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美文习写法让练笔在课堂中绽放——《荷花》小练笔教学片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美文习写法让练笔在课堂中绽放——《荷花》小练笔教学片断
作者:吕琴
来源:《小学教学设计·语文》 2019年第1期
吕琴
【教学内容】
1.统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3 课《荷花》第2 自然段。

2. 结合课文第2 自然段内容,展开仿写训练。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和想象,感受荷花的美,并尝试背诵第2 自然段。

2.利用“教—导—扶—放”的教学策略,使学生领悟文段的结构和写作方法,并学以致用,尝试仿写一种自己喜欢的花,初步落实“试着把观察到的事物写清楚”这一语文要素。

【教学流程】
一、分句式教学,习写法1.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语言美。

(出示自学要求:默读课文第2 自然段,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2.品词析句,品味荷花姿态美。

(课件出示: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生:我喜欢这句,因为荷叶就像许多人一样,挨挨挤挤的,作者把荷叶当作人来写。

师:是呀,荷叶一片挨着一片,一片挤着一片,这不禁让你想起了哪句诗?
生:这让我想起了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我的眼前一片绿色。

师:是呀,作者用了拟人和比喻的写法(板书:拟人比喻),给我们展示了一幅“接天莲
叶无穷碧”的画面。

瞧,好多(大、圆)的荷叶呀。

读!(课件出示荷叶图,引读该句三次。


师:作者写得美,同学们也读得好!你还喜欢哪一句?
(课件出示: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师:你觉得这句话中哪个字用得特别妙?
生:“冒”字用得好!读到这个字时,我感觉到荷花迫不及待地想出来呼吸新鲜空气。

师:对呀,一个“冒”字,把荷花写活了。

作者用词多么准确呀!我们写作文时也要注意
准确用词哦。

现在,让我们做一回冒出来的荷花,加上你的动作表演读。

(课件出示: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师:我看到好多同学标出了这几句话,为什么呢?
生:读着这几句话,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三朵不同姿态的荷花。

师:哪三种姿态?
生:一种是微微开放的,一种是完全开放的,还有一种是将要开放的。

师:你最喜欢哪一种姿态?
生:我觉得这朵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儿更吸引我,我多想看看它展开花瓣的那一瞬间呀!
师:作者用文字展示了荷花的美,你们用丰富的想象和有趣的比喻补充了荷花的美。

下面
让我们用朗读再现这一幅活的画。

【设计意图:细读文本,畅谈喜爱之由。

学生透过文字,展开想象,感受荷叶“接天莲叶
无穷碧”的美,体会荷花的婀娜多姿。

在品词析句的同时,发现作者所用的拟人、比喻等写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这也是一个渗透写作方法的过程。


二、挖空式导学,悟结构
1.想象画面,共同回顾文段内容。

(情感朗读课文第2 自然段)
师:小朋友们,读了叶圣陶爷爷对荷塘景色的描写后,你的脑海中浮现出怎样的画面?
生:我看到了一朵微微绽开的荷花在微风中舞蹈,旁边还有一枝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儿,好
像下一秒就要爆裂开了。

生:我看到了一朵已经完全盛开的荷花,花瓣中间还有嫩黄色的莲蓬,一只小蜻蜓飞过来
和它说着悄悄话。

2.尝试背诵,引导关注文段结构。

师:是呀,叶圣陶爷爷可真厉害,仅用短短的几句话就描绘出一大幅活的荷塘美景图。


么美的描写,我们一起把它背下来吧。

师:为了帮助大家快速背诵,老师保留了一些关键词,请看着提示背一背。

(一生背)
(保留第2 自然段中的关键词,出示填空式段落。


师:你背得这么连贯,是怎么做到的?
生:这些关键词提醒了我。

当我看到第一个“荷花”时,我就想起作者是写荷花整体的样子;当我看到“荷叶”这个词时,我就想起了作者接下去是写荷叶的样子;当我看到“有的……有的……有的……”时,我就回忆起作者是在写荷花不同的样子。

(教师相机板书:整体叶花)
师:呀,听你这么一说,原来,作者的描写还是有一定顺序的。

你们发现了吗?
生:作者先写了荷花整体的样子,接着写了荷叶,最后写了荷花不同的样子。

【设计意图:挖空,是为了“导”。

将第2 自然段的部分内容挖空,只留下一些关键词,其目的不是真的考验学生是否会背诵了,而在于引导学生去发现这些挖空的部分写的是不同的方面,从而悟出文段的结构特点,初步建构了写作支架。

这种发现,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归纳的。

另外,学生对文段结构的梳理,同时也是对作者观察顺序的梳理,为学生练笔前的观察做好了铺垫。


三、补白式帮扶,初体验
1.观看视频,创设真实情境。

师:荷花的样子可不仅仅只有这些呢。

请看大屏幕。

(课件播放荷花的视频)
师:你还看到了荷花哪些样子?
生:我看到了有的荷花躲在荷叶间。

师:好像在干什么?
生:捉迷藏。

生:有的荷花弯着腰低着头,仿佛在向水中的鱼儿问好。

师:你不仅看到了荷花弯腰的姿态,还能由此进行联想,会观察、会思考!
生:我看到有的荷花悠闲地仰卧在水中,享受着日光浴。

【设计意图:学生在畅谈自己眼中的荷花时,教师有意识地利用评价语渗透课文中比喻、
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为增强小练笔语言生动性做好铺垫。


2.运用补白,尝试再写荷花。

师:现在,请你也来当当小作家,结合你在视频中看到的画面,把这段话补充完整。

(课件出示填空式段落,师生共同完成。


【设计意图:补白,是为了“扶”。

对于小学三年级学生来说,一开始就放手进行自主练
笔是具有一定难度的。

所以,一方面利用关键词的提示作用,对空白处进行填补,降低了难度;另一方面,师生合作,共同完成,减轻了学生的压力。


四、留白式放手,自主练
1.畅谈喜好,确定练笔对象。

师:同学们,你们有自己喜欢的花吗?它们又有哪些不同的样子呢?
生:我喜欢郁金香。

它有粉的、红的、紫的......五颜六色。

师:花的颜色各不相同。

(板书:颜色)
生:我喜欢菊花,它的花瓣像手掌一样,有的是合拢的,有的是打开的。

师:花瓣的姿态不同。

(板书:姿态)
生:我喜欢向日葵,它们花盘有的大,有的小。

师:花的大小不同。

(板书:大小)
【设计意图:在学生畅谈各自喜好时,教师相机提炼出颜色、姿态、大小等关键词,以引
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植物。


2.完全留白,进行独立练笔。

(填空式段落中的关键词依次消失,留下完全空白的方框。


师:现在,没有了关键词的提示,你还记得作者的写作顺序吗?那就请你也按照一定的顺序,写一写你喜欢的花吧!注意要写出它们不同的样子哦。

3.展示交流,巩固写作要点。

在评价中引导学生注意语句的条理性、观察角度的多样化,以及语言的生动性。

【设计意图:先授之以法,后学以致用。

由“教”到“导”,再到“扶”,学生已经基本明确了文段结构,习得了写作方法,最后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完成练笔,使其将内化的方法进行迁移运用。

如此四步走,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之一是试着把观察到的事物写清楚,课文第2 自然段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写作范例。

因此,指导学生在读中想象、读中学写,读写相依,更加有效地推进了语文要素的落实。


(作者单位:浙江衢州市柯城区新华小学)
责任编辑肖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