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古诗二首(课堂实录1)(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过分水岭》课堂实录
一、教学片段
溪水无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

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潺湲一夜声。

(一)教学完第二句“入山三日得同行”。

师:诗人入山三日里一直有溪水结伴同行,想象一下,当诗人走累时,这个同行者会对他说些什么?
生1:先坐下来休息吧!身体健康比什么都重要。

生2:你再坚持一下吧,你看我都没休息,你也一定行的!
师:同学们听听多有意思啊,这两条小溪的态度截然不同。

(有些生笑了)
生3:我会对温庭筠说:先坐下来喝点水休息下,然后在抓紧时间赶路。

(更多的学生笑了)
反思:诙谐幽默的课堂教学评价语言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老师提出这两条小溪的态度截然不同,立马有学生想到把这两种想法结合在一起。

(二)“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潺湲一夜声。


师:现在他们要分别了,他们在道别,你猜它们会说些什么?
生1:再见了,朋友,希望下次还能再见到你。

生2:(看着板书上画的路往上延伸,水往下流)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我们就此道别,希望下次还能再见。

师:(很兴奋的笑了)真是个聪明的孩子,能运用课外积累的知识并结合板书(指板画)说出小溪的想法。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生3: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我们后会有期。

师:又是一个爱读书的孩子,也能运用课外学到的知识。

(因为前面有让生说:你猜温庭筠会和小溪说些什么?有学生提到,让小溪继续流,流到大海)
生4:再见了,我们下次一定能在大海那再次相遇的。

师:你真是个会倾听并学以致用的孩子。

反思:当第一个孩子的说法比较普通时,教师没做任何的评价,而第二个孩子的说法较精彩,老师那兴奋的表情及富有激励性的评价语言必能更好地激励第二位同学。

可第一个同学呢?当学生的回答普通时,你要如何发现他的闪光点或者是如何做出评价呢?或者是一句简单的“你希望下次再见面,是吗”以表达你在倾听。

二、分析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本课教学,改变了由教师规定学习目标的教学方式,主张学习内容、学习方法、评价方式,由学生自主选择,这样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课堂教学要由教师构建转变为学生自主构建,教师参与指导的过程。

教师要放下权威,平等对待学生,以相信和尊重学生为前提。

学生是具有生命的个体,他们有认知、思
考、构建的能力的,教师有应该把主动权和选择权交给学生。

本教学片断,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提出了从人文的角度回答我了老师的问题反应了自己的情趣,使自己得到了情感的熏陶。

三、策略转变学习方式是课改研究的主题
有人说:“现在是变地球中心说向太阳中心说的彻底改变,是语文教学的一次真正的革命。

”我觉得说的非常形象,师道尊严的教学理念应该彻底的抛弃了。

学生是学习的人,他们有强烈的主体意识,为什么做事都有教师支配呢?学习是自我实践的过程,教师是不能代替的,试想:一个婴儿学走路的时候,是父母教会的,还是自己经过无数次的摔倒、体验学会的呢?孩子一天一天长大了,我们却对孩子越来越不放心了,越来越认为孩子教师“不教”就什么也学不会,这种认识一直是我们教育发展的霹雷。

我认为教师的教是必要的,但代替不了学生发展的全部。

最好的教学方式是变“教学”为“学教”。

也就是学生的自我尝试在先,教师的指导、传授在后,这才符合现代教学需要。

自主体验是学习过程的归宿。

一个人获得的知识、能力、情感,不经过自身的体验很难形成。

如不吃葡萄的人是不知葡萄酸的。

学习也是这样,如读课文,教师怎么讲读的技巧,学生不亲自读,永远也读不好;又如理解课文内容,学生不联系生活实际,不去联想或角色的表演怎么也体会不深。

体验是重要的,是不能忽视的教学情节。

让学生自主体验应是多种形式的,珍惜学生独自感受、理解、表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