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
作者:查紫阳
来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刊》 2013年第7期
查紫阳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97)
摘要:高校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看似微不足道,但是无论对个人、学校还是社会而言都有
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然而目前青年教师科研水平总体不高,科研信心也不足。

本文通过目前高
校青年教师科研状况的分析,找出能力差的原因,分析高校青年教师科研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最后提出提高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科研能力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3)07—0024—02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随着我国综合能力的提高和“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
等战略的提出,我们对科学研究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提高科研水平的重担经千挑百选之后,最后还是会落在高等学校的青年教师身上。

换句话说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已不仅仅是自身
能力的体现,更是整个教育体系、甚至全国科研水平的集中写照,培养高校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意义深远。

现如今,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是我国高等学校科研水平发展的重要力量。

青年教师无论是
教书育人还是科研立项,他们都是影响高校整体师资力量的决定性因素。

一、高校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现状及原因
随着国家政策及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目前,我国高等院校中青年教师的数量和比例正不断
地增加。

据相关部门统计,截至2012年底,我国高校40岁以下青年教师人数已超过86万人,占全国高校专任教师总数的63.3%。

虽然,青年教师有着丰厚的知识与文化底蕴,有着较高的
学识与文凭,然而由于各种外在的和内在的、物质的和精神的原因,他们的科研状况却并不容
乐观。

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物质方面来讲:科研资金不足。

青年教师刚刚进入社会,他们拿着几千元的工资,先不谈他们即将步入而立之年,要为今后结婚、买房子存款,单说这衣食住行的问题,很多青
年教师就已经加入“月光族”的队伍。

(二)从环境方面来讲:科研氛围较弱。

一方面,很多学校由于资金和设备问题,无法提
供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的相关资料,再加上图书馆内,外语类期刊的更新比较慢,这些都使得
青年教师在科学研究方面无法了解到本专业在全球内的最新动态。

另一方面,由于学校中论资
排辈现象较普遍,再加上青年教师申报课题屡次失败,这就使得很多青年教师丧失了科学研究
的信心,不愿意再在科研上面花费心思和经历。

(三)从研究方向来讲:科研内容不明确。

内容不够明晰可以说是青年教师科研成果不多
的一个先天性不足的原因。

虽然青年教师在硕士、博士期间也有过参与科研项目的机会,但大
多数都是在导师的指导下,任务相对具体,可以说老师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因此,青年教师对
研究方向、研究特色以及申报流程都不够了解,根本不知道如何去研究。

青年教师从学生一下
子跨入老师的行列,他们甚至还没来得及适应这一职位的转换,这时,再让他们有效地把学术
研究与专业知识相结合,有目的、有方向地独立研究某一项目确实不容易做到。

(四)从客观实际来讲:教学任务繁重。

近些年来,国家实施政策扩大各院校招生人数,
普及高校教育,使得很多学校老师和学生比例严重失调,这就使得教师们的课程量更加繁重:
一方面要设计优美课堂,吸引学生们的眼球;另一方面又要体现专业知识。

除此之外,学校还
定期进行教学质量考核与评估,不合格者甚至会影响自己的饭碗……这对刚刚拥有一份稳定工
作的青年教师而言,饭碗比科研就重要多了。

二、改善高校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现状的重要性
教学是高校所有职能中最重要的环节,教书育人是社会、国家赋予高校的历史使命,而科
研则是实现这种使命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科研创新,我们可以更好地教育学生,培养他们的
创新思维,从而最终实现高校服务于社会的终极目标。

高校青年教师科研能力不足,看似微不
足道,可实际上它不仅损害个人自身发展,而且,还极有可能影响整个国家科学研究事业的进程。

高校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个人角度而言,培养青年教师科研能力可以提高青年教师自身综合素质。

在教学
方面,教师可以通过科研不断拓展、更新自己的学科范畴,从而更好地应用于教学实践,使得
大学的学习过程并不只是书本的硬性知识,还会注入新的成分,获取新的营养,与时俱进;在
专业方面,为了获得更资深的专业地位,为了探索更高深的研究领域,青年教师也要培养自己
的科研能力,独立地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

(二)从学校角度而言,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现在还可以由老教师的科研来支撑学校
门面,可是几年之后、几十年之后呢?注入新鲜血液,培养青年教师进行科学研究不仅可以培
养学校品味,形成学校特色,还有利于校本培训,提高学校师生专业知识水平,从而提高学校
的认可度及声望。

同时,培养科学研究人才也是高等学府对社会的一种责任。

(三)从社会角度而言,科学研究人员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不断拼搏进取的精神仍然
是社会进步的动力。

科学研究人才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就像加速剂,在社会停滞或盲目的时候注入新鲜血液、创新元素,进而加速时代的进程。

三、培养高校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具体措施
根据目前高校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现状和出现的问题,我们应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着手
来解决问题,提高青年教师科研能力。

(一)主观方面
1.从观点态度方面看,青年教师应积极地树立团体意识。

一个人的力量再大也只有一双手
和一个大脑,只有投入到团队当中才能看见自身所存在的缺点,发现自己所存在的潜能,从而
实现资源优势互补。

高校青年教师在工作的前几年应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科研团队,融入团队
中学习科研步骤与科研方法,学习老教师们的科研思路与角度,然后自我总结,提升自己的科
研水平。

此外,年轻教师还可以利用科研团队这一平台来研究自己的某些新观点。

2.从自身素质方面看,青年教师应注重科研精神的培养。

科研工作者们必须具备科研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在漫长的岁月中经得起考验,耐得住寂寞,接受得了挑战,最后赢得成功。

这种
精神包括勇于探索的发现精神、标新立异的创新精神、勤于职守的敬业精神。

此外,作为一名
科研工作者还要实事求是,坚持不懈,勇敢地追求真理。

3.从时间分配方面看,合理规划教学与科研的时间。

课堂教学与科学研究本是相互促进、
相辅相成的两件不可分的事情,并不一定非要分开处理。

(二)客观方面
1.就高校而言,应该为青年教师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创设较好的学术氛围。

人都是群体
生活的,所以,周围的环境对青年教师有着重大的影响。

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应该通过公益讲座、师生活动等形式来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

2.就科研管理部门而言,应提出有效措施,拓宽科研申报渠道,加强科研平台建设。

很多
青年教师都申报过科研选题,但由于渠道狭小、竞争激烈最终都未申报成功。

所以,科研管理
部门应加大对青年教师的科研支持力度,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为青年教师筹集科研资金。

3.就社会而言,应该创设公益科学研讨班,普及科研常识。

大多数人只是知道科研立项会
有资金补助,对其流程和具体事宜根本不了解,并且,也很少关注它。

创设科学研讨班,一来
为大家普及一下科研常识,二来也可以提高社会精神品味,从而为社会输入更多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马晓波.试论高校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J].科技与管理,2002(18).
[2]赵建.高校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30).
[3]夏珺,刘接忠.高校青年教师激励问题探析[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9(5).
[4]薛丹.ERG理论在高校青年教师激励机制研究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1(33).
[5]徐晓明.高校青年教师生活状态、发展状况及利益诉求影响因素研究[J].石家庄铁
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