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诗歌比较鉴赏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鉴赏比较阅读
教学目标:
了解高考诗歌比较鉴赏题的设题角度,学习答题思路,重点掌握诗歌意象、表现手法、思想感情的比较鉴赏方法,学会规范答题与自我评价。

重点难点:
1、找准比较点,规范表达。

2、掌握诗歌意象、表现手法、思想感情的比较鉴赏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梅》
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明确:梅香雪白各显风采导入诗歌比较鉴赏
二、了解诗歌比较鉴赏题的设题角度
提问:诗歌比较鉴赏可以从哪些方面设置比较点,或者说,诗歌比较鉴赏题有哪些设题角度?
答:从大方面看,比较阅读题一般从“求同”、“求异”两个方面来设计问题,从小方面看,可以从诗歌的体裁、题材、形象、语言、感情、思想内容、表现技巧等方面设题,具体有以下几个角度:
1、内容、情感比较
方法指津:
①读诗题。

②注意注解。

③抓关键词语。

④注意诗的最后两句。

⑤积累常用感情基调用语。

2、意象、意境比较
方法指津:
①要把握常见诗词意象的内涵
②扣住带感情色彩的关键词语加以分析
③注意诗歌的不同类别
3、语言赏析比较
方法指津:
①品字析句抓关键字词
首先抓动词,其次抓形容词,再抓数词、副词和其他虚词。

②分门别类抓语言风格
朴素自然,婉约细腻,清新明丽,幽默讽刺,沉郁顿挫,悲壮慷慨等。

4、手法、技巧比较
方法指津:
①熟知各种表达技巧的术语及内涵。

②把握题干中要考查的表达技巧的角度。

③结合诗句比较分析各自的表达技巧及其效果。

三、诗歌比较鉴赏课堂练习
1.手法鉴赏练习
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

未展芭蕉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
(唐)钱珝(金)元好问
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第一首巧妙运用比喻,将未展芭蕉比作未燃的蜡烛、未拆封的书札。

又把它比拟成芳心未展的少女,“东风暗拆”一句作者想象芭蕉终于展开时的情态,不仅传神,而且传达出美好的情思。

第二首运用比拟、对比、衬托等手法,描绘了海棠在重重新绿映衬下未开的娇羞之美,将海棠比拟成少女,与桃李形成对比,衬托出海棠的不趋时,矜持高洁、不与群芳争艳的品格,这正是作者自己精神的写照。

2.整体练习
塞上听吹笛夜上受降城闻笛
高适李益
雪净胡天牧马还,受降城外月如霜。

月明羌笛戍楼间。

回乐峰前沙似雪,
借问梅花何处落,不知何处吹芦管,
风吹一夜满关山。

一夜征人尽望乡。

(1)比较两首边塞诗的思想感情:
(2)比较两首诗的表现手法:
(3)比较两首诗所运用的相同的意象及营造的不同意境:
明确:
(1)高诗写景,表现将士归来、胡马北去的和平宁谧;写笛声,表现盛唐豪情和些许怀乡之情。

李诗写景,表现边塞环境的险恶和景象的荒寒;写笛声,表现怀乡的迷惘和悲凉。

点拨:分析思想感情,不能脱离内容孤立分析,内容凸显情感,景物孕含情感,在对内容的比较上引出思想情的不同才水到渠成。

(2)①炼字角度:
高诗一个“满”字,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片,它们四处飞散,一夜之中色香洒满关山。

也漾溢“埋骨岂需桑梓地”盛唐豪情,更隐含全体将士怀乡之情。

李诗的一个“尽”字,写了将士怀乡的无一例外和绵绵不尽的乡愁。

②修辞角度:
高诗通感,将《梅花落》笛曲的听觉转化为梅花飘落的视觉,边地无梅引发故乡梅联想。

战士由听曲而想到“梅花落”的场景。

胡地是没有梅花的,那是中原故乡的场景,句中也含有思乡的情调。

李诗比喻,“沙似雪”、“月如霜”,写出边塞环境的险恶和荒寒。

③情景角度:
高诗和平宁谧和思乡之情蕴于“雪净”、“牧马”、“月明”、“羌笛”和“梅花”的意象中。

李诗前三句写景、写声,后一句抒情。

似雪的沙和如霜的月,衬托出荒凉凄冷的心境。

④技巧角度:
高诗联想、虚实结合前两句实写表边塞和平生活,梅花落拆用,构成一种虚景,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片,它们四处飞散,一夜之中色香洒满关山,边地无梅引发故乡梅联想。

战士由听曲而想到“梅花落”的场景。

李诗前两句,比喻,写出了景物的寒气逼人,渲染出了内心的凄惨悲凉,也使诗人格外强烈地感受到置身边
塞绝域的孤独,而为后文生发出思乡的情愫作了铺垫。

三、四句写声,视听结合,“一夜”、“尽望”又道出了征人望乡之情的深重和急切。

……
提问:除了比较不同之外,两首诗还可以比较内容、技巧上的相同之处。

明确:(1)征人思乡的主题相同。

(2)情景交融的抒情手法相同,
(3)乐声传情的表现手法相同。

(4)明月寄情的手法相同。

四、练习作业:《一轮精练》P98 第二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