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保健与疾病防治原则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严格掌握禁忌证
(2)特殊禁忌证: 体温高于37.5℃,或一周内每日腹泻4 次以上的儿童; 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应尽量推迟 常规的预防接种; 近1个月内注射过丙种球蛋白者,不能 接种活疫苗; 各种制品的特殊禁忌证应严格按照使用 说明执行。
4.操作要点
(1)严格查对:姓名、年龄、剂量、次数、 间隔时间(活疫苗隔4周,死疫苗隔2周) (2)生物制品的准备:检查制品标签、药液; 按照规定方法使用;严格无菌操作;抽吸后如 有剩余药液,需用无菌干纱布覆盖;在空气中 放置不能超过2小时;接种后剩余药液应废弃, 活菌苗应烧毁。 (3)局部消毒:用2%碘酊及75%乙醇消毒皮 肤,待干后注射;接种活疫苗、菌苗时,只用 75%乙醇消毒。
2.受种者的准备 做好解释、宣传工作,消除紧张、恐惧 心理,争取家长和儿童的合作。 注射部位的局部皮肤应清洁,防止感染。 接种最好在儿童饭后进行,以免晕针。
3.严格掌握禁忌证 (1)一般禁忌证: 急性传染病,包括有急性传染病接触史 而未过检疫期者;活动性肺结核、风湿 病、较重的心脏病、高血压、肝肾疾病; 哮喘、荨麻疹等过敏史者;严重的湿疹 或化脓性皮肤病者;有癫痫或惊厥史的 小儿。
(三)婴幼儿期保健
提倡母乳喂养、指导合理营养、及 时添加辅食、做好预防接种。 加强教育,培养良好生活习惯,做 好口腔护理,加强安全护理。
(四)学龄前期儿童保健
学龄前期儿童智力发展快、独立活动范 围大,是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 加强智能训练及教育:注意培养其学习 习惯、想象与思维能力,使之具有良好 的心理素质。 培养独立生活能力及优良品德。 加强体格锻炼,做好预防接种,防止传 染性疾病的发生
(2)异常反应:
2)晕针:接种时或注射后15分钟内出现头晕、 心慌、面色苍白、出冷汗、乎足冰凉、心跳加 快等症状,重者知觉丧失,呼吸减慢。晕针是 由于各种刺激引起反射性周围血管扩张所致的 一过性脑缺血。 处理:立即使患儿平卧,头稍低,保持安静, 饮少量热开水或糖水,短时间内即可恢复正常。 数分钟后不恢复正常者,可针刺人中穴,也可 皮下注射1:1000肾上腺素,每次O.5~lml 。
(二)进食习惯 从婴儿期开始就应注 意训练儿童进食能力。 逐步培养独立进食习 惯,养成良好卫生饮 食习惯。
二、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三)清洁习惯 1岁:开始训练洗手、 洗脸、定时洗澡、勤 剪指甲、勤换衣裤。 2岁半:自己洗手。 3岁:自己洗脸。 5岁:梳头、洗澡、 刷牙。
(2)异常反应:
3)过敏性皮疹:以荨麻疹最为多见,一 般于接种后几小时至几天内出现,经服 用抗组胺药物后即可痊愈。 4)全身感染:免疫系统有原发性严重缺 陷或继发性免疫防御机能遭受破坏(如 放射病)者,接种活菌(疫)苗后可扩 散为全身感染。
第二节:儿科病史与体格检查
观看小儿体检录像
初种次 疫苗性质 数
初种年 龄
复种
注意点
掌握间 百日咳菌苗 灭活菌苗 3 隔期 1. 5 ~ 2 岁 白喉类毒素 类毒素 ( 间隔 1 3 ~ 6 月 避免无 7 岁白 (破) 月) 破伤风类毒 类毒素 效注射 素 接种前 一个月 及后 2 减毒活疫 周避免 麻疹疫苗 1 8 月以上 7岁 苗 用胎球、 丙球等 被动免 疫制剂
疫苗性质 初种次数 2 乙脑疫苗 灭活疫苗 (间隔 7~ 10 天)
初种年龄
复种 1.5-2 岁 7、10 岁
注意点
1 岁左右
乙肝疫苗 灭活疫苗
3
生后 24hr 1 月、6 月
(四)预防接种的注意事项
1.接种的准备工作 场所应光线明亮,空气流通,冬季室内 应温暖。 接种用品及急救用品要摆放有序。 严格遵守消毒制度,要做到每人用一副 注射器、一个针头,以免交叉感染。
(四)排便习惯 1岁左右:训练坐便 盆、定时排大便。 3~4岁:自主上厕所, 培养入睡前排尿而夜 间不排尿的习惯。
三、体格锻炼
三浴锻炼 空气浴 日光浴 水浴
四、预防接种
(一)主动免疫:特异抗原有三类:菌苗、疫苗、 类毒素 1. 菌苗: 死菌苗(霍乱、百日咳、伤寒菌苗) 活菌苗(卡介苗、鼠疫菌苗) 2. 疫苗: 灭活疫苗(乙脑、乙肝、狂犬病疫苗) 减毒活疫苗(麻疹、脊髓灰质炎) 3. 类毒素:破伤风、白喉类毒素
2)全身反应:接种后24小时体温升高,持续 1~2天,但接种活疫苗需经过一定潜伏期才有 体温上升。 体温37.5℃左右为弱反应,37.5~38.5℃为中 等反应,38.6℃以上为强反应。 此外,还伴有头晕、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全身不适等反应。 处理:对症处理,注意休息,多饮水。
(2)异常反应:
四、预防接种
(二)被动免疫 胎盘球蛋白、丙种球蛋白、全血、免疫 血清、破伤风抗毒素、白喉抗毒素
(三)我国卫生部规定的儿童计划免疫程序
疫苗性质 初种次数 初种年龄 复种 注意点
卡介苗
减毒活疫 苗
1
三价混合 型糖丸连 脊髓灰质 减毒活疫 服 3 次 (间 炎糖丸疫 苗 隔 4~6 苗 周)
2 月以上 生后 2~3 7 、 12 岁 小儿接种 天到 2 个 OT ( - ) 前作 OT 试 月 验 冷开水送 服,服后 2 个 月 开 1.5-2 岁 一小时禁 始 4岁 服 热 开 水。腹泻 暂缓
第三章:儿童保健与疾病防治原则
第一节:儿童保健 一、各年龄期儿童的保健重点 (一)胎儿期保健:主要是孕母保健。
感染、药物、放射物、化学毒物、 心理、营 养状况、生活环境等。重视产前检查及产前诊 断。
(二)围生期及新生儿期保健
分娩时的保健:提高接生技术,生后进 行全面检查。 新生儿期保健:加强保暖、喂养、预防 感染、计划免疫等。
5.预防接种的反应及处理
(1)一般反应
1)局部反应:接种后24小时左右局部会 出现红、肿、热、痛,有时伴有淋巴结 肿大. 红肿直径在 2.5cm以下为弱反应,2.6~ 5cm为中等反应, 5cm以上为强反应。 处理:可用干净毛巾热敷,如红肿继续扩 大,高热持续不退,应到医院诊治。
(1)一般反应
(五)学龄期与青春期保健
学龄期 智力开发为主,注意营养保健,加强体 格锻炼及品德教育。 合理用眼,注意口腔卫生,坐、立、行、 写等姿势。 青春期:加强教育与引导,增进青少年 的身心健康。
二、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一)睡眠习惯 从小培养儿童有规律 的睡眠习惯 新生儿:20-22h/d 婴幼儿:12-13h/d 学龄前儿:10-11h/d 7岁以上:9-10h/d
1)过敏性休克:注射后数分钟或0.5~2小 时内出现烦躁不安、面色苍白、日周青紫、 四肢湿冷、呼吸困难、脉细速、恶心呕吐、 惊厥、大小便失禁以至昏迷。 处理:使患儿平卧,头稍低,注意保暖,并 立即皮下或静脉注射1:1000肾上腺素O.5~ lml,必要时可重复注射,有条件时给,病 情稍稳定后,应尽快转至医院抢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