蜻蜓飞飞幼儿美术绘画创意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蜻蜓飞飞幼儿美术绘画创意课件.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幼儿美术教材第四章《色彩与形状的奇妙世界》中的第三节《小昆虫,大世界》。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蜻蜓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点,学习运用线条、形状和色彩来表现蜻蜓的创意绘画。

二、教学目标
1. 让幼儿了解蜻蜓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点,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观察和热爱。

2. 培养幼儿运用线条、形状和色彩进行创意绘画的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教学难点:运用线条、形状和色彩进行创意绘画。

教学重点:了解蜻蜓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点,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观察和热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蜻蜓创意绘画课件、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板、范例作品。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板。

五、教学过程
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
利用课件展示蜻蜓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点,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蜻蜓的特点,激发幼儿对蜻蜓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
讲解蜻蜓的基本结构,示范如何运用线条、形状和色彩进行蜻
蜓创意绘画。

3. 随堂练习(10分钟)
指导幼儿按照步骤进行蜻蜓创意绘画,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和
创新能力。

4. 课堂互动(10分钟)
分组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

六、板书设计
1. 蜻蜓飞飞幼儿美术绘画创意课件
2. 内容:
a. 蜻蜓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点
b. 创意绘画步骤:线条、形状、色彩
c. 注意事项:大胆想象、细心描绘、色彩搭配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创作一幅关于蜻蜓的创意绘画作品。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2. 拓展延伸:
a. 组织一次户外观察活动,让幼儿实地观察蜻蜓,加深对蜻
蜓的认识。

b. 邀请家长参与,让幼儿与家长共同完成一幅蜻蜓创意绘画
作品,增进亲子关系。

重点和难点解析
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
2. 实践情景引入的互动性
3. 例题讲解的清晰度与示范效果
4. 随堂练习的个别指导与鼓励
5. 课堂互动的分组讨论与分享
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开放性
7.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
在设定教学难点与重点时,应确保它们与教学目标紧密相连。


于本节课,重点在于通过观察蜻蜓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点,培养幼儿
的观察力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难点在于引导幼儿运用线条、形状和色
彩进行创意绘画。

为此,教师应准备充分的教具和学具,以及详细的
教案,确保在课堂上能够逐步引导幼儿克服难点,达到教学重点。

二、实践情景引入的互动性
实践情景引入的目的是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在这一环节,
教师应使用生动的语言和多媒体课件,如蜻蜓飞舞的视频、图片等,
与幼儿进行互动提问,如“你们见过蜻蜓吗?它们在哪里飞舞?”等,以增加幼儿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三、例题讲解的清晰度与示范效果
例题讲解要求教师的语言清晰、简洁,步骤明确。

示范过程中,
教师应边讲解边演示,如如何画蜻蜓的翅膀、身体和眼睛等,确保幼
儿能够直观地理解绘画步骤和技巧。

教师应强调创意绘画的自由度,
鼓励幼儿在示范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想象。

四、随堂练习的个别指导与鼓励
在随堂练习中,教师应关注每个幼儿的绘画进度,提供个别指导。

对于绘画能力较弱的幼儿,教师应给予更多的鼓励和帮助,如提示他
们观察蜻蜓的特点,指导他们如何运用色彩等。

同时,教师应鼓励幼
儿相互观摩、交流,提高绘画水平。

五、课堂互动的分组讨论与分享
课堂互动环节,教师应合理安排分组,确保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
与讨论和分享。

在分组讨论时,教师可以提出引导性问题,如“你们
觉得哪个部位的蜻蜓最难画?”等,让幼儿在讨论中互相学习。

分享
环节,教师应鼓励幼儿大胆地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给予肯定和表扬。

六、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开放性
七、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关注这些重点细节,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使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美术。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
1. 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如描述蜻蜓飞舞的样子时,可以说:“看,蜻蜓像小小的飞机在空中盘旋。


2. 语调保持亲切、热情,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二、时间分配
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确保充分激发幼儿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清晰、简洁地讲解绘画步骤。

3. 随堂练习:10分钟,给予个别指导,关注幼儿绘画进度。

4. 课堂互动:10分钟,合理安排分组讨论和分享。

三、课堂提问
1. 提问具有开放性和启发性,如:“你们觉得蜻蜓还有什么特点?”
2. 鼓励幼儿积极回答,对回答正确的幼儿给予表扬。

四、情景导入
1. 利用多媒体课件,如视频、图片等,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

2. 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幼儿回忆在公园或其他地方看到的蜻蜓。

教案反思
一、成功之处
1. 实践情景引入充分激发了幼儿的兴趣,使他们积极参与课堂。

2. 例题讲解清晰、简洁,使幼儿容易理解绘画步骤。

3. 课堂互动环节,分组讨论和分享使幼儿在交流中相互学习,提高绘画技能。

二、改进之处
1. 在课堂提问环节,注意关注全体幼儿,给予更多幼儿回答问题的机会。

2. 在随堂练习中,加强对绘画能力较弱幼儿的个别指导,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3. 在时间分配上,适当调整,确保课堂各个环节顺利进行。

通过本次课程的讲解和反思,教师可以不断积累经验,提高教学水平,为幼儿创造一个更加有趣、有效的学习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