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分析与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 分子结构的鉴定 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 HCHO C . HCOOH
B . CH3OH D . CH3COOCH3
课堂小结
元素分析与相对分子 质量的测定
• 1.元素分析:李比希法 →现代元素分析法
• 2.相对原子质量的测 定—质谱法
有机物分子结构的鉴 定
• 1.红外光谱 • 2.核磁共振氢谱
电磁波的频率不同,在谱图上出现的位置也不同,而且 吸收峰的面积与氢原子数目成正比。 (3)分析:吸收峰数目=氢原子种类,吸收峰面积比=氢 原子数目之比。
核磁共振氢谱在后续学习中多次出现,是判断同分异构体、 确定有机物结构的一个重要依据!
比较乙醇(CH3CH2OH)以及其同分异构体二甲醚 (CH3—O—CH3)的核磁共振氢谱
乙醇有三种不同种 类的氢原子,其吸 收峰的比例为3:2:1
二甲醚只有一种氢 原子,故只有一个 吸收峰
巩固练习
3.在化学上经常使用的是氢核磁共振谱,它是根据不同
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在氢核磁共振谱中给出的信号不同来
确定有机物分子中的不同的氢原子。下列有机物分子在
核磁共振氢谱中只给出一种信号的是( A )
“李比希元素分析法”的原理:
取定量含C、 加氧化铜
H(O)的有
机物
氧化
用无水 H2O CaCl2吸收
得前后 质量差
CO2
用KOH浓 溶液吸收
得前后 质量差
得出实验式
计算O含量
计算C、H含量
将一定量的有机物燃烧,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并作定量测定,通 过无机物的质量推算出组成该有机物元素原子的质量分数,然后计算 出该有机物分子所含元素原子最简单的整数比,即确定其实验式
巩固练习
1.某有机物在相同状况下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45。取该
有机物样品3.6 g在纯氧中充分燃烧得到两种产物,将产
物先后通过过量浓硫酸和碱石灰,两者分别增重2.16 g和
5.28 g,则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 ( B )
A.CH2O
B.C3H6O3
C.C3H6O2
D.C3H8O3
2.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质谱法: (1)原理。 用高能电子流等轰击样品分子,使该分子失去电子变成
对分子质量。
巩固练习
2. 根据以下内容确定某有机物的组成: (1)测定实验式:含C、H、O三种元素的有机物,经燃烧实验
测得其碳的质量分数为64.86%,氢的质量分数为13.51%,则 其实验式是__C_4_H_1_0_O___。 (2)确定分子式:下图是该有机物的质谱图,则其相对分子质 量为____7_4_____,分子式为_C__4H__1_0O____。
二、分子结构的鉴定 1.红外光谱 (1)作用:初步判断某有机物中含有何种化学键或官能团。 (2)原理:不同的官能团或化学键吸收频率不同,在红外
光谱图上将处于不同的位置。
红外光谱仪
乙醇的红外光谱图
2.核磁共振氢谱 (1)作用:测定有机物分子中氢原子的种类和数目。 (2)原理:处在不同化学环境中的氢原子产生共振时吸收
李比希对有机化合物结构的研究的贡献
李比希法:定量测定有机物中碳和氢元素含量 的一种分析方法。
化学家李比希 (1803~1873)
将准确称量的样品置于一燃烧管中,再将其彻底 燃烧成二氧化碳和水,用纯的氧气流把它们分别 赶入烧碱石棉剂(附在石棉上粉碎的氢氧化钠) 及高氯酸镁的吸收管内,前者将排出的二氧化碳 变为碳酸钠,后者吸收水变为含有结晶水的高氯 酸镁,这两个吸收管增加的重量分别表示生成的 二氧化碳和水的重量,由此即可计算样品中的碳 和氢的含量。剩余的则为氧的含量
元素分析与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 分子结构 的鉴定
究学习
一、元素分析与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 1.元素分析: (1)定性分析:确定有机物的元素组成。 用化学方法鉴定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如燃烧后,一般碳生成 CO2 、氢生成H2O 、氮生成N2 、硫生成SO2 、Cl生成HCl。
(2)定量分析:确定有机物的实验式。 将一定量的有机物燃烧并测定各产物的质量,从而推算出各 组成元素的质量分数,然后计算有机物分子中所含元素原子的最 简整数比,即确定实验式。
带正电荷的分子离子和碎片离子。分子离子和碎片离子 各自具有不同的相对质量,它们在磁场的作用下到达检 测器的时间将因质量不同而先后有别,其结果被记录为 质谱图。
有机物 高能电子束轰击 带电的 碎片的质荷比 确定相
分子
“碎片”
对质量
乙醇的质谱图
质谱仪
最大分子、离子的质荷比越大,达到检测器需要的时
间越长,因此质谱图中的质荷比最大的就是未知物的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