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控异常故障处理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陆上游温度低,出口温度高 窑内火焰发生变化 窑内排风减小 窑内排风增大
.
15
篦冷机堆雪人
现象:一室篦下压力增大;出篦冷机熟料 温度升高,甚至出现“红河”现象;窑口 及系统负压增大。
原因判断:窑头火焰集中,出窑熟料温度 高,有过烧现象;生料KH、SM偏低,液相 量偏多。
处理措施:在篦冷机前部加装空气炮+定时 放炮清扫;尽量控制细长火焰煅烧,避免 窑头火焰集中,形成急烧;将煤管移至窑 内,降低出窑熟料温度。
.
5
处理措施:
(1)发现窑内有蛋后,应适当增加窑内拉风. 顺畅火焰.保证煤粉燃烧完全.并减料慢窑.让 大蛋“爬”上窑皮进入烧成带,用短时大火把 大蛋烧散或烧小,以免进入篦冷机发生堵塞, 同时要注意大蛋碰坏喷煤管;
(2)若已进入篦冷机,应及时止料,停窑,将大 蛋停在低温区,人工打碎。
.
6
窑后结圈 现象: (1)火焰短粗,窑前温度升高,火焰伸不
.
12
② 二是红斑为亮红,或红斑出现在没有窑皮的 区域,这种红窑一般是由于窑衬脱落引起。 这种情况必须停窑。但如果立即将窑主传动 停止,将会使红斑保持较长的时间,因此, 正确的停窑方法是先止煤停烧,并让窑主传 动慢转一定时间,同时将窑简体冷却机集中 对准红窑位置吹,使窑简体温度尽快下降。 待红斑由亮红转为暗红时,再转由辅助传动 翻窑,并做好红窑位置的标记,为窑检修做 好准备
出现温度降低,同时也使液相量增加,造成结圈。 (2)煤的影响: ①煤灰中Ai2O3较高,当煤灰集中沉落到烧成带末端的物料上会使使液
相出现温度大大降低,液相增加,液相发粘,往往易结圈。 ②煤灰降落量主要与煤灰中灰份含量和煤粉细度有关,煤灰份大、煤粉
粗,煤灰沉降量就大。当煤粉粗、灰分高、水份大时,燃烧速度变慢, 火焰拉长,高温带后移,窑皮拉长易结后圈。 (3)操作和热工制度的影响: ①用煤过多,产生还原气氛,物料中三价铁还原为二价亚铁,易形成低 熔点矿物,使液相早出现易结圈; ②一、二次风配合不当,火焰过长,使物料预烧很好,液相出现早,也 易结圈; ③窑喂料过多,操作参数不合理导致热工制度不稳定,窑速波动大,也 易结圈; ④喷煤管长时间不前后移动,后部窑皮生长快,也易结圈。
6 煤质变差、燃烧速度慢
7
仪表失误
伴随现象 喂煤机转速慢或煤仓棚煤
C4内火花多,窑内物料中含碳粒,出黄心料 物料分解率降低
煤质变化,发热量降低,灰分增高
.
处理办法
调节喂煤量,检查是 否有故障
调节排风量及三次风 管阀门堵漏
调节炉用一次风机喷 嘴内风翅
调节风量、风速及风 向
调节窑内及冷却机风 量
调整煤质
气温、负压不正常
C4火花多
.
处理办法 检查调节翻板闸及撒
料装置
清扫、捅堵
堵漏风 调节窑、炉内风煤配
合 调节、修整翻板阀
18
分解炉或最下一级旋风筒出口气温过低故障处理
可能原因
1 分解炉加煤过少或断煤
2
炉内过剩空气过小或过 大或漏风
3 煤粉在炉内悬浮不好
4
旋风或喷腾效应差,炉 内燃料浓度降低
5
入炉窑气及三次风温度 降低
.
16
分解炉或最下一级旋风筒出口气温过高故障处理
可能原因
伴随现象
处理办法
窑、炉喂煤或煤仓跑
1
煤
喂煤机转速过高
减少喂煤,制止窜 煤
2
上级预热器或其中之 一椎体堵塞
出口气温升高,翻板阀不闪动,窑内料少,回灰料多
压缩空气吹扫,空 气炮冲击,疏通堵
塞
煤质变差(细度粗, 3 挥发物少),燃烧速
度变慢
改善煤质
17 修正、清理仪表
一级或二、三级筒出口温度过高故障处理
可能原因
各级旋风筒或其中之一 9 料粉悬浮不好或短路,
热交换不好
10
某级旋风筒堵塞,失去 热交换能力
漏风大、废气量大,对 11 一定量生料的降温幅度
小
12 窑、炉内不完全燃烧
旋风预热器内部漏风, 13 收尘效率降低,高温物
料流向低温级
伴随现象 常有小量塌料,负压不稳
窑内通风过大,煤粉 4 来不及燃烧,窑尾温
度过高
四级筒内火星多
调节窑内风、煤量
5 料粉在炉内悬浮不好
入窑料粉分解率低
调节撒料装置及翻 板阀
通风变化,炉内旋风 6 或喷腾效应差,煤粉
在炉内停留时间缩短
调节好风量、风速 计风向
通风变化,炉内旋风 7 或喷腾效应差,煤粉
在炉内停留时间缩短
.
8
仪表失灵
调节好风量、风速 计风向
新型干法生产线中控操作故障处理
.
1
新型干法生产线中控操作故障处理
故障停车
故障停车有二类,机电故障停车和工艺故障 停车,但二者又不能截然分开,如处理不及 时或处理不当有可能引起连锁反应,波及整 个系统。
无论何种故障引起停车,中控室都应及时与 现场联系查明原因,首先保证人身及机电设 备安全,并及时止料、止煤,根据事故的类 型及排除故障所需时间确定下一步操作步骤。
处理措施:起砂时应及时减料降窑速,慢慢烧起;提高 人窑分解率,同时加强窑内通风;跑生严重时应止料停 窑,但不止窑头煤,每3—5rain翻窑1/2,直至重新投 料。
.
10
红窑
现象:简体扫描仪显示温度偏高,夜间可 发现筒体出现暗红或深红,白天则发现红 窑处简体有“爆皮”现象,用扫把扫该处 可燃烧。
调整操作参数。当锥体压力为零时,应立刻止料停窑处理。
.
3
烟室结皮
现象:
(1)顶部缩口部位结皮:烟室负压降低,三次风分解炉出口负压增 大,且负压波动很大。
(2)底部结皮:三次风、分解炉出口及烟室负压同时增大,窑尾密 封圈外部伴随有正压现象。
原因判断:
(1)温度过高;
(2)窑内通风不良;
(2)在操作中应严格执行要求的操作参数,三班统一操作,稳定热
工制度,防止还原气氛出现,确保煤粉完全燃烧。当生料和煤粉波
动较大时,更要特别注意必要时,. 可适当降低产量。
4
窑内结大蛋 现象: (1)窑尾温度降低,负压增高且波动大; (2)三次风、分解炉出口负压增大; (3)窑功率高,且波动幅度大; (4)C5和分解炉出口温度低; (5)在茼体外面可听到有振动声响; (6)窑内通风不良,窑头火焰粗短,窑头时有正压。 原因判断: (1)配料不当,SM低IM低,液相量大,液相粘度低; (2)生料均化不理想,入窑生料化学成分波动大,导致用煤量不易稳定,热
.
8
处理措施:
①冷烧法:适当降低二次风量或加大煤管内风 开度,使火焰回缩,同时减料,在不影响快转下 保持操作不动,直到圈烧掉。
②热烧法:适当增大二次风量或减小煤管内风 开度,拉长火焰,适当加大窑头喂煤量,在低窑 速下烧4h。若4h仍不掉,则改用冷烧。
③冷热交替法:先减料或止料(视圈程度), 移动煤管,提高结圈处温度,烧4~6h,再移动 煤管,降低结圈处温度,再烧4~6h,反复处理 。同时加大排风,适当减少用煤,如结圈严重, 则要降低窑速,甚至停窑烧圈。
.
处理办法 适当减煤 调节排风 改善风煤配合或调节 篦冷机料层厚度 改善喷煤嘴结构及位
置 改善煤质 适当加料,处理堵塞
适当提高窑速
20
窑尾出口气温过低故障处理
可能原因
1
用煤过少
2 风量过小,火焰过短
3
喷煤嘴不良,用煤多, 产生机械不完全燃烧
4 煤质变差,发热量降低
来料过多,窑速过快或 5 预热器塌料及翻板不灵
整修仪表
19
窑尾出口气温过高故障处理
可能原因
1
窑内用煤过多
2
窑内排风过大,风速过 快
一、二次风配合不当, 3 火焰过长或二次风温降
低
4
喷煤嘴结构不良,伸入 窑内过长
5
煤质变化,窑前燃烧速 度减慢
6
入窑料减少或预热器堵 塞
7
窑速减慢,入窑物料温 度及分解率提高
伴随现象 喂煤机转速过快 窑尾负压增高
黑火头过长 室内冷却带过长 窑前温度降低 窑内料少,分解炉预热器出口气温升高
活
6 窑结后圈或窑内结料蛋
7 入窑分解率及料温降低
伴随现象 喂煤机转速慢
黑火头断 C4火花多,入窑料中有碳粒
窑前窑后温度都低
窑尾负压增高、摆动
.
处理办法
适当加煤 适当加大排风(调节 排风机转速及三次风
阀门)
改善喷煤嘴结构
改善煤质
适当减料、慢窑、调 节翻板阀
处理结圈、料蛋
调节改善分解炉工况
21
最下级旋风筒内有大量火花故障处理
可能原因
1
炉内加煤过多,炉内来 不及燃烧
2
窑内加煤过多或跑煤, 制造机械不完全燃烧
3
分解炉煤粉悬浮不好, 燃烧慢
4
炉内旋风或喷腾效应差, 燃烧时间短
5 煤质变粗,挥发分减少
6
三次风温降低或漏风严 重
三次风管积灰或三次风 7 门开度过小,三次风过
小
伴随现象 分解炉及预热器出口温度过高
窑内拉风大,黑头火长
工制度不稳,此时易造成窑皮粘结与脱落,烧成带窑皮不易保持平整牢固,均 易造成结大蛋; (3)喂料量不稳定; (4)煤粉燃烧不完全,煤粉到窑后烧,煤灰不均匀掺入物料; (5)火焰过长,火头后移,窑后局部高温; (6)分解炉温度过高,使入窑物料提前出现液相; (7)煤灰份高,细度粗; (8)原料中有害成份(碱、氯)高。
④在结圈出现初期,每个班在0~400mm 范围 内进出喷煤管各一次。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9
跑生料
现象:看火电视中显示窑头起砂、昏暗,甚至无图像; 二三次风温急剧升高;窑系统阻力增大,负压升高;篦 冷机篦下压力下降;窑功率急剧下降;窑头煤粉有“爆燃” 现象。
原因判断:生料KH、SM 高,难烧;窑头出现瞬间断煤 ,窑有后结圈;喂料量过大;分解率偏低,预烧不好; 煤不完全燃烧。
原因判断:一般是窑村太薄或脱落,火焰 形状不正常,垮窑皮等原因造成。
.
11
处理措施:红窑应分为两种情况区别对待。
①一是窑简体所出现的红斑为暗红,并出 现在有窑皮的区域时,这种情况一般为窑 皮垮落所致,这种情况,不需停窑,但必 须作一些调整,如改变火焰的形状,避免 温度最高点位于红窑区域,适当加快窑速, 并将窑简体冷却风机集中对准红窑位置吹, 使窑筒体温度尽快降低,如窑内温度较高, 还应适当减少窑头喂煤量,降低煅烧温度。 总之,要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将窑皮补挂 好,使窑简体的红斑消除。
.
2
几种常见工艺故障的判断和处理 1、预热器/分解炉堵塞 现象: (1)锥体压力突然显示为零; (2)同时入口与下一级出口温度急升; (3)如C5堵,烟室、分解炉及C5出口温度急升。 原因判断: (1)煅烧温度过高造成结皮; (2)内部结皮塌料高温物料来不及排出而堵塞在缩口处; (3)拉风量不足,排风不流畅或拉风变化引起平台积料塌落; (4)预热器内部耐火材料或内茼脱落掉卡在锥体部位; (5)翻板阀失灵; (6)漏风严重引起结块; (7)煤粉燃烧不好,C5内仍有煤粉继续燃烧; (8)生料喂料波动过大。 处理措施: 在发现锥体压力逐渐变小时,就应及时进行吹扫和加强捅堵,同时减料和
.
13
③红窑,可以通过红外扫描温度曲 线观察到并能准确判断它的位置, 具体的红窑程度还需到现场去观 察和落实。一般来说,窑简体红 外扫描的温度与位置的曲线的峰 值大于350时,应多加注意。尽量 控制简体温度在35O 以下。
.
14
防止红窑,关键在于保护窑皮,保护 窑皮从操作的角度说,要掌握合理的 操作参数,稳定热工制度,加强煅烧 控制,避免烧大火、烧顶火,严禁烧 流及跑生料。人窑生料成分从难烧料 向易烧料转变时,当煤粉热值由低变 高时,要及时调整有关参数,适当减 少喂煤量,避免窑内温度过高,保证 热工制度的稳定过渡,另外要尽量减 少开停窑的次数,因开停窑对窑皮和 衬料的损伤很大,保证窑长期稳定地 运转,这将会使窑耐火材料的寿命大 大提高
进窑内; (2)窑尾温度降低,三次风和窑尾负压明
显上升; (3)窑头负压降低,并频繁出现正压; (4)窑功率增加,波动大; (5)来料波动大,一般烧成带料减少; (6)严重时窑尾密封圈漏料。
.
7
原因判断: (1)生料化学成分影响; ①生料中N偏低,使煅烧中液相量增多粘度大而易富集在窑尾; ②入窑生料化学均匀性差,造成窑热工制度容易波动,引起后结圈; ③煅烧过程中,生料中有害挥发性组分在系统中循环富集,从而使液相
(3)火焰长,火点后移;
(4)煤质差,硫含量高,煤粉燃烧不好;
(5)生料成份波动大,KH忽高忽低;
(6)生料中有害成份(硫、碱)高;
(7)烟室斜坡耐火材料磨损不平整,造成拉料;
(8)窑尾密封不严,掺入冷风。
处理措施:
(1)窑运转时,要定时清理烟室结皮,可用空气炮清除,效果较为 理想,如果结皮严重,空气炮难以起作用时,从壁孔人工清除,特 别严重时,只能停窑清理。
.
15
篦冷机堆雪人
现象:一室篦下压力增大;出篦冷机熟料 温度升高,甚至出现“红河”现象;窑口 及系统负压增大。
原因判断:窑头火焰集中,出窑熟料温度 高,有过烧现象;生料KH、SM偏低,液相 量偏多。
处理措施:在篦冷机前部加装空气炮+定时 放炮清扫;尽量控制细长火焰煅烧,避免 窑头火焰集中,形成急烧;将煤管移至窑 内,降低出窑熟料温度。
.
5
处理措施:
(1)发现窑内有蛋后,应适当增加窑内拉风. 顺畅火焰.保证煤粉燃烧完全.并减料慢窑.让 大蛋“爬”上窑皮进入烧成带,用短时大火把 大蛋烧散或烧小,以免进入篦冷机发生堵塞, 同时要注意大蛋碰坏喷煤管;
(2)若已进入篦冷机,应及时止料,停窑,将大 蛋停在低温区,人工打碎。
.
6
窑后结圈 现象: (1)火焰短粗,窑前温度升高,火焰伸不
.
12
② 二是红斑为亮红,或红斑出现在没有窑皮的 区域,这种红窑一般是由于窑衬脱落引起。 这种情况必须停窑。但如果立即将窑主传动 停止,将会使红斑保持较长的时间,因此, 正确的停窑方法是先止煤停烧,并让窑主传 动慢转一定时间,同时将窑简体冷却机集中 对准红窑位置吹,使窑简体温度尽快下降。 待红斑由亮红转为暗红时,再转由辅助传动 翻窑,并做好红窑位置的标记,为窑检修做 好准备
出现温度降低,同时也使液相量增加,造成结圈。 (2)煤的影响: ①煤灰中Ai2O3较高,当煤灰集中沉落到烧成带末端的物料上会使使液
相出现温度大大降低,液相增加,液相发粘,往往易结圈。 ②煤灰降落量主要与煤灰中灰份含量和煤粉细度有关,煤灰份大、煤粉
粗,煤灰沉降量就大。当煤粉粗、灰分高、水份大时,燃烧速度变慢, 火焰拉长,高温带后移,窑皮拉长易结后圈。 (3)操作和热工制度的影响: ①用煤过多,产生还原气氛,物料中三价铁还原为二价亚铁,易形成低 熔点矿物,使液相早出现易结圈; ②一、二次风配合不当,火焰过长,使物料预烧很好,液相出现早,也 易结圈; ③窑喂料过多,操作参数不合理导致热工制度不稳定,窑速波动大,也 易结圈; ④喷煤管长时间不前后移动,后部窑皮生长快,也易结圈。
6 煤质变差、燃烧速度慢
7
仪表失误
伴随现象 喂煤机转速慢或煤仓棚煤
C4内火花多,窑内物料中含碳粒,出黄心料 物料分解率降低
煤质变化,发热量降低,灰分增高
.
处理办法
调节喂煤量,检查是 否有故障
调节排风量及三次风 管阀门堵漏
调节炉用一次风机喷 嘴内风翅
调节风量、风速及风 向
调节窑内及冷却机风 量
调整煤质
气温、负压不正常
C4火花多
.
处理办法 检查调节翻板闸及撒
料装置
清扫、捅堵
堵漏风 调节窑、炉内风煤配
合 调节、修整翻板阀
18
分解炉或最下一级旋风筒出口气温过低故障处理
可能原因
1 分解炉加煤过少或断煤
2
炉内过剩空气过小或过 大或漏风
3 煤粉在炉内悬浮不好
4
旋风或喷腾效应差,炉 内燃料浓度降低
5
入炉窑气及三次风温度 降低
.
16
分解炉或最下一级旋风筒出口气温过高故障处理
可能原因
伴随现象
处理办法
窑、炉喂煤或煤仓跑
1
煤
喂煤机转速过高
减少喂煤,制止窜 煤
2
上级预热器或其中之 一椎体堵塞
出口气温升高,翻板阀不闪动,窑内料少,回灰料多
压缩空气吹扫,空 气炮冲击,疏通堵
塞
煤质变差(细度粗, 3 挥发物少),燃烧速
度变慢
改善煤质
17 修正、清理仪表
一级或二、三级筒出口温度过高故障处理
可能原因
各级旋风筒或其中之一 9 料粉悬浮不好或短路,
热交换不好
10
某级旋风筒堵塞,失去 热交换能力
漏风大、废气量大,对 11 一定量生料的降温幅度
小
12 窑、炉内不完全燃烧
旋风预热器内部漏风, 13 收尘效率降低,高温物
料流向低温级
伴随现象 常有小量塌料,负压不稳
窑内通风过大,煤粉 4 来不及燃烧,窑尾温
度过高
四级筒内火星多
调节窑内风、煤量
5 料粉在炉内悬浮不好
入窑料粉分解率低
调节撒料装置及翻 板阀
通风变化,炉内旋风 6 或喷腾效应差,煤粉
在炉内停留时间缩短
调节好风量、风速 计风向
通风变化,炉内旋风 7 或喷腾效应差,煤粉
在炉内停留时间缩短
.
8
仪表失灵
调节好风量、风速 计风向
新型干法生产线中控操作故障处理
.
1
新型干法生产线中控操作故障处理
故障停车
故障停车有二类,机电故障停车和工艺故障 停车,但二者又不能截然分开,如处理不及 时或处理不当有可能引起连锁反应,波及整 个系统。
无论何种故障引起停车,中控室都应及时与 现场联系查明原因,首先保证人身及机电设 备安全,并及时止料、止煤,根据事故的类 型及排除故障所需时间确定下一步操作步骤。
处理措施:起砂时应及时减料降窑速,慢慢烧起;提高 人窑分解率,同时加强窑内通风;跑生严重时应止料停 窑,但不止窑头煤,每3—5rain翻窑1/2,直至重新投 料。
.
10
红窑
现象:简体扫描仪显示温度偏高,夜间可 发现筒体出现暗红或深红,白天则发现红 窑处简体有“爆皮”现象,用扫把扫该处 可燃烧。
调整操作参数。当锥体压力为零时,应立刻止料停窑处理。
.
3
烟室结皮
现象:
(1)顶部缩口部位结皮:烟室负压降低,三次风分解炉出口负压增 大,且负压波动很大。
(2)底部结皮:三次风、分解炉出口及烟室负压同时增大,窑尾密 封圈外部伴随有正压现象。
原因判断:
(1)温度过高;
(2)窑内通风不良;
(2)在操作中应严格执行要求的操作参数,三班统一操作,稳定热
工制度,防止还原气氛出现,确保煤粉完全燃烧。当生料和煤粉波
动较大时,更要特别注意必要时,. 可适当降低产量。
4
窑内结大蛋 现象: (1)窑尾温度降低,负压增高且波动大; (2)三次风、分解炉出口负压增大; (3)窑功率高,且波动幅度大; (4)C5和分解炉出口温度低; (5)在茼体外面可听到有振动声响; (6)窑内通风不良,窑头火焰粗短,窑头时有正压。 原因判断: (1)配料不当,SM低IM低,液相量大,液相粘度低; (2)生料均化不理想,入窑生料化学成分波动大,导致用煤量不易稳定,热
.
8
处理措施:
①冷烧法:适当降低二次风量或加大煤管内风 开度,使火焰回缩,同时减料,在不影响快转下 保持操作不动,直到圈烧掉。
②热烧法:适当增大二次风量或减小煤管内风 开度,拉长火焰,适当加大窑头喂煤量,在低窑 速下烧4h。若4h仍不掉,则改用冷烧。
③冷热交替法:先减料或止料(视圈程度), 移动煤管,提高结圈处温度,烧4~6h,再移动 煤管,降低结圈处温度,再烧4~6h,反复处理 。同时加大排风,适当减少用煤,如结圈严重, 则要降低窑速,甚至停窑烧圈。
.
处理办法 适当减煤 调节排风 改善风煤配合或调节 篦冷机料层厚度 改善喷煤嘴结构及位
置 改善煤质 适当加料,处理堵塞
适当提高窑速
20
窑尾出口气温过低故障处理
可能原因
1
用煤过少
2 风量过小,火焰过短
3
喷煤嘴不良,用煤多, 产生机械不完全燃烧
4 煤质变差,发热量降低
来料过多,窑速过快或 5 预热器塌料及翻板不灵
整修仪表
19
窑尾出口气温过高故障处理
可能原因
1
窑内用煤过多
2
窑内排风过大,风速过 快
一、二次风配合不当, 3 火焰过长或二次风温降
低
4
喷煤嘴结构不良,伸入 窑内过长
5
煤质变化,窑前燃烧速 度减慢
6
入窑料减少或预热器堵 塞
7
窑速减慢,入窑物料温 度及分解率提高
伴随现象 喂煤机转速过快 窑尾负压增高
黑火头过长 室内冷却带过长 窑前温度降低 窑内料少,分解炉预热器出口气温升高
活
6 窑结后圈或窑内结料蛋
7 入窑分解率及料温降低
伴随现象 喂煤机转速慢
黑火头断 C4火花多,入窑料中有碳粒
窑前窑后温度都低
窑尾负压增高、摆动
.
处理办法
适当加煤 适当加大排风(调节 排风机转速及三次风
阀门)
改善喷煤嘴结构
改善煤质
适当减料、慢窑、调 节翻板阀
处理结圈、料蛋
调节改善分解炉工况
21
最下级旋风筒内有大量火花故障处理
可能原因
1
炉内加煤过多,炉内来 不及燃烧
2
窑内加煤过多或跑煤, 制造机械不完全燃烧
3
分解炉煤粉悬浮不好, 燃烧慢
4
炉内旋风或喷腾效应差, 燃烧时间短
5 煤质变粗,挥发分减少
6
三次风温降低或漏风严 重
三次风管积灰或三次风 7 门开度过小,三次风过
小
伴随现象 分解炉及预热器出口温度过高
窑内拉风大,黑头火长
工制度不稳,此时易造成窑皮粘结与脱落,烧成带窑皮不易保持平整牢固,均 易造成结大蛋; (3)喂料量不稳定; (4)煤粉燃烧不完全,煤粉到窑后烧,煤灰不均匀掺入物料; (5)火焰过长,火头后移,窑后局部高温; (6)分解炉温度过高,使入窑物料提前出现液相; (7)煤灰份高,细度粗; (8)原料中有害成份(碱、氯)高。
④在结圈出现初期,每个班在0~400mm 范围 内进出喷煤管各一次。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9
跑生料
现象:看火电视中显示窑头起砂、昏暗,甚至无图像; 二三次风温急剧升高;窑系统阻力增大,负压升高;篦 冷机篦下压力下降;窑功率急剧下降;窑头煤粉有“爆燃” 现象。
原因判断:生料KH、SM 高,难烧;窑头出现瞬间断煤 ,窑有后结圈;喂料量过大;分解率偏低,预烧不好; 煤不完全燃烧。
原因判断:一般是窑村太薄或脱落,火焰 形状不正常,垮窑皮等原因造成。
.
11
处理措施:红窑应分为两种情况区别对待。
①一是窑简体所出现的红斑为暗红,并出 现在有窑皮的区域时,这种情况一般为窑 皮垮落所致,这种情况,不需停窑,但必 须作一些调整,如改变火焰的形状,避免 温度最高点位于红窑区域,适当加快窑速, 并将窑简体冷却风机集中对准红窑位置吹, 使窑筒体温度尽快降低,如窑内温度较高, 还应适当减少窑头喂煤量,降低煅烧温度。 总之,要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将窑皮补挂 好,使窑简体的红斑消除。
.
2
几种常见工艺故障的判断和处理 1、预热器/分解炉堵塞 现象: (1)锥体压力突然显示为零; (2)同时入口与下一级出口温度急升; (3)如C5堵,烟室、分解炉及C5出口温度急升。 原因判断: (1)煅烧温度过高造成结皮; (2)内部结皮塌料高温物料来不及排出而堵塞在缩口处; (3)拉风量不足,排风不流畅或拉风变化引起平台积料塌落; (4)预热器内部耐火材料或内茼脱落掉卡在锥体部位; (5)翻板阀失灵; (6)漏风严重引起结块; (7)煤粉燃烧不好,C5内仍有煤粉继续燃烧; (8)生料喂料波动过大。 处理措施: 在发现锥体压力逐渐变小时,就应及时进行吹扫和加强捅堵,同时减料和
.
13
③红窑,可以通过红外扫描温度曲 线观察到并能准确判断它的位置, 具体的红窑程度还需到现场去观 察和落实。一般来说,窑简体红 外扫描的温度与位置的曲线的峰 值大于350时,应多加注意。尽量 控制简体温度在35O 以下。
.
14
防止红窑,关键在于保护窑皮,保护 窑皮从操作的角度说,要掌握合理的 操作参数,稳定热工制度,加强煅烧 控制,避免烧大火、烧顶火,严禁烧 流及跑生料。人窑生料成分从难烧料 向易烧料转变时,当煤粉热值由低变 高时,要及时调整有关参数,适当减 少喂煤量,避免窑内温度过高,保证 热工制度的稳定过渡,另外要尽量减 少开停窑的次数,因开停窑对窑皮和 衬料的损伤很大,保证窑长期稳定地 运转,这将会使窑耐火材料的寿命大 大提高
进窑内; (2)窑尾温度降低,三次风和窑尾负压明
显上升; (3)窑头负压降低,并频繁出现正压; (4)窑功率增加,波动大; (5)来料波动大,一般烧成带料减少; (6)严重时窑尾密封圈漏料。
.
7
原因判断: (1)生料化学成分影响; ①生料中N偏低,使煅烧中液相量增多粘度大而易富集在窑尾; ②入窑生料化学均匀性差,造成窑热工制度容易波动,引起后结圈; ③煅烧过程中,生料中有害挥发性组分在系统中循环富集,从而使液相
(3)火焰长,火点后移;
(4)煤质差,硫含量高,煤粉燃烧不好;
(5)生料成份波动大,KH忽高忽低;
(6)生料中有害成份(硫、碱)高;
(7)烟室斜坡耐火材料磨损不平整,造成拉料;
(8)窑尾密封不严,掺入冷风。
处理措施:
(1)窑运转时,要定时清理烟室结皮,可用空气炮清除,效果较为 理想,如果结皮严重,空气炮难以起作用时,从壁孔人工清除,特 别严重时,只能停窑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