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提高果菜绿色化生产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辑:徐建堂
****************
蔬菜园地
文/ 山东省现代农业农村发展研究中心 徐建堂
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 提高果菜绿色化生产水平
到与外叶齐平。
夏季采收期一般为28~35d,采收最好选择在凉爽的清
早或傍晚进行,收获后要及时遮盖,防止失水萎蔫,影响品质。
一、技术背景
山东省是农业大省,也是蔬菜
果茶生产大省,种植面积达4000万
亩,是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但近年来,农民为提高产量,盲目使用化肥和农药,残留量增加,污染加重,造成土壤板结、土地生产力下降,病虫害抗逆力增强,农产品安全质量受影响。
为进一步提升我省果菜产业特别是设施菜果生产质量安全水平,科学利用农业资源,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生态环境友好,应用推广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我省是农作物秸秆生产大省,
年产秸秆8000多万吨,每年有近
2000万吨没有得到有效利用,有的
甚至烧掉,造成资源浪费;有的随
便乱堆乱放,影响村容村貌整洁。
实践证明,推广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亩可转化秸秆5吨,节本增效8000多元。
既开辟了农作物秸秆利用的新途径,又提高了农业的综合效益,对发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技术要点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是在一定
的设施(内、外置反应堆)条件下,利用生物工程技术,在微生物菌种、
催化剂、净化剂的作用下,将农作
物秸秆直接定向转化成植物生长所
需的二氧化碳、热量、抗病微生物、有机和无机养料,从而实现培肥地力、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
分内置反应堆和外置反应堆两种应用模式。
(一)构成要素:由秸秆、辅
料、菌种、植物疫苗、交换机、CO 2微孔输送带等设施组成。
(二)技术特点:以秸秆替代化肥,植物疫苗替代农药,具有成本低、易操作、资源丰富、投入产出比大,环保效应显著特点。
编辑:王磊
*******************
1. CO2效应。
在每亩大棚使用4000~5000公斤秸秆情况下,可
使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提高4~6倍,光合效率提高50%以上,能有效解决由于光合原料CO2严重亏缺,作物极度饥饿,制约当前大棚生产,生长加快,提高开花坐果率,早成熟,早上市,标准化操作平均增产30%以上。
2.热量效应。
在严寒冬天里,大棚内20厘米地温提高4~6℃,
气温提高2~3℃,显著改善植物生长环境,提高作物抗御低温的能力,有效保护作物正常生长,生育期提前10~15天,大樱桃等提前成熟上市15天。
3.生物防治效应。
菌种在转化秸秆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抗病孢子,
对病虫害产生较强拮抗、抑制和致死作用,植物发病率降低70%以上,农药用量减少70%以上,标准规范化操作可基本上不用农药。
4.有机改良土壤效应。
在秸秆生物反应堆种植层内,20厘米耕作
层土壤孔隙度提高1倍以上,有益微生物群体增多,水、肥、气、热适中,各种矿质元素被定向释放出来,有机质含量增加4倍以上,为根系生长创造了优良的环境。
5.酶切处理残留效应。
秸秆在反应过程中,菌群代谢产生大量高
活性的生物酶,与化肥、农药接触反应,使无效肥料变有效,使残毒农药变为植物需要的二氧化碳。
经测定:一年应用该技术,植物根系周围的农药残留减少90%以上,二年应用该技术可全部消除。
6.提高自然资源综合利用效应。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在加快秸秆利
用的同时,提高了微生物、光、水、空气游离氮等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据测定:在CO2浓度提高4倍时,光利用率提高2.5倍,水利用率提高3.3倍,豆科植物固氮活性提高 1.9倍。
(三)技术模式图
秸秆生物反应堆
循环生态农业模式示意图
编辑:徐建堂
****************
(四)技术要点
1.内置式反应堆操作:主要有开沟、铺放秸秆、撒菌种、覆土、浇水、
盖膜、打孔、定植等程序。
(1)开沟:采用大小行种植,一般一堆双行。
大行宽90~110厘米,小行宽60~80厘米。
在小行位置开沟,深20~25厘米,宽70~80厘米。
(2)铺秸秆:每亩铺放干秸秆4000~5000公斤,沟内铺放秸秆厚度25~30厘米。
(3)撒菌种、饼肥:将处理好的菌种均匀撒在秸秆上,亩用菌种8~10公斤,饼肥100~150公斤。
(4)覆土:秸秆上覆土厚度20厘米,然后将土整平成畦。
(5)浇水:浇大水湿透秸秆。
(6)撒疫苗、打孔、定植:在垄上撒处理好的植物疫苗并与15厘米土掺匀,打3行孔,行距20~25厘米,孔距20厘米,孔深35 厘米。
7~10天后定植作物。
2.外置反应堆操作:建池、放秸秆、接菌种、淋水浇湿、盖膜发酵、
装机抽气、取液喷施。
配套技术及其要点:推广应用新型高效日光大棚管理技术、集约化育苗、水肥一体化微滴灌高产技术。
物理控害技术:在棚内距地面1~1.5米设置黄板和蓝板,分别诱杀蚜虫和蓟马,减少病害传播。
在设施出入口、通风口,铺设防虫网,防止害虫危害。
第一次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的,在7、8月日光温室闲置季节,在棚内开沟,铺施碎的作物秸秆1000千克,起垄、灌水用地膜覆盖地面,上面盖严棚膜,高温闷棚20~30天,再用硫磺熏蒸杀菌。
三、推广情况
(一)推广情况。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是生物技术在农业领域的
应用。
该项技术生产上突出的增产、增效、增质作用和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受到了山东省乃至全国各地广大农民的极大欢迎,得到了国家、省等各级领导的高度关注。
农业部在我省举办了全国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推广应用现场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铁农出席了现场会并做了重要讲话,到该技术应用基地考察调研,并给予高度评价。
这项技术于2010年获得了联合国粮农组织第二十七届世界农业科技一等奖。
2013年山东省农业厅、科技厅把它作为山东省农业主推技术,省财政厅列专项重点支持,向广大农民推广。
2016年农业部列为农业主推技术,全国推广。
目前,山东省累计推广面积30万亩,全国各省区都有推广,累计推广面积达50多万
编辑:徐建堂
****************
蔬菜园地
文/ 济南市畜牧技术推广站 李强 薛海鹏 亓宝华 / 济南市农业农村局 马红芳
亩。
节本增效300多亿多元,取得较大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二)适宜地区。
该技术模式
主要应用形式有内置反应堆和外置
反应堆,以内置反应堆为主,外置反应堆为辅。
可用于设施作物、大田果茶等经济价值高的作物,全国
各省区都可以推广应用。
一、进行羊产业新旧动能转换
的原因
近几年,济南市紧紧围绕畜牧增效和农民增收两个目标,加快改造传统畜牧业,狠抓畜牧业结构调整,使高效特色畜牧产业开发取得了明显成效,畜牧业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的态势,特别是养羊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依托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羊产业技术创新团队等科研单位的技术优势,持续开展优势特色地方品种的选育和保护开发工作,选育培育了“一黑(莱芜黑山羊)两白(鲁中肉羊、鲁中山地绵羊)一花(鲁波山羊)”四大优质特色肉羊品种,进一步提升济南市肉羊产业的基础较好。
在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具体表现为:
1.农种植业与养殖业结合不紧
密。
一方面畜禽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总量不断增加,养殖废弃物的治理和开发利用工作相对落后,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
另一方面种植业追求产量,盲目地投入化肥,忽略了有机肥的使用,给土壤造成严重的损害,出现了包括有机质偏低,土壤酸化、土壤板结等土壤退化现象,土壤的肥力严重不足。
2.地方特色肉羊品种的开发力度不大。
受资金、土地、环境保护、比较效益低等因素的影响,社会存养量在减少,肉羊养殖向二三产业延伸发展的成效不大、成果不多。
3.虽然培育了山东峰祥畜牧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济南市莱芜嬴泰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几个发展势头良好的龙头企业,但总体看养羊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偏小、融资能力差、综合实力较弱的情况。
济南市羊产业新旧动能转换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