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田园诗常见情感分析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边的三山。
什么形象
形象的特
征
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
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 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
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
无门的感慨。
形象的意义
《题李凝幽居》中李凝是一个怎样的人?表达了作 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原。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 【参考答案】 ❖ (步骤1)本诗描写了一位哀伤、惆怅的贫
女形象。 ❖ (步骤2)她风采优雅、品德高尚、勤劳能
干,针线刺绣精巧,但生于蓬门陋户,伤 叹无媒人可托,只能为他人作嫁衣裳。 ❖ (步骤3)诗人借她表达了因怀才不遇、寄 人篱下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
体会诗歌中包含的感情, 培养学生对我国古典诗歌 的兴趣,提高文学素养和欣赏水平。 教学重点 :运用掌握的鉴赏田园诗的方法来做有关山 水田园诗情感、形象、表现手法、语言风格等试题。 教学难点 :用专业的术语组织和表述答案
2015.大纲真题练习: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 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首诗歌,回答问题。(6 分) 晓至湖①上 [清]厉鹗
出郭晓色微, 临水人意静。 水上寒雾生, 弥漫与天永。 折②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 稍见初日开, 三两列舴艋。 安得学野凫, 泛泛逐清景③ 【注】①湖:杭州西湖。②折:弯曲。③景:影。 (1)这首诗情感丰富,请做分析。(3 分)
答案三:此词既有孤独惆怅的春愁,又有春景无限的欢欣自得 。例如上片有午梦初回浓浓的春愁,也有自对鸟语趣味横生的 悠然;例如下片有春在无人处的惊喜,也有梨花飘落如雨的怅 惘。
课后练习:
1、预习咏史怀古诗类题材的情感、手法,意象 等 2、.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早过大通驿① 查慎行
夙雾才醒后,朝阳未吐间。翠烟遥辨市,红树忽移湾。 风软一江水,云清九子山。画家浓淡意,斟酌在荆关②
(步骤1) 李凝是一个过着悠闲、宁静生活的隐士形象。 (步骤2)首联诗人用“少邻”“草径”“荒园”的环境描 写,表现了李凝居处的荒僻,暗示其隐士身份。颔联的以 动衬静,颈联的归路所见,表现李凝居处的清幽,烘托出 李凝生活的悠闲、宁静。尾联的作者心理活动彰显主旨。 (步骤3)表现作者对这种隐逸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 (2)式微:《诗经》篇名,其中有“式微,式微,胡 不归”之句,表归隐之意。
❖ (3)鸥鹭忘机:出自《列子·黄帝篇》。“汪机”是道 家语,意思是忘却计较,巧诈之心,与世无争,后比喻 淡泊隐居,不以世事为怀。
❖ (4)严子陵:名严光,字子陵,东汉著名隐士。
什么是诗歌的形象?
形象,即意象。
诗歌形象的分类:
诗歌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事物形象和景物形象 。
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 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色) 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人物形象: 1、作品刻画的客观人物形象, 2、作品抒情主人公的自我形象。
鉴赏人物形象
提问方式:
1、诗中塑造了一位怎样的抒情主人公 形象?
2、诗中刻画的某形象有怎样的特征?3 、请简要分析某形象。
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等待春回,颠倒红英间绿苔
1、词中所写的春天的最美好时节是什么时候?为什么? 结合词中的描写简要说明。(3 分)
2、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 分
答案要点: (1)早春(初春)。从“莺初解语”的“初”字, “微雨”的“微”字,“草色遥看近却无”的特点可 以看出。
(2)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 ”进行赏析。(3 分)
(1)答题要点: ① 喜爱幽静:“人意静”、“寒雾生”等; ② 亲近自然:“临水”、“稍见初日开”等; ③ 向往自由:“学野凫”、“逐清景”等; ④ 自由暂不可得的惆怅:“安得”。
(2)答题要点: ① 对比:以“有声”与“无影”对比,近写声觉,远 写视觉,突出层次的远近和景致的深阔。 ② 对偶:以“折苇”对“逐出”,近景与远景相结合 ,以“动有声” 对“淡无影”,听觉与视觉相结合:节奏优美(或形 象丰富或层次分明)意境深刻、淡雅(或幽静、清新 )。(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
(1)此句采用了比拟(拟物)的手法,化无形为有形,使抽 象的春愁变得形象、生动。 (2)答案一:此词主要表达了春色恼人的孤独惆怅之感。上 片抒发了卷帘放愁愁仍在的无奈、缺少诗朋酒侣而自对鸟语的 寂寞之情,下片抒发了大好春光无人欣赏的惋惜、吟诗而未成 的遗憾、梨花飘落如雨的怅惘之情。
答案二:此词主要表达了春景无限的欣悦自得之情。上片抒发 了卷帘放去春愁的畅快、虽无友人却独对鸟语的悠然之情,下 片抒发了飘飘絮影脉脉蘋香春在无人处的惊喜、梨花飘落如雨 诗意盎然的沉醉之情。
思维切入点
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 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 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 山。
1 知人论世,关注背景: 人:陆游;世:南宋,抗金; 背景:词后“沧州”的注释,暗示此词是诗人晚年闲居
【解析】黄莺才刚刚懂得开口唱几句春天的歌,天
空也刚刚下着如酥的小雨,嫩嫩的草尖刚刚冒出地面 ,在微雨里,眼前觉察不到它的存在,只有远远望去 ,才发现有一层的嫩绿铺在地面。诗人所写的这些景 物都独具初春的特点。(写出“早春”,1 分;结合 词中的描写简要说明,2 分) (2)在作者眼中,早春显然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 ,应该倍加珍惜。花还没有开放人就会老去,时光易 逝,因而不要浪费时光,要在这个时候“醉倒”。表 达了对早春的喜爱,把握青春年华,不要虚度人生、 错过大好青春年华的感情,同时也表达出一种及时行 乐,不要到年老时后悔颠倒、无所作为的思想
三山时所写。 2 抓人物经历、事迹:
“万里” 、“匹马”、“关河梦断”、“身老沧州 ”
抓人物神态心理:“泪空流”等词句理解全词。
前两句回忆当年在抗金前线的战斗生活,匹马征万 里,其飒爽英姿、卓越不凡之气可见;“关河梦断何处” 是说一觉醒来,关河要塞不知在何处,意谓脱离了前线; “尘暗旧貂裘”是说尘土积满从军时穿的貂皮大衣。
(2)“过”字把雨后松树翠绿的颜色呈现了出来。 “随”字形象的表现了山道峰回路转,人在随山转折 、缘山寻找水源,令人有曲径通幽的遐思。(4 分) (对“过”字简要赏析的,给 2 分;对“随”字简要 赏析的给 2 分。)
2011.广东真题练习:
❖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减字木兰花 苏轼
(1)诗人眼中常山道人隐居地周围环境的最大特色是 什么?请简要说明。
(2)请分别对第三联中“过”和“随”两个字作简要 赏析
答案要点:
(1)幽静。沿途是莓苔,远望白云缭绕,近看芳草 当门。白云、静渚、春草、闲门都营造出一种静谧的 气氛。(4 分) (答出幽静意思,给 2 分;说明营造出静谧气氛,给 2 分
A.第一个以田园生活入诗的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 第一个山水诗人是南朝的谢灵运。
B.唐朝时,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以王维、孟浩然 等为代表人物。
读懂山水田园诗:
五、山水田园诗中常见典故:
❖ (1)采薇:相传周武王灭商后,伯夷、叔齐不愿做周 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古时”采薇 “代指隐居生活。
读懂山水田园诗:
四、山水田园诗中常见手法:
❖ 常用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借代、对偶、对比等 ❖ 常见的描写手法:①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
②绘形、绘色③角度变化上下、俯仰、高低、远近、明 暗、点面、大小、正侧、声色④工笔与白描⑤渲染、衬 托⑥虚实结合:(虚实相生、虚实相济) ❖ 常见抒情手法: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答题步骤和答题格式
1、概括人物形象的特征(组织语言的格式一 般为“思想性格特征+人物身份”);
2、结合诗作分点说明、概括(切忌以译代析 );
3、总结形象意义。
(分析形象中诗人所寄寓的思想感情或蕴涵 的哲理。可用一句话概括总述,也可以放到 步骤2里合答。)
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 (1)分析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 心理等。 (2)分析人物所处的环境,包括时间、地点 、周围景物等。 (3)分析诗中出现的具体景物的含义,理解 这些物象所承载的思想感情。 (4)知人论世,了解相关背景资料。 (5)诗中作者的评论。
2014.辽宁真题练习: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11 分) 点绛唇 ▪ 访牟存叟南漪钓隐 周晋
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昼长无侣。自对黄鹂语。 絮影蘋香,春在无人处。移舟去。未成新句,一砚梨花 雨。 1、“卷帘尽放春愁去”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何妙处? 请结合词句赏析。(5 分)
2、此词写春,有人读出了愁,有人读出了喜,请结合全 词谈谈你的理解。(6 分)
古诗词鉴赏分题材大精析之
山水田园诗
一、鉴赏诗歌中的情感 一、鉴赏诗歌中的情感
读懂山水田园诗:
1.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 2.表达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愤怒。(表
达对黑暗现实的不满,抒发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 格,或怀才不遇的苦闷。) 3.表达对归隐生活、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的喜爱、向往。 (向往自由、宁静的田园生活,抒发闲适淡泊、悠然自 得的心情。) 4.出世与入世矛盾心理的折射。 5.对生活、人生哲理的感悟,禅意的寄托。 6.歌颂劳动生活,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的深厚情谊。 7.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反映农村生活的艰辛以及农民 的痛苦。
下片表达敌人尚未消灭,自己衰鬓先斑的慨叹,“ 天山”代指抗金前线。“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表达了壮 志未酬、报国无门的幽愤。
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
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
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
2.间接抒情,多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 ①乐景 写乐情②哀景哀情③以乐景衬哀情:古人说过“以乐景写哀 ,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 1、学习掌握鉴赏田园诗的方法 。 2、感受山水田园诗营造的意境美,分析诗歌形象和思 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 1、课堂讲解示例诗歌。2、课堂鉴赏练习。3、鉴赏练 习讲评。 情感态度价值观 :
【注】①大通驿:在安徽铜陵,大通河由此入长江,作 者乘船途经此地。 ②荆关:五代后梁画家荆浩、关仝,二人擅长山水画。 (1)第三联的“软”字在艺术表现上很有特色,请作 赏析。(4 分) (2) 诗题的“过”字在诗句中是如何体现的?请结合 全诗简要分析。(4 分)
读懂山水田园诗:
一、明确概念 1.所谓山水诗,是以山水花草虫鱼等自然景观为主 要描写对象的诗歌;所谓田园诗是指歌咏田园生活 的诗歌,大多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樵 夫等的劳动为题材。 2.代表诗人:
❖ 分析下诗的人物形象。(咏他人——咏自己) 贫女
秦韬玉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 [注]①秦韬玉:应进士不第,在宦官田令孜府中做幕僚, 后来被荐为工部侍郎。 ②俭:通“险”,怪异。时世: 当代。白居易《新乐府·时世妆》:“时世妆,时世妆, 出自城中传四方……乌膏注唇唇似泥,双眉画作八字低 ……” ③压金线:用金线刺绣。压:手指按住,刺绣的 一种方法。
读懂山水田园诗:
❖二、情感表达常用词
热爱自然 向往自由 厌恶官场
憎恶黑暗 渴望归隐 闲适淡泊
悠然自得
读懂山水田园诗:
三、山水田园诗中常见意象:
1、景物类意象: 菊花、 五柳、 东篱 、三径 、鸟 竹 、稻香、蛙声、炊烟、桑麻、桑榆、桃李、麦苗 、豆苗、鸡、犬、禽雀、眠蚕
2、人物类意象:隐士、山中人、松下客、野老、牧 童、渔翁、浣女、农夫、林叟、邻人、樵夫、谪宦 (被贬谪的官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