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背诵篇目
中考语文必背篇目汇总

中考语文必背篇目汇总1、《论语》十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 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 ùn),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x 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观沧海 曹操3、次北固山下(唐)王湾4、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5、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6、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7、泊秦淮(唐)杜牧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8、 桃花源记(晋)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中考古诗文必考篇目

中考古诗文必考篇目
中考古诗文必考篇目在不同地区和年份可能会有所不同,但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考古诗文必考篇目:
1. 《论语》
2. 《曹刿论战》
3. 《鱼我所欲也》
4.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 《教学相长》
6. 《伯牙善鼓琴》
7. 《邹忌讽齐王纳谏》
8. 《出师表》
9. 《桃花源记》
10. 《答谢中书书》
11. 《三峡》
12. 《马说》
13. 《陋室铭》
14. 《小石潭记》
15. 《岳阳楼记》
16. 《醉翁亭记》
17. 《爱莲说》
18. 《记承天寺夜游》
19. 《送东阳马生序》
20. 《湖心亭看雪》
21. 《河中石兽》
以上是中考古诗文必考的一些篇目,但具体情况仍需以当地考试要求为准。
建议查阅所在地区的中考语文考试大纲,了解具体要求。
中考语文背诵篇目

七上: 1.《论语》十二章 2.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 (曹操) 次北固山下 (王湾)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3.虽有嘉肴 (《礼记》) 4.河中石兽 (纪昀) 5.春 (朱自清) 6.秋天 (何其芳 7.课外古诗词10首 龟虽寿 (曹操) 过故人庄 (孟浩然)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 白) 夜雨寄北 (李商隐) 泊秦淮 (杜牧)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杨万里) 观书有感 (朱熹) 浣溪沙 (晏殊) 如梦令 (李清照) 七下: 1.木兰诗 (郭茂倩 2.短文两篇 夸父逐日 (《山海经》) 共工怒触不周山 (《淮南子》) 3.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 4.课外古诗词 山中杂诗 (吴均) 竹里馆 (王维) 峨眉山月歌 (李白)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逢入京使 (岑参) 滁州西涧 (韦应物)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送灵澈上人 (刘长卿) 约客 (赵师秀) 论诗 (赵翼) 八下:10.课外古诗词10首 1 赠从弟 (刘桢) 2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3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4 终南别业 (王维) 5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 白) 6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 愈) 7 无题 (李商隐) 8 相见欢 (李煜) 9 登飞来峰 (王安石) 10 苏幕遮 (范仲淹) 家长签字 签字 八上: 签字 1.桃花源记(陶渊明) 2.短文两篇 陋室铭(刘禹锡) 爱莲说(周敦颐) 3.核舟记2—4段(魏学洢) 4.大道之行也(《礼记》) 5.杜甫诗三首:望岳 春望 石壕吏 6.三峡(郦道元) 7.短文两篇(背黙)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8.湖心亭看雪(张岱) 9.诗四首 归园田居(陶渊明) 使至塞上(王维) 渡荆门送别(李白) 登岳阳楼(陈与义) 10.课外古诗词: 长歌行(少壮不努力)(汉乐府) 野望(王绩) 早寒江上有怀(孟浩然)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黄鹤楼(崔颢) 送友人(李白) 秋词(刘禹锡) 鲁山山行(梅尧臣) 浣溪沙(苏轼)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 八下: 1.与朱元思书(吴均) 2.五柳先生传(陶渊明) 3.马说(韩愈) 4.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 5.诗词曲五首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赤壁(杜牧 过零丁洋(文天祥)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6.小石潭记(柳宗元) 7.岳阳楼记(范仲淹) 8.醉翁亭记(欧阳修) 9.诗五首 饮酒(其五)(陶渊明) 行路难(其一)(李白)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己亥杂诗(龚自珍) 签字
初中语文中考必背古诗文

以下是一份初中语文中考必背古诗文的详细列表:七年级上册:
《观沧海》(曹操)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次北固山下》(王湾)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七年级下册:
《木兰诗》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望岳》(杜甫)
《登飞来峰》(王安石)
《游山西村》(陆游)
《己亥杂诗》(龚自珍)
八年级上册:
《野望》(王绩)
《黄鹤楼》(崔颢)
《使至塞上》(王维)
《渡荆门送别》(李白)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八年级下册:
《关雎》
《蒹葭》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卖炭翁》(白居易)
九年级上册:
《行路难》(其一)(李白)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水调歌头》(苏轼)
《月夜忆舍弟》(杜甫)
《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
《商山早行》(温庭筠)
九年级下册: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满江红》(秋瑾)
《十五从军征》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过零丁洋》(文天祥)。
新课标中考语文古诗文必考篇目(50篇).doc

新课标中考语文古诗文必考篇目(50篇)七年级上册1、论语十则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③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⑤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⑥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⑦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⑧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⑨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⑩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2、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3、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5、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6、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扬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7、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8、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9、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初中语文中考人教版背诵篇目

初中语文中考人教版背诵篇目七下:1.木兰诗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2.夸父逐日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未至,道渴而死。
弃其杖,化为邓林。
3.共工怒触不周山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
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八上:1.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4.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完整版)中考语文古诗文必背篇目(61篇)

(完整版)中考语文古诗文必背篇目(61篇) 中考语文古诗文必背篇目(61篇)1 关雎(关关雎鸠)>《诗经·国风》2 蒹葭(蒹葭苍苍)〉《诗经·国风》3 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汉乐府》4 观沧海(东临碣石)>曹操5 饮酒(结庐在人境)>陶渊明6 木兰诗(唧唧复唧唧)>北朝民歌7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王勃8 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陈子昂9 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王湾10 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王维11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李白12 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李白13 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崔颢14 望岳(岱宗夫如何)〉杜甫15 春望(国破山河在)>杜甫16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 〉杜甫17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岑参18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刘禹锡19 卖炭翁(卖炭翁)〉白居易20 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白居易21 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李贺22 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杜牧23 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24 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李商隐25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26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李煜27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范仲淹28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29 登飞来峰(飞来山上千寻塔)>王安石30 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苏轼31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32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李清照33 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陆游34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怀古(何处望神州)>辛弃疾35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辛弃疾36 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文天祥37 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马致远38 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张养浩39 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龚自珍40 满江红(小住京华)>秋瑾41 《论语》十二章(学而时习之;吾日三省吾身;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贤哉,回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不义而富且贵;三人行;子在川上;三军可夺帅也;博学而笃志) >《论语》42 曹刿论战(十年春)>《左传》43 《孟子》三则(鱼我所欲也;富贵不能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44 《庄子》一则(北冥有鱼……亦若是则已矣)〉《庄子》45 《礼记》一则(虽有佳肴)>《礼记》46《列子》一则(伯牙善鼓琴)〉《列子》47 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修八尺有余)>《战国策》48 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诸葛亮49 桃花源记(晋太元中)>陶渊明50 答谢中书书(山川之美)>陶弘景51 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郦道元52 马说(四)(世有伯乐)〉韩愈53 陋室铭(山不在高)〉刘禹锡54 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柳宗元55 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范仲淹56 醉翁亭记(环滁皆山也)〉欧阳修57 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周敦颐58 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苏轼59 送东阳马生序(余幼时即嗜学)>宋濂60 湖心亭看雪(崇祯五年十二月)>张岱61 河中石兽(沧州南)>纪昀七年级上册1、论语》十二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完整版)中考语文古诗文必背篇目(61篇)汇总

中考语文古诗文必背篇目(61 篇)(7-9 年级)1 关雎(关关雎鸠)>《诗经•国风》2 兼葭(兼葭苍苍)>《诗经•国风》3 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汉乐府》4 观沧海(东临碣石)>曹操5 饮酒(结庐在人境)>陶渊明6 木兰诗(唧唧复唧唧)>北朝民歌7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王勃8 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陈子昂9 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王湾10 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王维11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李白12 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李白13 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崔颢14 望岳(岱宗夫如何)>杜甫15 春望(国破山河在)>杜甫16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杜甫17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岑参18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刘禹锡19 卖炭翁(卖炭翁)>白居易20 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白居易21 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李贺22 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杜牧23 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24 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李商隐25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26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李煜27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范仲淹28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29 登飞来峰(飞来山上千寻塔)>王安石30 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苏轼31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32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李清照33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陆游34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怀古(何处望神州)〉辛弃疾35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辛弃疾36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文天祥37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马致远38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张养浩39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龚自珍40满江红(小住京华)>秋瑾41《论语》十二章(学而时习之; 吾日三省吾身;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贤哉,回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不义而富且贵;三人行;子在川上;三军可夺帅也;博学而笃志)>《论语》42曹刿论战(十年春)>《左传》43《孟子》三则(鱼我所欲也; 富贵不能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44《庄子》则(北冥有鱼……亦若是则已矣)>《庄子》45《礼记》一则(虽有佳肴)>《礼记》46《列子》一则(伯牙善鼓琴)>《列子》47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修八尺有余)>《战国策》48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诸葛亮49桃花源记(晋太元中)>陶渊明50答谢中书书(山川之美)>陶弘景51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郦道元52马说(四)(世有伯乐)>韩愈53陋室铭(山不在高)>刘禹锡54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柳宗元55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范仲淹56醉翁亭记(环滁皆山也)>欧阳修57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周敦颐58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苏轼59送东阳马生序(余幼时即嗜学)>宋濂60湖心亭看雪(崇祯五年十二月)>张岱61河中石兽(沧州南)>纪昀七年级上册1、论语》十二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完整版)中考语文规定背诵篇目50篇

中考语文规定背诵篇目(50篇)(加下划线的为重点赏析与默写的句子,错别字已修改)诗词34首:1.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从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赏析:曹操的诗词大都气魄雄大、情调悲壮。
该诗亦如此。
写海景有远有近,虚实相生。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在丰富的联想中表现出博大的胸怀和要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
暗含一种要像大海容纳万物一样把统一天下做江山主人的胸襟。
2.次北固山下•王湾(06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赏析:“次”指旅船停泊。
颈联:字面意思是“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
诗人重在写景,但景中却蕴含了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对比残夜,江春对比旧年,都是新生事物孕育于旧事物之中,并将取代旧事物,“日(旭日东升)”、“春(春回大地)”都是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因此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3.钱塘湖春行•白居易(07年默写)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西湖早春景色。
“渐”字写出了诗人是骑在马上边走边看渐入佳境的。
4.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赏析:“秋思”“秋天的愁思”之意。
开头四句写景极力渲染冷清凄凉的气氛,为下文作铺垫,景中带有“悲秋”色彩。
以“断肠人在天涯”点题,表明游子思乡之情。
6.夜雨寄北李商隐07年默写)。
7.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8.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9.望岳·杜甫(06年默写)荡胸生曾(句首发语词)该诗描写了泰山的高大壮美。
颔联:用夸张手法突出形容泰山的高,因太高,以至于阳光不能同时照到它的两面,形成一面如同清晨,一面如同傍晚的奇观。
中考必背古诗词文言文

中考必背古诗词文言文
中考必背古诗词文言文通常包括一些经典的名篇,具体篇目可能会根据不同的地区和考试要求有所差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考必背古诗词文言文篇目,供您参考:
古诗词:
1. 《静夜思》(唐·李白)
2.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3. 《登鹳雀楼》(唐·王之涣)
4. 《春晓》(唐·孟浩然)
5.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6. 《绝句》(唐·杜甫)
7. 《早发白帝城》(唐·李白)
8. 《望洞庭》(唐·刘禹锡)
9. 《悯农》(唐·李绅)
10. 《题西林壁》(宋·苏轼)
文言文:
1. 《论语》十则
2. 《爱莲说》
3. 《陋室铭》
4. 《伤仲永》
5. 《三峡》
6. 《岳阳楼记》
7. 《醉翁亭记》
8. 《桃花源记》
9. 《小石潭记》
10. 《鱼我所欲也》
以上只是常见的中考必背古诗词文言文篇目,具体要求还需要根据当地的中考大纲来确定。
建议查阅所在地区的中考考试大纲,以获取最准确的信息。
中考语文古诗文背诵篇目

中考语文古诗词背诵篇目七年级上册课内:1、《观沧海》曹操(东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唐)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3、《次北固山下》王湾(唐)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课外:1、《峨眉山月歌》李白(唐)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2、《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唐)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3、《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唐)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4、《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唐)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5、《秋词》(其一)刘禹锡(唐)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6、《夜雨寄北》李商隐(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7、《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陆游(宋)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8、《潼关》谭嗣同(清)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七年级下册课内:1、《木兰诗》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中考语文背诵篇目及内容

中考语文背诵篇目及内容1、《论语》八则春秋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观沧海》曹操三国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3、《饮酒》陶渊明东晋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4、《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唐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5、《赤壁》杜牧唐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6、《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7、《使至塞上》王维唐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8、《行路难》李白唐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9、《望岳》杜甫唐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0、《无题》李商隐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中考语文背诵篇目

中考背诵篇目七年级上册《论语十则》(第二单元)《春》(第三单元)《观沧海》《次北固山下》《钱塘湖春行》《西江月》《天净沙秋思》(第三单元)《咏雪》《陈太丘与友期》(第五单元)《天上的街市》《静夜》(第六单元)课外附录古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夜雨寄北》《泊秦淮》《浣溪沙》七年级下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未选择的路》《伤仲永》(第一单元)《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木兰诗》(第二单元)《孙权劝学》(第三单元)《口技》(第四单元)《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第五单元)《狼》(第六单元)课外附录古诗无八年级上册《桃花源记》《陋室铭》《爱莲说》《大道之行也》《望岳》《春望》《石壕吏》(第五单元)《三峡》《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湖心亭看雪》《归园田居》《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登岳阳楼(其一)》(第六单元)课外附录古诗《浣溪沙》八年级下册《雷电颂》前六段(第二单元)《与朱元思书》《五柳先生传》《马说》《送东阳马生序》《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赤壁》《过零丁洋》《水调歌头》《山坡羊潼关怀古》(第五单元)《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饮酒(其五)》《行路难(其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己亥杂诗》(第六单元)课外附录古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见欢》《无题》《登飞来峰》九年级上册《沁园春雪》(第一单元)《出师表》《望江南》《渔家傲》《江城子密州出猎》《武陵春》《破阵子》(第六单元)课外附录古诗《观刈麦》九年级下册《我用残损的手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第一单元)《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第五单元)《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关雎》《蒹葭》(第六单元)课外附录古诗《雁门太守行》2011-11-11。
中考语文必考古诗词(篇目)

中考语文必考古诗词(篇目)中考语文必考古诗词1、闻王昌龄左迁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2、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3、淮上与友人别郑谷杨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4、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宋·王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5、水槛遣心二首(选一)杜甫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澄江下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6、秋词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睛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7、画眉鸟宋·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8、浣溪沙宋·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9、乌衣巷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10、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11、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2、登飞来峰宋·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13、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14、醉花阴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15、临江仙杨慎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完整版)中考语文古诗文必背篇目(61篇)汇总

中考语文古诗文必背篇目(61篇)(7-9年级)1 关雎(关关雎鸠)>《诗经·国风》2 蒹葭(蒹葭苍苍)>《诗经·国风》3 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汉乐府》4 观沧海(东临碣石)>曹操5 饮酒(结庐在人境)>陶渊明6 木兰诗(唧唧复唧唧)>北朝民歌7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王勃8 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陈子昂9 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王湾10 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王维11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李白12 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李白13 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崔颢14 望岳(岱宗夫如何)>杜甫15 春望(国破山河在)>杜甫16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 >杜甫17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岑参18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刘禹锡19 卖炭翁(卖炭翁)>白居易20 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白居易21 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李贺22 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杜牧23 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24 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李商隐25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26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李煜27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范仲淹28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29 登飞来峰(飞来山上千寻塔)>王安石30 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 >苏轼31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32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李清照33 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陆游34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怀古(何处望神州)>辛弃疾35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辛弃疾36 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文天祥37 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马致远38 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张养浩39 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龚自珍40 满江红(小住京华)>秋瑾41 《论语》十二章(学而时习之;吾日三省吾身;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贤哉,回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不义而富且贵;三人行;子在川上;三军可夺帅也;博学而笃志) >《论语》42 曹刿论战(十年春)>《左传》43 《孟子》三则(鱼我所欲也;富贵不能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44 《庄子》一则(北冥有鱼……亦若是则已矣)>《庄子》45 《礼记》一则(虽有佳肴)>《礼记》46 《列子》一则(伯牙善鼓琴)>《列子》47 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修八尺有余)>《战国策》48 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诸葛亮49 桃花源记(晋太元中)>陶渊明50 答谢中书书(山川之美)>陶弘景51 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郦道元52 马说(四)(世有伯乐)>韩愈53 陋室铭 (山不在高)>刘禹锡54 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柳宗元55 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范仲淹56 醉翁亭记(环滁皆山也)>欧阳修57 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周敦颐58 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苏轼59 送东阳马生序(余幼时即嗜学)>宋濂60 湖心亭看雪(崇祯五年十二月)>张岱61 河中石兽(沧州南)>纪昀七年级上册1、论语》十二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中考语文背诵篇目+道客

中考语文背诵篇目+道客
中考语文背诵篇目:
1. 《岳阳楼记》- 郭沫若
2. 《希望》- 朱自清
3.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杨万里
4. 《记承天寺夜游》- 杜牧
5. 《枫桥夜泊》- 张继
6. 《月夜忆舍弟》- 白居易
7. 《乡村四月》- 瞿秋白
8. 《蜀道难》- 李白
9. 《梁山伯与祝英台》- 关汉卿
10. 《木兰辞》- 佚名
道客(道德修养客)是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的倡导,而非具体的篇目。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道客内容:
1. 《礼记·大学》- 孔子
2. 《孟子》- 孟子
3. 《庄子》- 庄子
4. 《道德经》- 老子
5. 《大学》- 王阳明
6. 《论语》- 孔子弟子的言行录
7. 《尚书·禹贡》- 讲述尧舜禹的言行
8. 《论语·为政》- 讲述孔子的政治思想
9. 《韩非子》- 韩非
10. 《孝经》- 教导人们如何孝顺父母的经典文献
以上仅为一些建议,具体选择还请根据个人兴趣与需要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北京中考语文古诗文背诵篇目2014年北京中考语文古诗文背诵篇目:
1.《曹刿论战》《左传》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3.《论语》(“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
4.《桃花源记》(“晋太元中?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5.《陋室铭》刘禹锡
6.《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7.《岳阳楼记》范仲淹
8.《蒹葭》《诗经》9.《观沧海》曹操
10.《饮酒》(结庐在人境)陶渊明1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12.《使至塞上》王维
1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14.《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李白
15.《望岳》杜甫
16.《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1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18.《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19.《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20.《泊秦淮》杜牧
21.《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
22.《登飞来峰》王安石
23.《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范仲淹2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25.《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26.《游山西村》陆游
27.《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28.《过零丁洋》文天祥
29.《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30.《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31.《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龚自珍2015北京中考语文古诗文现代文阅读量
双增
中考[微博]说明附录中部分新增内容
●古诗文阅读题背诵篇目从去年的31篇增加到40篇。
除两篇需考查背诵,其他篇目可能出现在其他类型题目中。
新增篇目:《关雎》、《木兰辞》、《登幽州台歌》、《次北固山下》(考查背诵)、《黄鹤楼》、《夜雨寄北》、《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南乡子》(何处望神州,考查背诵)。
●现代文阅读题文章示例从16篇增至26篇,体现出了丰富的文章样式。
新增文章:《鼎湖山听泉》、《我爱着土地》、《邓稼先》、《大自然的语言》、《最后一课》、《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丑小鸭》(童话)、《悼念玛丽·居里》(演讲)、《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书信)、《喂,出来》(科幻)。
●名著阅读:增加《三国演义》、《骆驼祥子》、《红岩》,以呼应课标中“对社会公认的优秀作品有一定了解的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