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现代汉语词典》删除词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版《现代汉语词典》删除词研究
2005年5月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较2002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增补本而言,删减词语2000多条并标注了词类。

就删除词而言,本次修订主要删除了一些过古、过旧、过偏、过“方”的词。

新版《现汉》的增词删减词工作折射了社会的发展,体现了语言的发展,它让读者充分感受到了“与时俱进”的时代气息。

另外,新版《现汉》的删除词语也有一些可以商榷的地方。

标签:新版《现汉》删除词妥当
《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为《现汉》)第5版在《现汉》02增补版的基础上新增词语4000多条,删除词语2000多条,修改幅度当属历次修订之最。

在删除词语里面,本次修订主要是删除一些过古、过旧、过“方”、过偏的词。

过古的词语,基本是文言字词,现在已难以见到,如:【不逮】【携贰】【阉寺】【匕鬯不惊】【舭□】【不宁唯是】等。

过旧的词语,一般是反映旧有事物或旧观念的词语,如:【哀子】【案目】【帮口】【打钱】【大腹贾】【代代花】等。

过偏的词语,有【鞍鼻】【熬刑】【厂丝】【尺中】【岔眼】【把场】【白鼻子】等过于专业的词语。

过“方”的词语如:【阿拉】【阿木林】【爱好】【暗门子】【拔白】【做人家】【挤提】等。

另外,在本次修订过程中,个别消极的词语,如:【操蛋】【吃枪子】【赤佬】等;与组成它的词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而在别处已经出条释义的词语,如:【吃回扣】等;个别旧的音译词语,如:【爱美的】【胞波】【巴里纱】【梵亚铃】【勃郎宁】【水门汀】等也删减了一些。

部分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也有所删减。

这些“古旧偏方”在现实社会中已为人们所遗弃,在词典中也相应地退出了“历史舞台”。

但并不是所有的古语词都进入了删除之列,有些较长时间不用的古词语又重新焕发生机。

像公务员考试中的【申论】,还有【福祉】【惊羡】【耄耋】【履职】【尘埃落定】等,这次收入了第5版《现汉》。

一、妥当的删除
新时期以来,随着中国社会的改革开放,汉语的面貌几乎日新月异。

汉语的词汇面貌、词义系统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

而新版《现汉》正是谨慎而又积极地反映着这种变化。

因此,新版《现汉》在收词上更具科学性。

(一)白3
2002年增补本“白3”下面的词语条目有173个,新版《现汉》增加到185个词语条目。

其中删除【白鼻子】【白党】【白费蜡】【白花】【白鑞】【白痢】【白亮】【白皮松】【白铅】【白日撞】【白体】【白相人】【白族吹吹腔】13个词语条目,新增了【白白】【白榜】【白楂】【白带】【白骨顶】【白鹳】【白虎】【白及】【白剧】【白蜡虫】【白蜡树】【白兰瓜】【白鲢】【白色垃圾】【白色收入】【白色污染】【白头鹎】【白熊】【白杨】【白页】【白玉】【白云岩】【白灾】【白雉】等25个词语条目。

由此来看,新版《现汉》在删除过古、过偏、过方、过专词语的基础上,收
词范围更广,容量更大。

例如【白色垃圾】【白色污染】这类新增词语则反映了治理污染的问题迫在眉睫,现代人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现代社会文明的进步。

(二)考
从“考”字最初收词来看,1973年5月试用本,“考”字头下收了21个词语条目。

1983年增加了【考茨基主义】【考问】两个条目。

2002年增补本增加到30个词语条目,新增【考妣】【考点】【考分】【考量】【考评】【考期】【考区】【考题】,删除了【考茨基主义】。

第5版增加到39个词语条目,新增了【考博】【考风】【考级】【考纪】【考聘】【考求】【考任】【考学】【考研】。

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中国进入了各类考试的年代,第5版新增的9个词语,除了【考求】以外,都跟考试有关。

这类词语反映了中国教育事业的大发展,也反映了任人制度的革新。

在词语释义上,新版《现汉》的修订,本着精益求精的旨趣,反复推敲,用心打磨,认真锤炼,使释义更加明确、准确,文字表达也更为精确。

以下面的例子为证:
【考妣】条中例子“如丧考妣”的括注“像死了父母一般”改为“像死了父母一样的伤心和着急”。

这样解释,语意无疑更为周全。

【考官】条目的释义加了“现也泛指……”,反映了这个词语在意义上有了新的发展。

另外【考问】条,02年增补本释为“为了难倒对方而问”,第5版改为“提出难解的问题让对方回答”。

【考问】有可能是“为了难倒对方”,不见得所有的“考问”都是“为了难倒对方”。

第5版的释义更加灵活,客观。

又如:第4版“老虎”条义项④为“比喻凶恶的人”,举例为“母老虎”。

第5版把这个义项删除了。

“母”字下面有【母老虎】,释为“比喻凶悍的妇女”。

“凶悍”不等于“凶恶”,“妇女”不能跟“人”划等号。

义项④完全应当删除。

还有一个删的很好的例子:【长官】第4版的释义是“旧时指行政单位或军队的高级官吏”,可是在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后的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董建华,1999年12月20日后澳门特别行政区长官何厚铧,他们都是中国现时的高级官员,怎么能在他们头上安上“旧时”的帽子呢?幸亏第5版把“旧时”两个字给删去了,离1997年7月1日几近五年,“旧时”早就应该删除,第5版可谓是抢救及时。

这些无疑都体现了新版《现汉》为了反映时代的发展,在收词上,以及在释义上所具备的科学性。

(三)张楚
第4版第1585页的【张楚】: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于公元前209年在陈县(今河南淮阳)建立的革命政权。

前几十年,对农民战争特别强调,众所周知,是当时的历史环境使然。

其实【张楚】应该是历史词典里的条目,《现代汉语词典》基本上是语文性的词典,只有很重要的百科条目才收取,因此,此词语应该删除。

二、未必妥当的删除
总的来看,《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删除的大部分词语都是必要的、恰当的,反映了普通话词语的新陈代谢,有利于语言的应用和规范,增强了《现汉》的规范性和权威性。

然而任何词典都不是完美无缺的,新版《现汉》所删除的词语中也有一些可以商榷。

首先,诸如下列词语:
【安全灯】:①在矿井里用的可以防止引起混合气爆炸的灯。

灯上有铜丝网罩,可以放散灯焰四周的热量。

根据它的火焰变化,又可以估计矿井内气体的含毒量。

②泛指电压低于36伏或有安全设备的照明用具。

【垂手可得】:形容不费力气即可得到。

也说垂手而得。

【彩陶文化】:见〖仰韶文化〗。

【校长】:一所学校里行政、业务方面的最高领导人。

【小钢炮】:①小型火炮的俗称。

②比喻性情直爽、说话冲而直率的人。

【药粉】:粉末状的药。

【药面】:(~儿)药粉。

这些词语,它们所表达的意思,有的现在还存在,有的虽然现在消失了,但有时人们谈论、了解过去事物时还需要这些词语。

因此它们是不是真的该退出历史舞台,被列入《现汉》的删除词语之列,值得讨论。

其次,删除的词语前后不照应。

例如:
【毛裤】:毛线织的裤子。

增补本中855页的【毛裤】被删除,但是下面的词条中有【毛衣】,二者本来处于同一个语义场中,相对应而存在,并且在北方方言中这两个词语被很广泛地使用着,所以在保留【毛衣】的同时,删除【毛裤】有些不恰当。

【上场门】:戏曲工作者指舞台右首(就观众说是左首)的出入口,角色大多从这儿上场。

增补本中1106页的【上场门】被删除,但是在增补本中1356页【上场门】:戏曲工作者指舞台左首(就观众说是右首)的出入口,因为角色大多从这儿下场。

却依然保留在新版《现汉》里。

很明显,二者是一致的,对于它们的去留问题,也应该保持一致。

再次,有些来自方言的、在普通话里基本上不使用的虚词,可以考虑删除。

例如作为副词的【麻利】,注释为:“〈方〉迅速;赶快:单位开会,叫你~回去。

”作为介词的【错非】,注释为“〈方〉除非;除了:~这种药,别的药治不了他的病。

”这两个虚词,虽然是《现汉》原先就有的,但还是删除为宜。

最后,有些词语删除以后对其它词语的释义理解上会存在障碍。

例如:4版
《现汉》第624页的【键槽】:机器上安装键的槽子,多在轴和轮上,一般是长条形。

在新版《现汉》中被删除,但是在新版《现汉》第673页中“键”字第①个义项中:使轴与齿轮、皮带轮等连接并固定在一起的零件,一般是用钢制的长方块,装在被连接的两个机件上预先制成的键槽中。

在这个义项中,对【键槽】这个词解释不清楚,该义项的意思也模糊。

三、删减启示
词典的收词问题比较复杂,对于以上问题(如果是问题的话)的解决,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加强基础建设,尽快建立并不断完善现代汉语词汇库,为辞书编写和修订作好语料的充分准备。

(二)加强次数编纂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系统理出收词中的实际问题,并结合理论探索逐一深入研究、解决这些问题。

(三)编写工作避免急于求成、粗糙从事,务求做到全面、严谨、细致、准确。

辞书编纂是复杂、艰苦的工作,靠的是语料、知识与磨砺,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才能成功,修订工作也是如此。

(四)广开“群策群力”的渠道,以“普查”之所得辞书修订的基础。

(五)科学、合理地确定收词原则,确定删除词语的原则,并在编纂工作中认真、严格地贯彻到底。

总之,《现代汉语词典》作为中型规范性语文词典,收词数量有一定限制,所收词语应该是最常用、最稳定的,对此应当认真琢磨、研究,以确保收词准确、恰当与规范。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

词典中不断增加新词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对一些已经过时的、意义发生变更的词汇进行修正也是必要的。

始编于20世纪50年代的《现代汉语词典》自1978年公开发行以来,已几经修订和增补,及时反映了社会发展和现代汉语词汇的不断变化。

词语的“生老病死、去留存亡”,既是一个国家语言的发展轨迹,也是一个时代清晰的运行轨道和历史见证。

新版《现汉》的出版,正像一面耐人寻味的镜子,折射出了一个时代,一个群体的生活美学。

参考文献:
[1]《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Z].商务印书馆,2005.
[2]《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Z].商务印书馆,2002.
[3]晁继周.《现代汉语词典》修订述略[J].辞书研究,1995,(3).
[4]武占坤,王勤.现代汉语词汇概要[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
[5]唐宋.一本词典见证时代变迁[J].教师博览,2005,(11).
(莫娲,南京大学中文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