槎滩抬田合同工程完工验收汇报材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1.1前言 (1)
1.2项目简介 (1)
1.3工程位置与施工范围 (2)
1.4工程开工、完工日期 (2)
1.5施工环境 (2)
1.6工程设计与执行情况 (3)
二、施工进度管理 (14)
2.1施工总布置 (14)
2.2施工总进度 (17)
三、主要施工方法 (20)
3.1耕作土剥离主要施工方法 (20)
3.2基础料、保水层填筑主要施工方法 (21)
3.3耕作土回填主要施工方法 (22)
3.4田间工程主要施工方法 (23)
四、施工质量管理 (25)
4.1质量目标 (25)
4.2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25)
4.3施工质量目标管理体系 (26)
4.4原材料及中间产品质量检测 (27)
4.5主要施工项目的质量检测 (30)
4.6分部工程质量评定 (30)
五、安全施工与环境保护 (31)
5.1安全生产 (31)
5.2环境保护与文明施工 (34)
六、经验与建议 (37)
七、附件 (38)
附件一:施工管理机构设置及主要工作人员情况表. 40附1.1施工管理机构组织框图 (40)
附1.2主要工作人员情况表 (42)
附件二:投标时计划投入的资源与施工实际投入资源情况表 (43)
附件三:工程施工管理大事记 (44)
一、工程概况
1.1前言
峡江水利枢纽工程位于赣江中游峡江县巴丘镇上游约6.0km处,控制流域面积 6.271×104km2,枢纽总库容11.87×108m3,总装机容量360MW。

峡江库区防护工程涉及吉安市的吉水县、吉安县、吉州区和青原区。

同江河、吉水县城、上下陇洲、柘塘、金滩、樟山(包括樟山、燕家坊、落虎岭、奶奶庙)、槎滩共计七片区域设置防护工程;为最大限度地降低水库淹没对当地国民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减少土地淹没和人口迁移的数量,针对库区地形地质条件,峡江库区抬田共20片块,分为防护区外抬田和防护区内抬田。

其中防护区外抬田15块:沙坊、八都、桑园、水田、槎滩、金滩、南岸、醪桥、乌江、水南背、葛山、砖门、吉州区、禾水、潭西,防护区内抬田45块:同江、陇洲、槎滩防护区、柘塘、樟山。

抬田工程主要是进行填土垫高,重建田间工程。

抬田面由上而下为表层耕作层厚25cm、粘土保水层厚35cm、基础料层组成。

抬田区布置灌溉与配水系统,并与原有水系相连接;田间道路采用沟--路--渠相结合的形式。

本标段设计抬田面积2222亩,抬田面高程为46.8m。

1.2项目简介
建设项目:江西省峡江水利枢纽槎滩抬田(合同编号:
(JXXJ/SG-KQ-CTTT);
工程项目主管部门:江西省水利厅
法人单位:江西省峡江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总指挥部
质量监督单位:江西省水利厅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中心站
设计单位:江西省水利规划设计院
监理单位:湖南水利水电工程监理承包总公司
施工单位:江西省水利水电建设有限公司
运行管理单位: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县醪桥镇政府
1.3工程位置与施工范围
槎滩抬田区位于赣江右岸,距坝址上游约25km处,属吉水县醪桥镇管辖,设计抬田范围2222亩。

1.4工程开工、完工日期
开工日期:2011年12月1日;
完工日期:2015年2月10日。

1.5施工环境
工程区域附近有105国道、京九铁路,现场乡村公路纵横其间,故对外交通较为便利。

进入本标段施工区的交通部分利用现有槎滩村村级道路,其余由项目部修筑施工道路并与抬田区连接。

1.6工程设计与执行情况
1.6.1设计工程量与执行情况
1.6.1.1合同主要工程量与实际主要工程量对比表
1.6.2工程设计变更
工程设计变更一览表
二、施工进度管理
2.1施工总布置
2.1.1、施工项目部
我公司对该工程实行项目法施工管理,为该工程配备必需的专业人员,投入完好的施工设备。

项目管理和施工人员大都是具有堤防工程施工经验的技术骨干和管理骨干,创“一流管理、一流质量、一流速度、一流服务”。

项目部设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技术负责人、质检员、安全负责人。

施工作业队由土方施工队、砼施工队、田间工程施工队等组成。

2.1.2、施工总布置分区
由于本工程分散在多处施工,施工面积2222亩,结合设计提供的施工总布置图,本工程计划按6个工区进行施工。

本工程共设置六个营地,并在营地内各布置一套生产设施,用于砼工程及田间工程的实施。

项目部就近设置在槎滩村小学附近。

2.1.3、施工道路布置
场内交通运输道路规划根据现有场内交通道路、永久道路布置以及节约临时工程量的原则进行布置。

本工程进场道路均采用现有槎滩村道路,并相应延伸。

施工前对路面进行适当的拓宽、按路面散水要求作平整及压实,并配置专人对道路进行维护,场内施工道路临时修筑,以满足施工需要。

2.1.4、生产设施布设
2.1.4.1机械修配厂
修配厂分别设在各工区营地驻地,承担本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任务,面积共420m2。

2.1.4.2物资仓库
用于生产、生活物资等的存放,布置在项目部,建筑面积120m2。

2.1.4.3试验室
本工程工地试验室设在项目部驻地,建筑面积90m2。

2.1.4.4砼生产系统
砼生产每个工区按1处布置,就近布置于各工区附近。

砼生产配置1台JS-350型搅拌机,其生产率为15m3/h·台;水泥砂卵石贮料场靠近搅拌机布置,占地面积共500m2。

2.1.5、水、电及通讯系统布置
2.1.5.1水电系统布置
本工程生活用水利用附近居民现有生活用水系统。

施工用水主要为工程施工生产用水及养护用水,施工用水直接就近抽取净化后使用。

本工程施工用电就近搭接,设置配电房,临时线路或电缆从电源接入点架设线路至各施工用电点。

为保证用电安全,主要电源开关全部采用空气开关,并配备漏电保护装置。

低压线至用电机械处用橡胶电缆连接。

线路架设高度不低于5m。

另外配备2台动力为24kw的柴油发电机作为备用电源。

2.1.5.2通讯系统
为了满足施工现场各部位与施工指挥系统联系,以及与业主、监理、设计间的联系,现场配置10对无线对讲机指挥调度。

项目部办公室安装程控电话、互联网及移动电话。

2.2施工总进度
本工程于2011年12月1日开工建设,于2013年8月12日工程结束。

槎滩抬田工程开、完工日期
三、主要施工方法
3.1耕作土剥离主要施工方法
3.1.1施工顺序
耕作土剥离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推土机清理表面,排除地表水,然后将耕作土堆放到指定地点。

边线放样→机械剥离→指定地点堆放→高程测量复核→基面验收
3.1.2主要施工方法
3.1.2.1边线放样
根据设计图纸给定的抬田边界坐标,使用全站仪进行边线放样,得到明确的耕作土剥离范围,经监理审核合格后进行下一步工序。

3.1.2.2机械开挖、出渣
根据放样标示的边线,采用1.6m3挖掘机和120KW推土机剥离耕作土。

耕作土层剥离后,按监理工程师的要求,堆放到指定地点。

3.1.2.3检查验收
耕作土剥离完成后进行剥离面检查清理工作,并采用测量仪器进行
检查验收,检查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进行核定,经检查验收签证后进行下一工序施工。

3.1.3主要施工设备
1.6m3型挖掘机12台,1.0 m3型挖掘机9台,T-120型推土机6台,压路机6台,ZL-50型装载机12台,15T自卸汽车73辆。

3.2基础料、保水层填筑主要施工方法
先针对料场的地形、地质、气象、交通及开采条件,对料场进行开采前的复查,确定其土质质量、开采数量和开采方案。

对取土场进行采区规划,分区开采。

同时采取样土,进行相关物理实验。

以确定土料比重、天然容重、天然含水率、流塑限、最优含水率、最大干容重、压缩系数、渗透系数等。

填筑分段分层、由抬田区最低洼部位开始,按水平分层向上铺土填筑,不得顺斜坡填筑。

沿填筑轴线每100m(100m以下不分段)作为一填筑施工段,自下而上水平分层向前推进,并控制行车坡度在15%以内,保证自卸车能正常行驶,每段之间搭接长度不小于0.5m,每层接缝处做成斜坡状,倾斜坡度不得陡于1:3,上下层错缝距离大于1.5m。

为保证土层之间结合良好,铺料前将压实的结合层洒水湿润,并刨毛1-2cm,再进行铺料碾压,每次铺料厚度不超过50cm,最大土块粒径应小于15cm。

土料填筑时,应经常检测土料的含水率,特别是在干旱季节施工或降雨季节施工,更应经常检测土料含水率,及时采取喷水或翻晒等措施,使其含水率基本接近最优含水率,其中土料含水率与最优含水率的差值不高于5%,不低于3%,确保土料填筑质量。

土料填筑碾压时,保水层压实度不小于0.90,基础料压实度不小于0.85,无粘性土料相对密度不小于0.60。

每层碾压结束后,按监理工程师指示的检测方法进行压实度自检,自检报告经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后方可进行下一层的施工。

3.3耕作土回填主要施工方法
耕作土回填是将开始集中堆放的耕作土回填到抬田区,回填厚度0.25m。

3.3.1施工程序
耕作土挖装→自卸卡车运输→机械回填→推土机平整→自检→验收
3.3.2施工方法
将覆盖耕作土的彩条布拆除后,采用挖掘机挖装,自卸卡车运输的方法将耕作土运至抬田区。

自卸卡车卸料后,采用挖掘机将土料回填到格田内。

最后用推土机平整,格田内要求平整度±3cm。

3.4田间工程主要施工方法
本标段田间工程主要为生产路和沟渠工程。

3.4.1生产路
施工程序如下:测量放样→路基土料填筑→碾压→自检→验收。

准备工作:
下部路基、基层等隐蔽构造物,必须经过自检合格,报请监理单位检验后,方可铺筑其上面的基层。

各种材料进场前,及早检查其规格和品质,不符合技术要求的不得进场。

材料进场时,应检查其数量,并按施工平面图堆放,而且还应按规定项目对其抽样检查,其抽样检查结果,报驻场监理单位。

施工放样:
恢复中心线,每10m设标桩,桩上划出基层设计高和基层松铺的厚度,道路沿中心线向两侧成1.5%坡度以便排水。

中心线两侧按路面设计图设计标桩,在标桩上划出基层设计高和松铺厚度,这样做是为了使基层的高度、厚度和平整度达到质量标准。

摊铺:
以边桩高程控制基层的宽度和厚度,每层厚度不大于40cm。

应尽快将填筑料,用自卸汽车运送到铺筑现场,装车时应控制每车料的数量基本相同。

用自卸汽车把混合料运到现场,由推土机或人工摊铺、整平。

碾压:
使用碾压机械沿道路轴线方向进行碾压,生产路基础土料压实度不小于0.90。

3.4.2预制U型槽工程
预制U型槽全部外购成品。

预制U型槽运至工地后应进行质量检查。

排除因搬运而导致的缺损、裂缝预制U型槽。

依据设计图样带线铺设,沿渠道砌筑,摆放平整稳固,拼缝紧密。

校正无误后将M10水泥砂浆灌入缝隙,将勾缝的砂浆填满、捣实、压平和抹光。

胶结料介于初凝至终凝之间砌体不允许扰动。

四、施工质量管理
4.1质量目标
为保证实现本工程“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目标。

我公司严格按ISO9001标准体系进行质量控制,按其程序文件和作业制度进行规范化的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确保工程质量达到优良等级。

4.2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为确保质量工作的正常开展,须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机构。

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图见图4-1。

图4-1 质量管理机构图4.3施工质量目标管理体系
施工质量目标管理体系如图4-2。

图4-2 质量目标管理体系图
4.4原材料及中间产品质量检测
4.4.1土方填筑质量检测
严格按规程、规范进行采购、取样送检,结果如下:
4.4.1.1 压实度:
本工程共检测基础料土方压实度2537组,合格2317组,合格率91.3%;保水层压实度3377组,合格2975组,合格率88.1%;田间工程土方压实度138组,合格137组,合格率99.3%。

不合格样压实度值大于设计值的96%;不合格样未集中在局部范围内。

4.4.1.2 渗透检测:
保水层渗透试验95组,合格95组,合格率100%;
4.4.2原材料质量检测
严格按规程、规范进行采购、取样送检,结果如下:
4.4.2.1 水泥:
出厂试验(质量)报告单2组,报告单中水泥安定性合格,初凝时间>00:45、终凝时间<10:00、SO3<3.5%、抗折、抗压强度符合规范要求。

现场取样检测2组,安定性合格,初凝时间>00:45、终凝时间<10:00、抗折、抗压强度符合规范要求。

结果均满足规范要求。

4.4.2.2 细骨料:
取样2组,含泥量、泥块含量、有机质含量、云母含量、细度模数等试验项目结果均满足规范要求,合格率100%。

4.4.2.3 粗骨料
取样4组,含泥量、泥块含量、有机质含量、针片状含量、压碎指标等试验项目结果均满足规范要求,合格率100%。

4.4.2.4 砖
取样2组,抗压强度、变异系数等试验项目结果均满足规范要求。

4.4.3中间产品质量检测
4.4.3.1砼试块质量评定:
混凝土试块强度依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176—2007》附录C:普通混凝土试块试验数据统计方法进行评定。

4.4.3.2砂浆试块质量评定:
砂浆试块强度依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
SL176—2007》附录E:砂浆、砌筑用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进行评定。

4.5主要施工项目的质量检测
主要施工项目的质量检测统计表
4.6分部工程质量评定
槎滩抬田工程单元工程、分部工程质量评定结果表
五、安全施工与环境保护
5.1安全生产
施工项目部为保障施工的正常进行,杜绝安全事故隐患,制定了“安全生产管理办法”,明确责任,使人人都具有安全意识,加强防备,
防范于未然。

5.1.1安全目标
本合同施工安全管理目标是:“六杜绝、三消灭、二控制、一创建”,“六杜绝”。

即杜绝因公受伤、死亡事故,杜绝塌陷伤害事故,杜绝物体打击事故,杜绝重大交通、火灾、洪灾及中毒事故,杜绝机械伤害事故,杜绝触电事故;“三消灭”即消灭违章指挥,消灭违章作业,消灭“惯性事故”;“二控制”即控制年负伤率、负轻伤率控制在0.6%以内,控制年安全事故率;“一创建”即创建安全文明示范工地。

5.1.2安全措施
遵守有关安全法规法令以及合同规定,坚持“科学施工,安全生产”的原则和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宗旨组织施工,确保实现安全目标。

5.1.3安全管理体系
施工项目部实行安全责任制,项目经理为安全第一责任人,项目经理部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安全领导小组,并设有专职安全员,成员由若干人组成,监督检查安全生产,消除安全隐患。

现场派驻施工员,负责各施工段的安全工作,及时制止违章行为。

5.1.4安全管理制度
施工项目部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在编织施工
作业指导书时,同时制定好安全保障措施,向作业人员交底,层层落实,规范作业人员行为。

项目部在施工期间无安全事故发生,实现安全目标。

5.1.5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及主要职责
5.1.5.1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见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框图
图5-1 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框图
5.1.5.2与安全有关人员的主要职责
项目经理是项目安全第一责任人,对本项目安全负全面责任。

项目副经理对项目安全具体管理负责。

项目总工是安全技术总负责人,在技术上保证施工安全。

质安部负责日常的安全监督、控制、检查、考核。

工程部负责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并配合质量安全科的监督、检查工作。

各施工队长是本队第一安全责任人,对本队安全全面负责。

各施工安全员负责本队日常监督、控制、检查工作。

5.2环境保护与文明施工
5.2.1环保目标
以建设优质、绿色工程,造福当地为目标。

5.2.2环境保护组织机构
项目部建立了以项目经理为负责人的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领导小组。

5.2.3环境保护措施
5.2.3.1防止扰民与污染
工程开工前,编制了详细的施工区和生活区的环境保护措施计划,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后实施。

施工方案尽可能减少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避免扰民施工作业,以防止公害的产生为主。

采取一切必要的手段防止运输的物料进入场区道路和干渠,并安排专人及时清理。

由于施工活动引起的污染,采取了有效的措施加以控制。

5.2.3.2空气质量的保护
机械使用过程中,加强维修和保养,防止汽油、柴油、机油的泄露,保证进气、排气系统畅通。

采取一切措施尽可能防止运输车辆将土撒落在施工道路上,安排专人及时进行清扫。

场内施工道路保持路面平整,排水畅通,并经常检查、维护及保养。

晴天洒水除尘,道路每天洒水不少于4次,施工现场不少于2次。

5.2.3.3水质保护
生产、生活污水采取治理措施,对生产污水按要求设置水沟、挡板、沉砂池等净化设施,保证排水达标。

5.2.3.4噪声控制
加强交通噪声的控制和管理。

合理安排运输时间,避免车辆噪声污染对敏感区影响。

进入生活营地和路过村庄的车辆,不使用高音和怪音喇叭,尽量减少鸣笛次数。

5.2.3.5弃渣和固体废弃物处理
施工弃渣和固体废弃物以国家《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为依据,按设计和合同文件要求送至指定弃渣场。

保持施工区和生活区的环境卫生,在施工区和生活区设置足够数量的临时卫生设施,定时清除垃圾,并将其运至指定地点堆放或掩埋、焚烧处理。

5.2.3.6水土保持
按设计和合同要求合理利用土地。

不因堆料、运输或临时建筑而占用合同规定以外的土地。

施工作业时表面土壤妥善保存,临时施工完成后,恢复原来地表面貌或覆土。

施工活动中严格按合同要求采取设置截排水沟和完善排水系统等措施。

六、经验与建议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以人为本、信守合同、科学管理,施工组织严密、实施计划合理。

明确管理人员管理范围和管理职责,规范作业人员的作业行为。

及时向监理人及建设单位反应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共同协调发展,实现工程建设总目标。

建立一个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严把质量关,尊重监理,尊重事实。

对原材料事先做好实验,以数据说话;对施工过程步步检查并留有检查记录,做到层层把关。

设立一个安全领导小组,做到每天一小检,每周一大检,消除各种安全隐患。

建立一个成本核算小组,事前成本预算,事后进行成本核算。

能更好地安排资金。

地方政府保证良好的施工周边治安环境是施工能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关心和积极支持是施工能顺利进行的保证。

七、附件
附件一:施工管理机构设置及主要工作人员情况表
附件二:投标时计划投入的资源与施工实际投入资源情况表附件三:工程施工管理大事记
附件一:施工管理机构设置及主要工作人员情况表 附1.1施工管理机构组织框图
施工管理机构组织框图
附1.2主要工作人员情况表
主要管理人员情况表
附件二:投标时计划投入的资源与施工实际投入资源情况表
附件三:工程施工管理大事记
2011年10月14日签订施工合同协议书;
2011年10月31日监理部签发槎滩抬田工程
的进场通知;
2011年11月26日监理部签发陈家A片抬田分部的分部开工通知;
2011年12月02日监理部签发东源A片抬田
分部的分部开工通知;
2011年12月04日监理部签发管少窑背抬田
分部的分部开工通知;
2011年12月12日监理部签发东源B片抬田
分部的分部开工通知;
2011年12月18日监理部签发陈家B片抬田分部的分部开工通知;
2012年7月28日槎滩抬田工程完成管少窑背抬田分部工程基础料及保水层的填筑施工任务,抬至46.55m;
2012年9月12日槎滩抬田工程完成东源A片抬田分部工程基础料及保水层的填筑施工任务,抬至46.55m;
2012年10月21日槎滩抬田工程完成陈家A片抬田分部工程基础料及保水层的填筑施工任务,抬至46.55m;
2012年11月4日槎滩抬田工程完成东源B片抬田分部工程基础料及保水层的填筑施工任务,抬至46.55m;
2013年3月10日槎滩抬田工程完成管少窑背抬田分部工程土方填筑施工任务;
2013年3月15日槎滩抬田工程完成东源A片抬田分部工程土方填筑施工任务;
2013年3月16日槎滩抬田工程完成陈家A片抬田分部工程土方填筑
施工任务。

2013年3月20日槎滩抬田工程完成东源A片、东源B片、窑背片和陈家片抬田交田耕地面积共1456亩。

2013年6月13日槎滩抬田工程完成东源A
片抬田分部工程施工任务。

2013年6月30日槎滩抬田工程完成陈家A
片抬田分部工程施工任务。

2013年7月05日槎滩抬田工程完成陈家片抬田交田耕地面积294亩。

2013年8月09日槎滩抬田工程完成管少、
窑背抬田分部工程施工任务。

2013年8月12日槎滩抬田工程完成东源B片和陈家B片抬田分部工程施工任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