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财政工作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乡财政工作报告
正文第一篇:乡财政工作报告20XX年,我乡财政工作在乡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本着发展、务实、创新、提高的指导思想,从本乡实际出发,积极培植财源,积蓄财力,严格预算收支管理,深化财税改革,开拓进取,扎实工作,确保了各项工作目标任务的完成,确保财政收入稳步增长,改革和完善预算管理制度,推行部门预算,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基本保证了全乡社会经济和各项事业发展的需要。

根据这一总体要求,20XX年我乡财政预算安排坚持以下原则:一是收入安排积极可靠;二是量财办事,量力而行;三是突出重点,有保有压。

现在就我乡二〇一四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如下:
一、财政收入
财政收入191.86万元(上级补助收入),预算外收入125.06万元(民政资金),非税收入78.35万元;共计395.27万元。

二、结合我乡支出的实际情况,二〇一四年预算执行如下: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21.95万元;农林水利事业费13.2万元;计划生育事业费75.4万元(计划生育协会2万元);文化广播事业费1.4万元,城乡社区事务支出3万元,教育事业费1.8万元;公安、司法工作经费支出0.5万元;村级管理费23.97万元;综治经费1万元;河道治理工作经费1.5万,党建经费1万元,人大、政协经费1万元,安全生产工作经费2.4万,行政管理费用64.12万元;社会保障事业支出67.04万元,森林防火安全经费0.5万元,统计事业费1.4万元;支出合计:381.18万元我乡财政工作在乡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乡人大的关心与支持下,较好地完成了预算执行任务,坚持从实际出发,紧紧围绕全乡经济工作中心,积极培植财源,抓收入、压支出、保重点的财政工作思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惠农政策,圆满的完成各种惠民补贴的发放工作,把党中央、国务院对老百姓的关心和关怀真正落实到实处,并结合我乡具体实际情况,充分利用自身环境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业积极培育新的财源增长点,以增加乡财政收入,缓解财政压力,摆脱乡镇财政困境。

同时,抓好财政信息化网络建设、建立健全财税管理体系,为今后更多的惠民补贴发放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但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乡财政仍十分困难,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我们将在以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分析,并采取有力措施逐步加以解决,同时希望在座的各位代表对我们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三、采取措施努力完成20XX年度财政预算执行任务:
(一)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一是进一步加大对“三农”的投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二是在加大支农投入的同时,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特别是要管理使用好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专项资金,加强资金跟踪问效,使各项资金更好的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是建立健全农民补贴网建设工作。

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示范和带动作用,拓宽“三农”资金渠道,按照“公开、公平、透明”的原则,完善和实施好各项涉农补贴制度。

全乡共发放良种补贴资金30.83万元,直补20.98万元,综补125.29万元,退耕还林补贴资金25.12万元;民政社保资金67.05万元。

四是积极推广村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项目及“一
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的管理和使用。

20XX年“一事一议”集中连片项目6个,公路硬化7701米,渠道三面防渗1830米,居民集中区垃圾池10个,财政奖补计180万余元。

(二)不断加强和规范财政监督管理,坚持深化改革,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一是巩固“乡财乡用市管”成果,进一步规范财政资金申领、拨付、报账程序,强化财政工作职责。

二是强化财政收支进度管理。

按照收入进度和预算计划合理调度资金,加快资金流转,防止资金滞留、挪用等问题。

三是加强对村级经费及专项资金的跟踪检查,促使专款及时足额落实到项目,专款专用。

(三)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和资金补助,加快乡域经济发展。

一方面我们要立足于自身的努力,调动全乡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进一步解放思想、团结拼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发展乡域经济;另一方面积极向上级反映汇报目前我乡的困难情况,树立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也是发展生产力的思想观念,使上级有关部门更加了解和认识目前我乡的状况,在政策上和资金上给予更大的项目和资金支持,以促进我乡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四)加强队伍建设,提高自身素质,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服务质量。

一是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巩固行风建设,细化政务公开,建立健全各项内部管理制度。

提高财政管理水平增强大局意识、效率意识、廉政意识和服务意识,爱岗敬业,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预见性。

坚持“内抓管理,外树形象”的理念,全面提升财政形象。

二是切实加强财务管理,大力倡导“财为民所用,事为民所急”的工作作风,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我乡财政上新台阶作出贡献。

各位代表:20XX年的财政工作任务十分艰巨,我们将按照乡党委政府的安排部署,在人大的依法监督下,按照乡本次会议确定的工作目标和要求,扎实推进财政改革与发展,不断提高财政保障能力,促进全乡经济较快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贯彻落实本次大会对财政工作提出的各项要求,振奋精神,积极进取,为实现我乡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新跨越而努力奋斗!
第二篇:乡镇财政工作报告乡镇财政工作报告位代表:
受镇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大会报告20XX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XX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乡镇财政工作报告。

一、20XX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XX年,是“十一五”计划的第一年,也是我镇实现承前启后加快发展的一年。

一年来,我镇财政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镇人民代表大会的依法监督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及县财政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坚持依法治税、依法理财,积极培植财源,努力增加财政收入,增加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投入,财政收支均实现了增长,超额完成了财政收支任务,有力地支持了全镇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全镇共组织财政收入3313.7万元,增长15.7%,完成县里下达征收任务2546万元的105.4%,其中国税收入342.51万元,地税收入971.19万元。

一般预算支出1158.18万元比20XX年决算数增支121.34万元,增长11.74%。

20XX年,是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试行一年,实行“乡财县管乡用”原则。

乡镇财政支出全额纳入县财政管理。

因此不再核算乡镇结余。

我镇20XX年上级各项补助收入为2158.18万元,一般预算支出2158.18万元。

支出分类:农业支出18.65万元;文体广播事业支出7.93万元;教育支出1662.55万元;其他部门事业费27.42万元;行政管理费92.36万元;其他支出24.07万元.回顾20XX年我镇财政工作,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深化改革,加快发展,财政工作实现了新的突破
20XX年,根据上级政府确定的财政工作任务,我们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严格依法理财,积极开辟财源,促进财政增收的同时,坚持以人为本、协调发展,大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资金重点向“三农”和事关群众利益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倾斜,保障了重点支出需要;努力深化和积极推行“乡财县管乡用” 改革,强化监管,规范收支行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财政保障能力有了新的提高,有力地促进了全镇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二)加强收入征管,确保财政收入任务的完成。

财税部门按照年初上级确定的年度财税任务,及时分解任务,落实工作措施。

在预算执行中适时对收入入库情况进行动态分析,根据收入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力措施,抓好收入进度,保证了税收收入的稳定增长。

实现了全年任务超收。

(三)切实调整优化支出结构,突出重点,加大财政保障力度。

按照“量入为出”的原则,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合理安排支出预算,努力解决好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确保了重点支出需要。

一是重点保障工资发放和机构正常运转。

在财政预算安排和执行中,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树立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思想,压缩一般性支出,确保了工资的足额发放和机构正常运转。

二是注重政策实效,惠农、支农措施得到全面落实。

认真落实中央农村工作政策,坚持把“三农”问题作为公共财政建设的重要内容,确保各项上级惠农、支农政策不折不扣的落实到广大农户中。

全镇共发放粮食综合补贴18.56万元,退耕还林各项补助713.61万元.全镇广大农民直接体会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四)重视支出效益,坚持依法理财,财政管理水平迈上新台阶,工作报告《乡镇财政工作报告》。

一是规范了预算编制和执行管理。

预算单位基础信息管理更加准确,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办法得到改进。

二是强化了财政检查。

按期完成了全镇机关事业单位津贴补贴清理工作,为推进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创造了条件。

三是加强了支出进度管理。

及时落实项目支出计划,加快资金拨付,灵活调度资金,切实保障重点支出需要。

四是强化了财政财务管理。

切实加强会计管理、不断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进一步完善专项资金和机关事业单位银行帐户等管理制度
二、20XX年财政预算草案
20XX年是县新财政体制执行的第二年,按照镇党委的总体安排部署和全县财政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严格执行限额预算标准原则,实行“零基预算”标准。

20XX 年全镇财政预算安排如下:。

20XX年,根据我镇税源分析和财政支出的需要,全镇预算财政收入为4495万元,其中:国税1420万元;地税3075万元.比20XX年增长13.8%;一般预算支出安排3227.9万元,比20XX年同口径增长6.1%。

预算支出分类:农业支出20.3万元;文体广播事业费8.97万元;教育支出1702.7万元;其他部门事业费25.27万元;行政管理费96万元;其他支出20.81万元.
预算安排中需要说明的是:20XX年人员正常滚动和工资性改革经费没有纳入预算。

目前的财政收支预算人员只是按上年12月预算,共用经费按现行标准预算安排,在今后执行中根据情况,再作相应调整。

20XX年,我们将按照镇党委的部署和镇人大本次会议确定的财政工作目标,努力改革创新,推进依法理财;生财、聚财、用财齐抓并举,不断增强增收的可持续性、收支结构合理性、管理行为的规范性和资金使用的有效性,切实保障重点、
努力解决难点,解决好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确保财政收支平衡及预算任务的完成。

(一)切实调整优化支出结构,突出重点,加大财政保障力度。

财政资金在确保用于工资发放、机构正常运转和社会稳定支出之后,应进一步加大农业、教育、社会保障等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支出,同时再尽量多办一些事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好事、实事。

(二)立足实际,加快财源建设步伐,积极发展镇域经济。

要解决财政困难,根本出路在于发展镇域经济和搞好财源建设工作,实现财政与经济的良性互动。

我们要围绕“十一五”规划,培植可持续财源;继续做好我镇小城镇开发建设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展民营经济,逐步增加非公有制经济对财政的贡献;努力增加非公有制经济总量,拉动全镇经济增长,促进财政增收。

(三) 坚持深化改革,不断加强和规范财政监督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一是巩固“乡财乡用县管”成果,按20XX年新改革的政府收支科目细化部门预算,进一步规范财政资金申领、拨付、报账程序,强化财政结算员和核算会计工作职责,严格报账员现金管理,实行限额报销,减少现金流量。

二是强化“收支两条线”管理。

认真清理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实现非税收入“财政统管、政府安排”的目标。

三是强化财政收支进度管理。

按照收入进度和预算计划合理调度资金,加快资金流转,防止资金滞留、挪用等问题。

四是加强对专项资金的跟踪检查,促使专款及时足额落实到项目,专款专用。

(四)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和资金补助,加快镇域经济发展。

一方面我们要立足于自身的努力,调动全镇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进一步解放思想、团结拼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发展镇域经济;另一方面要积极向上级反映汇报目前我镇的困难情况,使上级有关部门更加了解和认识目前我镇的状况,在政策上和资金上多给予我镇一些政策倾斜照顾,以促进我镇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五)更加注重干部队伍建设,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服务质量。

要按照镇党委、政府的要求,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积极开展转变干部作风加强行政效能建设活动。

同时要积极开展业务培训和教育,提高-干部职工综合素质,增强大局意识、效率意识、廉政意识和服务意识,爱岗敬业,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预见性,使依法理财水平明显提高,机关管理明显改善,机关作风明显转变,廉政意识明显增强,工作效率明显提高,财政整体形象和地位进一步提升。

:各位代表:20XX年财政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任务光荣而艰巨,要完成全年财政工作目标任务,必须付出更多的心血和汗水。

让我们在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的依法监督下,按照镇本次会议确定的工作目标和要求,扎实推进财政改革与发展,努力做大经济和财政“蛋糕”,不断提高财政保障能力,促进全镇经济较快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为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新的贡献。

谢谢大家!
第三篇:乡镇财政工作报告乡镇财政工作报告按照《关于开展财政支农资金搜检工作的通知》(绵游财农(200)38号)文件的精神和要求,我镇率领高度正视,当即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相关部门人员为成员的自查率领小组,由专人负责对我镇200年和200年两年各级财政放置的农口部门事业费项目支出和支农专项资金的使用
情形进行了自查总结,并对存在的问题出力整改,乡镇财政工作报告。

现将有关情形陈述如下:
一、根基情形
(一)退耕还林资金。

200年1月至200年12月,我镇退耕还林粮食折现津贴及现金津贴1010800元(其中200年532400元,200年478400元),两年的退耕还林津贴资金全数实时地按要求经由过程“一折通”向全镇退耕还林农户进行了发放。

(二)天保资金。

200年至200年共使用天保资金2万元,实施区级报帐制。

(三)其他支农专项资金。

200年至200年度我镇财政支农资金共使用14万元,其中:水利培植资金4万元,首枢路贴上方寺村、雨台山村各2万元,用于新建提灌站上;病险水库整治4万元,首枢路贴给了四清水库2.5万元,新丰堰1.5万元,用于两处水库的维修补漏上;公路岁修0.5万元,首要用于玉刘路的维修;抗旱资金1.5万元,首要用于长林寺村0.5万元,道碑不美观村1万元;农机行业打点津贴0.5万元,首要用于农机行业打点中;提水抗旱津贴1.5万元,首枢路贴给苏家扁站、新桥站各0.5万元,龙王庙站0.4万元,马儿滩站0.1万元;电站维修1万元,全数津贴给道碑不美观站用于电站维修;出产救灾资金1万元,(来历:全数用于上方寺村,属区级报帐制,工作报告《乡镇财政工作报告》。

我镇两年的支农资金全数按时、足额拨付到了指定的项目实施单元或项目村。

二、存在的首要问题及原因
一是财政专项资金津贴面斗劲分手,单个项目津贴资金少,撒“胡椒面”的现象仍然存在,晦气于提高资金的整体效益。

二是因为财政专项资金到位较迟,“拉马填槽”现象依然存在。

三是因为财政资金分口、分部门来历渠道较多,资金打点分手,拼盘项目由多个部门配合实施,每个部门各自为战,缺乏整体规划,部门项目存在前期筹备不足,规划、设计深度不够,概算编制粗拙,项目培植难以达到预期的整体效益。

同时分歧渠道的投资在使用标的目的、实施规模、培植内容、项目放置等方面存在一再和交叉的情形。

三、下一步整改的首要法子
一是加年夜项目资金的争夺力度。

平稳树立项目强镇的意识,把抓成长真正表此刻抓项目培植上。

二是加年夜支农资金整合力度。

在合适国家政策的前提下,对财政支农资金进行统一规划、统筹放置,资金打捆使用。

经由过程以奖代补、以物抵资、先建后补等政策工具,指导农人“互动”,形成在财政投入的带动下,首要依靠农人群众自己投工投资改善出发糊口前提的机制。

三是切实增强财政监管,推进依法理财。

按摄影关划定,增强内部监管工作,确保财政支农资金用在刀刃上,尤其是搞好救灾、扶贫、以工代赈、自然林呵护等项目资金的专项搜检,做到事前评估、事中看管、事后检磨练收、跟踪问效,杜绝挤占、挪用,随意调整项目资金,确保资金不折不扣地落实到项目上。

四是成立一套完美的项目资金看管打点机制,慢慢实现项目资金的放置与看管本能机能分手、责任明晰和彼此制约的新机制,使项目的申报、审批、实施、看管走上规范化、科学化、轨制化的轨道。

200年至200年使用的支农资金都是严酷按照资金使用标的目的,性质放置支出,无挤占、挪用现象。

财政支农资金为我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培植,呵护和改善农村生态情形,提高农人出发糊口水平起到了必然浸染。

防汛、抗旱、救灾资金缓解了旱洪灾情,把灾难损失踪水平降到最低限度。

支农资金的投入,有力推进了我镇各项工作的顺得进行。

第四篇:xx县20XX年度财政工作报告xx县20XX年度财政工作报告
一、20XX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xx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20XX年全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为29018万元,比上年同口径增长30%;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为79662
万元,执行中,因上级财政追加各项专款、转移支付等因素影响,全县地方一般预算支出预算调增为
143354万元。

预算执行情况如下:
(一)收入预算执行情况
20XX年,全县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59469万元,比上年增长29.71%,全县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9466万元,占预算数的101.54%,较上年增长(下同)3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分项完成情况是:税收收入19616万元,占预算的100.02%,比上年增长30.03%;非税收入9850万元,占预算的104.72%,比上年增长36.12%。

分部门完成情况是:国税部门组织县级收入4051万元,占预算的100%,较上年增长30%;地税部门组织县级收入15565万元,占预算的100.03%,较上年增长30.03%;财政部门组织非税收入9850万元,占预算的104.72%,较上年增长36.12%。

(二)支出预算执行情况
全县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43100万元,占调增预算的99.82%,比上年增长(下同)29.85%。

分项完成情况是:(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2258万元,增长16.52%;(2)公共安全支出6102万元,增长33.85%;(3)教育支出28168万元,增长24.54%;(4)科学技术支出1433万元,增长26.14%;(5)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305万元,增长31.42%;(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3503万元,增长21.11%;(7)医疗卫生支出10301万元,增长34.6%;(8)环境保护支出3551万元,增长11.49%;(9)城乡社区事务支出5193万元,增长39.67%;(10)农林水事务支出22714万元,增长20.65%;(11)交通运输支出3471万元,增长249.55%;(12)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支出3570万元,增长29.96%;(13)地震灾后恢复建设支出8135万元,(14)其他支出3391万元,减少35.51%(因“普九”债务化解科目调整)。

以上各项支出除农林水事务和工商业金融等事务支出,占调增预算的99.65%、95.89%外,其他支出均占调增预算的100%。

(三)收支平衡情况
按照财政体制算账,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9466万元,加上“两税”及所得税上划返还4705万元,预算执行中上级财政追加专款45675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25049万元,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补助7914万元,调整工资转移补助15288万元,农村义务教育转移支付3232万元,缓解县乡财政困难转移支付2510万元,各项结算补助3378万元,农村义务教育化债补助4363万元,上年结余1843万元,全年可用财力为143423万元,减去上解支出65万元。

全年财政支出数为143100万元,当年实现财政收支平衡并结余254万元,其中,结转下年支出233万元,净结余21万元。

上述财政预算执行及平衡情况上报上级财政审核批复后,届时再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

二、20XX年财政工作
20XX年,全县财政工作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的监督下,在省财政厅的大力支持下,发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十六”字发展思路、四大奋斗目标,牢固树立“为国理财,为民服务”的财政工作宗旨,狠抓收入征管,着力优化支出,提高公共保障,严格监督管理,圆满完成了县委及省财政厅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实现了四大目标(一般预算收入实现超收,财政支出实现“两升一降”,财政管理实现精细化,“普九”债务实现全面化解)。

主要工作如下:
(一)强促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又好又快
全县各级财政部门始终把促进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牢固树立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观念,加大支持发展力度,转变支持发展方式,促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加大投入促发展。

多方筹集资金16541万元,比上年增加12693万元,支持了利森水泥、海螺集团、工业园区、护城河治理、“三所”建设、北城干道等重点项目建设。

机制激励促发展。

认真执行财政贴息、以奖代补等财政政策和县委工业强县十二条措施,建立了工业企业技改专项补助、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补助、发展工业专项奖励、企业退城进郊补贴、企业自营出口奖励、品牌扶持奖励等补贴奖励基金,用于激励工业强县的资金达500万元,促进了企业发展。

严格按照县委激活乡镇活力十条意见,返还乡镇税收14万元,配套费172万元,土地出让金96万元,社会抚养费4549万
第五篇:20XX年财政工作报告20XX年财政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全县20XX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XX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领导提出宝贵意见。

20XX年是本届政府任期的最后一年,一年来,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在省、地财政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确定的各项财税政策
,全县各级财政部门紧紧围绕县委、县人民政府提出的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以狠抓财源建设、优化财源结构为重点,以组织财政收入、控制财政支出为中心,以强化征收管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为动力,经过全县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共同努力,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重大成就,在经济稳步发展的基础上,财政收入实现了较快增长,五年来,财政收支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全县财政总收入从20XX年的7760万元增加到20XX年的14802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从20XX年5806万元增加到20XX年11186万元,增长92.7%,财政支出从20XX年25017万元基础上增加到20XX年66732万元,增长166.7%。

确保了全县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工资的按时发放和国家机构的正常运转,维护了社会稳定,推动了全县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较好地完成了县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的财政收支任务。

一、20XX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XX年初,经县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全县财政总收入预算为1.25亿元(其中国税部门收入预算为2442万元,地税部门收入预算为4468万元,财政部门收入预算为5596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8%,其中,全县地方财政收入预算为9955万元,比上年预算数增长10%,比上年实绩增长10%;财政支出预算安排39396万元(调整数),比上年预算数增长24.9%。

20XX年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14802万元,占人大批准年初任务数的118.42%,比上年同期增长28.2%,其中: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1186万元,占人大批准年初任务数的112.4%,比上年同期增长23.6%。

20XX年全县财政收支平衡情况是:全县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1186万元,省、地“以奖代补”转移支付补助7557万元,原体制补助263万元,调整工资转移支付补助11857万元,专项补助14292万元,税收返还补助672万元,税改转移支付2545万元,缓解县乡财政困难补助10688万元,农村义务教育补助1945万元,其他转移支付补助5949万元,上年决算批复结余46万元,总财力为67000万元;全县财政支出完成66732万元,上介支出168万元,结余100万元。

(一)全县地方财政收入分部门完成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