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计划管理规定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度管理控制表
综合计划管理规定
一、目的落实公司战略与规划发展目标,增强综合计划管控能力,构建“制度完善、流程清晰、控制有力的”的综合计划管理体系,提高公司盈利能力、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公司健康持续发展。

二、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各部门、单位编制公司系统年度综合计划。

三、综合计划的主要内容
(一)综合计划是以公司发展战略为指导,落实规划目标,对主要计划指标进行综合协调、平衡、优化后形成的公司年度计划目标和实施方案,是实现公司年度目标的重要手段。

综合计划管理包括综合计划编制、执行、跟踪分析和调整。

(二)综合计划包括综合计划报告和附表。

综合计划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上年度综合计划执行情况及分析、本年度市场预测、指导思想、编制依据、计划目标和相应措施等。

综合计划附表是综合计划目标的具体量化,涵盖全部综合计划指标。

(三)公司现阶段综合计划指标主要包括:
1.企业发展指标:新增、淘汰及期末生产能力,前期、开工、核准、在建规模,固定资产投资(大中型基建、并购、技改)、科技与信息化投资、车辆购置;
2.生产经营指标:营业收入、利润总额、产品产量(发电量)、产品销售量(售电量)、原料价格(发电标煤、油料价格)、期末职工总数、全员劳动生产率;
3.资产质量指标:资产总额、资产负债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净资产收益率、经济增加值率(EVA率)、三项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
4.节约环保指标:万元增加值能耗、供电煤耗率、水电厂发电耗水率、综合厂用电率、火电厂二氧化硫/ 氮氧化物减排、碳交易。

四、职责分工
(一)归口管理部门职责计划管理部门(计划发展部)是公司综合计划归口管理部门,
负责组织对各专项计划进行优化、协调和综合平衡,形成公司综合计划建议;组织分解
和下达经批准的综合计划;组织综合计划执行情况跟踪分析;协调综合计划编制和执行
中的有关问题。

负责
新增、淘汰和期末生产能力,前期、核准、开工、在建规模和碳交易等计划管理。

(二)相关部门及单位职责公司各部门、单位按职责分工对综合计划进行专业管理,提
出所管理指标的计划建议,编制专项计划建议说明;配合综合计划的优化、协调和综合
平衡;按职责分工对下达的综合计划指标进行细化分解、组织实施和跟踪分析,必要时
提出调整建议。

1.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公务车辆购置计划管理。

2.人资管理部门:负责期末职工总数、全员劳动生产率计划管理。

3.财务管理部门:负责并购项目新增生产能力、并购投资、营业收入、利润总额、资产质量(资产总额、资产负债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净资产收益率、经济增加值率)、生产成本、三项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工业增加值、投融资等计划管理。

4.会计管理部门:负责项目资金到位、投资来源、融资安排等计划管理。

5.营销管理部门:负责电力生产(发电量)、销售(售电量、电价)和燃料(综合标煤单价)等计划管理。

6.集控管理部门:协助管理水电生产计划,负责水电厂发电耗水率计划管理。

7.生产、安全与环保管理部门:负责技改投资、电厂设备检修、综合厂用电率、供电煤耗率、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减排、综合能耗等计划管理。

8.工程管理部门:负责大中型基建投资、投产项目新增产能等计划管理。

9.科技与信息管理部门:负责科技、信息化投资等计划管理。

10.各二级单位负责本单位及所属电厂和项目综合计划管理,配合总部职能部门计划管理工作。

(三)综合计划工作小组成立公司综合计划工作小组,负责综合计划编制、实施、跟踪分析和调整过程中的协调联系。

工作组由计划管理部门牵头,相关职能部门、二级单位和电厂(电厂筹建处)指定专人组成。

五、计划编制原则、依据与流程
(一)综合计划编制应坚持局部服从全局,专项服从综合、各种要素优化配置的原则,加强各项计划指标的综合平衡,科学合理地确定计划目标,努力实现公司总体效益最优。

综合平衡的原则是企业发展、生产经营、资产质量、节能环保指标同步提升。

(二)综合计划编制主要依据:国家有关政策法规,集团公司发展战略和规划目标,公司发展战略和规划目标,集团公司和公司有关管理制度和标准要求,企业实际情况等。

(三)综合计划编制流程
1.每年9月底前,计划管理部门组织启动下年度综合计划编制工作。

2.各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组织专项计划编制,10 月上旬提出专项计划。

3.计划管理部门组织对各专项计划进行优化、协调和综合平衡,形成公司综合计划建议;公司综合计划建议经公司领导批准后,于10 月底前报集团公司。

4.电厂(电厂筹建处)填报集团综合计划管理系统中要求三级单位提供的计划资料,
公司计划管理部门填报要求二级单位提供的计划资料。

5.集团公司审批、下达二级单位年度综合计划。

六、综合计划执行与控制
(一)综合计划下达后,应将主要计划目标分解到月,提出月度预期目标,其中:发电量分解到厂到月、固定资产投资分解到项目到月、利润总额分解到独立核算单位到月。

(二)公司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公司下达的年度计划。

强化计划刚性,加强管控力度,加强过程控制,及时协调执行过程中的问题,确保完成年度综合计划。

除不可抗力或国家政策调整因素影响外,对于新增产能、发电量、利润总额等关键指标,预计常规管理手段难于保证时,应上报公司采取强化措施确保完成。

(三)因不可抗力或国家政策调整因素影响,经努力仍无法完成时,可以申请调整。

综合计划调整由相关部门提出,计划管理部门统一归口,经公司审定后报集团公司批准,计划管理部门和相关部门应与集团公司对口部门充分沟通、协调。

(四)每月进行综合计划执行情况跟踪分析。

各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向计划管理部门提交专项计划跟踪分析报告及附表,次月 3 日前提供报告附表,次月5日前提供分析报告;计划管理部门向集团公司提交综合计划跟踪分析报告及附表,次月 4 日前提供月度报告附
表,次月8 日前提供月度报告。

五)每季度进行经济运行分析。

各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向计划管理部门提交经济
运行分析专项报告及附表,季末次月 3 日前提供分析报告附表,8日前提供分析报告;计划管理部门向集团公司提交经济运行分析报告及附表,季末次月 4 日前提供月度报告附表,15日前提供分析报告。

七、附件
附件 1 公司综合计划主要指标编制办法
附件 2 集团公司月度综合计划执行情况分析报告(电力模板)附件 3 集团公司季度经济运行分析报告(电力模板)
八、支持性文件
《****** 集团公司综合计划管理制度》
附件 1 公司综合计划主要指标编制办法
公司综合计划主要指标编制办法
一、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各部门、单位编制集团公司系统年度综合计划。

二、综合计划指标系统
公司现阶段综合计划指标主要包括:
1.企业发展指标:新增生产能力、核准规模、开工规模、固定资产投资(大中型基建、并购、技改)、科技开发与信息化投资,公务车辆购置。

2.生产经营指标:发电量、售电量、售电单价、电力综合标煤单价(不含税)、期末职工总数、全员劳动生产率、营业收入(不含税)、利润总额。

3.资产质量指标:流动资产周转率、净资产收益率、三项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经济增加值率(EVA率)、资产负债率。

4.节约环保指标:万元增加值能耗、综合厂用电率、供电标准煤耗率、水电厂发电耗水率、火电厂二氧化硫/ 氮氧化物减排、碳交易。

三、综合计划指标编制办法及要求
(一)企业发展指标
1.新增生产能力:包括基建投产、技改和并购新增产能。

(1)基建投产:结合项目开工建设时间、集团公司核定的建设工期,以及项目建设实际进度,编制项目投产计划。

(2)技改新增:获得政府相关部门或电网公司核定的技改新增产能。

(3)并购新增:并购项目经集团批准立项,计划期内完成资产移交。

2.核准规模:根据公司发展规划目标,结合项目前期工作情况,编制年度核准计划。

列入核准计划的项目必须已在集团公司立项。

3.开工规模:电源项目必须满足公司《电源项目开工管理规定》要求,具备主体工程施工条件。

集团公司关于项目开工的定义:
(1 )水电-- 大坝或第一期围堰截流;
(2 )风电-- 浇注第一仓塔基混凝土;
(3 )火电和**-- 浇注第一仓基础混凝土。

4.大中型基建投资
(1)坚持效益优先,重点保证投资效益好的项目,严格控制效益一般和市场风险大的项
目。

(2)安排投资计划的项目必须经集团公司批准立项,取得集团公司项目编号。

(3)投资计划应按“建筑工程费、安装工程费、设备费、其它费用(其中征地移民费)”分类统计,并按“资本金”和“融资”分类统计资金来源。

(4)投资计划与项目节点进度匹配,与工程量匹配。

施工准备:水电项目根据移民协议及移民实施进度安排移民投资,按工程量安排建安工程投资。

开工及续建:水电项目根据现场建设条件及计划工程量安排建设工程投资,根据移民规划、移民总概算、移民协议安排当年移投资。

新能源项目当年投产按总投资的85% 安排,争投按总投资的60%安排,不投产按总投资的50%控制。

收尾项目:原则上新能源项目按预留10%质保金、水电项目按预留5%质保金安排。

前期项目:水电项目按勘察设计合同及付款进度安排前期勘察设计费用计划,参考项目定员及费用标准安排项目人工及管理费用。

内陆风电项目 5 万千瓦以下核准前按300万元控制、10万千瓦及以上项目按每增加5万千瓦增加100万控制。

光伏发电项目2万千瓦以下核准前按200 万元控制,5 万千瓦及以上项目按每增加2万千瓦增加50万控制。

(5)严格按项目概算控制投资计划,不得超概算安排投资计划。

确需调整概算的,应先按规定申请调整概算,再按审批概算安排投资计划。

5. 并购投资
(1)集团公司已批准立项的并购项目,可安排前期工作费用。

(2)根据项目并购实施进度安排并购投资。

6.科技开发与信息化投资
(1)科技开发按总投资、资本性支出和科技单列分别统计。

资本性支出包括基建、技改中的科技项目投资和科技单列项目投资。

信息化投资同上。

(2)已在国家部委、省级地方政府科技计划中立项的项目,直接并入科技项目计划;基
建和技改中开展的有科技含量的专题列入科技项目计划;其它科技项目按科技项
目管理规定立项后纳入科技项目计划。

信息化项目按相关管理规定立项后纳入信息化项目计划。

(3)按项目年度实施目标安排投资计划。

7.公务车辆购置按照公务用车管理规定,严格控制采购标准和数量。

(二)生产经营指标
1. 发电量
(1)煤电:按利用小时不低于当地同类型机组平均值原则安排发电量计划。

** 电厂按不低于** 统调火电同类型机组平均值考虑。

(2)水电:按以水定电原则,根据多年平均来水和水库年初水位安排发电量计划。

(3)风电:存量机组综合考虑区域电网预计平衡情况和风资源状况安排发电量计划,利用小时数原则上不低于上年同期区域平均水平。

新投机组原则上按可研设计水平安排发电量计划。

2. 售电量
售电量二发电量X(1-综合厂用电率)。

鉴于售电量与发电量的这一钩稽关系,有梯级补偿、送出工程线损等额外消耗的电厂应将这部分消耗计入综合厂用电。

3.售电价
原则上以国家批复价格确定分厂电价,按分厂电价和上网电量计算公司平均电价。

4.电力综合标煤单价(不含税)
参考上年度1-9 月份实际采购价格和计划年度煤价趋势分析确定标煤单价,并积极优化煤炭采购结构,降低煤炭采购成本。

5.期末职工总数
以上年末职工人数为基础,按当年新增业务(项目)增人及公司内部余缺调剂情况,编制当年期末职工人数计划,控制用工总量增长。

6.全员劳动生产率。

全员劳动生产率=工业增加值/ 全年平均在岗职工人数。

7.营业收入(不含税)包括主营业务收入(电力收入、电站服务业收入)和其它业务收
入。

8. 利润总额
是指企业当期所取得的全部利润,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补贴收入+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营业外支出。

应当按照“降本增效” 的要求,严格控制成本,提高资产效益,保持合理利润水平。

(三)资产质量指标
1.流动资产周转率
流动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 平均流动资产总额(次/年)。

应合理控制流动资产总额,提高流动资产效率,防止流动资产不足影响正常生产经营和
流动资产积压。

2.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

3.三项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
三项费用比重=(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主营业务收入*100%。

应优化资金结构,降低财务费用,控制三项费用比重。

4. 经济增加值
经济增加值(EVA二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成本。

5. 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 资产总额*100%。

应合理控制资产负债率水平,确保可持续健康发展。

(四)节约环保指标
1.万元增加值能耗
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二综合能源消费量/工业增加值(吨标煤/万元)
火电综合能源消费量二发电耗标煤量(吨)一净上网电量(万千瓦时)X 1.23,水电、风电综合能源消费量二综合厂用电量(万千瓦时)X 1.23。

2.综合厂用电率
综合厂用电率=综合厂用电量/发电量*100%
参考设计值、对标值、历年平均值、技改优化等因素,并计入梯级补偿、送出工程线损等影响。

3.供电标准煤耗率供电标准煤耗率=发电标准煤耗量/(发电量-发电厂用电量)(克/千瓦时)发电标准煤耗量=发电煤折标煤量+发电油折标煤量参考设计值、对标值、历年平均值、技改优化等因素确定。

4.水电厂发电耗水率水电厂发电耗水率二发电耗水量/发电量参考历年平均值、来水
预测和水库调度方案等因素确定。

5.二氧化硫减排、氮氧化物减排减排量=本年排放量-上年排放量根据发电计划、脱硫
脱硝效率和环保排放标准等确定本年排放量。

6. 碳交易
根据碳交易项目注册和合同签订情况、分析国际碳交易市场形势,制定碳交易计划
附件2集团公司月度综合计划执行情况分析报告(电力模板)
XXXX公司XXXX年X月份
综合计划执行情况分析报告
一、重点跟踪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1发电量
发电量和设备利用小时完成情况表
当月完成亿千瓦时,完成月计划的_% ,同比增长% ;累计完成亿千瓦时,完成年度计划的」。

发电量计划执行情况分析主要内容:火电企业主要从市场情况、营销策略、转移电量、机组可靠性、检修计划变更、利用小时等方面进行分析;水电企业主要从水库来水、水库运用、发电水耗、机组可靠性等方面进行分析;风电企业主要从风资源、电网送出、机组可靠性等方面进行分析,对有弃风的风电场要进行专门的统计分析。

对当月计划执
行偏差较大(正负10%以上)、累计发电量未完成分月进度计划(相差10%以上)的发电厂进行电量完成情况具体分析。

主要水库(流域)水情分析表
弃风(光)情况分析表
注:弃风损失率年累计弃风电量(年累计弃风电量年累计发电量)X
2.供电煤耗
当月完成____ 克/千瓦时,同比增/减______ 克/千瓦时;累计完成_____ 克/千瓦时, 同比增/减 ____ 克/千瓦时,比年度计划增/减______ 克/千瓦时。

供电煤耗影响因素分析:一是分析所属发电企业因机组关停、新机投产等因素造成发电量的结构变化对供电煤耗的影响;二是分析所属发电企业因技术改造以及管理等因素对供电煤耗的影响。

对供电煤耗与计划偏差较大(土3克/千瓦时),与设计值比较偏
差较大,以及因非停引起煤耗指标异动的三级单位要进行具体分析。

供电煤耗情况表
3.标煤单价(不含税)
当月综合标煤单价____ 元/吨,同比增/减 _____ 元/吨,比上月增/减______ 元/吨;
累计___ 元/吨,同比增/减_____ 元/吨,比计划增/减______ 元/吨。

标煤单价计划执行偏差分析:从市场变化(国内市场与进口煤市场)、燃煤结构变化、运价变化等方面着手进行分析。

对当月计划执行偏差较大、当月环比变动较大以及累计标煤单价与计划偏差较大(正负30元/吨)的发电企业进行具体分析。

综合标煤单价完成情况表
4.利润总额
本月盈利/亏损—万元;累计盈利/亏损—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的—% ,同比增/降_%。

影响本月利润完成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
电力产业:发电量增/减—亿千瓦时,影响利润—万元;销售电价增/减—元/千千瓦时,影响利润 _万元;标煤单价增/减_元/吨,影响利润 _万元;三项费用增支/节约—万元,影响利润_万元;其他影响因素(财务费用、管理费用、折旧、投资收益、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等)影响利润万元。

主要产业利润完成情况表
5.核准规模
当月核准项目—个,容量—万千瓦,分别是XX项目;累计核准项目 _个,
容量___ 万千瓦,累计完成核准计划的 _% 0
核准计划执行情况分析:对照核准计划进度,分析计划偏差情况及原因;简要介绍列入本年度核准计划的前期项目进展情况;简要介绍列入本年度取得路条前期项目的进展情况。

6.开工规模
当月,_____ 项目开工建设,容量—万千瓦,分别是XX项目/;累计开工项目
个,容量____ 万千瓦,累计完成开工计划的_%
开工计划执行情况分析:对照开工计划进度,分析计划执行偏差情况及原因
开工规模完成情况表
7.投产规模
当月投产容量—万千瓦,分别是XX项目/ (当月无投产项目);累计投产容量
万千瓦,完成年计划的—% 。

投产计划执行情况分析:对照投产计划进度,分析计划执行偏差情况及原因
投产规模完成情况表
8.投资完成
截止本月末,在建电力规模万千瓦。

当月投资完成万元,比计划增/减万元;累计完成___ 万元,完成分月进度计划的__%,完成年计划的__%。

投资计划执行情况分析:主要项目建设进度情况。

对照投资进度计划,分析投资计划执行偏差原因。

重点汇报与计划进度偏差较大的建设项目的工程节点进度情况。

大中型基建投资计划完成情况表
二、其他异动指标或重大问题专项分析
对其他指标异动情况(土10%和突发性重大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三、针对性工作措施及需要重点关注、协调解决的问题
1 •针对本企业经济运行中的相关问题,提出针对性工作措施,工作措施要具体、明确和有针对性;对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事项,比如行业政策变动、对所在区域有重要影响的当地政府有关决策等等,应及时提出应对意见建议。

2.对集团公司通报中指出的各单位相关问题,要反馈解决落实情况;综合计划执行
过程中需要集团公司统一协调解决和支持的有关事项
附表综合计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表
附件 3 集团公司季度经济运行分析报告(电力模板)
XXXX公司XXXX年X季度
经济运行分析报告
一、电力市场分析
(一)电力需求全社会和电网口径用电量情况、分产业构成,以及影响用电量变化的主要因素。

地区间净输出电量及其增减数,主要特点及其变化趋势。

(二)电力供应
装机、发电量及构成,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影响发电量增长的主要因素。

新增装机容量,主要特点及其变化趋势。

新增装机容量对区域电网的影响。

地区间净输入电量及其增减数,主要特点及其变化趋势。

电网结构变化对区域电力供应的影响。

(三)电力供需形势报告期电力供需形势分析,全年电力需求、电力供给和供需形势的预测,对企业经济运行的影响。

二、生产运营分析
(一)发电量发电量及其增减率,完成计划比例。

发电量变化原因分析。

市场占有率及其影响因素。

火电主要从市场情况、营销策略、转移电量、机组可靠性、检修计划变更、利用小时等方面进行分析,与所在地区机组平均利用小时数进行比较分析。

水电主要从水库来水、水库运用、发电水耗、机组可靠性等方面进行分析。

风电主要从风资源、电网送出、机组可靠性等方面进行分析,对有弃风的要进行专门的统计分析,与所在地区同类风场及设计利用小时数进行比较分析。

(二)售电量及售电价格售电量及其增长率,完成计划比例。

平均售电价格及其增减额。

水电、火电售电价格及其增减额。

电价变化主要特点及其主要原因。

国家批复电价执行情况。


电结构变化对售电价格的影响分析。

(三)燃料供应购煤量、耗煤量、期末库存量及其增减额。

入厂煤平均热值、入炉煤平均热值、入厂入炉煤热值差及其增减额。

入厂综合标煤单价、发电煤折标煤单价及其增减额。

上述指标变化特点以及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四)供电煤耗供电煤耗及其与计划比、同比增减额。

供电煤耗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各发电公司供电煤耗完成情况的主要特点。

(五)发电耗水率主要水电厂耗水率及其增减额。

影响耗水率主要因素。

(六)综合厂用电率综合厂用电率及其增减额,与计划、同期比较。

负荷率、煤质、非生产用电等主要因素对综合厂用电率变化的影响分析。

各发电公司综合厂用电率完成情况的主要特
点。

三、建设发展情况分析
(一)产能
1.期末产能期末产能及产能构成情况,火电平均单机容量、清洁能源比例,产能在所在区域的占有率。

2.新增产能新增产能情况,项目明细,完成计划情况。

对未按计划进度完成的原因进行分析。

3.减少产能
减少产能情况,项目明细,减少原因。

完成计划情况。

对未按计划进度完成的原因进行分析。

(二)项目建设
1.新开工项目开工规模,开工项目明细,完成计划情况。

对未按计划开工的原因进行分析。

2.在建项目在建设规模及其增减额。

建设项目构成。

重点建设项目关键节点。

(三)项目前期对照路条、核准计划进度,分析计划偏差情况及原因;列入本年度路条、核准项目的进展情况。

(四)投资完成投资,完成计划比例。

对未完成或超额完成投资计划的原因进行分析。

资金到位及使用。

期初、期末结余资金,本期到位资金。

本期股东注入资本金、银行贷款和企业债券等。

各项目建设资金满足程度分析。

四、财务分析
(一)利润
1.收入实现收入、增减额及其增长率,完成预算的比例。

收入变化的主要特点。

2.成本总成本、增减额及其增长率,完成预算的比例。

总成本变化的主要特点。

燃料费、水费、材料费、修理费、工资及福利、折旧费、其它费用等因素变化对成本的影响分析,对主要影响成本变化的因素进行重点分析。

3.费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