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科技群英正式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7课晚明科技群英
【课标要求】:认识李时珍的主要事迹,认识他们对社会发展所作的贡献。

【教课目的】
一、知识与能力
1、认识李时珍、徐光启等的成长历程及其主要贡献
2、商讨科学家与时代、民族、国家发展之间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1、经过研究剖析晚明科学产业生的主客观条件,指引学生认识科学的发展和科
学家的产生拥有时代性和条件性,培育学生运用历史唯心主义的看法剖析问题的
能力。

2、利用本课及必修2第6课和必修3第5、6、17课供给的有关资料,培育学生查找和
剖析及归纳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学习的能动性。

三、感情、态度与价值观
经过对众多晚明科技精英的实践活动和著作成就的学习,指引学生建立崇敬科学的精神,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

【教课要点】李时珍及《本草
纲目》、徐光启及《农政全书》
【教课难点】“晚明何以科技群星绚丽”
【教课过程】
导入:同学们应当都知道,中国古代科技当先于世界,而到了近代,在科技方面
与西方对比则瞠乎其后。

这终究是为何?让我们从认识晚明科技群英下手,解
开这个难解之迷。

一、医圣李时珍
(一)身世名医世家,从小热爱医学
他的家乡是一个山明水秀、风光优美的地方,又是一个产药的胜地。

他出生于一个世代
医生的家庭里,时珍的祖父是一个热情替人治病的医生,但名气不大,早在时珍年幼时就逝
世了。

时珍的父亲李言闻,是当时闻名的医生,又是一个饱学的秀才,虽参加过多次乡试,
但一直没有考取。

母亲张氏,身体虚弱,在生下时珍后不久便病倒了,此后长久地缠绵在病
榻上。

幼年时代的李时珍,体弱多病。

直到 10岁左右,身体才慢慢地好起来。

时珍对于草木虫鱼从小就有出奇的喜好。

这方面,他遇到父亲好多的影响。

在父亲的房间里,一年到
头都能嗅到白芷、郁金香之类芳草的幽香。

有时,父亲还带他到山里去,让他看药草的生长状况。

由此,
他在药草方面的知识渐渐丰富起来。

瓦硝坝邻近有个有名的雨湖,它方圆20多里,常常有渔民打鱼。

时珍和很多渔民熟悉,老渔翁还常告诉他很多对于水鸟的知识。

家庭和环境的影响,使得李时珍从小就对祖国的医药学产生了浓重的兴趣。

(二)三次乡试落榜,坚定从医之路
但是,李言闻其实不想让儿子学医,因为在封建社会里,医生被官府鄙视,他希望
儿子多读点书,未来能升官。

在时珍12岁那年,父亲就明确地向他宣告了这个企图。

在父亲的敦促下,他认真地读了几年书,在14岁那年考取了秀才。

此后,他愈来愈感觉到死读这些八股教条毫无心思,虽遵照父命从十六岁到二十二岁连续三
次参加考举人的乡试,但是都榜上无名了。

三次乡试的失败,虚度的可贵岁月,使李时珍深深感觉到
科举应试这条路不可以再持续走下去了,于是他下定信心学习医学。

父亲见他意志坚定,也就只能答应了。

于是,22岁的李时珍开始行医。

最初,他给父亲当助手,父亲忙可是来的时候,他也帮助看看病、一
有空,他就棒起医书来读。

李时珍念书的范闲很广,他除了读《内经》、《难经》、《伤寒论》、《脉经》、《甲乙经》等古典
医书外,特别喜爱研究历代的“本草”(即历代的药物书)、此中,来代的《证类本草》(即经史证类备
急本草》),是他最喜爱读的药书。

因为李时珍专心研究古人的医学著作,又注意在医疗实践中学习并查
验书本上的知识,所以,他的医术提升很快。

(三)宫廷太医之便,饱识医术药材
1551—1556年这段时间内,封建皇帝征如医官,命令各地选拔医技精深的人到太医院任职,于是在武
昌楚王府的李时珍,也被介绍到了北京。

这期间,李时珍特别踊跃地从事药物研究工作,常常进出于太医
院的药房及御药库,认真认真地比
较、鉴识全国各地的药村,收集了大批的资料,同时他还有时机饱览了王府和皇
(家收藏的丰富文籍,与此同时他也可能从宫廷中获取了当时有关民间的大批本草有关信息,并看到了很多平常难以见到的药物标本,使他大大宽阔了眼界,丰富
(了知识领域。

谈到这一点,就一定联系到明朝宫修的另一部有名本草书本——《本草品汇精要》。

该书是明孝宗于弘治16年(1503)8月下诏太医院编修的一部国家药典。

在司设监太监刘文泰的组织下,在经历一年半订正后,药典编纂达成。


(撰者依据宋人唐慎微的《证类本草》旧例次序,把入药之物分为玉石、草、木、
(果等10部,每部分为上、中、下三品编写,全书共收药物1815种,正文用朱墨两色分写。

正文以前绘有精巧的彩色写生图达1358幅之多,是中国第一部大型彩画图书。

同时编撰者还舍弃了当时已比较成熟的雕版印刷技术,而由14位工匠分
(色抄写文字,8位宫廷画师负责画图。

全书达成后,由明孝宗亲身撰写前言,并仿
(照《永乐大典》格式装帧成36册,装入楠木盒中保留,是为明朝宫廷的正统手本。

但是,此书结稿后仅两个月,明孝宗却不测“驾崩”,其死因成为天大疑案。

而原书编纂人员中的49人中有12人涉嫌谋害孝宗皇帝,遇到查办,于是这部明朝药
(典《本草品汇精要》向来封藏在宫中内库里。

后不知经过何种门路于1877年藏入罗马国家图书室。

(李时珍是在距此事约50年左右进入太医院任职的,他不行能前朝往事全无所闻。

(而此时孝宗后继位的明武宗已逝,明世宗也已出任皇帝30余年,对故去的疑案未
(必再加关怀,所以封藏在宫中的《本草品汇精要》有可能在不公然的状况下得以窥见,所以不可以清除李时珍在太医院工作期间很好运地看到了此书。

也正是因为
(这个原由,促进他意欲编著一部能高出此书的新本草专著,而在太医院的工作环境是不行能满足他的想法、实现梦想的,因为李时珍淡于功名荣禄,所以在太医院任职没有太长时间,就称病离职归家了。

((四)27春秋努力,编成《本草纲目》
(1、编写的原由:深感古人多种《本草》药书错漏不妥之出好多,贻害非浅
(2、编写过程:倡导“医者贵在格物”
(1)十年阅读鉴识(读万卷书);
(2)亲身采药观察(行万里路);
(3)力取一手凭证
(4)着重实证剖析
思虑1:你从李时珍编撰《本草纲目》过程中能学到哪些尊贵质量?
治病救人的医德;不盲从古训;勤苦研究的坚毅意志;宽泛实地观察的科
学方法;亲尝曼佗罗的不怕危险的精神;不耻下问的谦逊态度;27 年坚韧毅
力。

3、内容特色:
(1)药物内容丰富:数目多;增添新品种;配有插图
(2)药物分类先进:开创按药物自然属性逐级分类的纲目系统;
(3)纠正古人好多错误;
(4)涉猎多种学科;
(5)文学色彩浓重
4、影响及地位:
(1)“东方医学的巨典”:集大成之作,被译成多种文字;
(2)达尔文称之为“中国的百科全书”
(3)其科学性、文学性、适用性,在我国及世界宽泛流传
思虑2:为何李时珍能编写成《本草纲目》并成为优秀的科学家?
古人确立的基础明朝相对稳固的社会环境
个人坚韧不拔的努力有益的客观条件(兴趣理想、宦途受挫)
中医药学成就
领域作者朝代著作地位
中医学编于战国成书西汉《黄帝内经》确立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医圣”东汉《伤寒杂病论》阐述四诊法---
张仲景临床医学经典
华佗东汉外科麻醉最早的麻醉药剂
五禽戏最早的体育保健操药物学李时珍明朝《本草纲目》-东方总结性;创办最初进的分类
医学巨典法表现了生物进化思想中医学理论五大中心:阴阳五行学说脏象学说经络学说形神学说天人学说
二、晚明期间的科技成就
晚明古典科技巨著的浮现
著作类型作者主要内容价值影响
《本草纲目》药物学李时珍记录药物、方子总结中国医药学;“东方医药
巨典”
《农政全书》农学徐光启介绍农学成就和成立了比较完好的农学系统
欧洲农业
《徐霞客游记》地理学徐霞客记述了石灰岩溶比欧洲早约两个世纪
蚀地貌
《天工开物》生产技术宋应星总结明朝农工业“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
生产技术书”
三、晚明何以科技群星绚丽?(参看课后“活动建议”

(一)宏观的时代背景
1、明清期间的生产力
2、经济发展概略
3、社会构造
4、政治制度
5、科学文化教育水平及民族文化传统
(二)教育的主导作用
晚明科技群英都接受了儒祖传统教育,阅读了大批专业书本,有些还参加了科举
考试,可是,他们的经历与当时的一般念书人有所不一样(思虑“活动建议”的第 1
题)
(三)个人的主观努力以及成长环境
【文中思虑题参照答案】
活动建议
1.提示:(1)原由包含:①当时社会的主流价值取向仍旧是经过科举考试考取功
名、青云直上,而晚明科技群英投身科学研究、追求经世致用的做法与此格格不
入。

②晚明科技群英在科学研究过程中讲究实践、勇于创新的精神和做法,在当
时是特立独行的。

(2)奇异之处:①渺视迂腐的官本位交叉观,甚至弃绝富贵荣华,投身于科学研
究和著述,②在科学研究和著述的过程中,他们都经历了世人难以想象的主观和
客观上的困难,而他们都以自己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对理想追求的信心战胜了这些
困难③他们勇于创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唯真,会通中西,纵横各学科领

2.提示:(1)同样点:因为晚明科技群英与欧洲文艺中兴时代巨匠基本上属于同
时代的人;站在整体的文明史观的角度看,晚明科技群英和文艺中兴时代巨匠都对世界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推进了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2)不一样点:①晚明科技群英的成就主要表此刻对过去科技成就的归纳和总结上,而欧洲文艺中兴时代巨匠则以察看、实验为基础,在科学理论方创建出一些新的
系统:比方哥白尼的“日心说”、牛顿的“经典力学”,伽利略则创始了近代自然科学,②他们所处的社会历
史背景是不一样的。

晚明科技群英生活在君主专制社会
后期,当时中国正处于近代前夕,固然商品经济发展达到必定水平,也出现了初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甚至在思想领域也催生了一些拥有反君主专制的民主思想和经世致用思想,但就整体而言,旧的因数仍旧压倒了新
的要素,中国古
代科技的发展实际上是最后的“回光返照”,而西方的文艺中兴运动此时正如日中天,财产阶级用人文主义心
思乡突破酒的封建神学思想的藩篱,欧洲的思想文化正处
于一个新的发展平台,欧洲文艺中兴期间科学发展的条件是晚明的中国所没法比较的。

人格好的人,自带光辉,不论走到哪里,总会熠熠生辉。

人活着,谁都会有烦忧,每日都有烦忧,最重要的是你不理睬烦忧,烦忧自然就没有了!所以,朋友们,最好的活法,就只需记着这两句
话:烦忧每日有,不捡自然无!当你不高兴的时候,想一想自己还剩下多少天能够折腾,还有多少时间够你作践。

你高兴,这天过了;不高兴,一天也过了。

想理解了,你就不再会生气了。


你烦忧的时候,想一想人生就是减法,见一面少一面,活一天就少一天,还有什么好烦忧的呢,不忘人恩,不念人过,不思人非,不计人怨。

不缺谁,许多谁,对得起良知就好。

当你悲伤的时候,
想一想生活就是一场经过,赤条条来,赤条条去,带不来一丝灰尘,带不走半片云彩。

什么富贵荣华,什么人情往份,啥你都带不走,想理解了,还有什么好悲伤的?当你不满的时候,想一想和富人
比,我们活着满足就是幸福。

和病人比,我们活着健康就是幸福。

和死人比,我们还活着就是幸福。

人这辈子想活好,心要简单,人要糊涂。

当你生气的时候,想一想能否有必需为不值得的人生气?
有必需为不值得的事闹心?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好好养老,好好花费就能够了。

你好好的,家人好
好的,全部也就好好的了!当你计较的时候,想一想人在人间走,本是一场空,何须到处计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