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盛 宏观经济学(第2章)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段:种棉、纺纱、织布、制衣、销售。假设棉花价值为20元,并假 定它都是当年新生产的价值,不再包含为生产棉花所费的肥料、种 子等价值。再假定棉花纺织成棉纱销售价为25元,于是纺纱厂创造 的价值是5元,即增值5元。价值25元的纱织成布售价为35元,于是 织布厂创造的价值为10元,即增值10元。价值35元的布制成衣卖给 销售商售价为50元,于是制衣厂创造的价值是15元,即增值15元。 销售商把衣服卖给消费者售价为55元,于是销售商在售卖中增值5 元。可见,这件上衣在5个阶段中的价值创造即增值 20+5+10+15+5=55元,正好等于这件上衣的最后售价。
Hale Waihona Puke 第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第一节 国民收入的核算指标
(三)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
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本国公民投在国外的资本和劳
务所创造的收入-外国公民投在本国的资本和劳务所创造的 收入
注意:目前,大多数西方国家都采用GDP指标作为国民收入核算基础,其 中美国在1991年后也采用GDP作为核算基础。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 始,逐步引进和采用SNA体系即国民账户体系,采用GDP总值指标作为考核
• 第十三章 开放的宏观经济模型:IS-LM-BP模型
• 第十四章 宏观经济学流派
第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
【学习目标】通过对本章的学习,重点掌握国民收入 核算的指标和方法,理解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关系,正确
区分名义GDP和实际GDP的含义。
第一节 国民收入的核算指标
第二节 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
第三节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关系
(二)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区别
二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核算产出时确定空间范围的原则不同。国民生 产总值是按“国民原则”核算的,它以“常住居民”为统计标准,凡是本 国居民生产的,不管生产是在哪里进行,都计入国民生产总值;而国内生 产总值是一年内在本国领土上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它 是按“国土原则”作为统计标准的。这就是说,国内生产总值包括本国与 外国公民在本国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
一、国内生产总值
(二)正确理解GDP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三、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市场价值概念 。 第四、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是最终产品而不是中间产品的价 值总量 。
第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
第一节 国民收入的核算指标
一、 国内生产总值
(二)正确理解GDP需要注意的问题
例如:例如:一件上衣从生产到消费者最终使用共要经过5个阶
总之,每个时段公布的GDP都有其特定阶段的含义和特定的价值,不能因为 在不同时间公布的数据不同,而怀疑统计数据存在问题。(资料来源:艾芳、李
隽琼,《GDP值是如何确定的》,经济日报,2007年2月5日)
第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
第一节 国民收入的核算指标
二、国民生产总值
(一)国民生产总值的含义
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按国民原则所 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GDP=C+I+G+NX
式中C为消费、I为私人投资、C为政府支出、NX为净出口额。
第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
第一节 国民收入的核算指标
一、国内生产总值 (二)正确理解GDP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国内生产总值表示的是一个地域概念 。 第二、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有一定期限。
第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
第一节 国民收入的核算指标
第四节 名义GDP与实际GDP
第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
第一节 国民收入的核算指标
一、国内生产总值 (一) 涵义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简称GDP)是指 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在本国或本地区领土 上生产的各种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一般来说,国内生产总值由以下四个不同的部分组成,即: 消费、私人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额 。用公式表示为:
国民经济发展和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主要指标。
第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
第一节 国民收入的核算指标
三、国内生产净值
(一)国内生产净值的含义 国内生产净值(Net domestic product,简称NDP)是指
一国新创造的价值,即净增加值。任何产品价值中不但 包含有消耗的原材料、燃料等的价值,而且包含有使用 的资本设备的折旧。最终产品价值并没有扣去资本设备 损耗的价值,因此,还不是新创造的价值,因而最终产 品市场价值总和只能称国内生产总值。如果在最终产品 价值中把生产过程消耗的资本设备的价值也扣除了,就 得到了净的增加值,即国内生产净值。
第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
第一节 国民收入的核算指标
一、 国内生产总值 (二)正确理解GDP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五、国内生产总值是流量而非存量。
第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
【专栏2-1】
国家统计局每年公布的GDP数据是怎么得的?
GDP核算需要经过以下几个过程:初步估计过程、初步核实过程和最终核实 过程。初步估计过程一般在每年年终和次年年初进行。它得到的年度GDP数据只 是一个初步数,这个数据有待于获得较充分的资料后进行核实。初步核实过程一 般在次年的第二季度进行。初步核实所获得的GDP数据更准确些,但因仍缺少 GDP核算所需要的许多重要资料,因此相应的数据尚需要进一步核实。最终核实 过程一般在次年的第四季度进行。这时,GDP核算所需要的和所能搜集到的各种 统计资料、会计决算资料和行政管理资料基本齐备。与前一个步骤相比,它运用 了更全面、更细致的资料,所以这个GDP数据显得就更准确些。此外,GDP数据 还需要经过一个历史数据调整过程,即当发现或产生新的资料来源、新的分类法、 更准确的核算方法或更合理的核算原则时,要进行历史数据调整,以使每年的 GDP具有可比性,这是国际惯例。如美国在1929年至1999年之间就进行过11次 历史数据调整。
目
录
• 第一章 导论 • 第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 • 第三章 消费与储蓄理论 • 第四章 投资与货币理论 • 第五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 第六章 扩展的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IS-LM模型 • 第七章 国民收入决定的AD-AS模型
• 第八章 失业理论 • 第九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理论 • 第十章 经济周期理论 • 第十一章 经济增长理论 • 第十二章 宏观经济政策
Hale Waihona Puke 第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第一节 国民收入的核算指标
(三)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
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本国公民投在国外的资本和劳
务所创造的收入-外国公民投在本国的资本和劳务所创造的 收入
注意:目前,大多数西方国家都采用GDP指标作为国民收入核算基础,其 中美国在1991年后也采用GDP作为核算基础。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 始,逐步引进和采用SNA体系即国民账户体系,采用GDP总值指标作为考核
• 第十三章 开放的宏观经济模型:IS-LM-BP模型
• 第十四章 宏观经济学流派
第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
【学习目标】通过对本章的学习,重点掌握国民收入 核算的指标和方法,理解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关系,正确
区分名义GDP和实际GDP的含义。
第一节 国民收入的核算指标
第二节 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
第三节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关系
(二)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区别
二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核算产出时确定空间范围的原则不同。国民生 产总值是按“国民原则”核算的,它以“常住居民”为统计标准,凡是本 国居民生产的,不管生产是在哪里进行,都计入国民生产总值;而国内生 产总值是一年内在本国领土上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它 是按“国土原则”作为统计标准的。这就是说,国内生产总值包括本国与 外国公民在本国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
一、国内生产总值
(二)正确理解GDP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三、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市场价值概念 。 第四、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是最终产品而不是中间产品的价 值总量 。
第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
第一节 国民收入的核算指标
一、 国内生产总值
(二)正确理解GDP需要注意的问题
例如:例如:一件上衣从生产到消费者最终使用共要经过5个阶
总之,每个时段公布的GDP都有其特定阶段的含义和特定的价值,不能因为 在不同时间公布的数据不同,而怀疑统计数据存在问题。(资料来源:艾芳、李
隽琼,《GDP值是如何确定的》,经济日报,2007年2月5日)
第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
第一节 国民收入的核算指标
二、国民生产总值
(一)国民生产总值的含义
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按国民原则所 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GDP=C+I+G+NX
式中C为消费、I为私人投资、C为政府支出、NX为净出口额。
第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
第一节 国民收入的核算指标
一、国内生产总值 (二)正确理解GDP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国内生产总值表示的是一个地域概念 。 第二、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有一定期限。
第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
第一节 国民收入的核算指标
第四节 名义GDP与实际GDP
第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
第一节 国民收入的核算指标
一、国内生产总值 (一) 涵义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简称GDP)是指 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在本国或本地区领土 上生产的各种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一般来说,国内生产总值由以下四个不同的部分组成,即: 消费、私人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额 。用公式表示为:
国民经济发展和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主要指标。
第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
第一节 国民收入的核算指标
三、国内生产净值
(一)国内生产净值的含义 国内生产净值(Net domestic product,简称NDP)是指
一国新创造的价值,即净增加值。任何产品价值中不但 包含有消耗的原材料、燃料等的价值,而且包含有使用 的资本设备的折旧。最终产品价值并没有扣去资本设备 损耗的价值,因此,还不是新创造的价值,因而最终产 品市场价值总和只能称国内生产总值。如果在最终产品 价值中把生产过程消耗的资本设备的价值也扣除了,就 得到了净的增加值,即国内生产净值。
第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
第一节 国民收入的核算指标
一、 国内生产总值 (二)正确理解GDP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五、国内生产总值是流量而非存量。
第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
【专栏2-1】
国家统计局每年公布的GDP数据是怎么得的?
GDP核算需要经过以下几个过程:初步估计过程、初步核实过程和最终核实 过程。初步估计过程一般在每年年终和次年年初进行。它得到的年度GDP数据只 是一个初步数,这个数据有待于获得较充分的资料后进行核实。初步核实过程一 般在次年的第二季度进行。初步核实所获得的GDP数据更准确些,但因仍缺少 GDP核算所需要的许多重要资料,因此相应的数据尚需要进一步核实。最终核实 过程一般在次年的第四季度进行。这时,GDP核算所需要的和所能搜集到的各种 统计资料、会计决算资料和行政管理资料基本齐备。与前一个步骤相比,它运用 了更全面、更细致的资料,所以这个GDP数据显得就更准确些。此外,GDP数据 还需要经过一个历史数据调整过程,即当发现或产生新的资料来源、新的分类法、 更准确的核算方法或更合理的核算原则时,要进行历史数据调整,以使每年的 GDP具有可比性,这是国际惯例。如美国在1929年至1999年之间就进行过11次 历史数据调整。
目
录
• 第一章 导论 • 第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 • 第三章 消费与储蓄理论 • 第四章 投资与货币理论 • 第五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 第六章 扩展的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IS-LM模型 • 第七章 国民收入决定的AD-AS模型
• 第八章 失业理论 • 第九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理论 • 第十章 经济周期理论 • 第十一章 经济增长理论 • 第十二章 宏观经济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