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分析进阶篇:背离与波浪理论(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术分析进阶篇:背离与波浪理论(四)
在上一期,我们运用了波浪理论和速度理论去解释了背离策略出现多重背离的原因和应对方法(详情可见技术分析进阶篇:背离与波浪理论(三)),但并没有详细去论述他们三者之间的关系。

其实上一期我们的例子,有关2014年8月--10月的市场走势略有特殊,因为在浪型中属于走1浪延长浪的情况。

实际上,多数5浪上升(下跌)结构都是3浪为延长浪。

这也符合我们在上期速度理论里提到的趋势新生、鼎盛、衰退、灭亡再到新生的循环盛衰理论。

如何理解波浪、背离和速度理论的共通之处呢??一句话概括——速度是指导理念,浪型为分析框架,背离则为决策手段。

方法、工具和决策标准三位一体,才能对市场未来走势做出更为精确的判断。

下面我们就以最常见的3浪为延伸浪的5浪上升为例,以MACD为载体讲述这三者是如何在统一框架内运行的。

以MACD为代表的趋势类指标,其背离的本质,就是价格在不同阶段速度的变化。

价格有方向性的变动速度的衰减,最终导致了背离的形成。

而在波浪上,则表现为3浪和5浪的变动,3浪是趋势变动的鼎盛周期,而5浪则为衰退周期,5浪的速度慢于3浪,最终导致趋势的变化:由上升转为下跌,或者由下跌转为上升。

因此,一个理想的MACD和波浪理论的周期模型可以用下图表示:
从底部开始DIF金叉DEA,确立1浪上升,1浪到达顶点后开始回调:
A
1浪使得DIF穿过0轴,在穿过后出现2浪回调,回调可能会使得DIF击穿0轴但不跌穿1浪起点,并在0轴附近获得支撑,此处为2浪低点。

B
2浪结束后,DIF金叉DEA并且价格创新高,确立3浪。

3浪通常要比1浪速度快,周期长。

(但若3浪级别同1浪相仿但速度明显偏慢,则后面可能没有5浪)
C
3浪结束后进入4浪回调,DIF第二次死叉DEA。

D
DIF没有充分回归0轴,即浪型上并未出现足够的调整4浪回调便结束,此时DIF再次金叉DEA,若价格创新高,则5浪确立,在价格创新高,DIF值未创新高之前都存在背离条件。

背离条件只有两种结果,一种结果是形成背离,详见 E,另一种,则是DIF跟随价格继续冲高,最终超越前期高点。

此时仍为5浪,但由于5浪上升速度等于甚至超过3浪上升速度,因此即便有回调,也很有可能再走7浪上升。

E
若DIF未创新高,表明当前5浪的级别和速度大概率还小于3浪,
但此时不能操作。

原因我们已经在——中解释了。

这个时候,若上涨乏力,DIF会出现滞平,如果价格开始下跌,那么DIF也很容易发生向下转折。

一旦DIF向下拐头,此时就是卖出机会。

当DIF死叉DEA 时,顶背离结构确定形成,为确定性抛售机会。

下降周期的五浪下跌正好相反,读者可以自行分析。

在文章的最开始,我们也提到有1浪和5浪延长浪的情况,但不管如何,都可以浪型作为基本框架,用速度和背离理论去分析并做决策。

当然,细心的读者会指出,速度和背离并非完全一致,也存在用肉眼看上去速度并未降低,但是却的确出现MACD的DIF值拐头的情况。

那这个时候是有可能出现二次背离的,究竟是当时就进行买入(卖出)的操作,还是等到第二次?
小编的答案一如既往的明确:除非有更好的判断和交易方法,否则在第一次形成背离时就要出手。

因为不能确认未来第二次的背离是否会有,为了保险起见,第一次背离就应当出手。

若做错了,创新低(高)再止损(重新买回)。

因为相对于一波大的行情反转来说,止损和纠错买入的代价都是很少的,经过风险权衡的比较,自然是在第一次就应该出手。

否则极易错失行情(深套难解)
其实说了那么多,核心思想都没有变:
急涨不卖空,急跌不抄底。

等到降速再出手。

当出现急涨和急跌的时候,意味着趋势运行正处于鼎盛周期,后市即便出现反抽(回调),也将大概率地延续之后的趋势。

而当趋势运行速度变得缓慢时,例如,急跌——反弹——缓跌(一定要创新低,否则不能叫跌,只能是回调)或者急涨——回调——缓涨(同时创新高)时,很有可能趋势将发生逆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