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启蒙运动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历史启蒙运动试题
1.马克思说:“启蒙思想家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并且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学中引出国家的自然规律”。

启蒙思想家的“理性和经验”主要是基于
A.君主的权力与党派的信仰B.权威的判断与历史传统
C.自然科学进步和资本主义发展D.民族国家的意志与精神
【答案】C
【解析】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启蒙运动产生的原因应该包括经济上资本主义的发展,政治上资
产阶级力量的壮大,思想上自然科学的进步。

故C项符合题意。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启蒙运动的背景
2.提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的启蒙思想
家是()
A.孟德斯鸠B.伏尔泰
C.卢梭D.狄德罗
【答案】A
【解析】由“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分析可知,其反遇了权力的制约与制衡的
思想,依据教材知识,伏尔泰主张天赋人权、君主立宪制,卢梭主要思想是社会契约与人民主权
学说,而狄德罗是百科全书派,未提出三权分立思想主张,三权分立思想主张是孟德斯鸠提出的,有利于防止滥用权力,故BCD项排除,A项正确。

【考点】孟德斯鸠的思想主张
点评:此考点也可从美国民主政治切入考查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的思想。

3.“对上帝的信仰是与对独裁的屈服紧密相连的,它们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只有当最后一个国王被人用最后一个神父的肠子绞死时,人们才能获得自由。

”这种诉求的历史背景是
A.欧洲宗教改革
B.法国启蒙运动
C.意大利的文艺复兴
D.英国光荣革命
【答案】B
【解析】材料“对上帝的信仰是与对独裁的屈服紧密相连的,它们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只有当最
后一个国王被人用最后一个神父的肠子绞死时,人们才能获得自由。

”强调上帝和独裁联系在一起,可见此时反对教权和王权,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启蒙运动的内容就是反教权和王权,B项正确。

宗教改革反天主教权,不能全面反映材料信息,故A项排除;文艺复兴没有反对王权,故C项排除;英国光荣革命是反封建制度的资产阶级革命,与材料反教权不符,故D项排除。

点睛:对材料“对上帝的信仰是与对独裁的屈服紧密相连的”是解题的关键;从中分析出材料反对
教权和王权;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启蒙思想的内容。

4.哥白尼、伽利略和牛顿等人,对近代欧洲的科学革命都卓有贡献。

对此“革命”正确认识的是A.他们的理论为人类辩证地看待世界提供了途径
B.他们的学说使巫术等迷信行为销声匿迹
C.他们的理论揭示了宇宙运行的真理
D.他们的理论肯定了人类以理性面对世界的态度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A不对,为人类辩证地看待世界提供了途径的理论是马克思
主义哲学;B不对,不能说迷信行为已经完全销声匿迹;C不对,如哥白尼的日心说从科学的角
度看就存在很大的缺陷;D符合题意,哥白尼、伽利略和牛顿等人的学说改变了人们的世界观,
有利于思想的解放和进步。

所以选D
【考点】近代科学技术·经典力学·牛顿;近代科学技术·天文学·哥白尼、伽利略
5. 1792年,英国作家玛丽·沃尔斯通克拉夫特发表了《对妇女权益的辩护》。

她指出,启蒙运动
是建立在内在于所有人的理性的理想之上的,如果女性也有理性,那她们也应该拥有与男性同样
的权利。

这表明18世纪
A.英国启蒙运动走向新发展
B.欧洲妇女权益得到较大的提高
C.工业革命提高了妇女地位
D.现代女权运动取得突破性发展
【答案】A
【解析】“启蒙运动是建立在内在于所有人的理性的理想之上的,如果女性也有理性,那她们也应
该拥有与男性同样的权利”表明18世纪英国启蒙运动提出男女平等思想,说明英国启蒙运动走向
新发展,故A正确;B、C、D材料未体现,排除。

6.近代有美术史家曾言:“文人画不仅形于山水,无物不可寓文人之兴味也明矣”,“西洋画可谓形
似极矣!自十九世纪以来,以科学之理研究光与色,其于物象体验入微。

而立体派之思想转变,
亦足见形似之不足尽艺术之长。

”该学者认为
A.文人画和西洋画都以形似为重
B.文人画和立体派都注重蕴含精神
C.文人画和西洋画可以取长补短
D.文人画和立体派都缺乏科学依据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以知道文人画以表达情感为主,故A错误; 文人画和立体画派都是借助事物表
达情感的,因此B项正确; 材料中未涉及取长补短、相互学习的问题,故C错误; 材料中未涉及科学
根据的问题,故排除D。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儒法两家主张的差异
——马小红《古法新论》
材料二法律是西方文明的骄傲,而法家思想在中国2000多年来却一直名声不佳。

这是因为法家
的法律观念远未达到古罗马时代的成熟程度。

西方法律一向被认为是上帝或自然秩序的人间体现,而法家的法律不过是统治者的命令。

中国古代几乎没有保障人民权利的“民法”一说,法律仅指行
政法规和刑罚,而老百姓对此则唯恐避之不及。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和韩非子的政治主张。

(2)据材料二概括费正清对古代中国与西方的“法”的认识。

改革开放后,我国采取什么举措把
“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根本大法确定下来?
【答案】(1)主张:孔子提出“仁”与“礼”的学说,希望统治者“克己复礼”,推行“德治”,从而在人
人道德自觉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韩非子作为法家的代表,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厉
行赏罚。

(2)认识:古代中国的法是统治者的命令,西方的法是上帝或自然秩序的人间体现;古代中国
的法仅指行政法规和刑罚,西方的包含了民法等内容。

举措:1999年,召开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条第一款。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古今中外的法律。

从孔子和韩非子的政治主张、新时期中国的依法治
国等方面来分析。

(1)从材料“礼义”“伦理道德”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孔子的政治主张;从材料“法治”“刑罚”并结
合所学知识可以的常成韩非的政治主张。

(2)从材料“西方法律一向被认为是上帝或自然秩序的人间体现,而法家的法律不过是统治者的
命令”“法律仅指行政法规和刑罚”中可以概括出第一小问的答案。

根据材料“改革开放后”并结合所
学知识可以得出第二小问的答案。

8.启蒙运动时期,一位推动者这样归纳自己的诉求:“我希望看到最后一个国王被最后一个神父的肠子给绞死。

”(约翰·赫期特《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这表明他反对
A.因信称义
B.天赋人权
C.君权神授
D.崇尚科学
【答案】C
【解析】材料强调的是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因信称义是宗教改革的主张,故A项错误;材料强
调反对君权和教权,不涉及天赋人权,故B项错误;据材料“我希望看到最后一个国王被最后一个神父的肠子给绞死”可知这位启蒙思想家反对国王和神父的专制统治,表明他反对君权神授,故C
项正确;材料是政治上的主张,不涉及崇尚科学,故D项错误。

9.李大钊说:“19世纪全世界之文明如政治或社会之组织等,罔不胚胎于法兰西血潮之中”。

对此
理解正确的是
A.19世纪全世界政治文明之源头是法兰西民族创造的文明
B.法国的启蒙运动和大革命为19世纪世界政治文明发展奠定基础
C.19世纪世界资本主义文明发展与法国不存在必然的联系
D.19世纪世界政治文明的发展因法国频繁的革命而受阻
【答案】B
【解析】略
10.孟德斯鸠认为:“显贵的人容易遭人忌妒,他们如果由平民来审判,就要陷于危险的境地,而
不能享有一个自由国家最渺小的公民所享有的受同等人裁判的特权。

”这体现了孟德斯鸠
A.“人民主权”意识
B.“君主立宪”体制设想
C.“分权制衡”精神
D.“公正平等”司法原则
【答案】D
【解析】“同等人裁判”等字眼体现的是孟德斯鸠追求的“公正平等”的司法原则,所以选D是符合
题意的,正确;“人民主权”是卢梭的主张,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体现出“君主立宪”体制和“分权制衡”精神,所以选项B、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11.卢梭的棺木中伸出的一只手,握着一支火焰浓烈的火把。

这支火把很快就点燃了巴黎乃至世界。

这充分说明了卢梭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下列属于卢梭所握的“火把”的是
①理性主义
②社会契约
③民主政治
④人民主权
A.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②④
D.①②④
【答案】B
【解析】卢梭是启蒙运动代表人物,在《社会契约论》中提出了“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不但为法国大革命作了思想动员,而且激励了全世界反对封建统治、争取民主的斗争,故①②③④符合题意,故排除ACD,选B。

12.高二某班的一堂关于启蒙运动的综合探究课中,同学们提出了以下的观点,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
①启蒙思想用理性之光照亮了欧洲近代社会发展的道路
②18世纪中叶启蒙运动进入高潮
③启蒙运动的“自由”“平等”等要求,实质上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
④批判锋芒直指封建专制制度及宗教思想体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启蒙运动于18世纪在法国发展到高潮,是思想文化领域反对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思想束缚的斗争,启蒙思想家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

启蒙运动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开展的,“自由”“平等”等主张实质上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

①②③④说法正确,故答案为A 项。

其他三项说法不全面,排除B、C、D项。

13.14~17世纪,欧洲发生了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从17世纪开始,又发生了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根据相关知识回答霍布斯、洛克和卢梭的相同主张是
A.倡导社会契约
B.实行君主立宪
C.主张三权分立
D.反对封建迷信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两次思想解放运动分别是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

霍布斯和洛克是启蒙运动早期的代表人物,卢梭是启蒙运动高潮时期的代表人物,他们相同的主张是倡导社会契约。

所以本题选A。

14.“启蒙运动这样一件大好事,它必定会把人类从其统治者的自私自利的扩张计划之下拯救出来……随之而来的启蒙了的人们对于自己已经充分理解到的好处所不可避免地要采取的一种衷心的同情,就必定会一步步地上升到王座上来,并且甚至于会对他们的政体原则发生影响。

”这一言论说明
A.思想启蒙是政治变革的前奏
B.启蒙思想必定动摇君主统治
C.思想解放是社会进步的原动力
D.理性主义是启蒙运动的核心
【答案】A
【解析】材料中“启蒙运动……会把人类从其统治者的自私自利的扩张计划之下拯救出来”“启蒙了
的人们……会一步步地上升到王座上来,并且甚至于会对他们的政体原则发生影响的”反映了启蒙
思想与政治变革的关系,即思想的启蒙是政治变革的前奏,故A正确;B中必定说法错误;材料
中强调的是思想和政治作用,故C错误;材料没有提及理性主义,故D错误。

15.在宗教方面,主要口号是“砸烂可耻的东西”,即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

……在政治方面,哲人们也有一个关键性的用语——“社会契约”……。

这些主张
A.反对宗教信仰,倡导自由平等B.抨击教会权威,倡导信仰得救
C.倡导理性主义,主张平等法治D.反对宗教狂热,维护现存契约
【答案】C
【解析】材料中的“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反映的是理性主义,“社会契约”体现的是平等和法治。

故答案为C项。

材料所述为消灭宗教狂热,不能体现反对宗教信仰,也不能反映倡导信仰得救,排除AB项;“社会契约”理论是把社会和国家看作人们之间订立契约的结果,用来说明政治权威、政治权利和政治义务的来源、范围和条件,不是具体的“现存契约”,排除D项。

16.“在法国,为行将到来的革命启发过人们头脑的那些伟大人物,本身都是非常革命的。

”材料中
的“伟大人物”应该是指
A.智者学派
B.启蒙思想家
C.宗教改革家
D.人文主义者
【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法国的启蒙运动,所以材料中的“伟大人物”应该是指启蒙思想家,选B是
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智者学派,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宗教改革,选
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文艺复兴,所以人文主义者即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
本题选B。

17.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明确指出:“行政权力的受任者绝不是人民的主人,而只是人民的官吏;只要人民愿意就可以委托他们,也可以撤换他们。

对于这些官吏来说,……在承担国家所赋
予他们的职务时,他们只不过是在履行自己的公民义务,而并没有以任何方式来争论条件的权利。

”卢梭在这里主要强调的是
A.天赋人权
B.主权在民
C.三权分立
D.理性主义
【答案】B
【解析】据材料“行政权力的受任者绝不是人民的主人,而只是人民的官吏;只要人民愿意就可以
委托他们,也可以撤换他们”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主权在民、社会契约的思想,故B项正确;材料主旨不是强调天赋人权,故A项错误;材料未涉及三权分立等问题,故C项错误;材
料也没有反映理性主义,故D项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人民主权的概念的含义,再紧扣材料关键信息“行政权力的受任
者绝不是人民的主人,而只是人民的官吏”,即可正确认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同时注意区分天赋
人权、三权分立等相关概念,即可正确判断。

18.启蒙思想家曾这样解释“自由”:除了法律之外,不依赖任何东西,就意味着“自由”。

这里的“法律”是指
A.符合自然权利的立法
B.政府制定的法律文件
C.一切本国的成文法典
D.所有成文、非成文法律
【答案】A
【解析】启蒙思想家主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所以这里的“法律”是指符合自然权利的立法而非
政府制定的法律文件、一切本国的成文法典以及所有成文、非成文法律等,综上所述本题只有选
A才是符合题意的。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启蒙思想家的法律是指符合自然权利立法的法律。

19.法国《人权宣言》指出:全部主权的源泉存在于国民之中,任何团体或任何个人都不得行使
不是明确来自国民的权力。

这体现的政治理念是
A.主权在民
B.三权分立与制衡
C.自由平等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答案】A
【解析】从材料中的“全部主权的源泉存在于国民之中”,可知国家权力来自于国民,即主权灾民,A正确。

材料未体现权力之间的分立和制衡、自由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点,排除ABC。

20.科学革命时代,有科学家提出机械论解释整个宇宙自然界的运转;启蒙运动时期的知识分子,强调人所拥有的天赋权利。

前者以自然为主,后者强调人文,看似无太大关系,但其实都有一共
通的特色。

二者的共同点是
A.重视实际经验
B.寻求自然法则
C.论述进步史观
D.强调改革的重要
【答案】B
【解析】从材料中的“有科学家提出机械论解释整个宇宙自然界的运转”,可知科学家力图寻找自
然界运行的法则和规律;从“强调人所拥有的天赋权利”,可知启蒙思想家门力图寻找人类社会运
转的自然法则和规律,故本题选B。

科学家的理论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启蒙思想家的思想是对传
统社会的批判得出的,A错误。

题干与进步史观无关,C错误。

材料并没有涉及改革,D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