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美术下册 变形的魅力 教学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节课旨在让学生观察和体验生活中常见的各种扭曲变化现象,了解常见的变形方式,并学习和掌握人物变形方法。
本课面对的是四年级的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已经开始留意身边的变形现象,也能欣赏一些设计作品。
根据现实进行再现的人物形象,特别是漫画人物,以它诙谐、幽默、夸张的形象深受学生喜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
但是,想要学生掌握变形的方法,并用其来创造新形象,还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学习《变形的魅力》这节课时,应重点分析人物变形规律,探究变形方法。
整个教学过程力图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通过观察、体验、发现、总结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同时,力图体现创造性原则,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鼓励学生抓住对象特征,大胆表现,创作出生动、有趣、具有个性的新人物形象来。
在课堂导入部分,我请学生上台体验了用手机中的相机照哈哈镜,并实时共享传屏到大屏幕上,其余学生在下面观察,课堂气氛活跃,点燃了学生的学习激情。
在新授部分,为了解决“如何发现变形规律、掌握变形方法”这一难点,我直接请班上3位学生代表作为小模特参加我们的变形计划,将他们的照片进行信息化处理,成为在不同哈哈镜中的变形照片,依次展示在一体机上,让学生通过观察、对比,发现变形规律,使学生明白哈哈镜中的3种变化:枕形变化、桶形变化、波形变化。
从学生们的课堂作业效果来看,基本掌握了变化方法。
课后,我进行了总结和深刻反思,有如下不足之处:
1、有效的评价可以有的放矢地帮忙学生解决练习中遇到的问题,让学生在评价中知不足,在赏评中求进步;
2、语言组织方面:语言需更精简;
3、知识拓展方面:应适当的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树立健康的审美意识,鼓励学生用变形手法将对象健康、向上的一面展现出来。
通过对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哈哈镜变形的方法,进行对变形事物的理解和绘画。
在上课的开始,让学生通过照哈哈镜发现自己在镜中的变形,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
再让学生向大家介绍自己在哈哈镜中的变化,用手势表示出不同的变形,“枕形变化、桶形变化、波形变化”。
最后,通过示范加深学生认识,进一步拓宽学生的思维,了解生活中的各种变形,让学生对自己喜欢的事物,进行变形创造,体现个性和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