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谋雷应山风电场施工管理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元谋雷应山风电场施工管理总结
摘要:元谋风电场安装施工具有工序重复、工期短、施工环境恶劣等特点。
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工程特点,建立高效的安全、质量、进度保证体系,制定相应管理制度,做好施工中的各项管理工作。
该文通过元谋风电安装工程施工实践,对风力发电机组与箱变安装工程各项要求进行分析,提出安全、质量、进度、等管理要点,顺利完成了本次安装施工任务。
关键词:风电场、施工管理、安全、质量
一.工程概况
雷应山风电场位于楚雄州元谋县,规划场址位于凉山乡东侧,海拔在2500m~2800m之间,场区面积23.4km²。
本风电场每个风电机组钢筋混凝土基础占地面积约314m2,箱式升压变压器占地面积约为 6.6m2。
本工程安装33台机型为UP82 -1.5MW的风力发电机组。
风机轮毂高度为65m,叶轮直径87m,风机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圆形扩展基础,基础埋深-3.4m。
本工程升压变压器采用美式箱变,采用条形基础,基础埋深-2m,基础材料采用C35混凝土。
二.工程重点难点
本工程施工场地属于山地,对于施工的局限性很大。
每个机位的施工平台大小无法达到设计要求,只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施工方法。
而且各个机位之间比较分散,施工场地战线拉得很长,对设备材料的保管造成很大困难。
施工场地交通极其不便,山高路窄,坡陡弯急,风机设备运输不能正常到达机位,经常造成停工待料现象。
我方的大型吊装设备等转场时,也由于道路原因造成施工难度增加,进度延迟。
同时高山上多变的恶劣天气对工程的质量、安全和施工进度也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
三.工程质量管理
3.1 建立、健全施工质量保证体系
为保证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项目部建立、健全了质量保证体系,做到质量管理制度化。
在工程施工中,对项目部的施工管理人员培训学习,不断提高质量意识;对工程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采购,建立、健全检查验收制度,杜绝了不合格的材料进场;对机械设备、测试仪器等也进行了严格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项目部主要成员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按《风力发电机组装配与安装规范》施工,认真填写了有关的资料表格,按质量目标和管理制度进行了施工。
同时,做到施工操作程序化、标准化、规范化,从而确保了施工质量。
3.2 关键工序质量管理控制要点
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质量、安全影响较大的关键工序进行重点控制,进而保证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
3.2.1 风机高强螺栓施工中力矩值的施工质量控制
风机高强螺栓施工对于力矩值都有明确的要求,在施工中采用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的措施。
在施工前,项目部技术人员按照各部位螺栓的力矩值大小要求和液压力矩扳手的性能参数表,换算出液压站的压力值,组织现场作业人员进行学习,将算好的力矩值与压力值的对照表发放到作业人员手中。
在施工时,现场管理人员对液压站的压力值进行检查,施工前期(第1台至第3台风机安装施工)做到全程跟踪检查,检查率百分之百,如果施工无异常则在后续的施工中进行抽查,保证每台风机随机抽查三个不同位置高强螺栓施工时液压站的压力值。
在一个部位的同种型号的高强螺栓施工终拧完毕后,立即用扭矩扳手对螺栓力矩值抽查三处,看力矩值是否有误。
施工后,在风机交接调试前一天对力矩值进行自检,按每种型号抽查10%的螺栓进行测试,对力矩值没有达到要求的螺栓,本台风机该施工部位的该型号螺栓全部按设计力矩值重新拧一遍。
3.2.2 风机与箱变电气施工中电缆接头施工质量的控制
电缆放线过程中,安排专人进行检查与登记,确认电缆的型号、裁切长度等是否符合要求。
裁切好的电缆两端用绝缘胶带封好,防止水分和污物等进入。
电缆头制作时,采用合适的压线钳模块,防止电缆头压制不规范。
电缆接线按图纸要求进行,确认每根电缆线接线正确,接线完毕后进行测试确认并做电缆接头试验。
3.3 各工序的检查、评定与验收
对各工序制定检查、评定与验收的详细规定,每道工序完成后,施工作业人员先进行自检,发现有不符合要求的地方立即进行整改。
项目部质量员按分项工程评定表做好每道工序的验收工作,完善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资料。
四.工程安全管理
4.1 安全管理制度
项目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配备一名专职安全员进行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建立健全各职能部门和项目部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制定相应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落实安全技术交底,认真编写针对项目实际情况的安全措施计划。
在施工前对作业人员进行交底并双方签字存档;落实安全教育,人员进场后立即进行三级教育,考核合格后方能施工,工段每周安全教育,班组每天进行班前教育;制定安全检查制度,项目部每月至少检查一次,工段每周检查一次,班组每天随时检查,同时对农忙、节假日以及风、雨季等加强检查。
4.2 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要点
本工程施工场地为山地,每个机位的吊装平台分布在山头上,场地限制性大,且极为分散,施工道路大多路窄、坡陡、弯急,现场没有供电设施。
因此对于设备的吊装、大型设备的运输转场以及临时施工用电等安全影响很大。
在实际施工中主要采取了如下措施。
4.2.1 吊装施工中的安全管理
机位平台存在挖方回填以及边缘高边坡回填现象,地面承载力可能不能满足吊装要求,在设备卸货和吊装时,将汽车吊的支腿用道木垫好,履带吊履带下方视地面情况铺垫路基箱,密切关注地面情况,发现有开裂、下陷、空洞等情况一律停止作业,进行处理达到安全要求后重新施工;
经常检查吊装用的吊具和索具,每天开工前对要用的吊具和索具进行清理,检查吊索具是否牢固可靠,是否满足安全施工要求。
主要看大型构件的吊带是否有断裂、破损等现象,钢丝绳有无断丝、断股、电焊击伤等现象,卸扣有无变形或破损现象,设备厂家提供的专用吊具焊缝有无脱开,吊具螺栓有无拉伸变形等。
在使用时对每样吊索具进行检查确认,在吊钩挂好后起吊之前,检查吊索具是否完好,是否按要求拴挂牢固。
4.2.2 大型设备运输转场中的安全管理
在施工时,由熟悉转场运输的吊机驾驶员对设备构件的装车情况进行指导,协助拖车驾驶员根据每件设备的重心等实际情况选择好摆放位置。
利用钢丝绳、倒链等对设备构件进行绑扎封车,防止设备在运输途中发生倾倒,同时也要选择牢固的位置,以免将设备勒坏。
对于坡度太大运输车辆无法上去的路段,采取装载机进行牵引的方式,个别路段还得采用前拉后推的方式。
在牵引过程中,每个驾驶员配备一台对讲机,由专人使用对讲机进行统一指挥,保证牵引过程中车辆运行同步。
4.2.3 现场施工用电安全管理
由于施工现场没有电源接入点,采用柴油发电机进行发电,主要用于风机和塔筒内部施工,发电机采用6mm2的PE线进行可靠的接地,接地电阻小于4Ω。
从发电机引出的电源线不能直接用于施工,先接入二级配电箱,然后分配到三级配电箱。
每个配电箱安装漏电保护开关,三级配电箱使用一机一闸单独漏电保护。
机位比较分散,施工流动性很大,用电设备存在多次倒场等现象。
在每次使用前,要对发电机、配电箱、电源线进行仔细检查,发现破损立即修复或更换。
发电机实行专人管理,管理的人员需持证上岗。
五.工程进度管理
5.1 进度计划的编制
按业主要求和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编制项目总的施工进度计划,使总工期满足合同工期要求,在满足工期的前题下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
将总进度计划细化为每月进度计划,指导每月的施工生产,项目部对月施工进度进行分析、评价,并针对月进度计划完成情况进行机械、人员和物资的调配。
施工班组编制并实施每周施工进度计划,项目部在每周定期进行施工生产例会,对周进度计划完成情况进行分析、评价,找出进度偏差的原因,并在下周计划中提出解决措施和赶工措施。
5.2保障完成进度计划的措施
设备、人员及时进场,在落实现场施工条件达到开工要求后,立即组织施工人员和设备进场。
按照先卸车,后吊装的原则进设备,人员进场情况根据现场施工设备情况进行相应的配置。
合理进行搭配,提高机械利用率,在正常施工期间,吊装、倒运、卸车、设备转场等许多工序要求穿插使用设备,每天对吊装设备进行统筹安排,减少机械设备待命时间,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对甲供的设备材料进行实时跟踪,落实进场时间,对于不能如期到场的设备、材料进行重点跟踪,根据实时信息对现场施工情况进行调整,保证工程全面推进。
5.3 进度分析与改进措施
每周对施工进度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发现施工进度滞后现象的,从施工班组起找原因,分析出原因后制定相应的对策。
由于现场操作原因的,由施工班组在项目部的监督下自行解决。
由于项目部管理原因的,由项目部讨论具体解决方案。
由于外部原因,如施工道路不通畅、甲供设备材料没有及时到达等情况,由项目部负责对外协调。
保证周进度计划的顺利完成。
六.结束语
通过项目部全体人员的不懈努力,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质量、安全、进度等各方面的施工管理,元谋雷应山风电安装项目按期顺利完工。
保证了工程的质量,达到了业主满意的工期要求。
七.答谢辞
本次施工管理总结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工程部、技术部以及项目部同事的大力帮助,提出了许多宝贵的修改意见,在此深表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