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致藤野先生的一封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迅致藤野先生的一封信
鲁迅致藤野先生的一封信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书信吧,书信是一种用书面的形式向亲人、朋友、同志问候、谈话、联系事宜的应用文体。
你知道书信要怎么写才正确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鲁迅致藤野先生的一封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鲁迅致藤野先生的一封信1
亲爱的老师:
阔别多年,时间的历练,是一切都变得老成,而我也是,青涩早已褪去,已到而立之年。
夜深人静,睡眼朦胧,恍惚中总是看到您的身影。
三尺讲台,您的步履是否还恰似昨日矫健?不忘您的教诲,总是唤醒梦迷希冀。
您还记得我们相处的日子吗?我的.老师。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中国的老话,总是把尊师喻成春蚕,红烛。
您的心,却红于烛,亮如月,如缕缕光芒点亮那时我迷茫的心灵。
20年前,身在异地,有您相伴;20年后,我依旧念您。
我的老师,您在哪儿?日本的樱花是否依旧烂熳?
学生:鲁迅
鲁迅致藤野先生的一封信2
亲爱的藤野老师:
您好!
我已经离开你二十年了。
我想念远离日本海东岸的老师很多年了。
想必你身体还不错吧?因为一些小事,我没有时间给你写信。
请见谅。
当时因为觉得中国是个弱国,就像一个患各种慢性病的中年病人,因内忧外患被称为“东亚病夫”;单靠医术并不能治愈她的顽疾。
我由衷地意识到激发民族精神的迫切性,于是回国放弃行医。
离开仙台前夕我骗了你,因为当时的情况实在不方便直接告诉你。
你不应该怪我!
你没有民族偏见,这样学生会主任写匿名信找我吵架的时候你就
能洗清我;你有严谨的学术态度,你细心地为我添加和修改了讲义,修改了解剖图;你以宽广的胸怀和公平的态度对待弱国学生。
你的关心和鼓励一直激励着我前进。
我永远记得你在我心中的谆谆教诲。
你是我一生感激的老师,你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
早年在东京的时候,我下定了救国救民的.坚定决心。
我剪掉了辫子,用一句诗表达了我的野心:“灵台没有逃脱神箭的打算,雨下得像块石头。
我把心送给冷星,用我的血推荐轩辕。
”现在是我展示抱负的时候了。
我决心和同事们一起呐喊,推动新文化运动,用一寸钢笔一把枪当匕首去刺反动势力。
在黑暗中为救国救民的光荣使命而战!虽然有很多反动军阀和帝国文人指责我,批评我,攻击我,迫害我,但我身后还有亿万爱国青年和人民支持我,支持我,爱我,尊重我。
所以我决心“冷眼看千人,俯首甘为孺子牛”。
希望你能理解我真诚的爱国!
你现在怎么样了?你的学术成果一定很丰硕!
我再次向你致敬。
弟子周树人致敬。
民国十四年十月
鲁迅致藤野先生的一封信3
亲爱的老师:
阔别多年,时间的历练,是一切都变得老成,而我也是,青涩早已褪去,已到而立之年。
夜深人静,睡眼朦胧,恍惚中总是看到您的身影。
三尺讲台,您的步履是否还恰似昨日矫健?不忘您的教诲,总是唤醒梦迷希冀。
您还记得我们相处的日子吗?我的老师。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中国的老话,总是把尊师喻成春蚕,红烛。
您的`心,却红于烛,亮如月,如缕缕光芒点亮那时我迷茫的心灵。
20年前,身在异地,有您相伴;20年后,我依旧念您。
我的老师,您在哪儿?日本的樱花是否依旧烂熳?
学生:鲁迅
鲁迅致藤野先生的一封信4
星期天,我和爸爸妈妈、还有同学们一起去了鲁迅故居游玩。
经过两个小时的奔波,我们来了绍兴鲁迅故居。
这里人山人海,街道两旁是各种各样的小卖铺,有卖冰激淋的,有卖绍兴特产的,还有卖纪念品的。
随着人群,我们走进了这条街,走了不远,就发现街旁边有一条小河,河上来来往往都是乌篷船。
大人们买好了船票,我们穿上了救生服,登上了乌篷船。
摇乌篷船的老大爷刚招呼我们坐好,船就摇摇晃晃地开了起来。
阳光照在人身上,暖暖的`。
随着船身行走在水面上而带来的一点点凉风,再加上船慢悠悠左摇右晃的,人坐在乌篷船上,简直惬意极了!船很快进入了一个隧道,抬头只见上面挂满了五颜六色的彩灯,红的、黄的、蓝的,应有尽有,漂亮极了!
下了船,我们来到了三味书屋。
曾经的三味书屋现在变得十分先进:崭新的桌椅、可升降的黑板、还有大屏幕投影和电脑呢。
转过街角,我们又来到了百草园。
鲁迅先生笔下的百草园种满了各种草药,而如今的百草园,分成了四大块,分别种着大白菜和青菜,这让我不禁有些失望。
绍兴的臭豆腐,历史久远,因臭而闻名中国。
我买了两盒臭豆腐,边走边吃,再加上一路都是烧烤串、关东煮、山楂糕、鲜榨汁等等,仿佛来到了人间天堂、吃货的美地。
鲁迅故居既有水乡特色,又有文化特色,还是美食天堂,不愧为绍兴的旅游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