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跟踪检测(十一) 硫的转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跟踪检测(十一) 硫的转化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2012·海南高考)化学与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CO2属于大气污染物
B.酸雨是pH小于7的雨水
C.CO2、NO2或SO2都会导致酸雨的形成
D.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
2.某气体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能使酸性KMnO4溶液退色,若通入溴水中,可使溶液变浑浊。
该气体是( )
A.CO2 B.Cl2
C.H2S D.SO2
3.(2013·宜昌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氯水用于消毒是因为氯水中含有氯分子
B.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是因为二氧化硫能与部分有机色素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
C.过氧化钠具有漂白性是因为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为强碱
D.活性炭能使品红溶液退色是因为活性炭具有还原性
4.以下四个装置中,你认为用于检验火柴头燃烧可产生SO2的是( )
5.下列过程中最终的白色沉淀不一定是BaSO4的是( )
A.Fe(NO3)2溶液白色沉淀
B.Ba(NO3)2溶液白色沉淀
C.无色溶液白色沉淀
D.无色溶液无色溶液白色沉淀
6.(2012·上海高考)和氢硫酸反应不能产生沉淀的是( )
A.Pb(NO3)2溶液 B.Na2S溶液
C.CuSO4溶液 D.H2SO4溶液
7.下图是研究二氧化硫性质的微型实验装置。
现用60%硫酸溶液和亚硫酸钠晶体反应制取SO2气体,实验现象很明显,且不易污染空气。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
B.品红溶液退色
C.溴水橙色退去
D.含酚酞的NaOH溶液红色变浅
8.强热硫酸亚铁固体可发生如下反应:2FeSO4Fe2O3+SO2↑+SO3↑,若将此反应生成的气体通入BaCl2溶液中,则( )
①析出BaSO3沉淀 ②析出BaSO4沉淀
③逸出SO3气体 ④逸出SO2气体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9.现有两瓶溶液,新制饱和氯水和亚硫酸,下列方法或试剂(必要时可加热)能用于鉴别它们的是( )
①观察颜色 ②石蕊试液 ③品红溶液
A.①②③ B.只有①③
C.只有②③ D.只有①②
10.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将甲和乙两种混合气体同时通入过量的丙溶液中,一定能产生沉淀的组合是( )
序号甲乙丙
①CO2SO2澄清石灰水
②HCl CO2Ba(OH)2
③CO2SO2Ba(NO3)2
④NO2SO2BaCl2
⑤CO2NH3CaCl2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②③④ D.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0分)
11.(12分)浓硫酸具有以下A~F的性质:
A.酸性 B.高沸点难挥发 C.吸水性 D.脱水性
E.强氧化性 F.溶于水放出大量热
(1)浓硫酸与铜共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浓硫酸在该实验中表现的性质有__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
(2)实验证明铜不能在低温下与O2反应,也不能与稀硫酸共热发生
反应,但工业上却是将废铜屑倒入热的稀硫酸中并通入空气来制备
CuSO4溶液。
铜屑在此状态下被溶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硫酸在该反应中表现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
(3)在过氧化氢与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铜片,常温下就生成蓝色
溶液。
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2)中反应比较,反应条件不同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向蔗糖晶体中滴2~3滴水,再滴入适量的浓硫酸。
发现加水处立
即变黑,黑色区不断扩大,最后变成一块疏松的焦炭,并伴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写出产生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该实验中浓硫酸表现的性质有
__________________。
12.(12分)(2013·北京朝阳一模)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实验过程(a、b为弹簧夹,加热及固定装置已略去)。
(1)验证碳、硅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已知酸性:亚硫酸>碳酸)。
①连接仪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药品后,打开a、关
闭b,然后滴入浓硫酸,加热。
②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A中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能说明碳的非金属性比硅强的实验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验证SO2的氧化性、还原性和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①在(1)①操作后打开b、关闭a。
②H2S溶液中有浅黄色浑浊出现,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BaCl2溶液中无明显现象,将其分成两份,分别滴加下列溶液,
将产生的沉淀的化学式填入下表相应位置。
滴加的溶液氯水氨水
沉淀的化学
式
写出其中SO2显示还原性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13分)(2013·安徽七校联考)经调查某地区的酸雨主要为硫酸型
和盐酸型酸雨。
某兴趣小组对这种酸雨进行实验探究。
(1)提出合理的假设。
该酸雨中的溶质除H2SO4、HCl外,该小组同学根据硫酸型酸雨的
形成过程,预测主要溶质还一定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假设。
在下表中写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
限选试剂及仪器:盐酸、硝酸、BaCl2溶液、Ba(OH)2溶液、AgNO3
溶液、紫色石蕊试液、品红溶液、烧杯、试管、胶头滴管。
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
结论
步骤1:取适量酸雨于A、B两支洁净的试管
中,待用
步骤2:往A试管中加入过量的Ba(OH)2溶
液,静置,过滤
步骤3:取少量步骤2得到的滤渣加入盐酸
步骤4:
步骤5:
(3)酸雨部分组成测定。
①滴定:准确量取25.00 mL该酸雨于锥形瓶中,加入几滴淀粉溶液,将0.020 0 mol·L-1碘水装入50 mL酸式滴定管中,滴定终点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记录数据,重复滴定2次,平均消耗碘水V mL。
②计算:被碘水氧化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为
____________(只列出算式,不做运算)。
14.(13分)某研究小组欲探究SO2的化学性质,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1)在B中检验SO2的氧化性,则B中所盛试剂可为
________________。
(2)在C中装FeCl3溶液,用于检验SO2的还原性,则C中发生反应的
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D中装新制漂白粉浓溶液。
通入SO2一段时间后,D中出现了
大量白色沉淀。
同学们对白色沉淀的成分进行了探究。
请回答下列问
题。
限选的仪器和试剂:过滤装置、试管、滴管、带导管的单孔塞、蒸
馏水、0.5 mol·L-1HCl溶液、0.5 mol·L-1H2SO4溶液、0.5 mol·L
-1BaCl
2
溶液、品红溶液、新制澄清石灰水。
假设一:该白色沉淀为CaSO3;
假设二:该白色沉淀为________(填化学式);
假设三:该白色沉淀为上述两种物质的混合物。
①基于假设一,填写下表。
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
结论
将D中沉淀过滤,洗涤干净备用
用另一干净试管取少量沉淀样品,加入
________________
②若假设二成立,试写出生成该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课时跟踪检测(十一)
1.选D CO2不是大气污染物,酸雨pH<5.6,CO2不会导致酸雨的形
成。
2.选C 该气体能使石蕊试液变红,则其溶液显酸性;能使酸性
KMnO4溶液退色,则具有还原性。
满足这两点的只有H2S和SO2,但SO2
与溴水反应无沉淀产生。
3.选B A项,是因为氯水中存在HClO,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
消毒;C项,是因为Na2O2具有强氧化性;D项,是因为活性炭具有很强
的吸附作用。
4.选B 应外拉活塞使气体被吸入,进入试管的导气管伸入到液面
以下,使SO2与酸性KMnO4溶液充分接触发生反应。
,5.选C A项中
NO、H+能将SO2氧化成SO,故能产生BaSO4白色沉淀。
B项中H+、NO
能将SO氧化成SO,能产生BaSO4沉淀。
D项中加盐酸无现象,可排除
Ag+的存在,再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盐酸的白色沉淀,故D项中
产生的是BaSO4沉淀,C项中不能排除AgCl沉淀的可能。
6.选B 与氢硫酸反应生成的沉淀可能为金属硫化物,也可能为硫
单质。
PbS和CuS均为难溶物,硫化氢与浓硫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
硫单质,但与稀硫酸不反应。
7.选A SO2的水溶液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故A错误;
SO2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退色,B正确;SO2有强还原性,与溴水发
生反应:Br2+SO2+2H2O===H2SO4+2HBr,使溴水退色,C正确;SO2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SO3,使红色变浅或退色,D正确。
8.选B SO2、SO3的混合气体溶于水,发生反应SO3+
H2O===H2SO4,同时放出大量的热,使SO2的溶解度减小而逸出SO2气体,又由H2SO4+BaCl2===BaSO4↓+2HCl知析出的沉淀为BaSO4,在酸性溶液中不可能产生BaSO3沉淀。
9.选A 氯水为浅黄绿色;可使石蕊试液先变红后退色;可使品红溶液退色,加热不恢复原色。
亚硫酸为无色,可使石蕊试液只变红,不退色,可使品红溶液退色,加热后恢复原色。
10.选A ①中澄清石灰水过量时产生CaCO3、CaSO3沉淀;②中Ba(OH)2过量产生BaCO3沉淀;③中SO2和Ba(NO3)2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BaSO4沉淀;④中NO2溶于水产生HNO3,HNO3、SO2和BaCl2在该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BaSO4沉淀;⑤中如果NH3的量太少,则只能生成HCO,不能生成CO,无沉淀产生。
11.解析:(1)浓硫酸有强氧化性,与铜共热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SO4(浓)+Cu△)CuSO4+SO2↑+2H2O,反应中硫元素化合价由+6降到+4,浓硫酸表现了强氧化性,同时有一部分H2SO4中各元素化合价均未改变,表现出了酸性。
(2)废铜屑倒入热的稀硫酸中并通入空气制备CuSO4溶液的化学方程式为2Cu+O2+2H2SO42CuSO4+2H2O,硫酸表现出了酸性。
(3)过氧化氢有强氧化性,常温下向过氧化氢与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铜片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H2O2+H2SO4===CuSO4+
2H2O,由此可证明过氧化氢的氧化性大于氧气。
(4)根据题给现象,说明浓硫酸有脱水性、吸水性、强氧化性,同时,浓硫酸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可发生反应2H2SO4(浓)+CCO2↑+2SO2↑+2H2O。
答案:(1)2H2SO4(浓)+CuCuSO4+SO2↑+2H2O AE
(2)2Cu+O2+2H2SO42CuSO4+2H2O A
(3)Cu+H2O2+H2SO4===CuSO4+2H2O 过氧化氢的氧化性比氧气强
(4)2H2SO4(浓)+CCO2↑+2SO2↑+2H2O CDEF
12.解析:(1)Cu与浓H2SO4反应生成SO2,SO2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气体通过酸性KMnO4溶液,除去CO2中的SO2气体后,再通入Na2Si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说明H2CO3的酸性强于H2SiO3,即C的非金属性强于Si。
(2)利用反应:2H2S+SO2===3S↓+2H2O可说明SO2具有氧化性,SO2与BaCl2溶液不反应,滴入氯水后,SO2与氯水发生反应:Cl2+SO2+2H2O===H2SO4+2HCl。
故产生的沉淀为BaSO4;若滴加氨水,则SO2与氨水反应生成(NH4)2SO3,SO与Ba2+结合生成BaSO3沉淀。
答案:(1)①检验装置气密性
②Cu+2H2SO4(浓)CuSO4+SO2↑+2H2O
酸性KMnO4溶液
③A中酸性KMnO4溶液没有完全退色,盛有Na2SiO3溶液的试管中出现白色沉淀
(2)②2H2S+SO2===3S↓+2H2O
③
滴加的溶液氯水氨水
沉淀的化学
BaSO4BaSO3
式
Ba2++SO2+Cl2+2H2O===BaSO4↓+4H++2Cl-
13.解析:(2)酸雨的主要溶质有三种,应分别进行验证。
加入过量Ba(OH)2溶液,则会生成BaSO3沉淀和BaSO4沉淀。
加入盐酸,BaSO4不溶解,则证明有H2SO4存在。
接着验证HCl的存在,取步骤2得到的滤
液,先加HNO3酸化,再加AgNO3溶液,若有白色沉淀,则说明有Cl-存在。
最后再验证SO2,加入的品红溶液退色,即可验证。
(3)碘与酸雨中的SO2或H2SO3发生反应的关系式为:SO2(H2SO3)~I2,当SO2或
H2SO3消耗完时,再滴入碘水,溶液会显蓝色,由此可以计算出SO2和H2SO3的浓度之和为 mol·L-1。
答案:(1)SO2(或H2SO3)
(2)
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
若滤渣不完全溶解,则酸雨中含
有硫酸
步骤4:取适量步骤2得到的滤液,先加入过量的硝酸,然后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酸雨中含有
盐酸
步骤5:往B试管中加入少量品红
溶液,振荡若品红溶液退色,则酸雨中含有SO2(或H2SO3)
(3)①溶液变蓝,且半分钟内不退色
② mol·L-1
14.解析:(1)在B中检验SO2的氧化性,则B中试剂应具有还原性,可以选择H2S水溶液或NaHS溶液等。
(2)C中用FeCl3溶液检验SO2的还原性,离子反应为2Fe3++SO2+2H2O===2Fe2++SO+4H+。
(3)①可以用盐酸(不能用硫酸,因为硫酸和CaSO3反应生成的CaSO4覆盖在CaSO3表面,阻止反应的进行)和品红溶液(或新制澄清石灰水)验证假设一是否成立。
根据沉淀是否完全溶解及品红溶液是否退色(或新制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判断沉淀是否为CaSO3。
答案:(1)硫化氢水溶液(或硫氢化钠溶液等)
(2)2Fe3++SO2+2H2O===2Fe2++SO+4H+
(3)CaSO4
①
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
过(适)量0.5 mol·L-1HCl溶液,塞上带导管的单孔塞,将导管另一端插入盛有少量新制澄清石灰水(或品红溶液)的试管中若固体完全溶解,有气泡产生且新制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品红溶液退色),则假设一成立
若固体不溶解,或无气泡产生,或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或品红溶液不退色),则假设一不成立
②2SO2+2H2O+Ca(ClO)2===CaSO4↓+2HCl+H2SO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