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张的脸》讲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夸张的脸》讲课稿
一、导入阶段(趣味表情)
师:人的面部表情真的是很丰富的,在没有看此录像之前,我都想象不到人的脸可以如此变化多端!接下来我们来欣赏一段趣味表情,但事先声明,笑掉大牙后果自负哦!
(播放视频:世界上最夸张的面部表情)
师:有意思吧?你会做吗?你能做的比他做的还夸张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夸张的脸》。
引出课题:《夸张的脸》(板书)
二、新授阶段(游戏、感受、讨论)
(1)变脸游戏
师:夸张的脸,你是怎样理解的呢?到底什么是夸张呢?
师总结:夸张是为达到某种表达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等方面刻意扩大或缩
小的方式。
咱们来做个变脸的小游戏,感受一下夸张的脸,谁愿意上来试一试?
游戏规则:请四位同学上台,用双手挡住自己的脸,听口令老师要求你们做什么样的表情,你们就做这个表情,然后把手拿开,看看谁的表情最夸张。
(注意:不能发出声音。
表情:高兴、愤怒、伤心、开怀大笑)
师总结:同学们的表情做得非常棒,如何把他们的这些表情再进行夸张呢?
(2)感受(播放图片)
师:这是一张表现惊讶表情的照片。
这个表情是不是很夸张?如何表现的更夸张呢?(教师操作电脑,用简单的动画形式把人物的眼睛和嘴巴扩大。
)
师:这样是不是更夸张了呢?通过这幅图片,同学们思考一下夸张的方法都有哪些?
师总结:(1)扩大夸张(2)缩小夸张
(3)讨论
欣赏作品,看看说说
师:夸张是艺术家进行创作的重要手段之一。
运用夸张这一手法可以使作品感染力更强,主题更突出。
下面请欣赏古代艺术家运用夸张手法创作的艺术作品,找一找人物哪些部
位进行了夸张,如何夸张的?
课件展示三组图片:
一组《头像》——(非洲尼日利亚雕塑):眼睛很大,脸鼓得异常饱满,脖子上挂的圈
圈“淹没”了下颚,很好的体现了非洲某部族的形态。
二组《青铜人头像》——中国商代青铜器:嘴巴扁平且非常长,眼睛耳朵都超出正常人
的比例,耳朵有比现代人常说的“招风耳”更夸张的形状,而且很大的耳洞,眼睛呈三
角形,暴出。
三组《北方多闻天王》——中国明代佛教雕塑:眼睛怒目前方,眉毛异常厚实,额头处
可见到常人没有的圆形突出,这些特征都为了显示天王的尊严与不可侵犯。
师总结: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会使人物形象更鲜明更风趣更具感染力。
同学们思考一下,运用夸张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运用夸张要注意的问题:(1)夸张不是浮夸,而是故意的合理的夸大,所以不能失去生
活的基础和生活的根据。
(2)夸张不能和事实距离过近,否则会分不清是在说事实还是
在夸张。
[二]开心明星脸
课件展示众明星的漫画作品。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现代艺术家如何对这些明星进行夸张的?
师:艺术家抓住他们的五官特征同时还可以夸大人物的脸型。
师小结:艺术家运用夸张是为了突出事物的本身特征,但并不是无限地夸大而失去真实。
他的夸张是为了更好地把事物的真实特征表现出来。
[三]作品欣赏
(1)欣赏同龄人的陶艺作品(播放图片)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他们采用了哪些基本技法呢?(多媒体展示方法步骤)
基本技法:团、搓、压、捏、揉、贴。
(2)欣赏不同的材料制作的夸张的脸。
(绘画、废旧物制作、彩色卡纸制作)
师:这些技法都是我们曾经学过的?有没有灵感利用这些技法来完成夸张的脸的呢?。
创作阶段
师:同学们是不是各个都跃跃欲试、大展身手了?在做之前老师要提几点作业要求:(1)首先,这次作业形式根据材料不同分成三类,即分为三组:A.泥塑组(陶泥、彩泥)B.绘画组(水彩笔、记号笔)C.粘贴组(废旧物、彩色卡纸等)
(2)要求在15分钟内用夸张、变形的方法制作一张夸张的脸。
可以小组(2或3人)合作,也可个人制作。
(3)三组进行比赛,看看哪一组速度最快、最有创意。
作品展示、评价
分别选出三组中优秀的作品进行展示,三组派出代表互相评价,指出优缺点。
拓展、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用夸张的方法创作一张张独一无二的脸,美妙极了。
夸张是艺术家进
行创作的手段之一,经过夸张的艺术品感染力更强,主题更突出。
课后我们可以互相交流、欣赏一下各自的作品,并能运用夸张的手法,采用陶泥等材料塑造立体的人物头像并把这
些奇特的泥人带回家装扮你的小屋,让他们陪伴你一起快乐的成长。
师小结:这节课有趣吗?开不开心呢?最后做一个开心的并夸张的表情来结束这节课,先酝酿一下,老师把手机打开,带着你的“夸张的脸”我们来合影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