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索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效果分析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460
2.464
0.324
0.009
组别 研究组 对照组 χ2 值
P值
例数(n) 26 26
表 2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n(%)]
显效
有效
15(57.69)
10(38.46)
8(30.76)
11(42.30)
无效 1(3.84) 7(26.92)
总有效率 25(96.15) 19(73.0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 2018 年 3 月至 2019 年 3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
52 例心律失常患者,按照盲选方法将所有患者分成 两组。对照组 26 例中:男性 13 例,女性 13 例;年龄 43-77 岁,平均年龄(60.12±6.34)岁;其中短阵性室 速 9 例,频发室早 10 例,心房纤颤合并室早 7 例。研 究组 26 例中:男性 14 例,女性 12 例;年龄 42-77 岁,平 均 年 龄(60.13 ±6.33)岁 ;其 中 短 阵 性 室 速 6 例,频发室早 12 例,心房纤颤合并室早 8 例。且上述 资料 中 的 组 间 数 据 对 比 差 异 均 保 持 均 衡 性 (P > 0.05)。 1.2 方 法
38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年 8 月 第 9 卷 第 24 期
筝 论著/心律失常及检查 筝
比索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效果分析
黄有敏 (浦北县人民医院,广西 钦州 535300)
【摘要】 目的 探讨比索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 研究纳入在我院接受治疗者的 52 例 心律失常患者,病例资料入选时间自 2018 年 3 月至 2019 年 3 月,将所有患者按照盲选方法分成两组。对照组 26 例采用给予胺碘酮(0.2g/次,口服,3 次/d)治疗,研究组 26 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比索洛尔(2.5mg/次,口服,1 次/d) 治疗,评估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短阵性室速、室早、ST 段下降持续时间和 ST 段压低等心 电图指标比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且研究组患者的短阵性室速、室早、ST 段下降持续时间和 ST 段压低等心 电图指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 96.15%,明显大于对照组的有效率 73.07% (χ2=5.318,P<0.05)。结论 比索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借 鉴和应用。
组别
研究组 对照组
t值 P值
例数(n)
26 26
表 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 24h 心电图变化情况比较(x±s)
ST 段下降持续时间(s) 短阵性室速(阵/24h)
室早(次/24h)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3.14±0.58 1.01±0.41 146±11
37±12 6723±945 1497±332
【关键词】 比索洛尔;胺碘酮;心律失常;应用效果
心律失常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患者 在临床可表现为冠状动脉、脑动脉、肾动脉等动脉供 血不足、心功能不全等,心力衰竭和心肌梗死等均会 引发为室性心律失常,若临床不能及时治疗将会严 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目前临床治疗该病主要 采用药物治疗。本研究就比索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 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做如下探讨。
3.06±0.59 1.97±0.28 147±12
86±10 6793±926 3561±380
0.493ຫໍສະໝຸດ 9.8590.313
15.995
0.270
20.857
0.312
0.000
0.378
0.000
0.394
0.000
ST 段压低(mm)
治疗前 治疗后
1.65±0.23 1.32±0.20
1.68±0.24 1.45±0.18
给予所有患者饮食调节,指导卧床休息等常规 干预,同时给予对照组患者盐酸胺碘酮片 (生产企 业:上海信宜九福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31021872,规格:0.2g/片)治疗,1 片/次,口服,3 次/d;
在对照组的用药基础上研究组患者加用富马酸比索 洛 尔 片 ( 生 产 企 业 :Merck KGaA, 国 药 准 字 J20170042,规格 2.5mg/片)治疗,1 片/次,口服,1 次/d。 两组均连续治疗 4 周。 1.3 观察指标
5.318 0.021
3讨论
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 脏病、心肌病等多种器质性心脏病均可并发心率失 常。目前临床治疗室性心律失常主要采用药物治疗 方案,常用药物包括延长动作电位时程药、β 受体阻 断药以及钙离子通道阻滞药等。胺碘酮是一种广谱 抗心律失常药物,具有延长心肌动作电位时程的作 用,其作用机制为通过阻滞钙离子、钾离子、钠离子 通道,进而降低窦房结自律性,减缓房室结、窦房结 及旁路传导,并且可有效延长心室肌、心房肌及传导 系统的动作电位时程及有效不应期,从而促使折返 激动消除[2]。此外胺碘酮还可促使冠状动脉扩张,促 进心肌耗氧量减少,因此临床应用于治疗室上性心 动过速、心房颤动中有显著的效果[3]。
(1) 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 24h 时动态心电 图,监测患者的心律变化,记录短阵性室速、室早、 ST 段下降持续时间和 ST 段压低等指标。(2)临床疗 效评估标准:显效:室性心律转为窦性心律,心悸、心 慌、心前区不适等症状基本消失;有效:心律失常发 作次数减少,心悸、心慌、心前区不适等症状明显改 善;无效:心律失常发作次数无明显减少或增加,症 状无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为显效例数+有效例 数/26 例×100%。 1.4 统计学方法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 年 8 月 第 9 卷 第 24 期
39
早、ST 段下降持续时间和 ST 段压低等心电图指标 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见表 1。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 96.15%,明显 大于对照组的有效率 73.07%(χ2=5.318,P<0.05)。见 表 2。
用 SPSS23.0 处理数据,用 t 检验计量资料 x±s, 用 χ2 检验计数资料[n(%)],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2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 24h 心电图变化情 况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短阵性室速、室早、ST 段下 降持续时间和 ST 段压低等心电图指标比治疗前均 明显改善(P<0.05),且研究组患者的短阵性室速、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