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高一下学期延期开学期间地理专题卷(一)A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高一下学期延期开学期间地理专题卷(一)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60分,每题2分) (共14题;共56分)
1. (6分) (2017高二下·醴陵期中) 太阳黑子强烈爆发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A . 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
B . 引发严重的低温冻害
C . 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
D . 形成大范围的雾霆天气
2. (4分)太阳巨大的辐射能量来自()
A . 太阳表面剧烈的太阳活动
B . 太阳内部的核裂变
C . 太阳内部的核聚变
D . 太阳表面的磁爆炸
3. (4分) (2013高一上·商河月考) 有关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正确叙述是()
A . 划分地壳和地幔的界面是古登堡界面
B . 地核部分的温度、压力和密度都较小
C . 在莫霍界面下,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则完全消失
D . 在莫霍界面下,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
4. (4分)(2016·南长模拟) 读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幅度图(极夜期不考虑负值),①处不可能()
A . 四季分明
B . 两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C . 半年极昼,半年极夜
D . 全年昼夜平分
5. (4分) (2017高二下·天水月考) 下图是经纬网局部图,此时,甲图正在日出,乙地正在日落,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此时,北京时间为()
A . 8时
B . 11时
C . 14时
D . 17时
(2)
此时,甲地夜长为()
A . 12时
B . 15时
C . 18时
D . 21时
6. (4分)从3月21日到9月23日,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 . 地球公转的速度是逐渐变快
B . 北极圈内极昼范围的变化是大→小→大
C . 北京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是大→小→大
D . 南半球昼长的变化是长→短→长
7. (4分) (2017高三下·浙江月考) 读“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乳畜业的空间分布范围(曲线与横坐标围成的区域)、水分条件的关系示意图”,完成以下问题。
(1)
图中a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 . 水稻种植业
B . 商品谷物农业
C . 混合农业
D . 乳畜业
(2)
图中c农业地域类型分布范围广,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A . 政策
B . 交通
C . 市场
D . 劳动力
8. (6分) (2018高二下·铜陵期末) 采用物理覆盖技术来抑制平原水库的无效蒸发,可节约更多的水资源。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常年有水的水库采用该技术的观測数据,其中12月至次年3月时间段蒸发量极小,观测田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采用物理覆盖技术后,水库周围地区()
A . 空气湿度增加
B . 云雾天气减少
C . 气温日温差减小
D . 土壤盐渍化减轻
(2) 12月至次年3月时间段蒸发量极小的原因可能是()
A . 水库干涸
B . 水面结冰
C . 降水量少
D . 风速增大
(3)该地最有可能位于()
A . 江汉平原
B . 珠江三角洲
C . 华北平原
D . 三江平原
9. (6分) (2016高二下·湛江期末) 下图为某主题公园所在城市分布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下列时间点中至少有4个城市该主题公园都在开放的是()
A . 北京时间8点
B . 北京时间11点
C . 北京时间14点
D . 北京时间17点
(2)
考试期间(7月6~7日),有关5个城市昼夜长短及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昼短夜长且昼渐长夜渐短
B . 昼短夜长且昼渐短夜渐长
C . 昼长夜短且昼渐长夜渐短
D . 昼长夜短且昼渐短夜渐长
(3)
图示5个城市中()
A . 有4 个城市受季风的影响明显
B . 有3个城市受台风(飓风)影响
C . 巴黎和洛杉矶的降水成因不同
D . 有3 个城市属于温带气候
10. (4分) (2019高三上·河南月考) 东亚海陆热力差异指数(反映了东亚陆地气温比附近海洋气温的高出程度)主要用于衡量东亚夏季风的年际异常变化,对于研究京津冀地区的“夏雨秋下”现象有重要意义。
下图为1970~2015年东亚地区海陆热力差异指数在盛夏(7~8月)和初秋(9月)的时间变化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1970-2015年,东亚地区盛夏与初秋的海陆热力差异指数()
A . 整体上升趋势
B . 初秋年际变化大于盛夏
C . 盛夏略高于初秋
D . 盛夏与初秋呈负相关
(2)京津地区的“夏雨秋下”现象最可能出现在()
A . 1972年
B . 1980年
C . 1999年
D . 2010年
(3)京津地区的“夏雨秋下”现象会()
A . 影响该地区小麦收割和晾晒
B . 加快高温的消退
C . 导致西大平洋副高东伸南退
D . 促使夏季风南移
11. (2分) (2016高三上·三明月考) 下图为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图中陆地大气活动中心达到一年内最强大的季节。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该图所示季节最可能是当地的()
A . 春季
B . 夏季
C . 秋季
D . 冬季
(2)
该季节正值雨季的是()
A . 甲地
B . 乙地
C . 丙地
D . 丁地
12. (4分) (2018高二上·厦门会考) 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类对水循环影响最大的环节是()
A . C环节
B . G环节
C . F环节
D . E环节
(2)对陆地水资源更新作用最大的是()
A . A,B循环
B . H,G循环
C . A,C,G,E,F循环
D . B,C,G,F循环
13. (2分) (2019高二上·河北期末) 6月26日至8月1日,2014年环太平洋多国海上联合演习在夏威夷附近海域展开,中国首次应邀参加。
下图是参加环太平洋军演国家分布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刚到达军演目的地——夏威夷群岛,部分士兵因温差过大,出现“水土不服”(指人们由于改变了地理环境暂时未能适应而出现的各种症状:如食欲不振、心慌胸闷等),这些士兵主要来自的国家是()
A . 泰国
B . 中国
C . 马来西亚
D . 智利
(2)中国海军舰队与美国、新加坡、文莱等国组成的特混编队,在军演期间()
A . 四个国家日出方位角相同
B . 中国和美国的日落时间不短推迟
C . 文莱昼长先增长后变短
D . 新加坡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
(3)俄罗斯军舰对从摩尔曼斯克港经北冰洋沿岸到达太平洋来监视这次军演,俄舰选择最短的航线,必须经过的海上通道及其附近的洋流分别是()
A . 苏伊士运河——加那利寒流
B . 好望角——厄加勒斯暖流
C . 白令海峡——千岛寒流
D . 巴拿马运河——赤道逆流
14. (2分)(2017·衡阳模拟) 鄱阳湖(如下图所示)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
近年来,鄱阳湖汛期“高水是湖,洪水一片”,枯水期“低水似河,枯水一线”成为常态,严重影响了湖区社会发展。
我国围绕鄱阳湖水利枢纽建设的利弊展开了20多年激烈的争论。
近期《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规划》由原来的“建坝”改为“建闸”,“调枯控洪”改为“调枯畅洪”的新设计方案,大缓解了各方面的矛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鄱阳湖“高水成片、低水成线”的最主要原因是()
A . 长江与湖泊的相互补给
B . 干湿季节极端变化
C . 围湖造田和城市化发展
D . 水土流失日益严重
(2)
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蓄水期的时段应在()
A . 1~3月
B . 4~6月
C . 7~9月
D . 10~12月
二、综合题(40分) (共4题;共40分)
15. (12分) (2018高一上·南宁期末) 读“以极地为中心的光照图”,完成下列问题。
(1)此图表示的节气是________,图中表示昏线的是________。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________。
(3)此日过后(短期内),大庆的昼夜长短的变化是________。
(4)此时A点地方时是________时,C点的昼长是________小时,D点的夜长是________小时,B点的夜长是________小时。
16. (8分)读“木桶效应”图,回答下列各题。
(1)
若某地的四类要素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 000、10 000、6 000、4 500,则该地的环境人口容量为()
A . 8 000
B . 10 000
C . 6 000
D . 4 500
(2)
对于影响我国不同省区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相当于木桶短板的是()
A . 四川——水力资源
B . 山东——气候资源
C . 黑龙江——矿产资源
D . 内蒙古——水资源
17. (10分) (2019高一上·绍兴期中) 读“北半球近地面天气系统图(单位:hPa)(下左图)”,和“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下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气压状况看,①地为________,从气流状况看,③地为________。
(2)图中各字母所在的气压带或风带名称是:A________ ,D________
(3)一般来说,锋面气旋在________地区最为常见。
此时⑤地的天气状况为________ (4)此时②地吹________风(风向),其风力比⑤处的风力要________(填大或小)(5)北京的气候类型为________气候,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
18. (10分)(2016·长沙模拟)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H市地处长三角地区,区内水网稠密,淡水资源丰富。
(1)
指出1995-2005年间H市的地表水水质变化的总体趋势,并分析原因。
(2)
简述改善H市地表水水质的主要措施。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60分,每题2分) (共14题;共56分) 1-1、
2-1、
3-1、
4-1、
5-1、
5-2、
6-1、
7-1、
7-2、
8-1、
8-2、
8-3、
9-1、
9-2、
9-3、
10-1、
10-2、
10-3、
11-1、
11-2、
12-1、
12-2、
13-1、
13-2、
13-3、
14-1、
14-2、
二、综合题(40分) (共4题;共40分) 15-1、
15-2、
15-3、
15-4、16-1、16-2、17-1、17-2、17-3、17-4、17-5、18-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