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钙化在CT诊断中的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颅内钙化在CT诊断中的价值
摘要】目的对颅内不同形式的钙化性病变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钙化在颅脑CT
诊断中的价值与意义。
资料与方法收集我科2010年2月-2012年10月共18例
典型颅内钙化病例,均经手术病理及实验室检查证实,采用美国GE Bright-Speed 16排螺旋CT扫描仪,以听眦线(OM)为基线,层厚5mm层间距5mm连续扫描,扫描参数120KV 180MA。
结果颅内钙化可见于生理性,更多见于病理性,
如肿瘤性、先天性、代谢性、脑血管性、感染性等。
结论颅内钙化根据其形态、大小、部位结合其他征象,对颅内病变具有较高的定性价值。
【关键词】颅内钙化 CT诊断定性价值
CT检查对颅内钙化显示较MR及平片更敏感,要加强CT诊断医师对颅内各
种生理性及病理性钙化的认识。
生理性钙化成人常见松果体、基底节、缰联合、
脉络丛钙化。
病理性钙化常见于颅咽管瘤、少突胶质细胞瘤、生殖细胞瘤、结节
性硬化、甲状旁腺功能减低、动静脉畸形、感染等。
掌握颅内各种钙化特点,对
提高CT诊断准确率具有重要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颅咽管瘤5例;少突胶质细胞瘤4例;生殖细胞瘤3例;结节性硬
化2例;Sturge-webe综合征2例;甲状旁腺功能减低2例。
1.2 设备美国GE Bright Speed 16排螺旋CT;扫描基线(OM);层厚5mm;层间
距5mm;轴位连续扫描1.25mm薄层重组,扫描参数120KV 180MA。
2、影像学表现、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
2.1 颅咽管瘤:起源于胚胎时期Rathke囊的上皮残余,好发于鞍上、鞍内钙
化率高,儿童高达90%,成人约为30%,囊性颅咽管瘤表现为边缘清晰圆形、类
圆形低密度影,囊壁连续或不连续“蛋壳样”钙化为其特征性表现;实性肿瘤可见
点状及斑点状钙化。
2.2 少突胶质细胞瘤:成人多见,好发于幕上,病变多接近脑表面,额叶多见,其次为颞叶、顶叶、枕叶,CT平扫肿瘤表现为稍低密度,也可为等或稍高密度,
增强扫描强化不显著,多为均匀性增强,少数为环形强化,其特征性表现为瘤内
有大而不规则的钙化,呈曲条带状或呈簇点状钙化,这种特征性可与其他胶质瘤
鉴别。
2.3 生殖细胞瘤:好发于青少年,男:女为5~10:1,典型部位于中脑顶部、
松果体区,CT平扫肿瘤常为卵圆形、不规则形等、高密度影,呈均匀或不均匀强化,松果体钙化增大,多大于1cm,被包埋与肿块之中,此为其特征性表现。
2.4 结节性硬化:是一种自然突变率高且外显率不一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神经
皮肤病,脑、肾、肺、脾、消化道、骨骼发生错构瘤。
临床上以癫痫、智力障碍、皮脂腺瘤三特征为特点。
室管膜下钙化结节为特征性表现,主要分布于侧脑室体部、外侧壁和室间孔附近,并向脑室内突出,CT检出率比平片高50%,75%钙化结节
为多发性,50%为双侧性,10%会演变为巨细胞星形细胞瘤,尤以侵犯室间孔的
尾状核头部多见,并可合并脑积水,上述特征CT诊断结节性硬化明确。
2.5 Sturge-weber综合征:既是家族遗传疾病,又可散发。
癫痫、面部三叉神
经支配区的血管痣、枕叶血管瘤为特征,钙化是CT诊断本病的特征,常为单侧,枕叶多见,亦可侵犯颞、顶、额叶,典型呈“脑回状”“双轨状”钙化。
2.6 弓形体原虫病:是先天TORCH感染的一种,母亲有孕期与猫狗密切接触史。
基底节区、脑皮质、侧脑室旁广泛钙化,呈线状、条状、小片状,常伴脑萎
缩、脑小畸形、脑积水,其钙化结节较结节性硬化的结节小,血清免疫学检查可确诊。
2.7 甲状旁腺功能减低:一般症状较轻,偶有抽搐。
该2例均在查体中偶然发现,无任何症状。
甲状旁腺机能低下致钙磷代谢失调,血钙、血磷降低,较多钙磷沉积在胶质细胞核、脑血管周围。
脑内多发对称性钙化是其特征,钙化形态多样,呈条状、块状、片状等。
双侧苍白球钙化呈八字形,丘脑钙化呈类圆形,小脑齿状核钙化呈扇形。
应与Fahr’s病鉴别。
Fahr’s病,又称特发性家族性脑血管亚铁钙质沉着症,就钙化部位、形态、密度与甲状旁腺功能减低所致钙化无法鉴别,但其血钙正常,可鉴别。
在日常工作中若发现上述对称性钙化多建议其进行实验室检查。
3、结果
颅内不同形态、部位的钙化在CT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及较高价值,掌握不同疾病的钙化特点、病变部位及临床特征,结合实验室检查可对颅内多种疾病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进一步明确诊断。
参考文献
[1]曹丹庆,蔡祖龙.全身CT诊断学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3.
[2]张在沛.颅内钙化的CT诊断.大学课件.
[3]马炎舟.颅内单发或多发钙化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 2006.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