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语文六下《我的伯父鲁迅先生》word导学案1
六年级下册语文优秀教学案例17《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语文S版

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教师引导学生从讨论成果中提炼出鲁迅先生的主要品质和精神,如关爱他人、勇敢面对困难等。
2.联系现实:引导学生思考鲁迅先生的精神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如何将鲁迅精神融入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
3.强调学习鲁迅先生的重要性:强调学习鲁迅先生不仅有助于提高语文素养,还能培养自己的品德和精神。
(三)小组合作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让学生在互动中交流思想、分享成果。例如,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语言表达,共同总结鲁迅先生的形象特点。
2.设计具有合作性的任务,让学生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例如,每个小组选择一个鲁迅先生的作品,进行鉴赏和分析,最后在全班分享成果。
3.关注小组合作过程中的学生个体差异,鼓励每个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5.教学内容与过程:教师以生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对课文进行详细解读,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节。通过分组讨论,让学生深入探讨鲁迅先生的品质和精神,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鲁迅先生的作品。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定一个讨论主题,如“鲁迅先生的关爱他人”、“鲁迅先生的勇敢精神”等。
2.讨论过程: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倾听他人的意见,形成小组共识。
3.成果分享:各小组选派代表,向全班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小组成员可就分享内容进行补充和评价。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让学生思考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例如,让学生撰写学习心得,反思自己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以及如何改进。
2.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综合素养。例如,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合作参与度等方面进行评价。
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导学案

义务教育六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17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唁、浒、囫、囵、佣”5个会认字和“鲁、悼、浒、囫、囵、搞、摊”7个会写字;学握“追悼、水浒传、囫囵吞枣、冠戴、饱经风霜”等词语。
3.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各部分的容并拟定小标题,知道鲁迅先生是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
把握课文容,知道课文写了鲁迅先生的哪几件事,体会鲁迅先生的优秀品质。
谈“碰壁”一事和救助黄包车夫后鲁迅先生的神情的描写。
鲁迅,原名周树人,人。
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现代文学的奠基者。
1918年,鲁迅先生在《新青年》杂志上首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代表作品有小说:《祝福》《阿Q 正传》《药》;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
鲁迅于1936年10月19日在逝世。
广大群众闻讯后,冒着被反动军警逮捕的危险,争先瞻仰遗容,数万群众自动为他送葬。
周晔在《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描述了当时的情景。
22日,覆盖着民众敬献的“民族魂”旗帜的遗体,安放在万国公墓。
鲁迅先生一生写了大量的著作,无情地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罪恶和旧中国的黑暗。
反动派非常害怕鲁迅的文章,不许他发表,而且要逮捕他,但他始终与敌人做着不屈不挠的斗争。
鲁迅兄弟三人,二弟周作人,三弟周建人。
周晔是周建人的女儿,所以她称鲁迅为伯父。
本文是周晔在鲁迅逝世九周年即一九四五年时写的回忆文。
3课时)1.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吊唁.(yān yàn) 挨.打(āiài)女佣.(yòng yōng)追悼.(diào dào)殡仪馆(bīn bìn)正月(zhēng zhèng)2.读读写写,看谁写得既正确又工整。
zhuī dào ài fǔshēn yín( ) ( ) ( )ké sou wǎn lián diào yàn( ) ( ) ( )3.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写下来。
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教学目标:1、自学本课生字,读准多音字“正、冠、挨、扎、号、更”。
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囫囵吞枣、张冠李戴、一帆风顺”等词语的意思。
积累本课成语。
2、能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文章中的三件事。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抓住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结合课外资料的补充,感受鲁迅“为自身想得少,为他人想得多”的高尚品质。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解读课题1、板书课题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提示“迅”的笔顺。
2、师:关于鲁迅,你们知道多少呢?师简介鲁迅。
(由于在课前要求同学收集相关鲁迅的资料,因此该环节的设计目的:一是再现其预习的内容,对学习本课起到铺垫的作用;二是旨在培养同学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在一次次的预习中,要同学明白能在众多信息中挑选出和本课学习有关的内容是十分重要的,不泛泛,不空洞,“学为所用”的道理。
)3、师:带着对课题的理解,再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了解葬礼,提出问题(1)师:1936年的10月19日,鲁迅先生的遗体躺在当时位于上海胶洲路的万国殡仪馆里,前来吊唁的人很多,作者看到这一切,感到十分惊异,她惊异什么呢?PPT出示,指名读第一节,注意正音。
(在教师的引语中,涉和到了关于鲁迅先生追悼会的时间和地址,作为课外资料的补充,给同学一个感性的认识。
“大殓出殡”图片的出示目的也在此。
)生质疑: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敬爱?(2)师:这么多人是指哪些人?生:……2、了解事件,概括标题(1)师:这些职业、年龄、社会地位不同的人为何都这么敬爱我的伯父呢?当时我还小不明白,但是作者在回忆往事的点滴中,慢慢找到了答案。
请快速默读课文,考虑:作者回忆了伯父生前的哪三件事情?能否试着给每个故事列个小标题。
生:……(2)师:引导并概括板书:教我读书,救治车夫,关心女佣。
(首先,在阅读与交流中让同学初步感知内容并对文章的结构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其次,在已往的课程中,同学已经对小标题的特点有了初步的认识,又鉴于本文的特点,在此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文中的三件事情具有可操作性。
六年级下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

六年级下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伯父鲁迅先生的敬爱之情。
1.3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过程与方法2.1学会通过阅读课文,提取关键信息,概括文章主旨。
2.2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学会在小组讨论中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感受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和崇高品质。
3.2培养学生对亲人的尊敬和敬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伯父鲁迅先生的敬爱之情。
1.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教学难点2.1理解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和崇高品质。
2.2培养学生对亲人的尊敬和敬爱之情。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1.1教师简要介绍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激发学生对鲁迅先生的兴趣。
1.2学生分享自己对鲁迅先生的了解。
2.课文朗读2.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2.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纠正发音,体会课文情感。
3.课文理解3.1学生讲述课文的主要内容,提取关键信息。
3.2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4.生字词学习4.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4.2教师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讲解难写字。
5.课堂小结5.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第二课时1.复习导入1.1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
1.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2.课文解析2.1教师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引导学生理解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
2.2学生小组讨论,探讨鲁迅先生的崇高品质。
3.情感体验3.1学生讲述自己对鲁迅先生的敬爱之情。
3.2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亲人的尊敬和敬爱。
4.课堂实践4.1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设计一份关于鲁迅先生的宣传报。
4.2教师巡回指导,提供必要的帮助。
5.成果展示5.1各小组展示自己的宣传报,分享创作心得。
5.2教师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
2023最新-《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优秀10篇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优秀10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优秀10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读写并理解“悼念”、“吊唁”、“爱抚”、“囫囵吞枣”、“张冠李戴”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概括五部分内容的小标题。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鲁迅语言含蓄、委婉的特点。
感受人们对鲁迅的爱戴及鲁迅对下一代的关爱之情。
一、出示课题,理解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课文,课题是: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板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周晔)一起读课题。
读了课题,你认为作者周晔是鲁迅先生的什么人?(预设:周晔是鲁迅先生的侄女。
)对,周晔就是鲁迅先生的侄女。
这篇课文是鲁迅去世九周年的时候,周晔为了纪念她伯父而写的一篇回忆性文章。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
请大家翻开书,把课文仔仔细细地读一读,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边读边标出不理解的词句。
(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后,在黑板上板书)“追悼”、“吊唁”、“爱抚”、“囫囵吞枣”、“张冠李戴”2、初读反馈。
同学们读得很认真,看,黑板上这几个词谁会读?(指名读,读准以后齐读)3、概括小标题。
同学们,课文按照自然空行的形式分为五个部分,现在请你们快速默读课文第一部分,试着给它加个小标题。
接着完成剩下部分的概括(老师引导明确“深受爱戴”、“谈《水浒传》”、“笑谈碰壁”、“救助车夫”、“关心女佣”,主板书。
)4、小结:作者周晔就是按照这样的顺序来回忆他的伯父的,让我们走进第一部分。
三、逐段阅读,理解内容(一)学习第一部分:1、指名读第一段。
大家注意听他读,边听边思考人们是怎样追悼鲁迅的?用横线划出出相关语句。
(教师相机指导学生朗读)读得既流畅,又很有感情。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导学案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导学案导学案篇目:《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导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近现代伟大文学家鲁迅先生的生平和贡献;2. 培养学生对伟人事迹的赞叹和崇敬之心;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导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导入课题:“鲁迅先生”是谁?大家可以说出几个鲁迅先生的代表作吗?2. 学生回答问题并展开讨论。
二、导学展开(20分钟)1. 分段阅读课文。
(教师给学生分段时间,学生阅读课文,了解鲁迅先生的生平和贡献)2. 学生讨论课文内容,并回答一些问题,如:(1)鲁迅先生的原名是什么?(2)鲁迅先生对文学有什么特别的贡献?(3)为什么说鲁迅先生是爱国的作家?(4)鲁迅先生的作品对我们的影响有哪些?3. 教师带领学生认真品味和欣赏文中的诗歌《丈夫的抱负》。
4. 引导学生理解文中的名词解释,如“外婆”、“双光电灯”等。
三、导学巩固(15分钟)1.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阅读理解题。
2. 学生将自己的答案与小组成员讨论,然后向全班展示。
四、导学拓展(20分钟)1. 学生回答一些综合性问题:(1)鲁迅先生为什么被称为“文革”逼得离家,而不是表忠?(2)你为什么想成为一个作家?(3)你认为一个作家应该具备哪些素质?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展示。
3. 学生撰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的观点,题目可以是“我心目中的鲁迅先生”。
【导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鲁迅先生的生平和贡献,了解了伟人作家的品质和责任感,并通过小组活动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思考。
在写作环节中,学生可以展现自己对伟人的崇敬和向往之心,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表达。
整节课让学生在学习中既了解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思考和表达能力。
【导学过程】五、导学拓展续(20分钟)1. 教师提问:“你小时候有没有遇到过困难和挫折?如何面对?”2. 学生回答问题,并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想法。
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鲁迅先生在面临困难和挫折时是如何坚持自己的信念和追求的。
六年级下册语文学案课文17《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语文s版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研学案
班级:六年级学生姓名:使用时间:年月日【研学目标】
.会写个生字。
正确读写“遗体、挽联、致敬”等词语。
.通过具体事例来悟出鲁迅先生的高贵品质,练习给各段加小标题,培养综合概括能力
.继续学习人物描写的各种方法,初步感知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
【研学重难点】
.练习给各段加小标题,培养综合概括能力
.感知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
【研学导航】
、鲁迅生活的时期正是国民党反动统治黑暗的时期,鲁迅先生用笔揭露国民党反动派。
反动派非常害怕鲁迅的文章,不许各家报纸发表他的文章,而且要逮捕他,暗杀他,鲁迅先生更换了多个笔名,巧妙的坚持用笔战斗,许多认识鲁迅的人都劝他躲一躲,不要出门,鲁迅仍坚持参加各种活动,而且有时出门不带钥匙,意思是随时准备牺牲。
、收集有关作者的资料并简单写下来(课前汇报)
【研学路线图】
预学铺垫自主研学——合作探究——展学交流——拓展延伸
【研学过程】
一、课前预学
、我会读:给下面词语注音并熟读
、熟读课文并根据隔行分段总结每一段的段意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
第五段:
二、课堂研学
.根据段的段意概括作者回忆鲁迅先生生前的几件事给每个段加个小标题。
(自主研学)
、、、.为什么鲁迅先生会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研学要求:找到相关描写人物的句子勾出来,自由读,结合自己课外收集的相关资料想想理由,并在旁边用铅笔批注出来,再进行小组交流。
三、课后拓展
.完成“阳光”页拓展与应用。
.推荐阅读
课后页阅读链接。
【最新2019】《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1-推荐word版 (6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1【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鲁迅先生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的少的高贵品质。
2、练习概括课文中心思想。
3、学习本课生字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理解段与段之间内容上的联系,练习概括中心思想。
【教学难点】体会伯父说的含义深刻的话语。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学习生字新词。
2、了解鲁迅其人。
3、了解人们对鲁迅的怀念。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板书课题:我的伯父鲁迅先生2、介绍作者:作者是周晔,鲁迅先生的侄女。
本文是周晔在鲁迅先生逝世九周年也就是1945年写的回忆文章,记录了鲁迅晚年的几件事。
3、看题目,为什么作者称了“伯父”还称“先生”?“伯父”点明了作者和鲁迅的特殊亲属关系。
“先生”则是全社会对鲁迅的敬称。
这两者并列,使之既是具对亲属怀念,又是对鲁迅崇敬的感情。
二、逐段阅读课文,讲讲每段的段意,并加小标题“深切的怀念”第一段:鲁迅先生逝世后,人们沉痛地悼念他。
“谈论《水浒传》”第二段:鲁迅先生教育“我”认真读书。
“笑谈“碰壁””第三段:鲁迅先生以“碰壁”为比喻抨击旧社会。
“救助车夫”第四段:鲁迅先生热情救护和帮助车夫。
“关心女佣”第五段:鲁迅先生关心女佣阿三。
三、读第一段,思考并讨论1、人民群众崇敬和爱戴鲁迅先生表现在哪些方面?⑴ 参加追悼念的人多;⑵ 送来的花圈挽联多;⑶ 送花圈挽联的有各种各样的人。
2、什么事使“我”惊异?看到伯父受到这么多的人的崇敬和爱戴,感到伯父跟一般人的伯父不一样,是一位深受人们爱戴的伯父的事。
3、小结:这段讲了人民群众崇敬和爱戴鲁迅先生,引起了“我”的深思,更激起“我”对伯父的怀念。
四、学习第二段,讨论1、我是怎样读《水浒传》,结果如何?“囫囵吞枣”什么意思?伯父问的时候。
六年级下语文教案17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语文S版

记述了鲁迅先生晚年的几件情况。
自己学习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查字典自学生字词语
读《水浒传》、讲“碰壁”、救助车夫、女佣的回忆。
放课文录音
1、学习第1段:
⑴ 指名读,从哪些地点能够看出人们专门爱戴鲁迅先生?
⑵ 作者惊奇于眼前的情形,产生了如何样的疑问?
四、总结中心,拓展阅读,升华“热爱”
1、谁能将自己划下的句子读给大伙儿听听?
指名读,出示:
的确,伯父确实是如此一个人,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齐读小结:这句话是鲁迅先生一生的写照,是全文的中心所在。
3、文章如何紧扣这一中心向我们具体展现先生的高尚品质的呢?
1、谈《水浒》:
指名读,出示
“伯父摸了摸胡子,笑着说:‘哈哈!依旧我的记性好!”
六年级下语文教案17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语文S版
17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课型
新授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学习本课生字词。
能力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
了解鲁迅先生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的少的高贵品质。
教学
重点
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明白得段与段之间内容上的联系
教学
难点
体会伯父说的含义深刻的话语。
教学
用具
录音机
⑴ 伯父笑什么?什么缘故如此笑?
⑵ 若换成你是伯父,你会作如何批判?伯父呢?你能依照伯父的神态语言来想象一下他当时的心理活动吗?
2、谈“碰壁”:
⑴ 师生互换角色,结合提示语中的神态表情读两遍对话,边读边深入想象伯父与“我”在对话时的心理活动。
⑵ 小组再分角色读,结合神态动作读,无提示语处合理添加,其心理活动作为旁白加入读。
六年级语文下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1课时)导学案(无答案) 语文S版

一、复习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2、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
3、我好象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谁吗?
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
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学习他的一篇文章。
板书课题: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鲁迅先生写文章揭露国民党反动派,他的笔式“匕首”是“投枪”国民党反动派非常害怕不许鲁迅发表文章,对鲁迅进行破害,甚至要逮捕他。
二、检查评比学
生的自学情况。
1、初读课文。
2、理解课题。
3、看题目,为什么作
课文最后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
3、人民群众崇敬和爱戴鲁迅先生表现在哪些方面?
4、、品读感悟,感情升华
带着你的感悟,读一读课文。
三、过关检测
1、细读课文,你觉得鲁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从哪几件事中表现的?
2、用心读一读读出你的感受把你的所得所感与小组同学交流并写下来:
六年级语文下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1课时)导学案(无答案)语文S版。
六年级下语文导学案17我的伯父鲁迅先生_语文s版

六年级下语文导学案17我的伯父鲁迅先生_语文s版课型:自主探究+合作展总课时:两课时学习小主人:示学习目标:1.认识“唁”“浒”等5个生字,会写“鲁”“悼”等7个生字,正确读写“追悼”“吊唁”“囫囵吞枣”“张冠李戴”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
(重点)3.理解谈“碰壁”一事和对鲁迅先生救助黄包车夫后的神情描写。
(难点)1.我知道课文的作者是(),她与鲁迅的关系是()。
2.在预习中我认识了生字,能读拼音写出词语。
wǎn lián zhuī dào diào yàn hú lún tūn zǎonǚ yōnɡ ké sou ɡǎo xiào huǎnɡ rán dà wù3.课文中的四字词语比较多,我能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囫囵吞枣张冠李戴恍然大悟饱经风霜闯关二:整体感知1.通览课文,我发现课文在结构上与其他课文不同之处在于以()为标志,把课文分为()部分。
2.默读课文,我知道课文写了哪几件事,并能归纳大意,我还要试着给各个部分加上恰当的小标题: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④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
3.再读课文,我知道了本课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课文内容及课外搜集资料,我能说说对鲁迅先生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闯关三:合作探究探究点一:关爱孩子。
语文S版六下《我的伯父鲁迅先生》word教案

一、简介背景,导入新课。
1936年10月19日,一颗伟大的心脏永远停止了跳动。一时间,成千上万的人们奔走相告,来见他最后一面,来送他最后一程。这个人就是鲁迅先生。他以笔作为武器,战斗了一生,被誉为“民族魂”。毛泽东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板书:鲁迅,提醒学生注意“迅”的笔顺)
教学难点
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阅读资料《有的人》。
导学过程
二次备课
预习题纲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或者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去解决。
2、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作者“我”回忆了哪几件关于伯父的事情?。试着用小标题概括文章写的四件事。想想鲁迅先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4、假如现在你就在万国殡仪馆里追悼鲁迅先生,你会在心里对鲁迅说些什么?
(三)学习五部分之间的关系。
1、第一部分在全文起了什么作用?
2、后四部分又与第一部分有什么关系?(板书:因、果)
3、这四段是他的高贵品质将永远留在我们心中。著名诗人藏克家先生为了纪念鲁迅逝世13周年创作了一首诗《有的人》,请同学们课下阅读。(发放阅读资料《有的人》)
板
书
设
计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谈《水浒传》爱憎分明
受人爱戴谈碰壁为别人想得多
(果)帮助车夫为自己想得少
关心女佣(因)
教
学
反
思
(二)体会第一部分。
鲁迅先生就是这样一个爱憎分明,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人,但因积劳成疾于1936年去世,去世时有许多人来哀悼他。
1、教师有感情的朗读第一段,让学生边听边勾画出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伯父受到许多人的爱戴?(受人爱戴)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导学案(学生版)

课题: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自主预习知识链接:1.了解文章作者。
周晔(yè),女,1926年5月生,1984年1月去世。
浙江绍兴人。
鲁迅兄弟三人,二弟周作人,三弟周建人。
周晔是周建人和王蕴如的大女儿,所以她称鲁迅为伯父。
周晔生于上海,鲁迅逝世时,她才10岁。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周晔回忆伯父的文章,写于鲁迅逝世九周年(1945年),自建国后一直选入小学语文课本。
周建人在晚年口述,周晔执笔,出版了《鲁迅故家的败落》一书。
周晔还独立撰写过《伯父的最后岁月——鲁迅在上海》一书,是她研究鲁迅的姊妹篇。
2.查阅资料(课本第80、86——87页),了解鲁迅生前的相关事迹,为学习文章做好准备。
3.默读课文,划出本课的生字,用自己喜爱的方法记住它的读音、字形、字义。
4.读读记记下列词语,并用“∆”标出本课的生字。
追悼逝世爱抚吊唁爱戴挽联枯瘦深奥呻吟慈祥咳嗽遗体搞笑详细文章恍然大悟囫囵吞枣饱经风霜半夜三更北风怒号.(háo)恍然大悟失声痛哭张冠.(guān)李戴5.写好生字。
6.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因悲痛过度而哽咽,哭不出声来。
()②把枣子整个吞下去。
比喻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
()③姓张的帽子戴在姓李的头上了。
比喻弄错了对象或弄错了事实。
()④形容经历过很多的艰难困苦。
()7.朗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文章写了鲁迅先生的哪些事?鲁迅先生是个怎样的人?第一课时一、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我能用自己的方法知道“爱戴”的意思是;它和“爱抚”的区别是。
2.课文的哪一段能看出鲁迅先生深受人民的爱戴?我能用“”在文中划出相关词语,并在旁边批注感受。
谁在爱戴鲁迅:怎样方式爱戴:请给这部分内容起个小标题:3.通过读课文,我发现课文在结构上与其他课文不同之处在于以()为标志,把课文分为()部分。
4.除第一部分外,我还知道课文写了鲁迅生前的哪几件事。
试着给各个部分加上恰当的小标题:①②③④5.再次默读课文,思考鲁迅是个怎样的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品读感悟,感情升华
带着你的感悟,读一读课文。
三、过关检测
1、细读课文,你觉得鲁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从哪几件事中表现的?
2、用心读一读读出你的感受 把你的所得所感与小组同学交流并写下来:
一、复习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受爱戴笑谈“碰壁”
救助车夫为别人想得多
关心女佣
课堂
评价
与反
思
1、我读了这篇课文,有很多启示,我要写一写
2、我有几点疑问想要与大家交流:
3、我搜集到的资料有:
四、展示交流。
1、字词展示。
2、课文内容展示。
(1)先小组交流,组内达成共识。组长安排好发言人。
(2)全班交流。
五、达标检测。
1、完成练习。
2、量化评比。
六、总结全文。
1、感悟体会鲁迅先生不仅没有架子,而且体贴关心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
整
理
学
案
【板书设计】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痛别伯父
谈《水浒传》为自己想得少
3、感受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
学习重难点预测
重点:1、感受鲁迅的高尚品格;
2、学习抓住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难点:1、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概括中心思想。
学
习
过
程
学案
导案
复备栏或笔记栏
一、自主学习
1、我能正确读写“团聚、低微、深奥、枯瘦、咳嗽、失声痛哭、囫囵吞枣、张冠李戴、马马虎虎、恍然大悟、北风怒号、匆匆忙忙、饱经风霜”。这些词语
3、辨字组词
殡()硼()嗽()镊()缤()绷()漱()摄()
掉()悼()奥()懊()
二、合作探究
1.认真读文,根据段意,看每段都是围绕哪个内容写的,给每一段加上小标题。
(1)
(2)
(3)(4)
(5)
2、伯父之所以得到那么多人的爱戴是因为:___________,课文最后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我觉得难写的有_________________,难记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再写两遍,保证记住它。
2、给划横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追悼(dào diào)咳嗽(sou suò)
殡仪馆(bìnɡbìn)水浒传(zhuàn chuán)女佣(yònɡyōnɡ)正月(zhēnɡzhèng)
中安镇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
中安镇中心学校六年级语文(学科)导学案
教研组:语文执笔:杨加芳审核:陈金莲审批:曹成勇
授课人:编制时间:2013年1月导学案编号:Lyw
课题:17、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型:新授课时:计划2课时第1课时
学
习
目
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我会写“鲁、悼、浒”等7个生字,会认5个生字。
2、我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
3、我好象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谁吗?
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学习他的一篇文章。
板书课题: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鲁迅先生写文章揭露国民党反动派,他的笔式“匕首” 是“投枪” 国民党反动派非常害怕不许鲁迅发表文章,对鲁迅进行破害 ,甚至要逮捕他。
二、检查评比学生的自学情况。
1、初读课文。
2、理解课题。
3、看题目,为什么作者称了“伯父”还称“先生”?“伯父”点明了作者和鲁迅的特殊亲属关系.
三、指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性学习。
1、有感情朗诗课文。
2、指导学生回答问题。
3、痛别伯父、谈《水浒传》、谈“碰壁”、救助车夫、关心女佣。
5、品读感悟,感情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