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文)试题 解析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文科物理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几种奥运比赛项目中的研究对象可视为质点的是( )
A. 在撑竿跳高比赛中研究运动员手中的支撑杆在支撑地面过程中的转动情况时
B. 帆船比赛中确定帆船在大海中的位置时
C. 跆拳道比赛中研究运动员的动作时
D. 乒乓球比赛中研究乒乓被打出后在空中的旋转情况时
【答案】B
【解析】在撑竿跳高比赛中研究运动员手中的支撑竿在支撑地面过程中的转动情况时,支撑杆各点的运动情况不同,不能看成质点,A错误;帆船比赛中确定帆船在大海中位置时,帆船的形状和大小能忽略,帆船能看成质点,B正确;研究运动员动作时,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运动员不能看成质点,C错误;研究乒乓球比赛中研究乒乓被打出后在空中的旋转情况时,乒乓球的形状和大小不能够忽略,不能看成质点,D错误.
2. 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
A. 速度
B. 时间
C. 路程
D. 质量
【答案】A
【解析】A、速度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矢量,其方向就是物体的运动方向,故A正确;B、时间、路程、质量都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标量,故BCD错误。

点睛: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而标量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

3. 关于运动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的加速度为零,速度一定为零
B. 速度越大, 加速度也越大
C. 速度变化快的物体加速度大
D. 加速度逐渐减小物体速度将越来越小
【答案】C
.........
4. 坐在火车上的乘客看到车外的房屋和树木以一定的速度在向后退,他选择的参考系是
A. 他乘坐的火车
B. 迎面驶来的火车
C. 路旁的房屋
D. 路旁的树木
【答案】A
【解析】路旁的房屋和树是被研究的物体,路旁的房屋和树飞速向后退去,房屋和树是运动的,火车(或乘客)和它们之间发生位置的改变,所以房屋和树木向后退是以火车(乘客)为参考系的,A正确.
5. 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 物体只要运动就需要力的作用
C.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D. 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答案】C
【解析】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物体自身维持速度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故AB错误C正确;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若合力为零时,相当于不受力,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变,故D错误.
6. 某人沿着半径为R的水平圆周轨道跑了1.75圈时,他的( )
A. 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3.5πR
B. 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
C. 路程为3.5 πR,位移的大小为
D. 路程为0.5 πR,位移的大小为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位移为出位置直线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路程为路径的长度,由此可知位移为,路程为3.5πR,故选C;
考点:考查路程与位移的概念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由位移和路程的概念不难处理此题
7. 甲、乙两物体同时开始运动,它们的x一t图象如图所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乙物体做曲线运动汇报
B. 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
C. 当甲、乙两物体速度相同时,二者之间的距离最大
D. 当甲、乙两物体第两次相遇时,二者的速度大小不相等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由图看出,乙图象的斜率都大于零,说明乙始终沿正方向运动,乙物体沿直线运动,A错误;B,t=0时刻乙物体从正方向距原点x0-处开始运动,甲物体从原点出发开始运动,所以甲、乙两物体不是从同一点出发,B错误;C,开始时,乙在甲前,速度相同时距离最大,但不一定比初始距离大,C错误;第二个交点处两图的斜率不同,而这速度大小不相等,D正确;故选D。

考点:x-t图象。

8. 如图示,甲图为质点a和b做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x﹣t)图象,乙图为质点c和d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v﹣t)图象,由图可知()
A. 在t1到t2时间内,四个质点中只有b和d两个质点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
B. 在t1到t2时间内,四个质点中只有b和d两个质点做变速运动
C. 若t1时刻a、b两质点第一次相遇,则t2时刻a、b两质点第二次相遇
D. 若t1时刻c、d两质点第一次相遇,则t2时刻c、d两质点第二次相遇
【答案】C
9. 2013年修订版《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于2013年1月1日正式施行,司机闯黄灯要扣6分,被称为“史上最严交规”.某小轿车驾驶员看到绿灯开始闪时,经短暂思考后开始刹车,小轿车在黄灯刚亮时恰停在停车线上,如图所示.若绿灯开始闪烁时小轿车距停车线距离L=10.5 m,则绿灯开始闪烁到黄灯刚亮的时间t0为( )
A. 0.5 s
B. 1.5 s
C. 3 s
D. 3.5 s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在速度--时间图象中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能根据图象读取有用信息知位移x=L=10.5m.
在反应时间内小轿车匀速运动的距离为,则小轿车匀减速运动的距离为,解得,故C正确.
10. 人站在自动扶梯的水平踏板上,随扶梯斜向上匀速运动,如图所示。

则( )
A. 人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
B. 人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作用
C. 人受到的合外力不为零
D. 人受到的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
【答案】A
【解析】人站在自动扶梯上,随扶梯斜向上匀速运动,人处于平衡状态,则人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和竖直向上的支持力作用,人不受摩擦力作用,所以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合力为零,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人站在台阶式的扶梯上和站在斜面式的扶梯上受力情况是不同的:人站在台阶式的扶梯上,人受到重力和支持力作用;人站在斜面式的扶梯上,人有下滑的趋势,所以人除了受到重力和支持力作用,还受摩擦力作用.
11. 如图所示,一个物体静止放在倾斜的木板上,在木板的倾角逐渐增大到某一角度的过程中,物体一直静止在木板上,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 物体所受的支持力逐渐增大
B. 物体所受的支持力与摩擦力的合力逐渐增大
C. 物体所受的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这三个力的合力逐渐增大
D. 物体所受的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这三个力的合力不变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得出物体所受支持力和摩擦力与θ角的关系式,再分析它们的变化.物体一直处于静止状态,合力保持为零.
解:A、物体受力如图,根据平衡条件得
支持力N=Gcosθ
摩擦力f=Gsinθ
当θ增大时,N减小,f增大.故A错误.
B、支持力与摩擦力的合力大小为F合=mg,保持不变.故B错误.
C、D由于物体一直静止在木板上,物体所受的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合力一直为零,保持不变.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动态平衡问题,采用数学上函数法分析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变化,也可以运用图解法分析.
12. 如图所示,小车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bc是固定在小车上的水平横杆,物块M穿在杆上,M通过细线悬吊着小铁球m,M、m均相对小车静止,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

若小车的加速度逐渐增大到3a时,M、仍与小车保持相对静止,则()
A. 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增加到原来的3倍
B. 细线与竖直方向夹角的正弦值增加到原来的3倍
C. 细线的拉力增加到原来的3倍
D. M受到的摩擦力增加到原来的3倍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对小球,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故当小车的加速度逐渐增大到3a时,的值变为原来的3倍,选项AB错误;细线的拉力,因变为原来的3倍,则细线的拉力不是增加到原来的3倍,选项C错误;对Mm的整体,,则若小车的加速度逐渐增大到3a时,M受到的摩擦力增加到原来的3倍,选项D正确;故选D. 考点:牛顿第二定理;整体和隔离法.
13. 对于下列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 蹦床运动员在空中上升和下落过程中,都处于失重状态
B. 物体超重时惯性大,失重时惯性小,完全失重时不存在惯性
C. 撤掉水平推力后,物体很快停下来,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 宇航员在围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航天飞机中,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时受力平衡
【答案】D
【解析】蹦床运动员在空中上升和下落过程中,加速度方向都向下,都处于失重状态,A正确;惯性大小只和物体的质量有关,与其运动状态无关,B错误;撤掉水平推力后,物体很快停下来,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C错误;宇航员在围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航天飞机中,只受重力具有向心加速度,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合力不为零,不是受力平衡,故D 错误.
14. 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A处于静止,所挂砝码和托盘的总质量为0.6 kg,弹簧秤的读数为3 N。

若轻轻取走盘中的部分砝码,使其质量减少到0.4 kg,将会出现的情况是(g=10 m/s2,不计滑轮的摩擦)
A. A物体对桌面的摩擦力将变小
B. 弹簧秤读数立即变小
C. A物体向左匀速运动
D. A物体向左加速运动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以物体为研究对象,求出开始时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开始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说明外力小于最大静摩擦力,求出当砝码质量减小时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此时发现摩擦力减小了,这说明物体没有运动,由此进一步分析可解答本题.
初态时,对A受力分析,得到摩擦力,说明最大静摩擦力,当将总质量减小到0.4kg时,拉力变为4N,拉力与弹簧的拉力的合力小于最大静摩擦力,故物体仍静止,合力仍为零,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故摩擦力变化为,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A物体对桌面的摩擦力将变小,故A正确.
15.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lkg的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受到三个力,即F1、F2和摩擦力作用,木块向右匀速运动,其中F1=8N,F2=2N,若撤去F2,则木块的加速度为()
A. 2m/s2,方向向左
B. 2m/s2,方向向右
C. 8m/s2,方向向右
D. 零
【答案】B
【解析】木块在水平方向共受到三个力和摩擦力作用,木块向右匀速运动,合外力为零,得知此时摩擦力为:,当撤去,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摩擦力大小和方向不变;则此时的合力为,所以木块的加速度为,方向向右,B正确.
16. 关于运动和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合外力等于零时,物体的加速度一定等于零
B. 合外力不等于零时,物体的速度才能不等于零
C. 合外力等于零时,物体的速度一定等于零
D. 合外力越大,物体的速度一定越大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出加速度与合力的关系,加速度为零,速度不一定为零.
解: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a=,合外力等于零,则物体的加速度等于零,故A正确.
B、合外力不为零,加速度不为零,但是速度仍然可以为零.故B错误.
C、合外力等于零,加速度为零,速度不一定为零.故C错误.
D、合外力越大,加速度越大,速度变化快,但是速度不一定大.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加速度随着合力的变化而变化,大小由合力大小决定,加速度大小与速度之间无必然联系.
二、实验题
17. 有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在竖直木板上铺有白纸,固定两个光滑的滑轮A和B,将绳子打一个结点O,每个钩码的重量相等,当系统达到平衡时,根据钩码个数读出三根绳子的拉力F1、F2和F3,回答下列问题:
(1)改变钩码个数,实验能完成的是(____)
A.钩码的个数N1=N2=2,N3=4 B.钩码的个数N1=N3=3,N2=4
C.钩码的个数N1=N2=N3=4 D.钩码的个数N1=3,N2=4,N3=5
(2)在拆下钩码和绳子前,最重要的一个步骤是(____)
A.标记结点O的位置,并记录OA、OB、OC三段绳子的方向
B.量出OA、OB、OC三段绳子的长度
C.用量角器量出三段绳子之间的夹角
D.用天平测出钩码的质量
(3)在作图时,你认为图中________是正确的。

(填“甲”或“乙”)
【答案】 (1). BCD (2). A (3). 甲
【解析】(1)对O点受力分析
OA OB OC分别表示三个力的大小,因为三共点力处于平衡,所以0C等于OD.因此三个力的大小构成一个三角形.
A项、以钩码的个数表示力的大小,则不能构成三角形,故A不正确.
B项、以钩码的个数表示力的大小,则三力为边构成等腰三角形,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C项、以钩码的个数表示力的大小,则三力为边构成等边三角形,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
D项、以钩码的个数表示力的大小,则三力为边构成直角三角形,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
所以BCD选项是正确的
(2)为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必须作受力图,所以先明确受力点,即标记结点O的位置,其次要作出力的方向并读出力的大小,最后作出力的图示,因此要做好记录,是从力的三要素角度出
发,要记录砝码的个数和记录OA、OB、OC三段绳子的方向,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BCD错误. 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
(3)这个力一定沿绳子方向,但、合成的力方向不一定在竖直方向,故甲图对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1). BCD (2). A (3). 甲
三、解答题:
18. 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在水平路面上以4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求:
(1)汽车在2s末的速度大小;
(2)汽车在这2s内的位移大小
【答案】(1)8m/s(2)8m
【解析】(1)根据速度时间公式可得2s末的速度为
(2)根据位移时间公式可得2s内的位移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