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德全早教之关爱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爱的教育”是最自然、最简便的教子法
本章重点:
1.最好的引导技巧——“关爱法”
第一节最好的引导技巧——“关爱法”
前面讲了很多引导孩子行为的方法和技巧,“冯式立体早期教育法”经过广大家长的实践证明,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但它并非在每时每刻对每个家长都适用,让它发挥效力的前提是,家长要发自内心地关爱孩子。

所以我认为,“关爱法”才是引导孩子行为的最好方法。

<<<更多早教内容下列方式获取请关注:早教>>>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父母的爱心、耐心和信心是最好的早教方法,它的回报就是孩子的爱心、耐心和信心。

如果再能同时给予孩子丰富的童趣生活和全面的心理营养素,那么,你的早期教育就基本成功了。

就这么简单,你只要读读北师大心理学研究生李卓这封朴素的来信就明白了。

李卓是著名早教专家李守民的女儿,李老师是我们“冯式立体早期教育法”最早的一批家长学员,他在教女儿的同时,也将自身的事业转向了早教,不仅出版了多种早教著作,还在太原创办了实验幼儿园。

1995年至今,应邀在全国各地为婴幼几及中小学生家长讲学600多场,直接听众达几十万人次。

李守民老师还是一位好父亲,他教育出了一个很出色的孩子——李卓。

李卓兴趣广泛、性格活泼,并且正义、真诚、善良、自信、自强,能与家长和老师进行很好的沟通与交流。

她6岁入小学,12岁入初中。

17岁高考,当年被高分录取后又主动退学,18岁再次高考时以658分的优异成绩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现被保送为心理学硕士研究生。

2005年的父亲节,李守民老师被评为“山西省十佳好父亲”。

从李卓给我的这封来信中我们可以看出李老师是怎么关爱孩子的。

冯爷爷:
您希望我写一篇回忆小时候约文章。

我一直没有动笔,我脑子里想到的东西很多,在这里我以自己的风格,如实写下记忆中的一些琐事,只要读到的人能对其中的一两句话有感觉,就算没有白写.一直以来,我很自豪的一点就是,自己比别人记着更多的幼年经历。

我指的幼年,是3岁以前。

我清楚地记得,爸爸在院子里的厨房做饭,我摇摇晃晃地走过去,问:“爸爸,我几岁了?”爸爸说,“你两岁了,”于是我恍然大悟地知道自己当时两岁。

爸爸带我去公园,一不小心,我掉进了湖里,爸爸连忙把我捞起来。

直到现在,我闭上眼睛,都能想起当时的感觉,我往水底沉,看着天空,是绿色的。

每天吃早饭的时候,爸爸会拿录音机放故事给我听。

我最喜欢的是那个《天鹅湖》的故事,就是公主被魔鬼变成天鹅,王子来救她的那个故事。

每次听到魔鬼邪恶的大笑,我都害怕得想把录音机关掉。

最离奇的是,我记得两三岁时做的一个梦。

当时我们住在校园里,我梦见,晚上爸爸用自行车载着我在校园里骑车。

有一只很大的,像房子一样大的狮子趴在那里。

我很害怕,于是吓醒了。

醒来以后发现自己坐在床头。

如今,有时和朋友谈起这些小故事,我都很开心。

我认为,自己之所以记得住这么多幼年的事情,是早期教育的直接成果。

人的大脑大约从胎儿期3个月时开始发育,出生时婴儿的脑重约为成人的25%,3岁时脑重便接近成人了。

所以,3岁之前,是大脑发育的关键期。

如果大脑在这一阶段得到良好的开发,人势必会终身受益。

也许很多事情成年后无法想起,但是,当时的影响是确确实实地存在的,举例来说,我可能并不记得爸爸在当时给我听了哪
些歌曲,然而现压我再听一首新歌,不仅可以识别它的旋律,还可以自己弹出来,这就是早期教育对我约影响。

有人说,何必那么早认字呢?反正上了学以后,慢慢儿都会学的,大家最后都一样。

我却不这么认为。

尽管最后大家识字的数量都差不多,然而过程不一样,最后的结果也不会一样,大脑早期的开发,在大脑皮层上留下的印迹,是一辈子都消除不掉的,它甚至能决定你以后取得成就的大小。

我还记得自己3岁左右吧,爸爸带我到很远的地方去见冯爷爷,还与日本的一位早教专家一起照相,那时我很胆小,但是发现还有几个小朋友,我就不怕了。

我还读书给大人听,大家给我鼓掌。

后来我才知道那是冯爷爷所在的湖北大学。

爸爸给我买了很多很多书。

我从小就喜欢看书,这个习惯到现在都没有改变。

我每天都会抢着中外名著的少儿版,看上一遍又一遍,并从中懂得了很多东西。

爸爸每次到外地开会都会带上我,为了开阔我的视野。

我很小的时候,已经去过中国的很多地方了。

他虽然不像妈妈那样细心但是总尽可能地把我照顾好。

我还记得在武汉的时候,他每天给我梳辫子。

我见到新奇的东西,总是缠着他要,他总会尽量满足我的要求。

从小到大,爸爸从来没有骂过我,从来没有打过我。

在我面前,总是很温柔、很平和。

不管我遇到多大的事情,和他一说,他从来都会笑着安慰我,总会很平静地接受生活中的一切。

上了初中以后,爸爸太忙了,基本没有时间管我.尽管我一直成绩很好,但他在乎的不是我的成绩,而是我能健康快乐的生活。

不管我犯了什么错误,他总会慢慢地和我讲道理。

爸爸一有机会,就要和我说话,我曾经很任性,不喜欢听他给我讲道理,有时候甚至觉得烦,可爸爸并没有生气,依旧不紧不慢地和我讲这讲那。

最使我感动的是,那年我考上了北京外经贸大学,爸妈送我上学,可我始终高兴不起来,因为这不是我想上的学校.我心情极其低落,很想哭,然而在爸爸妈妈面前又不能说什么。

第二天,我和爸爸坐在一家餐馆里,我实在忍不住了,就和他说,我想退学。

我想别的家长听到这样的话一定会大发雷霆的。

而爸爸依旧是那样平静,听我说完,依旧是笑着问我原因。

最后他说,不管你做出什么决定,我都支持你。

我当时眼泪就流下来了。

我写到这里,眼泪止不住地流了出来.我这时才明白,爸爸给我的爱,是任何情况下无条件地积极支持。

这不是每一位家长都能够做到的,但我的爸爸做到了。

我退了学,第二年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我很喜欢心理学这个专业,从小时候起,爸爸妈妈就培养了我良好的学习习惯.而这种良好的习惯加上兴趣是我学会学习和思考的保证。

大一时,我就通过了英语四级和六级的考试,成绩优秀;大二时辅修英语专业,又通过了专业四级考试。

后来,又连续三年获得专业奖学金和竞赛奖学金,第五届“挑战杯”中国高校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北京师范大学“京师杯”学术论文竞赛一等奖等奖项.我还在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接热线,倾听并解答大中小学生及家长的种种疑难问题。

现在,我以综合排名第二的成绩被保送成为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的研究生。

我想,我现在的一点点成绩,都是爸爸妈妈爱我,支持我的结果。

我一直以为,如果别人的爸爸像我的爸爸一样,他们一定会很幸福。

真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