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前的气球》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窗前的气球》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会用“可爱的”“高兴地”说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体会人物的感情变化。
3、体会同学之间的真挚情意。
教学重难点
抓住科利亚内心情感的变化,品读课文,感悟同学之间的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2课
生:(齐声)窗前的气球。
师:你瞧,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首儿歌。
请小朋友们自己读一读这首儿歌,读完后,请小朋友们要给老师挥挥手,微微笑,再坐好。
课件出示:儿歌。
(学生自由大声地朗读儿歌,师巡回指导)
师:老师在这里发现了一个字宝宝“思”本来是一声,但和“意”字在一起时要读成轻声,(师示范读):没意思。
生:(齐声)没意思。
师:请大家推荐一位我们班的读书小能手,把这首儿歌读给大家听一听。
生:病房有个科利亚,谁也不准来看他。
静静躺,呆呆望,孤孤单单没意思。
科利亚,别难过,你的同学有办法。
红气球,飘来啦,祝你快快康复早回家。
师:你的声音真好听,我忍不住要为你鼓掌。
(师带头鼓掌)
师:读了这首儿歌,我们都知道科利亚怎么了?
生:生病了。
师:是呀,他生病了,后面还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
二、品读课文,体会心情。
师:现在就请小朋友们轻轻的打开书本第105页。
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读完后,请用横线划出文中带有“病”字词语。
(学生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师巡回指导)
师:谁愿意来说一说,有哪些带“病”字的词语?
生:病了、传染病、病房、病床。
师;我们把掌声送给他吧!
课件出示:带有“病”字的词语。
师:现在请小眼睛看着大屏幕,再自己读一读这些词语。
生:(自由读)。
师:你们读得真认真,读了这些词语,你有什么感受呢?
生:病了是很难受的。
师:是呀,老师也跟你们一样,读着这些词语,心里酸酸的,可想而知,科利亚是多么的痛苦呀!
师:那我们现在把这些词语送句子里面去,再来体会一下科利亚的心情。
课件出示:科利亚病了,住进了医院。
师:请你来读一读这个句子。
生:(指名读)。
师:谁能声音响亮一点,来读一读。
生:(指名读)。
课件出示:他得的是传染病,医院规定,谁也不准来看他,他也不能到病房外面去。
师:请你来读一读这个句子吧!、
生:(指名读)。
师:你能读好它吗?
生:(指名读)。
师:你读得真流利,请看着这个词:“传染病”。
告诉你们哦,传染病可不是一种普通的疾病,它会很快地传染给身边的人。
所以,得了传染病就必须马上隔
离。
师:被隔离的科利亚,就只能一个人待在病房里面,爸爸妈妈能来看他吗?生:不能。
师:老师能去看他吗?
生:不能。
师:同学又能去看他吗?
生:也不能。
师:是呀,都不能去看他。
他只能在病房里,不能去做哪些快乐的事情呢?师:请和你的同桌先说一说。
生:(同桌讨论)。
师:他不能去——
生:他不能去骑自行车。
师:他不能去——
生:他不能去锻炼。
师:他不能去——
生:他不能去外面玩。
师:是呀,科利亚只有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呆呆地望着窗户。
师:我们去打篮球的时候,科利亚只能——
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呆呆地望着窗户。
师:我们在看动画片的时候,科利亚只能——
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呆呆地望着窗户。
师:当我们去逛大商场的时候,而我们的科利亚还是只能——
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呆呆地望着窗户。
师:如果你是科利亚,你会觉得——
生1:很难过。
生2:难受。
生3:非常伤心。
生4:非常无聊。
师:是呀,科利亚觉得非常无聊、非常伤心、非常很没意思。
他只能待在病房里面,除了对面的楼房和一角天空以外,什么也看不见。
所以,科利亚觉得————
生:(齐声)真没意思。
(师相机板书:真没意思)
师:(示范读)真没意思。
生:(齐读)真没意思。
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科利亚无聊、无趣、没意思的心情中去,齐声朗读课文的第1-2自然段。
(学生齐声朗读课文1—2自然段,师巡视,纠正读书姿势)
师:此时此刻,老师从你们的朗读声中也深深体会到了科利亚的心情。
生病可真没意思!
师:可是,我们从这幅图片中,看到科利亚的表情怎么了?
生:很开心。
师:是呀,他高兴地——
生:笑了。
(相机板书:高兴地笑了。
)
师:科利亚望着窗口高兴的笑了。
(比较朗读)
课件出示:
科利亚望着窗外高兴地笑了。
科利亚望着窗外笑了。
师:请你来读一读第一个句子。
(指名读)
生:科利亚望着窗外高兴地笑了。
师:你下一个句子一定能读得更好。
你再读一读第二个句子。
生:科利亚望着窗外笑了。
师:(追问)读完这两个句子后,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第二个句子没有“地”。
师:谁还有重大地发现?
生:第二个句子没有“高兴地”。
师:谁能用“高兴地”说一句话?
生:高兴地笑了。
师:谁高兴地笑了?
生1:小朋友高兴地笑了。
生2:小明今天考了100分,他高兴地笑了。
师:我们不仅可以高兴地笑了,还可以高兴地跳了、高兴地跑了。
(师用做动作,提示学生)
师:听到小朋友们这么精彩的回答,老师也高兴地笑了。
而科利亚是因为看到窗外的气球,所以高兴地笑了。
师:咦~~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气球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自由大声地读第3-5自然段.
(生自由读课文3-5自然段,师巡视指导)
师: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气球?
生:这是一个可爱的气球。
(师教具出示一个气球)
师:(手拿气球说道)这个可爱的气球上面还画着一张可爱的小脸。
(比较朗读)
课件出示:
气球上画着一张可爱的小脸。
气球上画着一张小脸。
师:请你来读一读这个句子。
(指名读)
师:再请你读读第二个句子。
(指名读)
师:你喜欢哪一句呀?
生:喜欢第一句,因为句子里多了一个“可爱的”小脸。
师:(追问)你能用“可爱的”说一句话吗?
生1:我家有一只可爱的小狗。
生2:我家有一只可爱的小兔子。
生3:我家门前种了一棵可爱的小柳树。
师:(接到)我们二(4)班的小朋友都有一张可爱的小脸。
师:当科利亚看到这带有可爱小脸的红气球时,他又会想到什么呢?请跟你的同桌讨论一下。
(师提示,可以打开语文书,到文中去找一找)
(同桌讨论,相机教学)
师:谁能告诉我,科利亚他在想些什么?
生:他好像看见米沙拉动拴着气球的绳子,几个同学站在四周,叽叽喳喳地指手画脚。
(掌声鼓励该生)
课件出示:
他好像看见米沙拉动拴着气球的绳子,几个同学站在四周,叽叽喳喳地指手画脚。
师:这个句子很长,很难读,请小朋友们自由地练习练习,等会儿我们来比一比谁读得最棒!好不好?开始
师:谁愿意来展示一下?
(生开始赛读——齐读)
师:科利亚想到这事儿准是——
生:米沙想的招儿。
师:“准是”你们能把“准是”换成意思相同的词语吗?
(指名回答,并表扬该生:你回答问题最积极啦!)
生:肯定。
师:那为什么他那么肯定呢?想想他们的关系怎么样?
生:因为米沙和他是好朋友呀
师:那这时的米沙她们在窗户下面又在说些什么呢?先想一想,再举手回答。
课件出示:(米沙在窗户下的图片)
生1:他们在下面说:希望科利亚高兴。
(师请回答问题的小朋友先不要坐下)
生2:他们希望科利亚的病快快好起来。
生3:他们希望科利亚早日康复回家。
生4:希望科利来早日康复回家,还希望他能看到这个气球。
(师顺势表扬:你的想象力真丰富)
师:现在我想请站着的小朋友一起再重复一次你们刚才说的话?
(生各自说各自的)
师:原来像他们这样,你一言我一语的就叫着“叽叽喳喳”。
课件出示:“叽叽喳喳”。
(师领读——齐读)
师:你们看,他们几个不仅仅在下面叽叽喳喳,还在指手画脚呢!
课件出示:“指手画脚“。
(齐读词语)
师:(紧接着问)米沙他们在窗户下面“指手画脚”的在做些什么呀?
生:在拉动气球的绳子。
让它能在窗口停住。
师:怪不得气球一会儿停住,一会儿一上一下地动呢,原来是米沙他们在下面控制着呀!
师:就是从这叽叽喳喳、指手画脚中(要指着屏幕中的词来说),科利亚感受到了同学们对他浓浓的——
生:关心、关爱。
(相机板书:关爱,生跟着老师书空)
师:窗前的气球(指着课题说)代表同学们对科利亚的问候,所以,这窗前的气球是一个充满爱心的气球。
(相机板书:画爱心)
三、写话练习。
师:老师相信我们二(4)班的小朋友都是充满爱心的,你们一定也有很多话想对科利亚说,那就请你们拿出你们的笔和小气球,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
(生开始小练笔,师巡视指导)
师:请同学们放下手中的笔,认真倾听同学对科利亚说的话。
师:你想对科利亚说——
生1:科利亚你要快点好起来。
生2:科利亚,我希望你早日康复,能去上学,你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希望你快点回家。
生3:我希望科利亚早点好起来,快点回家。
师:我相信科利亚一定能感受到二(4)班孩子们对他的关心、关爱.
四、拓展
师:在生活中,我们关爱的方式还有很多很多,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有关关爱别人的图片。
师:(旁述)帮助受伤的同学,是一种关爱;扶起摔跤的同学,是一种关爱;借我们同学一枝铅笔,也是一种关爱;给年迈的奶奶倒上一杯热腾腾的茶,是一种关爱;给劳累的妈妈捶捶背,更是一种关爱。
五、总结
师:同学们,其实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人间永远是春天”。
六、情感升华,跟唱《爱的奉献》
师:现在,老师想请小朋友们一起来学唱这首《爱的奉献》,会唱的小朋友要跟着一起唱。
课件出示:视频《爱的奉献》
(生学唱歌曲《爱的奉献》)
七、作业布置
师:最后,老师给小朋友布置一项作业:今晚回家要做一件关爱身边人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