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函数教学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指数函数》教学反思
《指数函数》是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1第三章第一节中的第二小节,是在学生系统地学习了函数的定义、表示方法及性质后,接触到的第一个重要的基本初等函数。
这节的教学共分为两个课时完成,本节课是第一课时,下面是我对本节课的教学反思:
一、对课前备课情况的反思
在备课的时候,我反复阅读了这一节教材和教师参考书,认真分析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确定了教学的重难点;根据新课程标准,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三个方面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针对所确立的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目标,设计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在此过程中,我对新课标与新教材有了较为整体的把握和认识,对知识前后的联系有了一定的了解,形成了知识框架,另外,进行学情分析后,了解了学生的现状和知识结构,做到了因材施教。
二、对整体教学过程的反思
1.对创设情境,引入新知的反思
用“百万富翁为什么会破产”这个小故事,能够让学生从课下放松的情绪中紧张起来,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更由此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但在教学过程中,我并没有将这个故事与指数函数更好的联系在一起,对新知识的引出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
2.对时间分配、重难点的反思
教学时,我在对定义的剖析以及从图像到性质的归纳所用的时间较多,这两部分是本节课确定的重难点,在教学中,我花费了一些时间,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讨论,集思广益,并设置了一些简单的练习题,趁热打铁,加深同学们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3. 对多媒体使用情况的反思
本节课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直观的展示了描点法作图的全过程,减少了在黑板上作图的时间,并使图像更加精确。
另外,还应用到几何画板,通过改变a的取值,展示指数函数恒过定点的性质以及图像随底数变化的变化规律,使学生感受数学学习的奇妙之处。
4.对教学策略与方法的反思
本节课采用启发式与探究式相结合的方法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采用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采用类比的方法,让学生自己思考,如何由一次、二次函数定义得到指数函数的定义,加深同学对数学知识前后知识联系的体会,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在教学方法上,主要采用了以学生活动为主的启发式教学,但在
整堂课中,对学生的启发并不到位,未能完全达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目的。
三、再教的设计
首先是在创设情境方面,在讲完故事后告诉同学们,有人将这个故事现象称为“指数风暴”,这样就能更好的引出本节课的课题,同时为学生留下悬念,提高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热情。
其次,在对于一些例题的处理上有待提高,例如判断下列函数是否为指数函数的问题上,应在列举出y=3^(2x)这一例子,并在总结判断函数三要素时,指明x系数为1中的x是经过化简变形后所得到的,这样使学生在今后遇到此类问题时更加小心谨慎。
最后,对于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引导上,在教学中,教师不仅仅要教会学生掌握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如何思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以及对数学方法的理解,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在教学过程中多设立一些探究思考的教学环节,增加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真正的形
成“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另外,对于发言的同学未能及时给予肯定表扬,以此增加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对数学学习的热情。
以上就是我对本节课教学的教学反思,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多动脑,多思考,更好的设计课堂,更好的对教学环节进行把握,从而提高教学目的的达成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引领学生近一步走进数学的世界,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