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诗四首导学案 新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四首
☆课文导读
《归园田居》写出了田园劳作之乐,表现了作者希望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在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
《使至塞上》写了王维出使西北边塞的经历,描写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抒发了作者失意的惆怅、寂寞和感伤。
《渡荆门送别》描写了李白乘舟过荆门时所见的景色,写出作者在政治上的抱负和豪情壮志,同时含蓄的抒发了思乡之情。
《登岳阳楼(其一)》是《登岳阳楼二首》中的第一首。
诗人借对岳阳楼景象的叙写,表达了自己的身世悲凉之感和国破家亡的切肤之痛。
☆基础过关
一、读音辨析
晨兴.(xīnɡ)荒秽.(huì)
荷.锄(hè)草木长.(zhǎnɡ)
侯骑.(jì)燕.然(yān)
帘旌.(jīnɡ)徙.倚(xǐ)
二、词语释义
晨兴:早起。
理:治理。
荒秽:杂草丛生。
道狭:道窄。
但使:只要让。
愿无违:不违反自己的意愿。
单车:形容轻骑简从。
问边:慰问边士。
征蓬:被风卷起远飞的蓬草,自喻。
候骑:担任侦察、通讯的骑兵。
都护:边疆的统帅正率兵虎据燕然,镇守着祖国的西北边陲。
大荒:广阔的原野。
天镜:比喻明月。
海楼:即蜃楼,海上形成的一种幻景。
故乡水:指长江,来自作者的家乡四川。
帘旌:酒店或茶馆的招子。
夕阳迟:夕阳缓慢地下沉。
迟,缓慢。
横分:这里指瓜分。
徙倚:徘徊。
三年多难: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春天北宋灭亡,道谢此诗时已有三年。
凭危:指登楼。
凭,靠着。
危,指高处。
三、语句解读
1.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晨兴”写早起,“带月”写晚归,看出他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辛劳。
“理荒秽”,写他归耕后垦荒工作的艰难。
尽管每天劳动时间很长,从日出到月出,身体很疲惫,然而诗人没有丝毫怨言,反而有“带月荷锄归”的悠闲笔调写出他劳动后的轻快。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用简约的线条勾勒出了景物的基本形态。
其中,“直”、
“圆”两字用得十分传神,抓住了西北高原的特色。
色彩也很丰富:大漠的黄沙,红色的晚霞,闪着白光的河水,白色的烽烟,边塞风光如在眼前。
3.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一路护送,万里相随,形影不离,从对面写来,越发显出自己的思乡深情。
四、作家作品
王维(701—761),字摩诘,唐代诗人,画家,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
他的诗现存不足400首,其中以描绘山水田园和歌咏隐居生活一类成就最大。
苏轼用“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来评论诗人兼画家王维的作品。
李白 (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
他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与杜甫并称“李杜”。
陈与义(1090—1138),是南北宋之交的著名诗人。
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
有《简斋集》《无住词》。
五、背景探视
晋义熙二年,亦即渊明辞去彭泽令后的第二年,诗人写下了《归园田居》五首著名诗篇。
这是诗人辞旧我的别词,迎新我的颂歌。
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战胜吐蕃,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
这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
这首诗作于赴边途中。
《渡荆门送别》是诗人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出蜀至荆门时所作。
李白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之外驶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楚国故地游览。
《登岳阳楼(其一)》定于高宗建炎二年,“靖康之变”发生,宋代诗遭遇到了天崩地裂的大变动。
国破家亡,流离失所,天涯沦落。
诗人在他逃难三年之际,登上了名胜岳阳楼。
☆一显身手
一、基础知识
1.给加点字注音。
秽.()草木长.()
荷.锄归()候骑.()
燕.然()荆.门()
对峙.()帘旌.()
徙.倚()沧.波()
2.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不表地名的一项是()
A.属国过居延
..
B.萧关
..逢候骑
C.都护
..在燕然
D.都护在燕然
..
3.下列诗句与原文一致的一项是()
A.道狭草木长,西露沾我衣。
B.征蓬出汉塞,归燕入胡天。
C.月下飞天境,云生接海楼。
D.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4.把下列相应的内容用线连接起来。
《归园田居》唐李白
《使至塞上》宋王维
《渡荆门送别》唐陶渊明
《登岳阳楼》晋陈与义
二、整体感知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陶渊明,西汉时著名的诗人,世称“靖节先生”,我们学过他的《桃花源记》。
B.《渡荆门送别》是五言律诗,蕴涵了诗人对前程的展望和对故乡的眷恋。
C.《使至塞上》的作者是唐朝诗人王维,这首诗是他出使边塞时所作。
D.陈与义,字去非,号简斋,宋代著名诗人。
《登岳阳楼》共有二首,课文中所选的是第一首。
2.对诗句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写出诗人虽不善于种田,但是仍早出晚归,不辞辛劳耕作的形象。
B.“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使用了拟人、借代、对偶的修辞手法,表现了作者即将到达西北边塞的欣喜之情。
C.“月下飞天镜,云生接海楼”一联用描写的表达方式,描绘了两幅美丽的画面。
D.“登临吴楚横分地”,是在说登临的地理位置,却加入了厚重的历史感;“徙倚湖山欲暮时”,是在写黄昏时分登楼观景,却融入了些许怅惘之情。
3.默写。
⑴《登岳阳楼》诗的颈联以近于直呼的方式,发出了最高亢最强烈的呐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⑵王维《使至塞上》有一对偶句,抓住沙漠中典型的景物,进行刻画,写出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被誉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 。
”
⑶“,。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____,
____。
”
⑷《渡荆门送别》一诗中表现诗人恋乡之情的诗句是“,。
”
4.对《使至塞上》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诗歌通过“属国过居延”和“都护在燕然”,形象写出了国势的强盛,充满着自豪感。
B.颈联两句抓住景物的特征,寥寥几笔就鲜明地勾勒出塞外高原上苍茫辽阔而又壮丽雄奇的景象。
C.“大漠孤烟直”就是说沙漠上没有一丝风,“长河落日圆”预示着一天的结束。
D.末尾两句写快达到目的地时的所见所闻,表现了诗人那种急于赶赴边关以及他对前方将士由衷敬佩的心情。
5.对《渡荆门送别》一诗的内容、写法理解不符合诗意的一项是()
A.诗的一开头,就以明快的手法点明了此行的特点、途中已经到达的地方以及将要前往的目的地,以至乘坐的交通工具。
B.诗的颔联景象雄阔,颈联景象瑰丽。
“荆门外”的山川胜景,兼收笔底。
尾联抒发诗人作别故土,惜别亲友的诚挚。
C.全诗以远游起笔,中间写途中所见景色,最后以惜别作结,过渡自然,结构严谨。
写景用语着字,也独具匠心。
D.诗中所写景物,既有远景又有近景,远景广阔而雄伟,近景明朗而秀丽,可见诗人很善于摄取自然景物到诗境中来。
三、课内阅读
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但使愿无违”一句中,“愿”具体指什么?
2.陶渊明是我国古典文学史中________诗歌流派的代表人物。
3.诗中体现了农家生活艰辛的一句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人体现在诗中的感情是怎样的?为什么这样说?
5.体现了全诗主旨的一句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全诗通过躬耕夜归这个小小的生活片断,表现了什么深刻的思想?
四、拓展阅读
对比阅读孟浩然的《宿建德江》和杜甫的《旅夜抒怀》,回答下列问题。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旅夜抒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1.《宿建德江》属于近体诗中的___________,《旅夜抒怀》属于近体诗中的___________。
2.两首诗中分别以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读者二人都是在客船上观赏夜景。
(摘引原句回答)
3.“日暮客愁新”一句抒写了诗人的___________;“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一联是激愤的反语,抒发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旅夜抒怀》一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题目为“旅夜抒怀”,诗的前半部分写“旅夜”,写景;后半部分“抒怀”,抒发了诗人心中的不平。
B.“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一联书写诗人自己的身世处境,为自己因文章写得好而出名觉得很自豪,连官都不要做了。
C.“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一联,诗人以漂泊于茫茫天际间栖无定所的沙鸥自比,天地之大,竟容不得诗人一身,到处流离,抒发了内心的激愤。
D.全诗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形象多姿,意境开阔。
是唐诗中不可多得的名篇。
☆新题探密
分析下面的材料,得出结论,将你的结论概括成一句话,写在下面横线上。
据调查,我国中小学教师人均日劳动时间为9.67小时,比其他岗位的一般职工的日平均劳动时间高出1.67小时,其中睡眠时间比一般职工平均少1小时,娱乐时间少0.5小时左右,积累起来,年超额劳动时间为420小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教师工作时间长,休息时间短。
☆写作小练笔
根据下面这首诗的意思,展开想像和联想,运用描写手法,写一段记叙文字,200字左右。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提示]
“鸢”指用纸做成的鸟,代指风筝。
儿童放风筝的时间、地点、环境,以及儿童的神情、行为动作,都可描绘得生动些。
☆作文素材
关于“抱负”
一个不注意小事情的人,永远不会成功大事业。
——卡耐基杀了“现在”,也便杀了“将来”。
……将来是子孙的时代。
——鲁迅每个人都知道,把语言化为行动,比把行动化为语言困难得多。
——高尔基使生活变成幻想,再把幻想化为现时。
——居里夫人要成就一件大事业,必须从小事做起。
——列宁对一个人来说,所期望的不是别的,而仅仅是他能全力以赴和献身于一种美好事业。
——爱因斯坦
30 诗四首
一、1.huì zhǎnɡ hè jìyān jīnɡzhìjīnɡxǐcānɡ 2.C 3.D 4.略二、1.A (魏晋时期) 2.B 3.略 4.C 5.D 三、1.蕴含了不要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了自我的意思。
2.田园派 3.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4.恬淡愉悦。
因为诗人笔下描摹的夜归情景是非常优美的:皎洁的月光,狭长的山路,茂盛的草木乃至夜露打湿衣襟。
如果没有愉快的心情,不会写出这么美的意境。
5.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6.为了能不同流合污,
保持完整的人格和高尚的节操,而甘受田间生活的艰辛。
四、1.绝句,律诗。
2.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危樯独夜舟。
3.羁旅愁思,有远大政治抱负而不得施展的激愤之情。
4.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