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南华一中高中政治 第七课 第二目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导学案(教师版) 人民版必修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省南华一中校本教研导案高一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效率、公平的含义;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

2、理解为什么要坚持效率优先;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的涵义;如何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

3、结合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收入分配差距的具体事例,说明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的意义。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辩证地认识和对待经济生活中面临的各种矛盾,并学会运用矛盾分析法,善于在相互矛盾的复杂事物中进行分析、选择。

2、培养学生全面系统地看问题,正确认识现实生活中的收入分配差距,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优越性,确认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既有利于经济效率提
【自主梳理】
1、效率与公平的含义:
⑴效率是指中与的比率,它表示。

⑵公平指的是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

公平不是绝对的。

2、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在收入分配中,效率与公平是一对矛盾,二者既对立,又统一。

首先,效率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公平要求社会成员中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两者是对立的.其次,两者又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基础。

社会公平的逐步实现只有在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的基础上才有可能。

没有效率作为前提和基础的公平,只能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穷。

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只有公平分配,才能维护劳动者权益,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

【巩固提升】
一、单项选择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据此回答1——3题
1、效率优先,实质是()
A. 发展生产力优先
B. 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C. 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较,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
D. 资源的提高和社会财富的增加
2、分配中必须坚持效率优先,是因为
⑴、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⑵、我国人口多、自然资源相对缺乏⑶、是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促进经济发展的需要⑷、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A. ⑴⑵⑶
B. ⑵⑶
C. ⑴⑶⑷
D. ⑴⑵⑶⑷
3、兼顾公平,是指()
A.社会要消除收入差距 B.实行平均主义,消除差别
C.社会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分配的结果能促使人们奋进,社会具有生机和活力
D.社会收入能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4、对“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正确理解是:①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基础,没有效率的公平只能是普遍贫困②公平是效率的保证,没有公平的效率只能导致贫富分化③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④既要实现“部分先富”,又要最终走向“共富”
⑤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二者既是一对矛盾,又具有一致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
③④⑤
孔子说:“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据此回答5-6题
5、我们现在来看孔子的话,错误主要在于()
A、违背了社会公平原则
B、违背了平等互利原则
C、违背了效率优先原则
D、违背了等价交换原则
6、今天看来,这一观点中的合理成分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益的启示是()
①、要高度重视个人消费品的分配问题②、要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③、要防止收入分配差距过分扩大④、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关注和帮扶弱势群体是近年来的社会热点之一,2003年8月1日国务院《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正式实施。

据此回答7~8题。

7.关注和帮扶弱势群体,救助城市流浪乞讨人员,体现了
A.按劳分配原则B.效率优先原则
C.兼顾公平原则D.城市美化原则
8.关注和帮扶弱势群体,救助城市流浪乞讨人员,必须做到
①健全社会公共服务体系②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③完善个人收入分配体系④完善财政分配体系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二、简答题
13、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⑴、应怎样理解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⑵、如何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三、辨析题
14、按劳分配就是以劳动为尺度的分配,它与个体劳动成果分配是一样的。

参考答案:
(一)、单选
1、A
2、D
3、C
4、D
5、C
6、C
7、C
8、A (二)、简答
13、答:⑴、效率与公平是一对矛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二者又有一致性。

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只有在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实现公平。

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只有实现权利和利益分配的公平,才能激发劳动者积极性,促进效率的提高。

⑵.①、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要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和地区先富起来。

②、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过分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③、要正确处理初次分配注重效率与再分配注重公平的关系,国家要对收入差距进行调节,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

(三)、辨析题
1、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它的基
本内容和要求是:在公有制经济中,对社会总产品做了各种必要的扣除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个体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独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其劳动成果扣除成本和税收后直接归劳动者所有,从而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

2、按劳分配和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既有区别又有共同之处。

二者的区别是:
按劳分配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存在于个体经济中;
按劳分配的仅是个人消费品部分,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则是劳动成果扣除成本和税收后的部分;按劳分配是按劳动量分配,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是按劳动成果分配。

二者的共同之处是:劳动者都要靠自己的体力和智力劳动获得收入。

3、因此,题中观点认为按劳分配是以劳动为尺度的分配是正确的,但混淆
了二者的区别是错误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