝块为止。

根据患者凝血状态决定全身肝素化剂量,从静脉端注入。

透析结束回血后用注射器抽生理盐水20m l分别快速从导管动静脉端注入,然后用5mg/m l肝素盐水封管。

1.3 溶栓方法 为:10万U尿激酶加生理盐水3~4m l分别注入留置导管动静脉腔内,保留15~30m in,回抽出被溶解的纤维蛋白或血凝块,若一次
局部血管及皮肤情况进行动态观察并记录。

1.4 判断标准 采用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静脉炎程度标准[2]。

Ⅰ级:穿刺点疼痛、红和/或肿,静脉无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Ⅱ级:穿刺点疼痛、红和/或肿,静脉有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Ⅲ级:穿刺点疼痛、红和/或肿,静脉有条索状改变,可触及硬结。

1.5 统计方法 数字输入电脑SPSS1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P<0105为差别有显著性。

2 结果
实验组化疗性静脉炎发生率为4117%,对照组为18%,统计学处理差别有显著性。

静脉炎轻重程度方面,Ⅱ、Ⅲ级静脉炎主要发生在对照组,其中2例Ⅲ级静脉炎以硫酸镁热敷,龙血竭胶囊外敷处理后,症状好转。

3 讨论
静脉炎是化疗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较高,而由于化疗药物的强刺激作用,局部产生非炎症性水肿,细胞与毛细血管间距离扩大,造成氧弥散障碍,继而组织细胞缺氧变性和坏死,形成化疗性静脉炎[3]。

多发生在化疗药物输入后1~3d内,一旦发生,应及时处理,原因常见于:
①静脉穿刺导致机械性静脉炎;
②药物刺激引起化疗性静脉炎;
③感染或抵抗力低下导致细菌性静脉炎;
④恶性肿瘤出现的继发性高凝状态,其中以化疗性静脉炎与解决高凝状态带来的药物在静脉内停留时间延长问题为主,预防性冷湿敷降低了化疗性静脉的发生,实验组发生率为4117%,明显低于对照组18%。

冷湿敷可直接与皮肤接触,通过传导作用散热,降低体温;使毛血管收缩,降低血管通透性,减轻局部组织充血,渗出减少,因而减轻局部组织内的张力。

参与文献
1 彭春艳,康照洵.丹柏液湿敷治疗化疗所致静脉的疗效观察[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6,26(2):171
2 付春华,赵雁,于莹,等.静脉输入硫酸镁预防诺维苯所致静脉炎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11):8162 818
3 宫英丽,尹丽,等.改进硫酸镁湿敷方法预防化疗静脉炎[J].护理学杂志,1998,13(4):255
2007211220收稿

8
・ 医药论坛杂志 2008年1月 第29卷 第1期 
高血压病抗抑郁临床观察
刘桂芳,朱俊兴,李建慧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中心医院 郑州市 450004
关键词 HAMD量表;抑郁;高血压
中图分类号:R7491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23422(2008)0120081202
近年来,研究证实[1]心血管疾病常伴抑郁症状,高血压病患者更易发生抑郁,抑郁状态对高血压的影响日益受到临床医师的关注。

我们对高血压伴抑郁症状进行抗抑郁治疗,并对疗效等进行分析,探讨抗抑郁治疗对降压疗效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择我院2002年6月-2006年10月以来,高血压病伴发抑郁症患者86例。

年龄26 -89岁,平均(4218±916)岁。

所有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I SH高血压防治指南”诊断标准及I CD-10抑郁状态诊断标准。

依据汉密顿(HAMD)抑郁量表评定,将抑郁分重度抑郁(>35分),中度抑郁(21-35)分,轻度抑郁(8-20)分,无抑郁<8分。

将其随机分二组,治疗组43例,男/女、18/25,平均(4314±1012)岁,其中中度抑郁19例,轻度抑郁17例。

对照组43例,男/女19/24,平均(4318±1014)岁,其中重度抑郁6例,中度抑郁21例,轻度抑郁16例。

1.2 治疗方法 所有降压治疗均选用硝苯地平缓释片及缬沙坦,治疗组在降压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应用黛力新(丹麦灵北制药公司),每天早饭及或午饭后口服,20~40mg/d,疗程4周。

1.3 观察方法 所有患者定期随访半年,期间每周三次。

7Am-8Am静坐10m in,测右上臂血压3次,取其平均数,分别以柯氏第1音和第5音作为收缩压和舒张压。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010软件处理,计量
无效,可重复进行。

2 结果
145例次留置导管中共有12例导管血栓形成,发生率8128%,其中9例导管用尿激酶溶栓成功,成功率75%。

3例导管溶栓失败给予拔除中心静脉留置导管。

3 讨论
留置导管具体的血栓形成机制及应对措施如下:①管腔内血栓:多是由于透析期间导管内注入肝素不足,肝素流失或血液反流入导管腔内所致,对管腔内血栓用尿激酶溶栓可取得满意疗效。

②导管尖部血栓:是由于透析间期用肝素封管时,肝素从导管侧孔流失而不能保留在尖部,因此常引起尖部微小血栓形成,为防止该类血栓形成,在每次透析开始及结束时,用生理盐水用力向导管内推注,以冲洗导管尖端的微小血栓。

③静脉内血栓:静脉内长时间留置导管可引起静脉内血栓形成,溶栓治疗适用于新鲜血栓,如果血栓形成时间比较长,则不宜采用溶栓治疗。

④附壁血栓:由于导管对血管壁或心房壁的反复损伤,造成与血管壁或心房壁紧密粘连的血栓。

这种血栓开始可能不会引起血流量的变化,因此不易被发现。

当导管血流量不足而行血管造影检查时,常会发现附壁血栓形成。

应拔除导管并给予抗凝治疗,有些较大的附壁血栓在拔除导管时易脱落引起血栓栓塞,应引起高度重视,立即给予溶栓治疗。

⑤纤维蛋白鞘:导管做为一种异物留置在血管内,在血液流过时,纤维蛋白必然逐渐沉积在导管周围,从而形成一层包裹在导管周围的袖套样纤维蛋白鞘。

该纤维蛋白鞘如同阀门,在血泵抽吸作用下,被吸附于动脉孔处而影响了血液的引出。

参考文献
1 林新广,李健.血液透析病人中中心静脉插管常见并发症及处理.中国血液净化,2002,1(2):51255
2 朱菊平,常辉,才春华.72例中心静脉置管及并发症防治体会.中国血液净化,2006,5(12):8652866
3 高荷玲,谢艳,王建华,等.285例次颈内静脉留置双腔导管及其在血液净化中的应用体会.中国血液净化, 2005,4(2):1082109
2007211212收稿

1
8

 Journal ofM edical Foru m Vol.29 No.1 January2008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