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玉雕山水创作理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民族爱玉,国人的玉文化情结深入骨髓。
玉文化有着近万年的历史,源远流长;玉的理念贯穿整个华夏民族的文明史,博大精深;玉是人类东方文明道德与精神的体现,玉以丰蕴的文化内涵,凝结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融入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和信仰之中。
千百年以来,支撑中国玉文化绵延数千年、日益丰富多元是无数默默无闻的玉雕匠人的努力。
一个个寓意美好的玉器从璞玉到玉器,离不开玉人的琢磨,旨在向亿万华夏儿女传递真挚的美好祝愿。
在玉雕行业,玉雕界有花鸟(兽)、人物、山子(山水)、器具、杂项等五大类玉雕题材的分法。
在上述五类分法中,其中有一类有时候业内称之为山子,有时候称之为山水。
到底什么是山子和山水?有很多人分不清。
山子与山水。
“山子”一词在《词源》中有两种解释:一是假山、古代良马之名,这里马名自然无须多提;二是一般情况下概多指假山。
“山水”一词在《词源》中解释有二:一是山与水,自然景物;二是山水画的简称。
在玉雕行业,山子,又被称为山子雕,是一种题材多表现为山水人物的玉雕摆件。
据不完全统计,玉雕行业内有关山子与山水二者的区别与联系还未完全统一认定。
更多情形下,大家也不是十分在意二者的区别。
玉雕学术界关于玉雕山子与山水区别的研究也不甚多。
其中,一篇署名为吕志会的《古代山水画之于玉雕山子借鉴意义探幽》一文曾试图从中国山水画的角度出发,探讨二者在表现范围上的本质区别,但文章探讨的重点在于山子雕与山水画之间的关系,作者也未明确指出山子雕与山水玉雕的区别。
《古代山水画之于玉雕山子借鉴意义探幽》一文,更多是阐明中国山水画对玉雕山子在表现内容、透视方法、空间布局、技法风格、审美追求、理论构建、艺术品评等多个方面的发展所起到的借鉴意义。
关于二者的区别与联系,玉雕流传最广为人知的是扬州的山子雕,注意这里的关键词是山子雕。
浅论玉雕山水创作理念
韩朝兴
摘要:中华玉文化历史悠久,绵延数千年。
山水玉雕的创作与中国山水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长久以来,玉雕行业围绕山子与山水一直存在模糊不清的界限,笔者结合个人创作经验浅论玉雕山水创作理念。
关键词:玉雕山水;山水文化;山子玉雕;山水画
8
9
在扬州,普遍还有山子雕起源于宋,兴盛于明清,清代达至鼎盛,但在道光皇帝之后,山子雕技艺逐渐失传的共识。
除“山子雕”称谓之外,还有一种称谓为山水玉雕。
从可以收集到的资料来看,无论是学术性的知网,还是普通媒介不同文章中对于山水类玉雕的界定都是趋同的,即“以玉石雕琢山水”的玉器。
然而,在清代以玉雕琢山水的笔筒、插屏、玉牌数量众多,此类作品并未被划入玉雕山子一类。
其中以子冈牌最为典型,创立于文人文化思潮笼罩的明朝,当时诗、书、画是士大夫们颂咏山水、寄吟情怀的手段。
我们今天看到的山水类子冈牌玉牌,从牌式、工艺、内容和意境都能找到其与中国山水画艺术相互借鉴、相互渗透的影子。
一、中国山水文化源远流长
千百年来,中国是一个农业文明古国,辽阔的疆域
造就了中国独一无二的文明。
在多种原因共同作用下,山水文化成了一个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最重要的文化符号。
山水,不仅为人类生活提供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丰富了人类的思想和文化艺术,更丰富了中国的文化和中国文人艺术家的精神世界,是中国文人的艺术源泉之一。
中国山水一直在表现哲思,中国文人对山水的推崇始于孔子。
孔子的很多思想观念都和山水有关。
道家老庄的道更是从山水中悟出来的,而道家所倡导的“天人合一”后来竟成为中国古人孜孜以求的生命境界,对这种境界的追求很可能就是中国文人热衷于游山玩水的动机之一。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弹琴复长啸,林深人不知”的王维……中国无数文人把自己的内在和外在的山水融到一起。
受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
它源于自然又超越自然之美,使山水之物象不再是山水,
而是超越生命本身的一种物我合一。
多年来,孜孜不倦,把自己的情思寄托到所雕的作品上,如信手拈来,何尝
独山玉摆件《山野清风》
独山玉笔筒《雅居》
10
不是物我合一?
在此背景下,山水题材的作品层出不穷,在传统中国画中,山水画就占了六成的份额,足以说明山水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和分量。
国画如此,山水题材的玉器亦如此。
山水画作为中国特有的艺术品类,也影响着其他品类艺术创作,玉雕就是其中之一,山水题材玉雕就是脱胎于山水画的一种创新的玉雕题材。
玉雕界大抵对其认定“以玉石雕琢山水”的玉器。
似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大家对于山水题材类玉雕界定是趋同的。
然而,最近几年业界对于山水题材玉雕的认定指向也有着不一样的称谓。
笔者曾就该问题咨询过不少业内同行专家学者,研讨两者玉雕理论的联系与区别。
一番折腾,似乎很难给山子玉雕与山水玉雕确定一个准确的
区分与联系。
作者曾在“嵩山论玉”玉文化论坛上谈到过有关山水玉雕的论述。
研究认为,“传统玉雕作品上的山是一座一座的,没有真正做到连绵起伏、峰峦叠嶂”。
抽象的文字概念和直观的视觉呈现,都佐证着山水题材玉雕山子与中国山水画之间存在某种必然的关系。
山水题材玉雕到底该被称之为山子玉雕还是山水玉雕,眼下,业界似乎很少有人去探讨,当然也没有一个完整的共识,两者应该既有联系,也有区别。
二、借鉴油画创作对光的利用
在人们大谈消费者认知日渐升级的当下,创作出一
件好的产品才是王道。
如何定义一件好的玉雕作品?愈加凸显人文理念和情感交流的玉雕作品,越加成为一个共识。
如果作品还能让人过目不忘,它就是艺术品市场的宠儿。
一件好的艺术品绝不是凌驾于简单的工艺性的玉雕,而是被赋予了自然的、人文的、思想的元素,把文化融入进去,最后才有了艺术品这一基本概念。
艺术品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一幅画,哪怕是一幅普通的画,也依照能吸引共鸣者去体会作者创作时的心境,甚至是这一类绘画人作画时,玉雕人琢刻者的思想与感情。
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生活是艺术创作的基础和源泉,历来优秀的艺术家都非常重视艺术与自然、艺术与社会的关系。
在玉雕生涯创作中,写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古代山水画家王微提出画画应“以神明降之”,达到“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
他们都提出创作山水不是自然主观的死板摹画,而是应抒写自己的感情,才具有生命力。
从我们开始美术创作,老师是这样教育我们的,我也是这样做的。
作为一名出生于山区的孩子,我十分自然地
选择了山水玉雕的创作。
为了创作好的玉雕作品,谨遵
独山玉摆件《山高水长》
师训,不忘初心,坚持定期游历山水、写生创作。
我坚持认为,山水玉雕作品应多根据独山玉色彩丰富的特性,原材料的颜色、纹理成了其作品表达的手法。
因材施用,遇到什么样的花色,走什么样的路子,遵循一定的创作原则。
这样,创造出的山子作品才独一无二。
近年来,我不断探索根据油画创作中对光运用的这一理念,依据璞玉中原石机理颜色深浅的变化来创作自己的山水玉雕。
根据山石的颜色深浅来变现光影效果,无论作品是以独山玉为材质进行创作,还是黄龙玉、泰山玉等其他玉石品类。
创作出的山水玉雕与山水画一样,在内容上也相对简单的,但其作品对应的艺术情绪与审美追求别有一番滋味。
泰山玉作品《夜宿山寺》就是利用光源创造的典型代表作之一。
我把山寺放在最高处,用来描述手可摘星辰的高百尺。
把深绿色的放在上面,表示太阳光照在茂密的山顶;把白色的浆料当作水面,用来表现太阳光照在水面的效果;中间树颜色的呈现效果是太阳光透过树叶照在山上的颜色。
如果说类似的创作理念除了借鉴油画创作之外,其中对于玉料的充分利用更为称道。
之前,业界对于泰山玉的利用方面,会把泰山玉中白色被称其为浆料的部分剔除掉,不会利用其来创作。
如今,正是受益于《夜宿山寺》的启示,白色的浆料在泰安也开始被利用上了,这一点对于玉雕创作来说,可能微乎其微,但对于建设生态中国来说,有着积极的重要意义。
从磨制玉石发展成玉雕,一门手艺经历几千年的传承载。
作为一名琢玉人,我更关心的是,消费者在消费山水摆件的时候,促使他们下单背后的最大动因是什么?
中国传统山水画往往以有限的取景,表现着丰富多彩的自然物象,既传递着形神交融、天人合一的境界,又表达了对宇宙的自然感观和审美意识。
笔者认为山水玉雕取景构图应更为简练,以玉石为创作蓝本,借助玉石自然色泽与纹路,用传统粗笨的圆砣砣出自然之山水。
山水题材玉雕与中国山水画的区别与联系外在很好分辨,除了作品载体的不同和因载体不同所带来的差异,更重要的是二者所涵盖的内容范围也有着根本的区别。
当然,笔者关心的不仅仅是山水题材玉雕与中国画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更在于缔造受人欢迎的“好作品”背后看不见的东西。
当然,唐代张璪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便是对好作品最好的诠释。
依据这一原则,艺术家必须向自然学习、向生活学习,才能领悟到艺术的真谛与精髓,进而才能创作出更为优秀的艺术作品。
鉴于此,我认为谨遵大道,如琢如磨,身心寄情于山水之间,方能创作出好的山水玉雕作品。
(作者简介: 韩朝兴,河南南阳人,中国青年玉雕艺术家,河南省玉石雕刻大师,朝山兴水玉雕工作室首席设计师。
“80后”玉雕手艺人。
自幼喜欢游山玩水,常游走于山水之间,边写生边创作。
与画家亦师亦友,创造性地把油画作品对光的应用运用到玉雕创作中,开创了玉雕创作新的篇章。
该创举备受玉雕评论界推崇,业内称之为“韩朝兴现象”,称其作品充满了人文气息。
其山水玉雕作品在玉雕评选(“陆子冈杯”“中华龙奖”“百花奖”等)中屡获金奖、银奖,深受藏家追捧。
《大河报》《南都晨报》等媒体曾作报道。
代表作有独山玉《山野清风》《山高水长》《笔筒雅居》和泰山玉《夜宿山寺》等)
参考文献:
[1]李景刚.重读《画山水序》——对“以形写形,以色貌色”的不同理解[J].宿州学院学报,2012(3).
[2]岳峰.论“当代玉雕艺术”的时代意义[J].天工,2014(1).
[3]吕志会.古代山水画之于玉雕山子借鉴意义探幽[J].宝石和宝石学杂志,2014(5).
[4]王竞芬.八大山人研究的新突破——评朱良志《八大山人研究》[J].艺术探索,2009(2).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