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岳阳市云溪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省岳阳市云溪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
1. 在一定温度下,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g)+3B(g)2C(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C的生成速率与B的消耗速率相等
B.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A,同时生成3n molB
C.A、B、C的浓度不再变化
D.A、B、C的浓度之比为1:3:2
参考答案:
C
略
2. 要证明氯乙烷中氯元素的存在可进行如下操作,其中顺序正确的是( )
①加入AgNO3溶液②加入NaOH溶液③加热④加入蒸馏水⑤加入HNO3酸化
A.②③⑤① B.④③⑤① C.④①⑤ D.②③①⑤
参考答案:
A
3. “摇摇冰”是一种即用即冷的饮料。
吸食时是将饮料罐隔离层中的化学物质和水混合后摇动即会制冷。
该化学物质是()
第2页(共4
页)
A.氯化钠
B.固体硝酸铵
C.生石灰
D.蔗糖
参考答案:
B
略4. 葡萄糖不能发生的反应是
A. 水解反应
B. 银镜反应
C. 酯化反应
D. 氧化反应
参考答案:
A
A.葡萄糖为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故A正确;B.葡萄糖含有醛基,能发生银镜反应,故B错误;C.葡萄糖含有羟基,能发生酯化反应,故C错误;D.葡萄糖含有醛基,能发生氧化反应,故D错误;故选A。
5. 一定温度下,反应N2(g)+3H2(g)2NH3(g)的反应热和化学平衡常数分别为△H 和K, 则相同温度时反应4NH3(g) 2N2(g)+6H2(g)反应热和化学平衡常数为
A.2△H和2K B.-2△H和 K2 C.-2△H和 K-2 D.2△H和-2K
参考答案:
C
略
6. 可逆反应m A(g)+n B(g)p C(g)+gD(g)的v-t图象如图Ⅰ所示,若其他条件都不变,只是在反应前加入合适的催化剂,则其v-t图象如图Ⅱ所示
①a1=a2②a1<a2③b1=b2④b1<b2⑤t1>t2⑥t1=t2⑦两图中阴影部分面积相等⑧图Ⅱ中阴影部分面积更大。
以上所列正确的为
A.②④⑥⑧
B.②④⑤⑦
C.②③⑤⑦
D.②③⑥⑧
参考答案:
B
略
7. 下列有机物在酸性催化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两种不同的有机物,且这两种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该有机物是
A.乙酸乙酯 B.丙酸乙酯 C.麦芽糖 D.蔗糖
参考答案:
D
8. 下列叙述中,肯定a金属比b金属活泼性强的是()
A.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
B.a原子电子层数比b原子的电子层数多
C.1mol a 从酸中置换H+生成的H2比1 mol b从酸中置换H+生成的H2多
D.常温时,A能从水中置换出氢,而B不能
参考答案:
D
略
9. 有关乙炔分子中的化学键描述不正确的是
A. 两个碳原子采用sp杂化方式
B. 两个碳原子形成两个π键
C. 每个碳原子都有两个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π键
D. 两个碳原子采用sp2杂化方式
参考答案:
D
A.每个碳原子含有2个σ键且不含孤电子对,所以采取sp杂化,故A正确;B.乙炔分子的结构式H-C≡C-H,碳碳三键中含有一个σ键和两个π键,所以乙炔分子中含有两个π键,故B正确;C.每个碳原子都有两个未杂化的2p轨道肩并肩重叠形成两个π键,故C正确D.每个碳原子含有2个σ键且不含孤电子对,所以采取sp杂化,故D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乙炔分子的有关知识,明确乙炔的结构式是解本题的关键。
注意单键为σ键,三键中含有一个σ键两个π键。
10. 某同学在设计实验中使用了以下数据:
① 用托盘天平称取无水Na2CO35.2g ② 用量筒取浓盐酸6.34毫升③用广泛PH试纸测得的PH值为7.8 ④用盐酸滴定Na2CO3溶液用去盐酸11.20毫升,其中数据不合理的是: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参考答案:
C
略
11. 卤代烃取代反应的实质是带负电荷的原子团取代卤素原子,如CH3Br+NaOH→CH3OH+NaBr 。
则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不正确的是
A.CH3CH2Br+NaHS→CH3CH2HS+NaBr
B.CH3I+CH3ONa→CH3O CH3+NaI
C.CH3CH2Cl+CH3ONa→CH3Cl+CH3CH2ONa
D.CH3CH2Cl+CH3CH2ONa→(CH3CH2)2O+NaCl
参考答案:
C
略
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FeCl3溶液加热蒸干,可得到FeCl3固体;
B将PH=9的KOH溶液稀释1000倍后,其PH=6;
C用NaOH溶液滴定醋酸溶液时,不宜选用甲基橙作指示剂;
D碳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是碳酸根离子浓度的二倍
参考答案:
略
13.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具有相同通式的有机物不一定互为同系物
B.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化合物不一定互为同系物
C.所有的烷烃之间一定互为同系物
D.两个相邻同系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数值一定相差14
参考答案:
C
略
14. 某有机反应用球棍模型图示如下:
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生成物是CH3CH3
B. 生成物是CH3CH2OH
C. 属于取代反应
D. 属于加成反应
参考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球棍模型可知:该反应是乙烯与Cl2或Br2发生加成反应形成1,2-二氯乙烷或1,2-二溴乙烷,发生的是加成反应。
故答案是选项D。
15. 科学家发明的透明坚硬镁铝氧化物新型材料,可以用作显示器和手机屏幕。
下列有关镁和铝的说法正确的是
A.镁的金属性比铝弱
B.镁和铝的氧化物都可以与盐酸反应
C.镁和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为3
D.镁和铝的氧化物都可以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参考答案:
B
试题分析:A.镁的金属性比铝强,A错误;B.镁和铝的氧化物氧化镁、氧化铝分别是碱性氧化物和氧化物,都可以与盐酸反应,B正确;C.镁和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2、3,C错误;D.镁和铝的氧化物中氧化镁是碱性氧化物,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氧化铝是氧化物,可以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D错误,答案选B。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阅读下列实验内容,根据题目要求回答问题。
某学生测定未知浓度的硫酸溶液,实验如下:用1.00 mL待测硫酸配制100.00 mL稀H2SO4溶液;取上述稀H2SO4 25.00 mL用0.14 mol·L-1的NaOH溶液滴定,消耗NaOH溶液15.00 mL。
(1)该学生用标准0.14 mol·L-1 NaOH溶液滴定硫酸的实验操作如下: A用酸式滴定管取稀
H2SO4 25.00 mL,注入锥形瓶中,加入2滴酚酞。
B、用待测定的溶液润洗酸式滴定管。
C、用蒸馏水洗干净滴定管。
D、取下碱式滴定管用标准的NaOH溶液润洗后,将标准液注入碱式滴定管刻度“0”以上2—3cm处,再把碱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液面至刻度“0”或“0”刻度以下。
E、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
F、另取锥形瓶,再重复操作一次。
G、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下面,瓶下垫一张白纸,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直至滴定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所在刻度。
①滴定操作的正确顺序是(用序号填写)E→ C →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
②在G操作中如何确定终点?____________。
(2)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润洗后,未用标准液润洗导致滴定结果(填“偏小”、“偏大”或“无影响”)_________。
(3)配制准确浓度的稀H2SO4溶液,必须使用的主要仪器是(写一种)_________。
(4)如有1.00 mol/L和0.10 mol/L的NaOH溶液,应用 ____________的NaOH 溶液,原因是____________。
(5)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时,应将标准NaOH溶液注入_________(选填“甲”或“乙”)中。
(下图
)
(6)观察碱式滴定管读数时,若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则结果会导致测得的稀H2SO4溶液浓度测定值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7)计算待测硫酸(稀释前的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_(计算结果到小数点后二位)。
参考答案:
(22分)阅读下列实验内容,根据题目要求回答问题。
(1)①ECDBAGF;②无色变为浅红色(或粉红色)且半分钟不褪去。
(2)偏大(3)100mL容量瓶
(4)0.1mol/L;溶液浓度越稀,误差就越小
(5)乙 (6)偏小 (7)4.20 mol/L
略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石油化工是是江苏省的支柱产业之一。
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一定条件下可发生下列转化:已知:回答下列问题:
⑴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反应①~⑦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⑶D与足量乙醇反应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
__________。
⑸B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其中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发生酯化反应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⑴CH3CHBrCH3(2分)
⑵②④⑤⑦(2分)
⑶+2C2H5OH+2H2O (2分)
⑷+2NaOH+H2O+NaBr (2分)
⑸HOC H2CH2CH2CHO CH3CH(OH)CH2CHO CH3CH2CH(OH)CHO
(CH3)2C(OH)CHO HOCH2CH(CH3)CHO(写4个即可给满分)(4分)
18. (1)含苯酚的工业废水必须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苯酚含量在1 g·L-1以上的工业废水应回收苯
酚。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下列流程,探究废水中苯酚的回收方法。
①可用▲为试剂检验水样中是否含有苯酚。
②操作I的名称为▲,试剂a的化学式为▲。
③通入CO2发生反应生成苯酚的化学方程式为▲。
(2)某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3H6O3。
①1 mol该有机物充分燃烧消耗的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L。
②若两分子该有机物能生成六元环状结构,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参考答案:
(1)①FeCl3溶液(2分)②萃取(或萃取分液或分液)(2分)NaOH (2分)
③C6H5ONa + CO2 + H2O → C6H5OH + NaHCO3(3分)
(2)①67.2(3分)
②(3分)
19. 某生活垃圾主要含有C、H、O、S、Cl等元素,有人认为可直接将此垃圾在空地上焚烧。
你认为这一方法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不合理。
(2分)因为垃圾中含有的S、Cl元素燃烧后会产生含硫、氯的气体污染大气。
(3分)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